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南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东南,冰川,南极,同位素,地质,格林,普里。
东南极论文文献综述
高月嵩[1](2019)在《东南极西福尔丘陵企鹅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鹅是南极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也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捕食者和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生物。企鹅的生存强烈依赖于特定的大气、陆地和海洋环境。本项研究选择东南极西福尔丘陵北部的长半岛作为南极无冰区的典型代表,以现代及废弃企鹅聚落周边的水系粪土沉积物和粪土沉积剖面、地表及地层中的企鹅残体(羽毛、残骨、蛋壳等)为主要研究载体;应用沉积学、古气候学、元素、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恢复当地全新世以来的企鹅生态历史,包括其种群数量、食物结构、聚落建立与废弃等方面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多种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发现其在多重时间尺度上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模式和驱动机制。(1)末次冰期-全新世转换过程中的企鹅登陆利用长半岛一根含粪湖泊沉积柱,研究了当地的末次冰消历史和企鹅居住历史.通过对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和一个粗粒碎屑层的岩性分析,确定了当地末次冰消的时间为15.6 kyr BP,早于此前人们的认识。基于地球化学元素和基岩背景值的对比,判定当地企鹅聚落在约14.6 kyr BP开始建立,其后种群数量处于长期增长趋势,到中全新世的约6740 yr BP随气候适宜期开始快速增长。这是目前东南极末次冰盛期以来最古老的企鹅活动的地质记录,其种群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暖过程相吻合,亦与基因学研究所恢复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栖息地扩散过程相一致。结合南北极其它地区鸟类在全新世的栖息地扩张过程,提出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中,适宜的无冰栖息地的出现是企鹅数量增长和活动范围大幅扩大的主控因素。(2)过去两千年企鹅与磷虾数量的百年-亚百年级震荡利用长半岛较年轻的两根湖泊粪土沉积柱,通过P/A1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指标,重建了一千多年来企鹅种群数量和食谱变化,并以后者推断了普里兹湾冰间湖夏季磷虾数量的变化。从百年和亚百年尺度的波动来看,企鹅数量和磷虾丰度的变化均与太阳辐射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同相变化,反映了南极生物生态在食物链上的级联效应。太阳辐射通过改变南大洋表层海水的光照有效性和光合作用强度,控制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南大洋浮游生物群落和磷虾数量,最终影响高级捕食者如企鹅的盛衰。食物有效性的变化是普里兹湾过去千年企鹅生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过去一千年的企鹅生态灾难与聚落废弃事件在长半岛通过地表分布的大量企鹅干尸和快速沉积的废弃聚落粪土沉积剖面的年代,发现了~750 yr BP和~200 yr BP两次年代际尺度的大规模企鹅死亡和聚落废弃事件。通过对年代学、沉积地层、地表形态等方面的分析,推断两起事件可能是由多年代际尺度的长波3模态下,增强的经向水汽输送和区域性降水增加导致的,指出在历史时期较短时间尺度的突变性气候异常可能对企鹅生态产生灾难性后果。基于该模态下的大气环流条件与现代观测到的变化趋势的相似性,警示同类事件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可能更多地出现,对南极企鹅的生存带来新的威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堤益[2](2019)在《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表面能量平衡的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冰盖表面冰/雪-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制约我们认识表面物质平衡和提升极地天气气候预报水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东南极冰雪表面能量平衡过程的参数化,有助于更准确的预测南极乃至全球的气候,同时也能为卫星产品和模式评估,提供更可靠的地面验证。基于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的气象长期观测资料和涡动试验,本文评估了能量平衡关键因子(太阳辐射、反照率、长波辐射、感热和冰雪热通量)的不同模拟和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下降风区的最佳参数化方案。之后,本文模拟了各个能量平衡组分,分析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原因,并结合南极其他站点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辐射通量的参数化表明,本下降风区中,(1)Crawford和Laevastu方案分别适合晴空下和全天空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2)Greuell方案反照率对比模拟表现最好,但在冬季增强下降风和低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下结果会偏低。