一、杜甫《秋兴八首》评议(论文文献综述)
何群[1](2021)在《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创作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论文以考察叶嘉莹教授的古典诗词理论和创作为重点,以总结叶先生的古典诗词理论成就和诗词创作成就为主要目标。在内容方面,论文共六章。走近叶嘉莹教授,考察其教师、学者、诗人三重身份,分析其师承、学养、性格,因为这些都与她的古典诗词理论和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了解叶嘉莹先生其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她的迦陵诗词学和迦陵诗词。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学理论和古典词学理论是本论文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的路径是回归原着,即从叶嘉莹先生的着作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诗学观念和词学思想,然后加以深入发掘,揭示其丰富的理论意蕴。“兴发感动”诗学观念和“弱德之美”词学理论分别是论文第二章和第四章论述的重点。诗歌基本生命在于兴发感动,这既是发生论、创作论,也是接受论。“弱德之美”词学理论是对历代词体本质论的深化,为传统词论的当代转型树立了榜样。总体而言,迦陵诗词学内涵丰富,理论精深。叶嘉莹先生的诗歌创作成就和词曲创作成就是本论文的探究重点。叶先生的诗作和词作具有不同的美感特质,即迦陵诗因其思想性而具有崇高之美,迦陵词因其艺术性而具有蕴藉之美。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歌和词曲创作是对其理论的充分运用,迦陵诗词具有强大的兴发感动的力量,是当代诗词的典范,迦陵曲饶有思致,风格鲜明。无论是迦陵诗、迦陵词,还是迦陵曲,都能够为当前人们的相关创作提供非常有益的借鉴。将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理论和创作结合起来研究,特设专章阐释评论其诗作和词作,与她的理论互为观照,是本论文的着力点和创新点。在前五章的分析论证基础之上,论文还着力阐发了叶嘉莹先生的深远影响。叶先生的人生道路、学术着作、迦陵诗词都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迦陵诗词学融合古今中外文化于一炉,建立了古典诗词理论体系。迦陵诗词是叶嘉莹先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抒发,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叶嘉莹先生以毕生精力为不懂诗词的人打开一扇窗,中国古典诗词因叶先生的存在而扎根于更多人的心中,也必将拥有光辉灿烂的前景。论文对以上几大方面展开探究和论述,以期全面阐发叶嘉莹教授古典诗词理论的丰富意蕴、学术价值以及迦陵诗词的思想境界、艺术成就,希望借此可以把叶嘉莹教授研究引向深入。
赵紫文[2](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王玉超[3](2020)在《陈訏《读杜随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初陈訏有《批<杜诗详注>》和《读杜随笔》两部杜诗学着作。与《批<杜诗详注>》相比,《读杜随笔》更为晚出,诗论更为成熟。然而现有研究多数针对《批<杜诗详注>》,对《读杜随笔》则关注不足。陈訏认为杜诗诗意能切合诗题,形成一个合乎逻辑、密切结合的整体,实现“神理融贯”“神理俱贯”,即文理、文气的贯通。陈訏《读杜随笔》即以此为基础,解说杜诗诗意和章法,同时注意借鉴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诸家注解。陈訏分析杜诗章法,既分析单篇诗歌,也比较多篇诗歌的异同。首先,他指出照应和线脉实现诗意贯通的作用,又指明随锁随渡法、顺逆、跌入、反跌和倒装增强诗意变化的功能。其次,他考察杜诗内容的剪裁,论述杜诗通过直接指明宾主、使用陪衬手法和有意安排详略,达到宾主分明、布置得当。陈訏对杜诗诗意的阐释包括解说诗旨、串解诗意和解释字句意义等内容。其中既有单独解释,也有对不同诗歌的合解。陈訏解释诗意,首先能参考诸家注解,得出自己的结论;其次能总结杜诗用典的规律,贴切且灵活地解释典故;最后能从诗人的视角切入,发明诗意至于深刻、细微之处。陈訏对杜诗的解读也有不足,存在引申太过、理解偏颇,或者过于追求符合章法,以致削减诗歌意味的问题。不过从整体来看,陈訏对杜诗诗意和章法的阐释植根于诗歌文本,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当时诸家杜注的弊病,提出了精审独到的见解。因此,陈訏《读杜随笔》在清初杜诗学界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是一部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杜诗学着作。
许璐[4](2020)在《杜甫边地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杜甫一生创作颇丰,而其边地创作尤甚。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文学地理学方法及比较分析法对杜甫的边地诗进行研究。研究杜甫边地诗,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杜甫与边地的关系,深化我们对杜甫在边地的生活、情感倾向以及思想艺术发展的理解,还能为我们了解唐代文人与边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唐代边地的概况。第一节根据当时唐朝对边地的政策界定出了了政治地理意义上的边地。第二节根据唐代各道本籍文人的分布情况及各道中文人的漫游赋诗情况界定了文化意义上的边地。第三节分析了影响唐人疆域认知的因素并根据唐人的诗歌作品界定出了唐人心中的边地范围。