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历史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校本课程,白山黑水,中学,段式,教学改革。
中学历史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陈素兰[1](2020)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使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困生向中等生与优秀生转化,已经成为当代高中历史教育的难题。文章就现今高中历史教育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20年02期)
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2](2019)在《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建国后颁布的中学文科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梳理出教育技术70年来应用于各学科的发展轨迹。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应用特征进行归纳与剖析,并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叁个阶段——视听媒体教学阶段、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阶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阶段。基于此,总结出叁个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不同目的,并归纳出以媒体技术为依托凸显阶段性功能、学科间应用的不均衡、缺乏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测评且先进手段滞后等特点。根据历史经验与新时代要求提出应用教育技术推动课堂结构的动态变革、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和依托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叁方面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电教》期刊2019年10期)
骆增翼[3](2019)在《中学历史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省中学历史课程实施为例,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辅之以个人访谈,从教师面临的课程实施环境以及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感知与理解、行动与策略、反思与改进四个维度16个方面对中学历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历史课程实施现状,聚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9年09期)
胡永建[4](2019)在《中学历史课程渗透环保教育初探——以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历史课程内容的设置对环境保护问题涉及不多,一些原本应该用生态史观阐释的环节往往被忽略掉,造成历史教学内容的缺失,不利于学生正确史观的培养。教师如果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对历史事件演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2期)
曾宝福[5](2019)在《叁段式问题探究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精神,由此要求历史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应随之变革。本人在总结过去近15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出叁段式问题探究教学法,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法的改革探索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该教学法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运用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考考试要求。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叁段式问题探究教学法提出的背景与紧迫性、内涵和特点、实践以及实施的原则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57期)
李惠康,訾亚军[6](2019)在《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门传统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主要是尚未形成一定历史认知的青少年。此时,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要求虽是较高,但对相关课程资源的需求不强烈。然而,相较于授课内容,课程资源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更为直观,"课程资源开发是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可能涉及课程活动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19年07期)
朱道禄[7](2019)在《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中学历史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MOOC教学模式不断普及的环境下对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以MOOC教学模式为导向,介绍了中学历史课程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结合MOOC教学理论搭建了中学历史多元化教学模式框架,并针对此教学方式的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推动MOOC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深入实施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20期)
刘子博[8](2019)在《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叁级动态平衡机制下制定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平等参与的;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健全人格塑造要求的;其内容是具有人文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地域历史文化课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凸显地域性学校的办学特色,顺应基础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以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实例,探讨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理论依据、必要性、实践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绪论部分叙述了论文的缘起及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现代教育理念和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认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后现代课程观理念的发展诉求、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需要。第二部分根据“五环双锥”的模式,探讨并实施历史校本课程可操作的路径。认为“五环”主要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双锥”就是解决为什么教、还应怎么教的问题。最后,结合笔者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不足及改进策略。认为增加校本课程的扶持力度、充分备课、完善课程内容编排、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提升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设性思考。(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1)
宋鸿雁[9](2019)在《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是不断发展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慕课"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大规模的开放,在教育界广为流传。"慕课"的产生,极大地推动着教学的发展。在"慕课"平台的作用下,再辅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的问题大都有了解决的办法。本文探究了慕课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1期)
张霁月[10](2019)在《河北省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建设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我国中学教育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的讲授与学习离不开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这一重要的教学素材。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兴趣、提升历史学科能力,而且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以河北省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详细论述将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这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对中学历史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在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综述和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通过结语结束全文。除此之外,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主要探讨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和分类。第二章论述了开发利用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的意义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的感知与理解、有利于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第叁章以时间为线索,略有侧重地介绍了河北省红色乡土史部分课程资源。第四章叙述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应遵循的原则,分别是目标性原则、选择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共享性原则。第五章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探寻河北省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其中课堂教学分为课堂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外活动分为红色主题交流活动、比赛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第六章为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叁个不同层次的建议,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中学历史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建国后颁布的中学文科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梳理出教育技术70年来应用于各学科的发展轨迹。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应用特征进行归纳与剖析,并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叁个阶段——视听媒体教学阶段、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阶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阶段。基于此,总结出叁个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不同目的,并归纳出以媒体技术为依托凸显阶段性功能、学科间应用的不均衡、缺乏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测评且先进手段滞后等特点。根据历史经验与新时代要求提出应用教育技术推动课堂结构的动态变革、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和依托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叁方面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历史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陈素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研究[J].学周刊.2020
[2].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9
[3].骆增翼.中学历史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
[4].胡永建.中学历史课程渗透环保教育初探——以校本课程“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5].曾宝福.叁段式问题探究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
[6].李惠康,訾亚军.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9
[7].朱道禄.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
[8].刘子博.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9].宋鸿雁.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9
[10].张霁月.河北省红色乡土史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