(3)模拟短波辐射时表明,由于本文高估了某些大气成分的削弱作用,使得模拟短波和净短波辐射总体偏小。总体短波实测值水平是高于低海拔地区的。(4)通过拟合系数提升了向下长波参数化精度,结果表明Dilley和Konzelmann方案分别是晴空和全天空下表现最好的方案。但在云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可能会高估南极云层对于向下长波辐射的反射能力。(5)模拟长波辐射结果显示,辐射呈现出夏高冬低的特征。由于更多的向下和更少的向上长波辐射,净长波辐射损失相比低海拔地区更少,更接近于内陆高原站点的净辐射特征。2.湍流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假定动量粗糙度为常值,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本研究区"_#为2.1×10~()*)。当风向发生偏离时,雪丘的存在会使得表面动量粗糙度显着增大。(2)在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Businger的方案总体误差最小,但是Beljaars方案在强稳定状态下会显着降低对湍流发展的低估,其物理意义相比前者更加合理。不稳定大气下,Lettau方案则表现更好。(3)由于冬季冰盖表面温度下降使空气受冷,大尺度的压力梯度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增强的下降风,产生了明显的风速与温度季节周期。(4)研究区大气总体以感热的形式向雪表输送热量。由于冬季增强下降风、风的垂直混合和雪表面能量平衡的热量补偿作用,感热通量表现为冬高夏低。3.冰雪热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雪的低热传导率会滞后下层雪温变化和限制下层温度变幅。从雪温廓线来看,除了11、12和1月,冰雪热通量传输方向整体多指向雪表。(2)模拟有效热传导系数结果表明,经验性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为0.22至0.49 W?m~()0)?k~()0);傅里叶拟合位相差方案结果在0.12至0.19 W?m~()0)?k~()0);利用迭代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最大,最大值可以达到0.24 W?m~()0)?k~()0),最小低至0.0019W?m~()0)?k~()0)。(3)根据简化的一维热扩散方程,本文将模拟10cm雪温与实测温度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迭代参数化的方法误差表现最好,但是不同的时间窗口期会使模拟雪温表现不同。(4)温度变幅散点的相关图中,参数化方案大多高估了温度变化幅度。迭代参数化窗口选取为月和季尺度上显着提升了模拟表现,误差最低。(5)结合对比结果,月或者季尺度为时间窗口时方案结果是最优的。计算冰雪热通量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会使计算值结果不同,也会提前或者滞后最大热通量时间,这对于研究融雪关键区域的积雪变化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王春阳,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赵阳慧[3](2019)在《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构造及沉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是研究南极洲-澳大利亚晚白垩世裂解过程的关键部位,然而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在构造-沉积演化方面。基于横穿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区域性的两大不整合面,分别是土伦阶不整合面(tur)和始新世不整合面(eoc)。两大不整合面将研究区层序划分为叁大构造层序:裂谷层序S3,后裂谷层序S2、S1。裂谷层序主要为裂谷期的火山碎屑岩,后裂谷层序多为半深海浊流沉积物如淤泥、黏土等。地震剖面解释发现,研究区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差异显着,威尔克斯地西部S3较少发育,只在陆坡坡脚向深海盆地过渡的局部区域发育,而发育了厚层的S2、S1;威尔克斯地东部发育了厚层的S3,且S3内部普遍发育高角度正断层。阿德利地发育了一明显的裂谷地块——"阿德利地裂谷地块",其为裂谷作用下从大陆边缘裂离至深海区的海底高原,在其陆缘一侧可能发育了大型的控制断陷的正断层。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构造变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南极洲-澳大利亚板块裂解过程中发生逆时针旋转,导致陆缘裂谷作用强度不均所形成。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在洋-陆过渡带(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COT)内发育了岩浆成因的基底凸脊,这些凸脊可能是在早期裂谷作用时,在地壳减薄最强烈处地幔物质上涌并遇水蛇纹石化的结果,并且导致了COT内的磁异常。(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龙耀,王伟,刘晓春,赵越,胡健民[4](2019)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冰碛岩特征及对冰下地质的限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格罗夫山被认为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其构造属性为普里兹造山带构造性质提供重要制约。