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李慜劼[1]2011年在《我国集团公司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演进历史来看,经济组织经历了从单一组织到大型化和集团化组织的过程。当下国际国内经济组织的主流方式是集团公司,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经营方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财务运作能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围绕集团公司展开。企业战略包括总体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叁个层次。卡普兰教授指出:集团公司在制定战略时必须让成员企业通过协同效应为整个集团公司增加价值。在这个集团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财务战略在整个集团公司的战略矩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战略是为适应公司总体的竞争战略并筹集必要的资本,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与运行这些资本的方略。集团公司财务战略是指集团公司通过分析战略环境和集团内部财务资源和财务能力,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策划集团总体的长期发展相关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并确保其执行,以维持集团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实现集团公司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和制定企业的财务战略需要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资本市场为集团公司财务战略尤其是筹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前提,资本市场的筹资速度和质量也符合集团扩张的时间性安排和低成本意图。离开资本市场的财务战略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是否上市是集团公司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集团财务融资战略的重要内容。整体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方式。分拆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部分资产、业务或某个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方式。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是两种企业上市的不同方式。从股权分置到全流通时代,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此消彼长,见证了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开放、多元和规范的过程。财务战略是用战略的思维方式解决财务问题而制定出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决策措施。财务战略目标应该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财务战略的制定只是良好的开端,如何有效的实施财务战略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财务政策的落实。财务政策是指企业制定的用来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财务行为的一套指南和规则。财务政策不仅是实现集团公司经营政策和财务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规范和优化集团公司理财行为,提高理财效率的重要基础。财务战略和财务政策最终会反映在财务绩效上所谓绩效,也称效绩、业绩、成效等,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层含义。财务绩效是经营绩效在财务数据上的体现,是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企业经营的业绩和效率。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也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脉络。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财务绩效通常是其财务战略实施结果的体现,而财务战略又是结合企业现有财务绩效基础以及希望实现的财务目标而制定出来的,财务政策是财务战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桥梁。财务政策是财务战略实现的具体到融资、筹资、利润分配等方面的措施,也是达到财务绩效目标的手段。集团公司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有其特殊性,首先集团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集团整体战略,因此其制定过程更加复杂;其次,集团公司财务政策的落实需要集团公司强有力的牵引和约束,其实施必须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再次,集团公司财务绩效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支撑。通过分析集团公司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的相关性,一方面帮助我们深入认识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研究集团公司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以及对应的筹资、融资、利润分配等活动,有利于我们认识财务管理的本质以及财务管理活动的规律性。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集团公司个体差异,集团公司会选择整体上市或分拆上市两种不同的上市方式。无论采用何种上市方式,集团公司上市的最终目标是让企业产权证券化和多元化,提高市场竞争活力并最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集团公司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着“马太效应”,即越是经济效应好的集团公司越重视财务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越重视财务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集团公司的经济效应越好;反之则不好。本文通过分析集团公司上市方式、路径及选择,以经济组织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为起点,研究集团公司上市过程中财务战略规划、财务政策制定、以及由此导致财务绩效上的差异,为集团公司上市方式的选择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为: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思路框架。第二章归纳汇总了国内外上市方式的相关理论;国内外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相关研究成果;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的文献综述。第叁章分析了经济组织的集团化发展趋势、我国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与资本市场,得出了集团公司选择上市融资的必然性。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分拆上市与整体上市的概念、历史溯源、经济动因比较和优缺点比较。第五章主要对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分别具体研究以及研究叁者之间的相关性。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研究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上市方式与财务政策、上市方式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第六、七、八章是对第五章内容的充实,也与第四章上市方式的内容联系。通过阐述第四、五章的内容以及在第六、七、八章的研究基础上,第九章论述了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的相关性,本章的研究包括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是整篇论文的核心章节。第十章是研究总结和政策建议,其中研究总结包括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从经济组织发展形式的角度切入,以集团公司为研究的主体,重点探讨集团公司组织形式、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方式等相互关联的内容。将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叁者的联动性在集团公司层面以及放入上市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第二,对传统意义的集团上市方式做了再分类和上市路径的研究。根据集团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范围将整体上市分为第一类整体上市和第二类整体上市。根据分拆上市前集团公司是否已上市,将分拆上市分为第一类分拆上市和第二类分拆上市。本文还结合各时期历史、集团公司特点和所处发展阶段归纳出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实现上市融资的两条典型路径。第叁,应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将中外运集团分拆上市和中远集团整体上市相关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和财务绩效做了比较和分析。通过论述两大集团公司采用不同上市方式后财务战略制定、财务政策实施和财务绩效表现,生动翔实的数据得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包括财务战略制定、实施、评价与上市方式之间的联系。并将案例与理论分析结合得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通过本文研究我们深入认识了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的内在联系以及财务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性。集团公司选择不同的上市方式会带来财务战略的差别,财务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差别,最终表现出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绩效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国有集团公司相关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为国有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和跨越式发展,打造资本市场的平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规范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参考。为那些正在准备或将来准备上市的国有大中型集团公司提供可操作的依据;为大型民营集团公司的上市进程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对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和广大股民而言,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促使投资者关注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的上市子公司基本面,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减少投机行为。