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杜甫边地诗概况及其对未到边地的书写概况。第一节讲述了杜甫一生的地理经验以及相应的边地经验,并界定出了杜甫心中的边地范围及边地诗的创作情况。第二节讲的是杜甫对未到边地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地名等方面,且杜甫描写的这些未到边地主要是西北、东部、五岭以南的边地。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杜甫边地诗的情感特点。第一节讲的是杜甫边地诗中会以边、偏、僻、远、荒、塞、隅、蛮、夷、绝域、孤城等词来形容他心中的边地,根据这些词整理出相应的边地诗句,从中分析这些边地用词所体现出的情感性。第二节讲的是杜甫在边地诗时常思念故国、故乡,并在边地诗中以各种方式将这思乡之情表达出来。第三节从气候、生活环境、风俗、杜甫“客”的身份认定及其落叶归根的思想等方面分析了其地方归属感缺失的表现。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杜甫边地诗的文学史价值。第一节将杜甫对边地详细的地理记录作了一个整理。第二节讲了杜甫边地诗的艺术发展。第三节则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杜甫与高适、岑参三人的边地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三人的边地感知在范围和距离上的差异,也进一步比较了三人对待边地的情感倾向和原因。附录部分,是对后世之人根据杜甫及杜诗修建的相应建筑的一个整理,揭示了杜甫不仅留下了丰富的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学遗产,还有被物质化了的文学景观。
李宗娟[5](2020)在《钱谦益“诗史”观念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谦益是明清之际着名的文学家。自上世纪以来,他的诗学思想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诗史”说是其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代表诗人心迹。本文以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为指导,置于分析钱谦益“诗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诗史”说生成的渊源及发展过程,其实质是探讨“诗”和“史”的关系。“诗史”一说作为文学批评术语生发于人们对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所作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但作为一种观念却始终蕴藏在古代诗歌创作及文学批评实践中。宋人论“诗史”以诠释杜诗为核心,注重实录性与叙事性的结合。“诗史”也在明人的复古诗论中不断衍生出新内涵,及至明清易代之际,“诗史”大规模复兴,“以诗为史”、“以史续诗”等成为诗人的自觉追求。第二章论述明清易代之际“诗史”观的大规模复兴,以钱谦益、吴梅村、钱澄之为例,分别论述其主张“诗史互证”、“史外传心之史”、独抒“心之史”。复兴的背后渗透出的是儒者精神与责任意识在文人群体中的复萌。第三章论述钱谦益“诗史”观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明末清初的经世文学思潮入手,探求钱谦益“诗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返经汲古”的学术思潮是文人群体面对“土崩瓦解”的易代历史作出的自然反映。“诗史”说作为钱谦益诗学的核心,与其尊经复古,主张世风世运的诗学思想密不可分。结合《列朝诗集》《投笔集》《钱注杜诗》的具体作品解析,侧重“诗以存史”“史以证诗”的“诗史互证”方法探讨,进一步挖掘钱谦益“援经入史,以史及诗”的“诗史”思想深化过程。第四章探讨钱谦益“诗史”观的文化意义。明清易代之际的士人阶层秉承着兴复古学之志,在经世文学的思潮里重新建立诗歌的现实主义功用,着眼于诗歌表征“世道盛衰之征”的实践性品格。钱谦益在诗歌与世运的内涵里强调诗人的历史体验,其精神则是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观。
邢海滨[6](2020)在《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叶嘉莹以其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近一个世纪的古典诗词创作、教学、批评实践过程中,叶嘉莹既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之精华,又学习借鉴了西方文论之所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论思想,提出了“兴发感动”说、“双重意蕴”论和“弱德之美”观等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文论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全文分六个部分具体阐述叶嘉莹文论思想,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正文第一部分是从创作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教学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批评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叶嘉莹文论思想具含实践性,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正文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对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内涵作了具体阐释,详细论述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的三个核心理论:“兴发感动”说、“双重意蕴”论、“弱德之美”观。