格罗夫山大面积被冰雪所覆盖,零星的基岩露头无法全面反映格罗夫山的地质特征。分布于格罗夫山冰原岛峰附近的冰碛岩可能携带着冰盖之下(冰下高地)更大、更深范围的地质信息,对揭示整个格罗夫山的物质组成和构造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格罗夫山碎石带中冰碛岩种类和分布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评述了近10年来格罗夫山冰碛岩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得出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比基岩具有更加复杂的岩石组成,且只经历了泛非期单相变质旋回。高压麻粒岩在格罗夫山冰碛岩中的广泛分布表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或者高地的一部分普遍经历了泛非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查尔斯王子山—普里兹湾地区其他地体进行对比,格罗夫山冰下高地略早的变质作用时间和较高的变质作用程度表明普里兹造山带的缝合线位置可能位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以南。(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诗平[5](2019)在《力促我国南极科考和研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期间,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顺利完成对东南极冰盖分冰岭、埃默里冰架南缘等重要航线的探测。这标志着中国科研人员具备了独立开展南极航空科考能力,同时相关国内国际合作也积极推进。南极科考极限飞行“今年是‘雪鹰60(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2-19)
陈龙耀[6](2018)在《开展西澳构造带与东南极地质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应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刘晓春研究员一行4人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6天的学术交流和野外考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西澳构造带与东南极地质对比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西澳构造带与东南极(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09-18)
刘晓春,赵越[7](2018)在《中国东南极地质考察20年进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98—2017年期间,我国组织了14次东南极地质考察,将考察的范围从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向外扩展了约400 km,主要包括格罗夫山、埃默里冰架东缘-西南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布朗山、赖于尔群岛和西福尔丘陵等露岩区。通过大、中比例尺的地质编图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如下重要进展:(1)确定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为泛非期(~570—500 Ma)单相变质地体,发现镁铁质和泥质高压麻粒岩并刻画了泛非期造山的精细过程,为普里兹造山带的碰撞造山成因以及冈瓦纳超大陆的多陆块汇聚模型提供了岩石学支撑;(2)论证在印度克拉通与东南极陆块之间存在一个延长>2 000 km的中元古代长寿命大陆岛弧,岛弧岩浆作用从~1 500 Ma一直持续到~1 000 Ma,提出雷纳造山带格林维尔期(~1 000—900 Ma)的构造演化可能经历了从弧陆碰撞到陆陆碰撞的过程;(3)在赖于尔群岛超高温变泥质岩中识别出早期蓝晶石的残留,确定了超高温变质作用顺时针演化的精细P-T轨迹;(4)在西福尔丘陵西南部基性岩墙群中发现了格林维尔期(~960—940 Ma)不均匀麻粒岩化,变质条件达820—870℃、0.84—0.97 GPa,认为西福尔陆块也卷入到印度克拉通与东南极陆块的碰撞造山过程;(5)在西福尔丘陵东南部浅变质冰川漂砾和松散砂中获得~3.5—3.3 Ga的古老锆石U-Pb年龄,推测在西福尔丘陵东南方向存在一个从前未知的古太古代冰下陆块。建议今后在东南极面向印度洋构造域的地质考察要进一步扩展到南查尔斯王子山、内皮尔杂岩和登曼冰川,研究工作的重点仍聚焦在南极大陆如何响应地质历史时期里超级大陆的聚散过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上,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太古宙古老地壳及陆核的识别与全球对比;(2)格林维尔期造山记录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3)泛非期造山记录与冈瓦纳超大陆汇聚;(4)显生宙冈瓦纳超大陆裂解及陆块分离。通过这些考察和研究工作,可以促使我国对南极地质科学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艾松涛,王珊斯,鄂栋臣,刘雷保,李院生[8](2018)在《东南极达尔克冰川现场定位观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极考察队从2007年开始对达尔克冰川进行现场监测工作,在冰面上投设监测花杆并用前方交会的方法持续对花杆进行精确定位,用于冰川运动监测。