毛莉莹[2]2017年在《资源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企业是一种性质特殊的企业类型,它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在原料开采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初加工和部分后续工序,利用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当然,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而言,区域内资源的储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不可否认,从我国建国至今,这类型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得忽视的是在资源量逐渐减少,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市场经济现状下,资源型企业很难保持过去的辉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了巨大冲击。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我国众多资源型企业中,资源型国有企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占数量比例非常大。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为了更好的面对压力向前发展,它们在关注国际战略环境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强调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问题,以巩固和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地位。为顺应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资源型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层度也越来越高,也意识到财务管理水平的高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所以研究资源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显得十分有必要,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在市场管理和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如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纯制定短期财务计划、进行日常资金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企业需要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出发,根据发展方向进行筹资,投资等进行财务决策,并以此为基础上制定不同细项的财务计划,然后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企业的经营效果与可持续发展,甚至能为企业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提供保障。本文从资源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资源型国有企业主要问题存在于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无法形成体系、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优秀财务素质人才储备、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的有效管理。同时,一些过于陈旧的财务管理方式的沿用也让资源型国有企业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之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制度也不够完善,造成了企业财务内控更加困难。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以典型的资源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再结合资源行业过去的发展状况、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入手,对其财务管理活动、财务风险、财务报表及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判断,剖析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在借鉴发达国家资源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策,也为同行业其他企业制定一系列财务管理方案提供更多的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数量研究法。也称之为“统计分析法”或者“定量分析法”。在了解公司基本情况下,利用可获得的更多的财务数据对公司的盈利、营运、偿债等多项能力进行分析,揭示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对C公司目前的各项水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借指标对公司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此研究结果延伸至资源型国有企业整体行业内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得出资源型国有企作为特殊类型的企业,其财务管理活动自身包含了更多的重要信息。资源型国有企业不能如以往一般继续单纯追求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要提倡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规划。现如今各种资源类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资源型国企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这项艰巨、长期、系统任务,要将财务管理融入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采用多种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且要求资源型国企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结合企业自身生命周期及发展需求,对所在外部及内部环境进行审视,进而提出相应财务管理优化政策建议。

王海兵[3]2011年在《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对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研究,源于以追逐利润为中心的物本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障碍。传统的企业被定义为物质资本出资者所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大潮,不断推进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股东至上”逻辑的主导下,企业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物质资本的逐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劳资矛盾激化、产品质量存在隐患、资源过度开采及低效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企业商业伦理与财务道德缺失,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以取得员工大力支持和社会广泛认可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微观层面,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脱离其现实社会属性。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受到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很大,不少财务理论都是西方“舶来品”,过于强化财务的自然属性,财务管理的技术性、工具性特征明显,常常是见“物”不见“人”。世界经济理论的主流已经由新古典主义转向人本主义,尽管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尚不完善,但极具生命力,必将对财务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不仅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开篇提出本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分析我国国情和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现状、梳理回顾主流经济理论演进对财务理论研究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财务战略。第2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西方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国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政策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3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涉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通则应用指引、人力资本财务制度、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第4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首先,对企业财务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财务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涵义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文化视角和财务视角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加以分类,提出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内容。最后,引入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对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评析。第5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的概念,其次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的具体内容,以人为本的融资包括人力资本融资和体现人本精神的物力资本融资,以人为本的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为了增强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适用性,以国有企业为例,对自然灾害条件下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6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本章对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述评,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分析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运用博弈方法对不完全信息下的物质资本雇佣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对于合约选择具有重大影响。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应贯彻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两大误区以及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第7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基于信息观和计量观考察了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提出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通过对海尔案例的考察,提出了海尔报告模式对我国企业披露以人为本财务报告的若干启示。第8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分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上的局限,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评价实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设计了包括宏观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在内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宏观财务制度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及应用指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包括人力资本财务制度、体现人本精神的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将广义的资本及权益概念引入到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2)从财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开展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具有实践参考价值。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研究是基于“财务”和“人本”双重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是企业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财务变革从文化入手,是一个可行的思路。(3)系统化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的投融资理论。人力资本融资应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框架下进行,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可以赋予人力资本担保功能。以人为本的投资突破了按照投资标的形态划分的做法,从企业“内部人”(经营者和员工)、企业“外部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等)和“后代人”叁个维度,将投资划分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并对每一种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4)提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前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后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构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叁种股权化形式:人力资本的“干股”模式、人力资本的“实股”模式和“动态股权制”模式。(5)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框架。设计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关键在于发展人本会计,提出了构建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案例研究表明,海尔集团在披露财务会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方面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应用价值,同时,本文也分析总结了海尔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6)提出以人为本的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剖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建立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具体实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则,是在反思传统财务分析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

