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华[1]2011年在《论语文教学语言的自我锤炼》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语文学科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媒介,是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典范参照,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语文教学语言作为一门专业性语言,语文教师职前缺少系统教育,岗后缺少专题培训。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锤炼意识缺乏,课堂语言随意性较大,语言生动性吸引力不够。本论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反思教学角度,探讨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自我锤炼,促进语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本论文第一章综合一些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教学语言和语文教学语言的特征和意义,并对语言自我锤炼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针对笔者所在学校语文老师教学语言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师语言使用现状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论文第叁章在众多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影响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多重因素,即文化品质、思维品质、师德品质、生活品质和声音品质,明确了语文教师锤炼自身教学语言的根本。第四章针对教学语言的技巧训练,参考语言学专家观点,将教学语言按照信息流向分为:单向传输语言、双向互动语言和多向交流语言,结合教学实录,针对性的提出了自我锤炼途径。第五章以笔者自身锤炼实践为案例,对研究前后两堂课的课堂实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自我反思。总之,语文教学语言作为一门专业性语言,教学语言艺术的自我锤炼是语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育怀抱赤子之心,在个体实践过程中反复磨炼提升。本论文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得出的有关方法和思考,希望对于提升语文教师语言素养、促进语文教育质量能够有所裨益。
陈文俊, 张丁丁[2]2002年在《论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悟性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从美学的角度讲 ,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 ,就是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会审美 ,也就谈不上创造美。具有同样知识容量和生活经验的学生却不能感受美 ,症结在于其缺乏审美的悟性。文章着重阐释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悟性的具体策略 ,并指出了悟性与禅悟 ,悟性与灵感的区别
韩九智[3]2008年在《论语文教学中思维过程的重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学科是多学科的综合,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包容了思维基础科学--抽象思维学、形象思维学、灵感思维学、社会思维学的相关思维内容和思维知识。现行语文教学十分注重思维结果的正确性的教学,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重视思维过程教学,科学地进行思维过程训练,有益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何良玉[4]2003年在《论语文教学灵感》文中研究说明灵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 自古以来,人们就关注到了灵感这一神秘精神现象,但最初人们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对灵感进行探讨的,然后又扩大到科学领域,至今,人们对这两个方面与灵感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深度和广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逐步认识到,凡是创造活动的领域,就必然有灵感的显现。语文教学活动作为最具灵性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自然也离不开灵感的激发。因此,笔者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力图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从灵感的概念及特征,灵感的产生过程,语文教学灵感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学灵感产生的制约因素及语文教学灵感的激发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灵感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探讨。当然,本文的探讨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更深入的探讨仍有待于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
王彦玲[5]1998年在《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情感的过程。认真地研究语文教学,我们会看到许多语文教师总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情感教学的路子。任何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上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渗透着自己的情感。完全没有情感
金镡锋[6]2008年在《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鉴赏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呢?作为美育的工具和手段——语文,其美育功能也是通过其理性内容和艺术形式来实现的。它从严肃的主题,正确的观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趣的理性内容来"打动"读者,却
路萍[7]2017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中研究表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组织语言进行表述、形成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课前预习、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强对词句的训练和增强学生的语感。
刘国华[8]1997年在《论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文中研究表明论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刘国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是语文本身决定的语文教材里所选的每一首诗歌和每一篇散文、小说、剧本等,都是思想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即所谓文道合一。《离骚》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就是由于作者的爱国忧民的胸怀、济世抗俗的理想、高尚纯洁的情操等...
张妍[9]2018年在《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源于生活,语文又离不开生活,这使得语文教学目标更加趋向生活化。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作家的真切感悟,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传承下来的精品。作为语文教师就是承担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的责任。我们要通过精品文章帮助学生去发现文中的美点。在
纪仙[10]2015年在《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文中认为本文以"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设情境、丰富教学活动以及拓展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叁个角度来展开具体创新内容的研究。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当前语文教学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及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论语文教学语言的自我锤炼[D]. 何群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 论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悟性的培养[J]. 陈文俊, 张丁丁.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论语文教学中思维过程的重要性[J]. 韩九智. 考试周刊. 2008
[4]. 论语文教学灵感[D]. 何良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5].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 王彦玲. 青海教育. 1998
[6].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金镡锋. 新课程(小学版). 2008
[7]. 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路萍. 成才之路. 2017
[8]. 论语文教学的整体性[J]. 刘国华. 山西成人教育. 1997
[9]. 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 张妍. 中学语文. 2018
[10]. 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创新[J]. 纪仙. 好家长.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