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丝光绿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丝光,体表,油脂,家蝇,食性,存活率,美洲。
丝光绿蝇论文文献综述
刘钦来,修世鹏,吕品,唐光峰,张杰[1](2018)在《中国丝光绿蝇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法医学上死亡地点推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中国多地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 CYTB)基因进行测序,探究地理隔离对中国丝光绿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上死亡地点推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采自中国11个地区的丝光绿蝇55头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MEGA 6.0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距离分析,运用Primer 5进行聚类分析,运用WinArl35软件进行遗传分化研究,运用DnaSP 5.0进行单倍型统计分析,运用SPSS进行数据整理。并于2017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2个地区(七台河和楚雄),再捕捉丝光绿蝇进行地域特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验证实验。【结果】共获得55条丝光绿蝇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G696659-696663; MG734397-734446),共发现19个变异位点,样本总体核苷酸多态度(Pi)为0.00205,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78。主坐标聚类分析显示所有样本聚为3簇。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有统计学意义的共有6组,范围为0.056~0.350。累计遗传距离和累计纬度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序列比对共发现11个地域性私有SNP位点,14个私有单倍型。SNP位点验证实验表明,楚雄样本无新增的SNP位点,七台河样本新增3个SNP位点,其中2个地域性私有SNP位点。【结论】地理隔离对中国丝光绿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对法医学上死亡地点的推测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庆彦,李珂,梁家宁,滕华苏,段玉霞[2](2018)在《低温冷藏时间对医用级丝光绿蝇幼虫存活率及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温冷藏时间对医用级丝光绿蝇幼虫存活率及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室内传代培养的丝光绿蝇蝇卵,经消毒后孵化出1日龄、2日龄、3日龄幼虫,再次消毒后于6℃保存,计算冷藏保存第1~7天各日龄幼虫的存活率,存活率>50%时取存活的蛆虫于常温下继续培养2 d,记录蛆虫的存活率及体重。结果 1日龄蛆虫冷藏第1~2天的存活率均>50%,且高于冷藏第3~7天的蛆虫(均P<0.05);2日龄蛆虫冷藏第1~3天的存活率均>50%,且高于冷藏第4~7天的存活率(均P<0.05);3日龄的蛆虫第1~7天的存活率均>50%,且冷藏第6~7天存活率均低于冷藏第1~4天的存活率(均P<0.05)。1日龄蝇蛆冷藏1 d后再培养,2日龄蝇蛆冷藏1~2 d后再培养,3日龄蝇蛆冷藏1~5 d后再培养,其存活率均达80%以上,且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结论 1日龄、2日龄、3日龄医用级蛆虫相应的适宜冷藏保存时间分别为1 d、2 d和5 d。(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刘江金,王启燕,张红玲,任峥,刘玉波[3](2017)在《丝光绿蝇卵不同发育时间基因差异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丝光绿蝇卵不同发育时间的基因差异表达规律。方法丝光绿蝇成虫产卵开始记为0 h,每隔2 h收集1次卵,直至有幼虫孵出。提取0、2、4、6、8 h的蝇卵RNA,应用Real-time PCR比较循环阈值(CT值)法测定bicoid、slalom、chitin synthase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SPSS19.0软件对发育时间与CT值进行曲线拟合。结果丝光绿蝇卵中bicoid基因在0~4 h呈升高趋势,4 h处于最高表达水平,CT值为(3.04±0.66),6~8 h表达量逐渐下降;slalom基因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基因升高到6 h处于最高表达水平,CT值为(4.97±0.01),8 h CT值降为(3.90±0.01);chitin synthase基因在2 h处于最高表达水平,CT值为(6.74±0.01),后面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时间点各基因CT值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光绿蝇卵不同发育时间bicoid、slalom、chitin synthase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可用于蝇卵发育时间推断。(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陈丹,庄桂芬,黄振东,薛志静,刘婧[4](2017)在《日照市某渔村家蝇和丝光绿蝇成虫体表携带细菌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日照市一渔村家蝇和丝光绿蝇成虫体表携带细菌数量和类别。方法采用振荡洗脱法分离蝇类体表细菌,对获得细菌的16S rDNA基因扩增后进行分离分子鉴定。结果家蝇体表携带细菌约为1.2×10~5个/只,丝光绿蝇雌蝇体表携带约1.8×10~6个/只,且雌雄蝇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家蝇雌雄蝇体表检测到细菌均有11属,丝光绿蝇雌蝇体表检测到9属细菌,雄蝇检测到8属细菌。结论家蝇和丝光绿蝇均可携带条件致病菌,合适的条件下可能会传播给人类,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蝇类防控。(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7年03期)