张盛勇[4]2016年在《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模式选择与路径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化和常态化。财务管理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高效发展。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研究财务管理创新则更加具备实效性和紧迫性。追求创新已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图。在现代企业发展理念中,只有不断的创新、变革财务管理模式与财务管理思路,才能够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领域的研究却很少。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式选择和路径规划进行探索性研究,进而构建财务管理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双重价值及重要性,能够指导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提速企业的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鉴于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为主,辅以质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动态优化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已经成功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展开系统性的研究,以期达到指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实践的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第一,应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识别出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支撑/阻碍因素,为探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及路径规划奠定了基础。首先,基于过程视角,将财务管理创新过程区分为决策与实施两个阶段,并采用多案例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这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从而识别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与支撑/阻碍因素,并探讨各自的作用机理。其次,使用ATLAS.ti5.0质性数据分析软件,对从企业调研获取的质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识别出的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初验。最后,在质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基于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战略、财务管理问题、以及资源约束是驱动我国企业决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而企业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资金能力对财务管理创新的实施形成了支撑,当这些能力不足时,则会形成对财务管理创新的阻碍。第二,基于对财务管理创新企业家导向的分析,在对16家样本企业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创新的驱动和支撑/阻碍因素,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与企业家导向的适配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对8家样本企业具体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解析,构建企业家导向与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适配框架;最后,对上述两个适配框架进行整合,构建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企业家导向←→创新模式的叁层适配模型,并使用8个案例对该适配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财务管理创新的企业家导向共分为4种类型,即财务管理创新的消极响应者、跟随者、积极响应者及领导者;企业家导向类型是其财务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和支撑/阻碍因素的函数;同时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又是其企业家导向类型的函数。2)财务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即四个适配模型:消极响应者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适配模型可以表示为:资源约束←→消极响应者←→(无/少创新+模仿型创新);跟随者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适配模型可以表示为:{(发展战略),财务管理问题,资源约束,管理能力}←→跟随者←→模仿型(+改进型);积极响应者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适配模型可以表示为:{发展战略,财务管理问题,资源约束,企业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资金能力}←→积极响应者←→改进型+激进型;领导者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适配模型可以表示为:{发展战略,财务管理问题,资源约束,企业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资金能力}←→领导者←→激进型。第叁,研究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路径规划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不同企业家导向类型的静态财务管理创新路径的适配模式,并分析了其动态域;其次,使用动态优化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路径进行了动态优化,并提出了具体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路径的跃迁机理和模式。研究过程识别出了两类财务管理创新路径跃迁机制:一条路径是从"无/少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突变型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突变型+渐进型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另一条路径是从"无/少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渐进型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突变型新+渐进型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其中,突变型新+渐进型财务管理创新是终极的路径目标。第四,基于传化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的纵贯式单案例,分析了其财务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支撑/阻碍因素,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企业家导向←→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适配模型,以及财务管理创新的路径规划,最后表明第3、4、5章中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存在割裂性。基于上述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得出如下研究启示:一是企业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加强对组织企业家导向的培养,从个人带头、创新激励制度和活动,以及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不断加强对组织全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企业的企业家导向,为实施高级形式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奠定基础,进而保障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二是企业要坚持突变型财务管理创新和渐进型财务管理创新两条腿走路,才能保证企业占得发展的先机。本文的主要改进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基于过程视角,将财务管理创新过程区分为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并运用探索性多案例对财务管理创新决策阶段的驱动因素和实施阶段的支撑(或阻碍)因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获取质性数据资料,并利用质性数据分析对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包括驱动和支撑/阻碍因素)进行初验。最后,根据质性数据分析结论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并对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提高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有助于企业在决策与实施财务管理创新实践时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第二,引入企业家导向,并基于适配理论,分两步构建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适配模型。第一步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与企业家导向类型的适配框架;第二步继续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企业家导向类型与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适配框架;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构建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企业家导向与创新模式的叁层适配模型,并采用多案例进行实证检验,有助于企业通过对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定位,从而开发与实施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配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第叁,从动态视角出发,探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路径规划问题,构建了静态和动态双重模式,提出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跃迁路径策略。在依据不同企业家导向类型描绘各自财务管理创新静态路径的基础上,运用动态优化分析方法探讨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路径规划,且进一步引入时间变量,探讨可行域内具体时点上且存在且仅存的一条最优财务管理创新路径,并指出突变型+渐进型财务管理创新为终极的路径目标,有助于企业在规划财务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时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使用纵贯式单案例研究对论文研究结论是否存在割裂性做了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并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模式选择和路径规划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子。总之,本文根据成功且典型的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实践,通过扎根研究,研究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式选择及路径规划,将有助于全面揭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将优秀的财务管理创新案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活动,提高中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黄新炎[5]2004年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尽管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甚至有许多产业和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国有企业改革却是步履艰难,大部分国有企业依然缺乏竞争力,甚至举步为艰。尽管许多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也已日趋完善,但是却没有给我国的国有企业带来太大的变化,财务管理工作依旧薄弱和落后。因此,揭示和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单概括了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方面暴露的基本问题,包括,经营业绩不尽人意,财务管理问题较多,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的方法治标不治本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作者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中积累的)案例和有关统计数据,揭示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存货管理管理不善、投资及担保管理不规范等。并简要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后果。鉴于有些问题的产生和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相关较大,本文仅对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管理两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方法。在存货管理上,推荐了一些可以采用的方法:材料需求计划系统(MRP),适时存货制(JIT),基于信息技术的其它方法,存货ABC制度,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等。在应收账款管理上,本文认为,应收账款和销售策略是紧密相联系的,销售政策和计划及信用政策决定着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和可能面临的管理问题。所以,应收账款管理应当包括:事前的控制,其中包括销售预测和计划的管理、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客户信用分析及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等;及过程(日常)控制,包括货款结算与回笼的控制及货款回收的措施等。