其中,对“兴发感动”说的阐述是从其本质特征、理论来源、动因与效果、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等四个维度加以展开的;“双重意蕴”论是从其内涵、形成因素、在词作中的体现等三个角度详加阐释的;“弱德之美”观则涉及到了该观点提出的缘起、内涵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体现、文化背景、理论价值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正文第三部分总结归纳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的两个突出特点,即:情理兼擅的思维特质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正文第四部分则从注重对中国文论的继承与批判、注重对西方文论的学习与借鉴等两个方面探讨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当代启示。结语部分先总结了全文,接着对叶嘉莹文论的不足之处有所提及,最后谈了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的前景。
邓惠云[7](2020)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语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修辞教学是诗词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诗词修辞教学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大纲》和人教版教材中均有相关表述,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然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诗词修辞教学的相关要求还不够明确,缺乏全面的修辞观,等等。另外,学者们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个方面去研究诗词修辞的也较为少数。为此,笔者先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个方面进行诗词修辞教学内容的探查,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诗词教学内容的策略和进行诗词修辞教学的设计例析,将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进行阐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实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而发现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二章阐述修辞与诗词、诗词教学的关系以及对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依据进行多角度探索,使下文的教学策略更具针对性。第三章是对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内容的探查,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个方面分析高中语文诗词修辞运用情况,为下文的内容策略提供指导。第四章是对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策略的思考。针对前三章中的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问题,诗词修辞教学依据以及诗词修辞教学内容探查等相关内容,笔者从认知、内容和方法三方面提出教学策略。第五章是关于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设计例析,以现代诗《再别康桥》和古典诗《雨霖铃》为例进行设计,两个教学设计为第四章所提出的策略提供示例。
蔡一铃[8](2019)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语文教育理念的进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过去基于文本、基于知识、基于训练的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难以承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新理念,为了适应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新要求,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新版高中语文课标,并且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高中语文新课标相应地也对一线教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的理念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换言之,在古诗词教学中就是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做出适应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设计。