刘贤慧,李心钰,张东[5](2015)在《丝光绿蝇触角鞭节感受器官超显微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研究重要的医学昆虫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触角感受器的形态,以明确不同类型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方法】采用透射电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明确并详细描述了毛型感受器、锥型感受器、腔锥型感受器及感觉囊的形态结构。【结论】毛型感受器和锥型感受器可能为化学感受器,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温湿度感受器;感觉囊中的无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温湿度感受器,类锥型感受器及类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化学感受器,各类型感受器同时行使功能,表明感觉囊为一个功能复合体。蝇类触角的感器类型多样、囊结构复杂,可作为研究昆虫触角感器形态、功能及演化的模式类群。(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袁东强[6](2015)在《美洲大蠊和丝光绿蝇油脂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种类繁多,是自然界中最大的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昆虫富含脂肪,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符合营养学推荐的人体摄入脂肪酸的最佳比例40%。多数昆虫含有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有的昆虫亚麻酸含量也很高,脂肪酸组成非常合理。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研究表明,昆虫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鱼油脂肪酸相近,因此,昆虫油脂是一种潜在的食用油脂和脂肪酸来源,可以用来作为某些脂肪酸的替代品,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及化妆品领域当中。为得到油脂的最佳提取条件,得到油脂的脂肪酸构成,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以及油脂的抗氧化功能,本论文以人工饲养技术成熟的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成虫和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幼虫为研究材料,石油醚为溶剂,以索氏提取、有机溶剂浸提、超声波协同微波和水酶法等4种方法分别提取其体内油脂,对得到的油脂的理化性质、脂肪酸构成、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和油脂的抗氧化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种昆虫油脂提取:美洲大蠊粗油脂含量为36.28%,丝光绿蝇油脂含量为26.88%。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2种昆虫油脂的有机溶剂浸提、超声波协同微波和水酶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成虫油脂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优化的条件为:温度52.14℃,时间7.07 h,料液比20:1,平均得率为29.44%;超声波协同微波法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21.35 W,微波功率179.84 W,温度50.07℃,平均得率为30.65%;水酶法的优化条件为:温度37.89℃,酶活515.65 U/g,PH 7.26,平均得率为24.95%。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0℃,时间7.93 h,料液比19.71,平均得率为27.89%;超声波协同微波法的优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39.10 W,微波功率446.64W,温度57.77℃,平均得率为24.67%;水酶法油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8.17,温度58.10℃,酶活800 U/g,平均得率为13.56%。综合时间、得率等因素,超声波协同微波法是2种昆虫油脂提取比较优越的方法。(2)2种昆虫油脂的理化性质:索氏提取、有机溶剂浸提、超声波协同微波和水酶法等4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美洲大蠊油脂的颜色饱和度分别为0.78、0.60、0.67和0.24,水酶法提取的油脂颜色最浅;油脂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索氏法油脂的熔点是-1.63℃,玻璃化转变温度是-46.43℃;有机溶剂浸提法油脂的熔点是-3.29℃,玻璃化转变温度是-44.66℃;超声波协同微波法的油脂熔点是-6.52℃,玻璃化转变温度是-41.58℃;水酶法油脂的熔点是-13.09℃,玻璃化转变温度是-51.35℃。丝光绿蝇油脂的颜色饱和度分别为0.73、0.63、0.53和0.32,水酶法提取的油脂颜色最浅;油脂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索氏法油脂的熔点是-9.78℃,玻璃化转变温度是-22.73℃;有机溶剂浸提法油脂的熔点是-9.82℃,玻璃化转变温度是-24.73℃;超声波协同微波法的油脂熔点是-9.91℃,玻璃化转变温度是-22.11℃;水酶法油脂的熔点是-7.80℃,玻璃化转变温度是-12.70℃。美洲大蠊油脂的颜色要比丝光绿蝇油脂的颜色深,不同方法得到的油脂的熔点具有一定的差异。