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搭配论文_王金平,翁义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异搭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义,修辞,语言,词语,认知,常规,指涉。

变异搭配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平,翁义明[1](2017)在《隐喻与变异搭配对比研究——隐喻解读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广义的修辞现象,是指从语义和句级的角度探讨的一切隐喻性语言。确认隐喻的标准是看语句中是否包含了某种程度的变异搭配,因为每个隐喻都是一种变异的搭配,而每个变异的搭配都隐藏着某种隐喻的表达方式。语言隐喻性程度和搭配变异性程度成正比。搭配越是偏离语言常规,其隐喻性程度越强;搭配越是符合语言常规,其隐喻性程度越弱。(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常水莲,李艳[2](2017)在《广告语言变异搭配的认知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徐盛桓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广告语言变异搭配的生成机理,提出在策划者意向态度的制约下,通过相邻/相似关系,并利用人们感知话语的通感、通知的心理特征创造出广告词。(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7年10期)

王兆燕[3](2016)在《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词语搭配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作为新时期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让读者耳目一新,本文以余华沉淀七年的力作《第七天》为分析对象,从主谓结构搭配变异、偏正结构搭配变异、动宾结构搭配变异、介词短语搭配变异四方面感悟《第七天》的变异修辞之美。(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0期)

黄莹[4](2016)在《强化词“absolutely”搭配构式语义趋向与语义韵的历时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语料库的历时搭配构式分析发现,absolutely与形容词搭配的语义趋向在类符上未发生明显历时变化,但在语义韵方面,absolutely与积极形容词搭配的比例在类符上明显上升;与absolutely搭配的情感动词在类符上呈上升趋势,且在语义韵方面,与absolutely搭配的消极动词仍多于积极动词,但积极动词呈上升趋势。absolutely与形容词和动词搭配构式语义趋向的历时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其所在语篇出现了口语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彭媛[5](2015)在《汉语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喻和隐喻为理论框架统计分析现代汉语文学语篇中的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语料,发现汉语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之言语现象貌似纷繁芜杂,其实存在固有的成因、程式与规律。在转喻视角下,形成了四种构式:(N1的)Q+N2(N2是N1的音响)、(N1的)Q+N2(N2是N1的属性特征)、(N1的)Q+N2(N2是N1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N1的)Q+N2(N2是N1带给认知主体的心理感受);在隐喻视角下,也形成了四种构式:(喻体N1的)Q+N2(本体)、N1(本体)+(本体N1的)Q+N2(喻体)、(拟体N1的)Q+N2(本体/本体的领属物)、(本体N1的)Q+N2(拟体的属性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的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以期促进对该类语言现象的认识与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霄颖[6](2015)在《汉语词类搭配变异现象的认知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存在着许多词类搭配变异现象,比如“一眉新月”“很女人”“‘猴’在身上”等等。这些语言现象对母语为汉语的人来说司空见惯,在理解和运用上也不会产生错误,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却会感到疑惑和困扰。尽管这类语言现象可能来自于口语、网络语言或文学语言,但对对外汉语教学依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以这些词类搭配变异现象为研究对象,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词类搭配变异现象的理论基础、性质特征、产生理据等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原则。第二章通过对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这四类最为常见的词类的搭配变异现象进行分析,明确词类搭配变异现象的主要特点。第叁章则着重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词类搭配变异现象的产生原因。第四章根据前面的本体研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简析词类搭配变异现象教学的意义,并探索其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8)

祁从舵,秦琳静[7](2015)在《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异与语用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语义变异角度,对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指涉、语义范围、语义关系叁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由社会文化语境制约和心理联想而激发,受高层语义整合和谐而驱动的。(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5年03期)

付卉[8](2015)在《英语文学文体中词语搭配变异现象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搭配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在很多文学文体中,往往会不遵循正常逻辑,反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主要结合矛盾、共轭、移就叁种修辞方法,对英语文学文体中的词语搭配变异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5年01期)

杨佑文,李秦[9](2014)在《语言搭配的选择限制及其变异的修辞审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搭配不仅指一个语言单位与同一序列中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还体现在纵向聚合关系的选择倾向上,是人们在不断的言语活动中习惯形成的词语之间的"相互期待"。语言运用中,关系项之间的搭配往往会受到语法规则、语义特征等方面的选择性限制;然而,语义或语法特征不相容的词项在同一组合结构中会形成搭配变异,通过特定的语言环境来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以此获得新异、形象的表达美感功效。搭配变异是获得修辞效果的一种主要手段和理据来源,体现在隐喻、移就、通感、矛盾修饰以及轭式搭配等辞格的运用上,呈现出独特的修辞美学功能性特征。(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4年11期)

翁义明[10](2014)在《隐喻是变异的搭配——隐喻解读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的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广义的修辞现象,是指从语义和句级的角度探讨的一切隐喻性语言。确认隐喻的标准是看语句中是否包含了某种程度的变异搭配,因为每个隐喻都是一种变异的搭配,而每个变异的搭配都隐藏着某种隐喻的表达方式。语言隐喻性程度是和搭配变异性程度是成正比的,搭配越是偏离语言常规,其隐喻性程度越强;搭配越是符合语言常规,其隐喻性程度越弱。(本文来源于《全球背景下的修辞与写作研究——2014年第叁届国际修辞传播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7)

变异搭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徐盛桓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广告语言变异搭配的生成机理,提出在策划者意向态度的制约下,通过相邻/相似关系,并利用人们感知话语的通感、通知的心理特征创造出广告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异搭配论文参考文献

[1].王金平,翁义明.隐喻与变异搭配对比研究——隐喻解读的新视角[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常水莲,李艳.广告语言变异搭配的认知机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

[3].王兆燕.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词语搭配变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4].黄莹.强化词“absolutely”搭配构式语义趋向与语义韵的历时变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

[5].彭媛.汉语常规物量词变异搭配实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霄颖.汉语词类搭配变异现象的认知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5

[7].祁从舵,秦琳静.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异与语用动因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

[8].付卉.英语文学文体中词语搭配变异现象解析[J].考试与评价.2015

[9].杨佑文,李秦.语言搭配的选择限制及其变异的修辞审美功能[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

[10].翁义明.隐喻是变异的搭配——隐喻解读的新视角[C].全球背景下的修辞与写作研究——2014年第叁届国际修辞传播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论文知识图

译文A二次编码推理过程表征图译文B二次编码推理过程表征图施磷量对何首乌叶片中各类搭配失误统计动名搭配的主...来华留学生认为汉语电视广告语让他们...COLEC中各类搭配失误统计

标签:;  ;  ;  ;  ;  ;  ;  

变异搭配论文_王金平,翁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