本文首先从理解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入手,把握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构成和相互关系,其次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和选录篇目两方面来确定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范围,明确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并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和新课标中的实施建议,将专题学习和群文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落地的实施路径;接着从自主性、整体性兼顾的教学原则,多层面、重互动的教学目标,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教学内容,专题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逆思考、项目化的教学程序,多元化、统筹化的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最后从“学习任务群-专题学习-群文阅读”进行整体一贯设计,通过一个具体议题:“从杜甫之‘泪’看诗圣之‘圣’”,来展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实例,并进行设计解读和反思,以期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法。
何传雯[9](2019)在《论叶嘉莹的唐诗研究》文中指出叶嘉莹作为学贯中西的诗词研究大家,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但相对于其词学研究而言,叶嘉莹的唐诗研究则较少有人谈及。然而纵观其唐诗研究,叶嘉莹不仅论述探究较为全面,覆盖了初盛中晚四个不同阶段的诗人及其诗作,厘清了唐诗发展脉络。而且叶嘉莹还对其中成就突出、影响深远的诗人做出了较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并且注意到之前唐诗研究中一些讨论深度不足或较少谈及的问题,对此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其吉光片羽的观点也启发后来学者的相关研究,因此其对唐诗全面的梳理和讨论值得引起重视。叶嘉莹以杜甫和李商隐作为其唐诗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她认为杜甫和李商隐在中国古代诗人中一以感情功力深博见长,一以感受精微敏锐着称,这是二人诗歌独具风采之因,并且据此对二人展开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叶嘉莹在对杜甫诗歌总体特质把握的基础上,格外重视其七律一体之成就,并以《秋兴八首》作为代表指出杜甫在句法、意象以及情感三方面的超越之处,从而肯定其经典地位。此外,叶嘉莹在比较中展现李商隐各诗体风格对前人之承继,并且突出其幽微神话的独特风格,全面展现李商隐诗歌之承继和开创之处。与此同时,叶嘉莹对其独特的诗歌美感特质进行探寻和分析,提出以感性的解读方式以契合诗歌的精神内核,更好地解决前人研究所留下的一些问题,从而对李商隐的历史地位做出更为公允的评价。叶嘉莹的唐诗研究特色鲜明,其感性理性相结合,中西理论相交叉的研究方式给不少学者以启发和借鉴,但是其唐诗研究也同样存在理论建构不足,以及对部分诗人诗作评价失之偏颇等问题。叶嘉莹的唐诗研究是较早运用西方文学理论进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范例,对其研究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展现出其唐诗研究的独到之处,同时也能启发学者思考面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冲击浪潮,中国古典诗歌和文论该如何进行研究的问题。
龚苏[10](2019)在《杜甫诗歌时事化书写与诗史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缘事”的观念一直存在于文学脉络之中,无论情事或景事,诗歌都无法都离开事而单独存在。近人闻一多就曾说,“诗的本质是纪事的”,事从空间意义上赋予抒情诗歌以厚重感和质实感,反之,诗歌对事在时间位面上的吸收和化用,亦扩展了诗歌的内部受容及表现功能。对杜甫“善陈时事”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杜诗叙事艺术的精髓和价值,亦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探讨其与“诗史”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时事化书写”为切入点,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结合的角度来以小见大地探究杜诗对时事空间的诗学增饰及改造。文章绪论部分先在研究源起上提出有待于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其次对“时事化书写”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解释,并对“时事化书写”做出定义。最后对杜甫叙事和“诗史”艺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第一章探讨杜甫时事化书写中的人物情态,共分两节。第一节聚焦杜甫的自传化书写方式,介绍杜甫是如何以平民、漂泊者乃至“朝官”思维在诗歌中呈现时事化书写特色。第二节则以类化的人物形象为轴,探究处于变动地理轨迹的杜甫对不同阶层人民的时事化书写,比如侧重于平民百姓的“三吏”、“三别”等诗,其时事化书写的特质在于通过代言体和对话体,不断转换自己的叙述视角,由此避免卷入对事件性质的对错判断,这一写作方式较早期的乐府作品既有继承又有新变。