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正>浮针疗法初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查找激痛点,随后优化为查找责任患肌,进而确定进针部位及治疗部位[1]。浮针疗法看似简单、易于上手,但是简单地在疼痛位置附近处理或者患肌处理不彻底等都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2]。笔者在临床发现除上述方法外,辨证运用巨刺理论结合同名经取穴法选择进针点可提高浮针疗效。拙文以手足太阳经上臑俞、秩边穴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施娟娟,陆瑾,卢杰,范刚启
关键词: 痛证,巨刺理论,筋膜理论,同名经取穴法,浮针
来源: 中国针灸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中医学
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针灸科,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卫生院骨伤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脑病科
分类号: R246.6
DOI: 10.13703/j.0255-2930.2019.12.007
页码: 1283-1284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7195K
下载量: 292
相关论文文献
- [1].吴春平教授运用《针灸甲乙经》中针刺处方治疗心系疾病经验[J]. 中医研究 2020(04)
- [2].针灸辨证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05)
- [3].中医针灸的急症治疗与经脉循行之间的关系[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