2007-2012年,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东南极达尔克冰川上共计开展了18个批次的现场测量工作,经分析得到了67个高精度的空间交会点坐标,分属于10个独立的观测标志。为精化计算模型必须对实测数据仔细甄别,因此,同时考虑了仪器的归零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交会定位的主要误差来源,比较了3种因素对精确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球曲率对精确定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归零差,最后是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对交会定位中各种误差的分析有利于改进同类工作中计算模型的选择,为冰川运动监测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8年05期)
窦若凡,窦银科,周云霄,席晓琴,马春燕[9](2018)在《基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东南极冰川移动监测系统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中国南极第32次科学考察中架设了一套基站与一套移动站的一对一监测系统,在东南极开展了对冰川移动的实时监测。获取了2016年2月28日至2017年2月12日的差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并结合移动站附近地形,得出测点在监测期间内向西北方向移动了13.9m,且夏季运动速度较冬季快约17.1%.(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韩正兵[10](2018)在《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地海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汇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地海域生物泵的运转效率及其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南极海冰呈现不均一性变化趋势,对极地生物泵的影响亟待评估。本文利用2009~2015年普里兹湾的现场调查资料和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样品数据,以不同界面的碳通量来量化普里兹湾生物泵强度与效率,并分析其控制因素。结合海冰、叶绿素a等遥感资料,运用碳稳定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不饱和高支链类异戊二烯烃)指标,解析并定量研究冰藻对普里兹湾海域有机碳沉降通量的贡献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里兹湾湾内450m深度处有机碳的年平均通量为253mmol C m~(-2) yr~(-1),明显高于湾外,且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冰和光照等因素。沉降颗粒物主要由硅藻及其残体组成,且生物硅与有机碳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硅藻是有机碳的主要贡献者。利用Martin曲线将南大洋不同海域的有机碳通量标准化至100m深度,发现各海域的年通量差异较小。(2)2010/2011年普里兹湾有机碳的输出效率和输送效率分别为11.4%和3.4%,而2014/2015年分别为4.9%和1.1%,均低于南大洋平均水平,说明普里兹湾海域的生物泵效率较低。2014/2015年存在高生产低效率的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于:1、海冰的提前消融导致温度的升高和浮游植物的提前旺发,促进了细菌生产力的提高;2、缺少冰筏碎屑等有效“压舱物”,使得更多的有机质停留在上层分解再循环。(3)沉降颗粒物中冰藻标志物与海冰消融、冻结存在明显的响应现象,可较好的反映海冰的变化过程。冰藻贡献的沉降碳通量年平均为82μmol m~(-2) d~(-1),占总沉降碳通量的18.6%,其中夏季沉降碳通量为120μmol m~(-2) d~(-1),同期占比约为23.6%。夏季冰藻沉降碳通量占海冰中有机碳储量的22.1%,相对浮游藻类具有更高的生物泵效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冰藻与冰筏碎屑的共沉降效应。由于未来南极海洋海冰减少、温度升高和铁供应增加,硅藻生产力可能将大大提高,但生物泵效率的变化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南极海洋生物泵的变化趋势愈加复杂,仍需要开展长期观测与研究以评估未来南极海洋的固碳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东南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极冰盖表面冰/雪-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制约我们认识表面物质平衡和提升极地天气气候预报水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东南极冰雪表面能量平衡过程的参数化,有助于更准确的预测南极乃至全球的气候,同时也能为卫星产品和模式评估,提供更可靠的地面验证。