《饮中八仙歌》和《八哀诗》两组诗则是典型地反映了杜甫对当代精英阶层的一种持续性的时事关注,从中不仅体现了杜诗对于人物相关事迹的心灵化剪裁,亦折射了时代变迁下一类时事化书写行为前后风格的变化。第二章选取一些典型物象分析杜甫的时事化书写特色,探讨其如何通过回顾、哲思和托讽等多种时事化创作方式,使得旧有的物象空间得以更新,共分两节。第一节选取了典型的“病枯”植物物象来分析其时事化书写特色,指出其迂回顿挫的笔法在共时性的条件下对前代比兴传统的承继。第二节则选取杜甫给予持续性时事关注的芙蓉园为研究对象,探讨“芙蓉园”作为文学空间的诗学性质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折射杜甫功名理想的客观建筑空间,逐渐转变为想象的心灵空间,再到寄寓盛衰思维的历史空间。物象在共时性和历时性层面上的时事化书写,展现了杜诗叙事的独特艺术价值。第三章着重分析杜甫时事化书写在“诗史”形成中的作用,共分三节。第一节是回顾时事化书写下的“陈时事”与“诗史”在诗学评价体系上的关系,指出诗史的核心在“陈什么”与“如何陈”;第二节则重点分析杜甫的时事关注和他史家褒贬思维的形成。在创作构思上,杜甫的时事化书写体现出古今重叠文学空间的特质,通过来回跳跃于过去与现实之间的诗思,杜甫试图引发古代事、当朝事与当前时事之间的共鸣,并由此确立一类历史道德评价标准,来评判当前时事之是非,并从侧面体现出杜甫对该类时事的褒贬态度;第三节则针对明清评论家对李白、杜甫“善陈时事”的争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诗史”特质,以进一步明确杜甫诗歌时事化书写在诗史形成中的意义所在。
二、杜甫《秋兴八首》评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甫《秋兴八首》评议(论文提纲范文)
(1)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叶嘉莹教授的学养及其他 |
第一节 教师、学者、诗人 |
一、教师:一灯传道 |
二、学者:四海弘文 |
三、诗人:一缕清音 |
第二节 师承、学养、性格 |
一、师承:一焰长明永夜时 |
二、学养:依然尼父是吾师 |
三、性格:相期浴火凤凰生 |
第二章 叶嘉莹教授的古典诗学理论 |
第一节 叶嘉莹教授古典诗学的根本观念 |
一、诗歌是有生命的艺术体 |
二、诗学关键在“任真” |
第二节 诗歌基本生命在于兴发感动 |
一、发生论 |
二、创作论 |
三、接受论 |
第三节 诗歌的伦理价值 |
第四节 中西会通的比较诗学 |
第五节 诗教观及运用 |
一、诗教观 |
二、诗教观运用 |
第六节 诗学研究举隅 |
第三章 叶嘉莹教授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叶嘉莹教授的诗歌创作历程 |
一、北平:二十年间惆怅事 |
二、台湾:潮退空余旧梦痕 |
三、海外:鹏飞谁与话云程 |
四、归国:骥老犹存万里心 |
第二节 叶嘉莹教授诗歌作品的题材 |
一、人生忧患 |
二、故国之思 |
三、师友酬赠 |
四、自然山水 |
五、生活感怀 |
第三节 叶嘉莹教授诗歌的艺术价值 |
一、澄明莹洁之境 |
二、强大的感发之力 |
三、只见性情不见文字 |
四、因思想性而具崇高之美的迦陵诗 |
第四章 叶嘉莹教授的古典词学理论 |
第一节 词的文体特征 |
一、词体美感特质 |
二、词体演进 |
第二节 弱德之美 |
一、弱德之美成因 |
二、弱德之美价值 |
三、弱德之美体现 |
第三节 词心之真 |
一、创作论 |
二、审美风格论 |
三、词心之真体现 |
第四节 词学研究举隅 |
第五章 叶嘉莹教授的词曲创作 |
第一节 迦陵词题材 |
一、思乡与怀人 |
二、题画与赠友 |
三、感怀与哲思 |
第二节 别是一家迦陵词 |
一、意象与意境 |
二、真挚深切 |
三、迦陵词的弱德之美 |
四、因艺术性而具蕴藉之美的迦陵词 |
第三节 迦陵曲风格 |
一、思想性 |
二、艺术性 |
第六章 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的深远影响 |
第一节 非凡出自平凡 |
一、生命的精微体:善待自我 |
二、下学而上达:实现自我 |
第二节 迦陵诗词学与迦陵诗词 |
一、迦陵诗词学 |
二、迦陵诗词 |
结语 |
附录 叶嘉莹教授研究重要资料辑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上编:专题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
一、“淡墨”非“淡” |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
一、主要符号 |
二、其他符号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
一、极简草化 |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
一、均称平衡类 |
二、动态变化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版资料 |
二、古代文献 |
三、现代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後记 |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
一、介绍 |
二、凡例 |
三、索引 |
四、正文 |
(3)陈訏《读杜随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陈訏《读杜随笔》成书的历史背景 |
二、陈訏《读杜随笔》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陈訏与《读杜随笔》简介 |
第一节 陈訏生平及其着述概况 |
第二节 《读杜随笔》简介 |
第二章 《读杜随笔》对杜诗章法的分析 |
第一节 “神理”:诗意的贯通与变化 |
第二节 “剪裁”:宾主与详略的布置 |
第三章 《读杜随笔》对杜诗诗意的阐释 |
第一节 驳正诸注,自出己见 |
第二节 以诗证诗,解释典故 |
第三节 诗人视角,发明诗意 |