(3)2种昆虫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美洲大蠊成虫油脂共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3种脂肪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90%左右,分别为109.63mg/g、154.60 mg/g和171.88 mg/g。其中,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为主,所占比例较高,必需脂肪酸十五碳酸也有少量存在。丝光绿蝇幼虫油脂共含有17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棕榈酸4种脂肪酸为主,其中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达到248.47 mg/g、243.51 mg/g、174.96 mg/g,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为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丝光绿蝇油脂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美洲大蠊,棕榈酸的含量则相近。(4)2种昆虫脂溶性维生素含量:2种昆虫油脂中均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E和K等4种维生素,美洲大蠊油脂中含量分别为98.40μg/ml,3.19μg/ml,3.07μg/ml,12.31μg/ml;丝光绿蝇油脂中含量分别为123.77μg/ml,5.63μg/ml,5.38μg/ml,23.69μg/ml,丝光绿蝇油脂中4种脂溶性维生素均高于美洲大蠊油脂,并且含量较高。(5)2种昆虫油脂的抗氧化活性:两种昆虫油脂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一定的还原能力,丝光绿蝇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于美洲大蠊油脂,但其抗氧化能力均远低于脂溶性维生素E。综上所述,超声波协同微波法是2种昆虫油脂的最佳提取方法,美洲大蠊油脂的颜色比丝光绿蝇油脂的颜色要深,不同方法得到的油脂的熔点不同,可能是由于其中脂肪酸的组成不同所致。2种昆虫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中,都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丝光绿蝇油脂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明显高于美洲大蠊油脂,4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明显高于美洲大蠊油脂,并且丝光绿蝇油脂的抗氧化活性也高于美洲大蠊油脂,这与其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5-05-01)
袁东强,何钊,孙龙,赵敏,冯颖[7](2015)在《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方法的响应曲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提取方法和性质,为其利用奠定基础,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浸提法和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提取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用响应曲面对2种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到浸提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时间7.93h,料液比1∶19.71,理论得率28.27%,实际得率为27.89%;得到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10 min,料液比1∶12,超声波功率339.10 W,微波功率446.64 W,温度57.77℃,理论得率24.69%,实际得率为24.67%。2种方法提取油脂的碘值相近,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油脂的酸值(KOH)较低,为6.55 mg/g;浸提法油脂的过氧化值为6.22 meq/kg;2种油脂颜色饱和值S分别为0.72、0.95,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油脂颜色较深。浸提法提取油脂得率较高,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耗时最短,品质较好。综合分析,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是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适宜提取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5年03期)
庞仁乙,高熹,章一鸣,谭清,李正跃[8](2015)在《丝光绿蝇不同虫态附着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能力及与其体表结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量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成虫、幼虫和蛹叁虫态供试虫体体表附着的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分生孢子数,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显微技术观察供试虫体体壁外长物分布情况以及附着分生孢子部位的结构形体,来分析丝光绿蝇叁种虫态附着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能力大小与各虫态体表结构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在丝光绿蝇叁种虫态体表的附着数量有显着差异,大小依次为成虫﹥蛹﹥幼虫。