基于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的气象长期观测资料和涡动试验,本文评估了能量平衡关键因子(太阳辐射、反照率、长波辐射、感热和冰雪热通量)的不同模拟和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下降风区的最佳参数化方案。之后,本文模拟了各个能量平衡组分,分析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原因,并结合南极其他站点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辐射通量的参数化表明,本下降风区中,(1)Crawford和Laevastu方案分别适合晴空下和全天空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2)Greuell方案反照率对比模拟表现最好,但在冬季增强下降风和低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下结果会偏低。(3)模拟短波辐射时表明,由于本文高估了某些大气成分的削弱作用,使得模拟短波和净短波辐射总体偏小。总体短波实测值水平是高于低海拔地区的。(4)通过拟合系数提升了向下长波参数化精度,结果表明Dilley和Konzelmann方案分别是晴空和全天空下表现最好的方案。但在云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可能会高估南极云层对于向下长波辐射的反射能力。(5)模拟长波辐射结果显示,辐射呈现出夏高冬低的特征。由于更多的向下和更少的向上长波辐射,净长波辐射损失相比低海拔地区更少,更接近于内陆高原站点的净辐射特征。2.湍流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假定动量粗糙度为常值,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本研究区"_#为2.1×10~()*)。当风向发生偏离时,雪丘的存在会使得表面动量粗糙度显着增大。(2)在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Businger的方案总体误差最小,但是Beljaars方案在强稳定状态下会显着降低对湍流发展的低估,其物理意义相比前者更加合理。不稳定大气下,Lettau方案则表现更好。(3)由于冬季冰盖表面温度下降使空气受冷,大尺度的压力梯度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增强的下降风,产生了明显的风速与温度季节周期。(4)研究区大气总体以感热的形式向雪表输送热量。由于冬季增强下降风、风的垂直混合和雪表面能量平衡的热量补偿作用,感热通量表现为冬高夏低。3.冰雪热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雪的低热传导率会滞后下层雪温变化和限制下层温度变幅。从雪温廓线来看,除了11、12和1月,冰雪热通量传输方向整体多指向雪表。(2)模拟有效热传导系数结果表明,经验性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为0.22至0.49 W?m~()0)?k~()0);傅里叶拟合位相差方案结果在0.12至0.19 W?m~()0)?k~()0);利用迭代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最大,最大值可以达到0.24 W?m~()0)?k~()0),最小低至0.0019W?m~()0)?k~()0)。(3)根据简化的一维热扩散方程,本文将模拟10cm雪温与实测温度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迭代参数化的方法误差表现最好,但是不同的时间窗口期会使模拟雪温表现不同。(4)温度变幅散点的相关图中,参数化方案大多高估了温度变化幅度。迭代参数化窗口选取为月和季尺度上显着提升了模拟表现,误差最低。(5)结合对比结果,月或者季尺度为时间窗口时方案结果是最优的。计算冰雪热通量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会使计算值结果不同,也会提前或者滞后最大热通量时间,这对于研究融雪关键区域的积雪变化十分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南极论文参考文献
[1].高月嵩.东南极西福尔丘陵企鹅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杨堤益.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表面能量平衡的参数化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3].王春阳,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赵阳慧.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构造及沉积特征[J].极地研究.2019
[4].陈龙耀,王伟,刘晓春,赵越,胡健民.东南极格罗夫山冰碛岩特征及对冰下地质的限定[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9
[5].刘诗平.力促我国南极科考和研究发展[N].中国矿业报.2019
[6].陈龙耀.开展西澳构造带与东南极地质对比研究[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7].刘晓春,赵越.中国东南极地质考察20年进展与展望[J].极地研究.2018
[8].艾松涛,王珊斯,鄂栋臣,刘雷保,李院生.东南极达尔克冰川现场定位观测误差分析[J].冰川冻土.2018
[9].窦若凡,窦银科,周云霄,席晓琴,马春燕.基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东南极冰川移动监测系统与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8
[10].韩正兵.东南极普里兹湾“生物泵”及其对海冰变化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