第四节 《读杜随笔》阐释杜诗诗意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杜甫边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释义及研究对象 |
(一)边地概念界定 |
(二)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唐代的边地概况 |
一、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唐代边地 |
二、文化意义上的唐代边地 |
三、唐人的疆域认知及其心中的边地 |
(一)影响唐人疆域认知的三个要素 |
(二)唐人心中的边地 |
第二章 杜甫的边地诗概况及经验之外的边地 |
一、杜甫的地理经验及其边地诗概况 |
二、杜甫经验之外的边地 |
第三章 杜甫边地诗的情感特点 |
一、杜甫边地用词表现出的情感性 |
二、萦绕于心的故国之情 |
三、地方归属感的缺失 |
(一)异样的气候的折磨 |
(二)令人不适的生活环境 |
(三)令人不适的风俗 |
(四)“客”的自我认定与落叶归根的呼唤 |
第四章 杜甫边地诗的文学史价值 |
一、多方面的地理记录 |
二、杜甫边地诗的艺术发展 |
三、杜甫的边地感知与高适、岑参等人的不同 |
(一)比较视域中杜甫边地感知的距离与范围 |
(二)比较视域中杜甫对待边地的情感及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钱谦益“诗史”观念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2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诗史”说的源流及衍变 |
1.1 “诗史”的发现与阐释 |
1.2 以诠释杜诗为中心的宋代“诗史”说 |
1.2.1 实录性与叙事性的结合 |
1.2.2 宋末元初之亡国“诗史” |
1.3 明代“诗史”观念的辩证 |
第二章 明清易代之际“诗史”观的复兴 |
2.1 从“以诗续史”到“诗史互证” |
2.2 “史外传心之史” |
2.3 “以诗存史”,独抒“心之史” |
第三章 钱谦益“诗史”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3.1 明末清初经世文学思潮 |
3.2 “返经汲古”的时代学术思潮 |
3.3 钱谦益“诗史”思想的圆融过程 |
3.3.1 提倡尊经复古 |
3.3.2 主张抒写性情 |
3.3.3 重视世风世运 |
3.4 钱谦益“援经入史,以史及诗”的深化过程 |
3.4.1 《列朝诗集》:“诗以存史” |
3.4.2 《投笔集》:“以诗记史” |
3.4.3 《钱注杜诗》:“诗史互证” |
第四章 钱谦益“诗史”观的文化内涵 |
4.1 诗史论领域中的温柔敦厚 |
4.2 变风复盛之清代“诗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实践与理论 |
第一节 创作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教学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批评实践与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兴发感动”说 |
第二节 “双重意蕴”论 |
第三节 “弱德之美”观 |
第三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特点分析 |
第一节 情理兼擅的思维特质 |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 |
第四章 叶嘉莹文论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注重对中国文论的继承与批判 |
第二节 注重对西方文论的学习与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人教版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内容及作用的研究 |
(二)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三 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现状调研 |
一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描述 |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二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一)片面理解修辞,教学内容狭隘 |
(二)重辞格辨认,教学目的过于功利 |
(三)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依据 |
一 修辞与诗词教学的关系 |
(一)修辞与诗词 |
(二)修辞与诗词教学 |
二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文本表述和呈现 |
(一)“语言建构和运用”方面对诗词修辞教学的相关表述 |
(二)其他素养目标对诗词修辞教学的相关表述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内容探查 |
一 消极修辞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一)语音修辞 |
(二)词汇修辞 |
(三)句法修辞 |
(四)篇章修辞 |
二 积极修辞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一)《考试大纲》中的九种修辞格 |
(二)《考试大纲》之外的修辞格举隅 |
(三)高中语文诗词辞格统计 |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策略思考 |
一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认知策略 |
(一)把握《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