成虫周身长有刚毛、鬃等体壁外长物,体壁上密集着生微毛,按其形态结构可将其区分为a和b两种类型;蛹和幼虫的主要体壁外长物是体节上间隔着生并呈"环带状"分布的棘刺,此外蛹端部以及幼虫尾端气门板等区域也着生有体壁外长物,且蛹和幼虫的这些部位的形态结构也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丝光绿蝇各虫态体表附着孢子的能力和体表相关结构的拓扑构型与分布密度等因素相关。本研究可为阐述虫生真菌对同一昆虫不同虫态间的致病差异性的机理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袁东强,何钊,孙龙,赵敏,冯颖[9](2014)在《丝光绿蝇油脂的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C-MS和DSC对索氏法、浸提法、超声波协同微波法和水酶法等4种方法提取的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为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浸提法油脂中共有15种脂肪酸,其余3中方法油脂均含有17种脂肪酸,主要成份为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棕榈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9%左右,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248.47 mg·g-1、243.51 mg·g-1、174.96 mg·g-1,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约占脂肪酸含量的65%,其他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和DHA也有少量存在。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脂的热动力学特性差异明显,油脂的熔点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一定差异。浸提法提取油脂的性质较差,超声波协同微波法是最适合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的方法,得到的油脂品质较好,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汪静,申红,王俊刚[10](2014)在《石河子春季常见尸食性昆虫种类及丝光绿蝇发育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新疆石河子市区尸食性昆虫的种类及温度对优势种丝光绿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07年和2008年的4月15日至6月15日在石河子市(E44.18°、N86.00°)3个不同地点诱集尸食性昆虫,并鉴定分类。将优势种丝光绿蝇在不同温度下饲养,观察其体长、体重、羽化率、雌雄比、历期等生长发育特点。结果石河子地区春季3个不同地点共诱集到尸食性昆虫6目14科16种,其中以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为主;丝光绿蝇幼虫体长、体重随着温度升高而增长、增加,化蛹时又有所缩短、减轻;不同的温度对幼虫的羽化率和雌雄比影响不明显。结论本文所得数据可为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法医昆虫学及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丝光绿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低温冷藏时间对医用级丝光绿蝇幼虫存活率及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室内传代培养的丝光绿蝇蝇卵,经消毒后孵化出1日龄、2日龄、3日龄幼虫,再次消毒后于6℃保存,计算冷藏保存第1~7天各日龄幼虫的存活率,存活率>50%时取存活的蛆虫于常温下继续培养2 d,记录蛆虫的存活率及体重。结果 1日龄蛆虫冷藏第1~2天的存活率均>50%,且高于冷藏第3~7天的蛆虫(均P<0.05);2日龄蛆虫冷藏第1~3天的存活率均>50%,且高于冷藏第4~7天的存活率(均P<0.05);3日龄的蛆虫第1~7天的存活率均>50%,且冷藏第6~7天存活率均低于冷藏第1~4天的存活率(均P<0.05)。1日龄蝇蛆冷藏1 d后再培养,2日龄蝇蛆冷藏1~2 d后再培养,3日龄蝇蛆冷藏1~5 d后再培养,其存活率均达80%以上,且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结论 1日龄、2日龄、3日龄医用级蛆虫相应的适宜冷藏保存时间分别为1 d、2 d和5 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丝光绿蝇论文参考文献
[1].刘钦来,修世鹏,吕品,唐光峰,张杰.中国丝光绿蝇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法医学上死亡地点推断的意义[J].昆虫学报.2018
[2].李庆彦,李珂,梁家宁,滕华苏,段玉霞.低温冷藏时间对医用级丝光绿蝇幼虫存活率及发育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
[3].刘江金,王启燕,张红玲,任峥,刘玉波.丝光绿蝇卵不同发育时间基因差异表达[J].热带医学杂志.2017
[4].陈丹,庄桂芬,黄振东,薛志静,刘婧.日照市某渔村家蝇和丝光绿蝇成虫体表携带细菌的检测[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7
[5].刘贤慧,李心钰,张东.丝光绿蝇触角鞭节感受器官超显微形态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5
[6].袁东强.美洲大蠊和丝光绿蝇油脂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
[7].袁东强,何钊,孙龙,赵敏,冯颖.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方法的响应曲面优化[J].中国油脂.2015
[8].庞仁乙,高熹,章一鸣,谭清,李正跃.丝光绿蝇不同虫态附着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能力及与其体表结构的关系[J].环境昆虫学报.2015
[9].袁东强,何钊,孙龙,赵敏,冯颖.丝光绿蝇油脂的性质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4
[10].汪静,申红,王俊刚.石河子春季常见尸食性昆虫种类及丝光绿蝇发育观察[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