赵清[6]2013年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理论的研究及实证研究,提出了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应然分析。本文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原则、目标、组织结构、方式、内容等给出了建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方案。同时分析了国有企业中财务监督工作的影响因子,赋予权重,建立财务监督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财务管理、客户服务、企业运营、企业发展四个子模块构成并分别针对企业财务状况、客户数据及关系、企业主营业务及增值业务、企业文化及人员方面的指标的编辑和评分,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完成财务监督评价系统,最后利用某大型国有企业真实生产数据对该系统进行验证。

熊燕萍[7]2019年在《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升级转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经济形势的转变推动了内外部管理环境的转变。其中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管理部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推动企业内部科学理财以及大幅度提高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然而,从我国有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管理状况来看,财务管理工作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财务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转,因此,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从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入手,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弊端,并就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作为参考,充实现有文献。

何召滨[8]2012年在《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处于企业组织、公司治理及公司财务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体系研究,不仅拓展了公司财务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公司财务中公司治理思想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完善了财务理论体系,而且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方面的主导及核心作用,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实现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是解决国有企业财务问题、公司治理问题的良好切入点。本论文将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按照基础理论、基本理论以及应用理论进行分别研究。首先,进行财务治理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财权理论、财权分层理论及财务目标理论,指出财权理论是财务治理理论的基础及源泉。其次,进行财务治理基本理论研究,在论述财务治理内涵及概念、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诸范畴关系等前提下,构筑了以财权配置为中心,以资本结构为基础,以激励和监督机制为保证,以财务治理机制为抓手,以提升财务治理效率和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治理基本理论体系。最后,遵循一般财务治理理论指导,结合国有企业特征及财务现状,根据国有企业当前财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并在进行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经典案例剖析基础上,提出了财务治理应用理论——构筑以财权配置为中心,以模式选择为方向,以资本结构为基础,以业绩考核为抓手,以财务内控为支撑,以财务信息披露为工具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框架,以促进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分别从模式选择和资本结构、财权配置、业绩考核、信息披露、财务内控等五方面对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理论及应用进行深入、翔实研究。治理模式的选择奠定了财务治理方向。本文在对市场导向型治理模式、内部控制主导型治理模式、家族控制主导型治理模式等国外典型财务治理模式进行优缺点对比及评价基础上,指出各国财务治理模式的趋同性及差异性将长期存在。根据国有企业特征和中国国情,并顺应公司治理国际发展趋势,提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模式应融合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及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优势,采用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维护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诉求。资本结构是财务治理系统的运行基础,决定了财务治理基本特征及目标取向。资本结构的选择决定了财务治理的基础,资本结构初步决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及利益关系,其中股权结构是分析公司内部股东之间关系处理及整体治理效应基础,债权结构是确定外部债权人权限并促使其合理行使治理权利的基础。本文在进行资本结构整体治理效应、股权结构治理效应、债权结构治理效应理论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特征及治理效应缺陷,提出优化国企资本结构治理效应举措:通过股权多元化、培育机构投资者、经营者持股、强化债务融资效率等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股权融资治理效应与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的互补性,最终形成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资本结构制衡机制,以此提高财务治理结构效率。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框架体系各部分有效运转及功能实现均要通过财权合理配置来完成。在研究财权配置基本理论、原则及逻辑框架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财权配置模型研究:财务治理结构维度是按照财务治理主体理论,研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等不同权力主体的财权配置;多级委托代理结构维度是按照国有企业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研究从国资委至国有企业母子公司内部的财权分割及配置;财务分层维度是按照财务分层理论,研究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等不同层次的财权配置。不论何种配置模型,根据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配置财权理论,国有企业应按照多级委托链条及财权分层结构进行逐级分解、多层配置财权。最后进行了财权配置的集权与分权研究,在解析国有企业母子公司集权型、分权型和中间型叁种财务控制模式基础上,构筑了相对集权式的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体系。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财权配置,而比财权配置更关键的问题是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机制,两者分别从动力机制及制衡机制保证财务治理效率的提升。国有企业当前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决定了,业绩考核是激励机制的根本,信息披露是约束机制的重点。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状况深入解析基础上,通过对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及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例证分析,指出了目前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存在问题,从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两方面分别进行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点就完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总额、经济增加值及经营者股权激励等考核手段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在对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现状进行深入解析基础上,指出信息披露是财务治理的有效工具,针对目前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特征及存在问题,从完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等方面提出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就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内容提出创新思路,对非公开上市国有企业公开对外信息披露也做了初步探析。