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药物,载体,磷脂,剂型,药效,化合物。
分子伞论文文献综述
吴德旺[1](2008)在《双亲性分子伞的合成表征与穿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膜作为细胞的一道天然屏障,使得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和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高亲水性和带电物质,如反义寡聚核苷酸、DNA、蛋白质和多肽等难以通过细胞膜。构建一种药物载体使其能顺利穿透细胞膜并在靶向部位释放,已成为药物设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一种具有双亲性的分子伞载体有望携带上述药物实现跨膜运输,并解决许多载体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穿膜效率低和安全性等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合成带有绿色荧光的5-羧基荧光素分子伞,考察其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和体外细胞毒性,探讨分子伞载体可能的穿膜机制。研究结果如下:(一)分子伞的合成与表征(1)在无水有机溶剂中,胆酸分子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在缩合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作用下反应得到胆酸-NHS活化酯,然后以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为缚酸碱,在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胆酸-NHS活化酯与亚精胺的两个端氨基偶联,形成含有一个活性氨基(仲胺)的双臂分子伞,即N_1,N_3-亚精胺二胆酸酰胺。(2)在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5-羧基荧光素与3-羟基-1,2,3-苯并叁嗪-4(3H)-酮(Dhbt)在缩合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作用下活化得到5-羧基荧光素的Dhbt活化酯,再以叁乙胺为缚酸碱在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与上述双臂分子伞的活性氨基偶联,形成5-羧基荧光素分子伞(5-cf-mu)。(3)对各步产物如胆酸-NHS活化酯、N_1,N_3-亚精胺二胆酸酰胺和5-cf-mu的结构和分子量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和质谱法进行确定,同时对这叁步产物的熔点进行测定;5-cf-mu的纯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叁步产物的各种表征结果与其相应分子结构、分子量都完全符合,5-cf-mu的纯度在95%以上。(二)分子伞的穿膜性能研究(1)MTT法检测了浓度分别为25,50,100和200μM的5-cf-mu在24和48h内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24 h内上述浓度的5-cf-mu对L929细胞均没有毒性;25μM的5-cf-mu在48 h内也没有毒性,50,100和200μM在48 h呈现少许毒性,但仍有较高的细胞成活率。同时检测了5-cf-mu对Hela细胞在24 h内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浓度低于100μM时,分子伞对Hela细胞也没有毒性。上述结果说明分子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5-cf-mu在Hela细胞和L929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绿色荧光点不仅分布在细胞质中,而且分布在细胞核周围,表明5-cf-mu已经进入了Hela细胞和L929细胞。实验证明分子伞是一种可以实现跨膜运输的载体。(3)采用流式细胞仪考察了温度、浓度、时间以及ATP抑制剂作用下对5-cf-mu穿透细胞膜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伞的穿膜是一个时间、浓度和温度依赖而非能量依赖的过程。(叁)分子伞的穿膜机制(1)建立了分子伞穿透细胞膜的数学模型。根据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培养时间的平方根(t~(1/2))、初始浓度的平方根(C_o~(1/2))均成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85和0.994。(2)分子伞穿透细胞膜的过程符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表明分子伞是以溶解—扩散的方式穿透细胞膜。(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08-01)
梅林,贺锡中[2](2008)在《分子伞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主要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转运机制、促进扩散和膜孔转运等方式完成。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溶出速率以及多晶型等。其中水溶性、稳定性和膜渗透能力是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最重要因素。生物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能选择性地使一些离子、(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王红青,胡桂香,俞庆森,邹建卫[3](2005)在《分子伞辅助药物输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等性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寻找合适的药物载体提高药物分子的水溶解度、稳定性和膜渗透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已经成为药物设计开发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分子伞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被报道,本文介绍了其研究概况。(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05年10期)
胡桂香,商志才,邹建卫,李文静,俞庆森[4](2003)在《谷胱甘肽分子伞的构象分析及VolSurf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和半经验AM1方法对谷胱甘肽分子伞进行了构象分析 ,结果表明 ,真空下屏蔽构象和暴露构象的最低能量值相差很小 ( 2 6.0 0kJ/mol) .考虑溶剂效应后 ,屏蔽构象的能量值最高 ,暴露构象的能量值最低 .屏蔽构象的能量最低值高于暴露构象的能量最低值 89.2 4kJ/mol,从理论上解释了谷胱甘肽分子伞在水溶液中呈现暴露构象的原因 .利用VolSurf参数分析了分子伞以屏蔽构象穿透磷脂双分子层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屏蔽构象较小的两亲矩及较大的分子褶皱程度是其能够穿透细胞膜的主要影响因素 ,与构象的绝对疏水区域无关 .(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黄然安[5](1998)在《能增加药效的“分子伞”》一文中研究指出有许多药剂,因血浆中各种酶对其影响而大大降低药效。对此,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S.L.雷根为首的化学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新途径。就是提取一种分子,能在不良条件下使有效药剂隐匿,而在需要处释放它。这种分子命名为“分子伞”。这种分子伞的“关闭”和“打开”取决于有效剂“躲藏伞下”的可溶性。如果化合剂可溶于水,那么在水介质(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1998年06期)
徐尚柳[6](1997)在《药物载体新技术——“分子伞”》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已上市的药物其剂型虽然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药物在到达病灶之前都会遭到体内消化系统或其它系统的分解与破坏。为达到预期的治疗效要,药(?)学家不得不加大药物剂量。可是,加入用药剂量不仅增加厂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而且还加重了病者的药费负担。那么,有无一种剂量小、药效高的给药新途径呢?美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这就是“分子伞”给药新技术。(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1997年07期)
分子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主要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转运机制、促进扩散和膜孔转运等方式完成。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溶出速率以及多晶型等。其中水溶性、稳定性和膜渗透能力是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最重要因素。生物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能选择性地使一些离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伞论文参考文献
[1].吴德旺.双亲性分子伞的合成表征与穿膜研究[D].厦门大学.2008
[2].梅林,贺锡中.分子伞简介[J].激光杂志.2008
[3].王红青,胡桂香,俞庆森,邹建卫.分子伞辅助药物输送[J].化学通报.2005
[4].胡桂香,商志才,邹建卫,李文静,俞庆森.谷胱甘肽分子伞的构象分析及VolSurf表征[J].化学学报.2003
[5].黄然安.能增加药效的“分子伞”[J].广东科技.1998
[6].徐尚柳.药物载体新技术——“分子伞”[J].广东科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