(二)重视修辞知识系统,树立全面的修辞观 |
二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内容策略 |
(一)消极修辞教学的内容策略 |
(二)积极修辞教学的内容策略 |
三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的方法策略 |
(一)吟诵教学法 |
(二)学习任务群教学法 |
(三)比较对照教学法 |
(四)审美式教学法 |
(五)动静结合教学法 |
第五章 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设计示例 |
一 现代新诗《再别康桥》的修辞教学设计 |
二 宋词《雨霖铃》的修辞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概述 |
第一节 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内涵和价值 |
第四节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实施路径 |
第二章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理论探讨 |
第一节 自主性、整体性兼顾的教学原则 |
第二节 多层面、重互动的教学目标 |
第三节 人文性、工具性并重的教学内容 |
第四节 专题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 |
第五节 逆思考、项目化的教学程序 |
第六节 多元化、统筹化的教学评价 |
第三章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示例 |
第一节 设计准备 |
第二节 设计示例 |
第三节 设计解读及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论叶嘉莹的唐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文献综述 |
一、叶嘉莹对唐诗史的梳理 |
二、叶嘉莹对杜甫诗歌的研究 |
(一) 杜诗重要特质的总结 |
1、道德伦理与个人情感的合一 |
2、感性与理性的兼美 |
3、写实与象喻的结合 |
(二) 杜甫七律的整体把握 |
1、注重天性禀赋与七律诗体的互相成就 |
2、对杜甫七律的阶段划分及其成就分析 |
(三) 《秋兴八首》的辨析 |
1、浓缩颠倒的句法 |
2、超越现实的意象 |
3、意象化的情感 |
(四) 小结 |
三、叶嘉莹对李商隐诗歌的研究 |
(一) 不同诗体风格的探寻 |
(二) 诗歌美感特质的分析 |
1、哀伤怅惘的情感基调 |
2、梦幻迷离的诗歌意象 |
3、理性提挈的章法结构 |
(三) 感性解读方式的提出 |
(四) 小结 |
四、叶嘉莹唐诗研究的特色及缺憾 |
(一) 特色 |
1、感性与知性相结合 |
2、中西理论交叉运用 |
(二) 缺憾 |
1、理论建构不足 |
2、对部分诗人诗作评价失之偏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杜甫诗歌时事化书写与诗史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时事化书写”的相关理论 |
(一) 时事 |
(二) 时事书写 |
(三) 时事化书写 |
三、关于杜诗“陈时事”和“诗史”艺术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杜甫时事化书写中的人物情态 |
第一节 自传化与时事化书写 |
一、以平民身份感受社会忧患 |
二、以漂泊者身份感受战乱流离和生存窘迫 |
三、以“朝官”身份注目时事 |
第二节 人物类化与时事化书写 |
一、《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乐府诗的时事化书写特质 |
二、《饮中八仙歌》与《八哀诗》:安史之乱前后人物群像的时事化书写特质 |
第二章 杜甫时事化书写中的典型物象 |
第一节 “病枯”物象的时事化书写特质 |
第二节 “芙蓉园”的时事化书写特质 |
一、作为客观建筑空间的芙蓉园 |
二、作为心灵想象的回忆空间 |
三、寄寓盛衰情怀的历史空间 |
第三章 杜甫时事化书写在“诗史”形成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时事化书写下的“陈时事”、“如何陈”与“诗史”评议 |
第二节 古今叠合的文学空间:杜甫时事化书写的时间意识和史家褒贬 |
一、“过去——现在”历叙中的时事褒贬 |
二、“现在——过去——现在”时空模式中的时事褒贬 |
三、沉淀于久远历史语境的时事褒贬 |
第三节 杜甫、李白“善陈时事”——两种“诗史”特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杜甫《秋兴八首》评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D]. 何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3]陈訏《读杜随笔》研究[D]. 王玉超. 山东大学, 2020(02)
- [4]杜甫边地诗研究[D]. 许璐.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钱谦益“诗史”观念再探[D]. 李宗娟. 山西大学, 2020(01)
- [6]叶嘉莹文论思想研究[D]. 邢海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人教版高中语文诗词修辞教学研究[D]. 邓惠云.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D]. 蔡一铃.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论叶嘉莹的唐诗研究[D]. 何传雯.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杜甫诗歌时事化书写与诗史艺术研究[D]. 龚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