离开财务内控的有效支撑,财务治理体系构筑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完善财务治理之际沉入财务内控之中,在健全财务内控之时上升到财务治理层次,形成两者良性互动,才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诸多问题。在深入剖析财务治理与财务内控互动基础和互动关系基础上,阐述了财务内控的财务治理功能,并根据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实践现状和缺陷,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角度出发,提出构筑符合财务治理规范的财务内控框架体系、强化财务控制活动体系建设、从出资人角度推进财务内控建设等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议,从而推动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的提升。

陈振宇[9]2017年在《浅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不仅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力量,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促进国有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完善国有企业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凤娜[10]2001年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综合性的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日益明显。由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财务管理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妨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此,深化财务改革,挖掘财务潜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财务管理的运作方式进行改革,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乃是当务之急。本文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并对模式运行的配套条件和措施进行了探索分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 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从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出发,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定义和财务管理的主体,论述了财务管理的对象即资金运动的特征和资金运动的表现形式,分析了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外环境及财务管理的目标。第叁章, 我国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评价。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国拨资金,统理收支,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原因是:(1)理财行为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尚没有形成适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理财观念。(2)财务管理缺乏一体性。(3)财务管理缺乏动态性。(4)财务管理缺乏监督。第四章, 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树立的观念。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人们以自律的态度从事理财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本章首先从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对市场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后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树立的理财观念:自主理财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风险报酬观念;资本运营观念和全面预算观念。第五章,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本章在提出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树立的观念和原则的要求,构建我国现代企业的“两权、叁层次”财务管理模式。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财务管理即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所以,现代企业的“两权、叁层次”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是指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建立、健全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按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在传统的筹融资方式基础上,开拓新的筹融资渠道: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等;结合企业的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方式,建立现代企业风险投资机制。第六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运行的配套条件和措施。本章对影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运行的配套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推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措施主要有:①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②开展货币经营活动;③开展财务诊断工作;④树立企业财务形象。

参考文献:

[1]. 我国集团公司上市方式与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D]. 李慜劼.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2]. 资源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 毛莉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3]. 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D]. 王海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 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模式选择与路径规划[D]. 张盛勇.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5].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D]. 黄新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6].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 赵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7]. 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熊燕萍. 财会学习. 2019

[8].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 何召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9]. 浅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 陈振宇. 商场现代化. 2017

[10].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D]. 张凤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