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收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益,成本,技能,精准,职业教育,梅州,商业。
教育收益论文文献综述
韦妙[1](2019)在《信息化助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基于教育成本收益的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持续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从教育成本收益的视角出发,贫困人口通过职业教育能够获得短期的货币性收益和长期的潜在性收益。然而,受限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短板、管理机制低效以及贫困群体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难题,现阶段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并不能被完全释放。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贫困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再造职业教育培训流程,优化职业教育扶贫治理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才能最大化地激活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各类收益,彻底释放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潜能。(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9年21期)
江婵[2](2019)在《百姓获红利 收益助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不花一分钱,传统菜市场“变身”商业综合广场,不仅全面提升了镇村的人居环境,还方便了百姓购物,壮大了集体经济,收益红利还将用于奖教奖学。这件惠及民生的好事,将在梅江区叁角镇成为现实。昨日下午,梅江区叁角镇举行“建设百姓情怀广场,壮大集体经济振兴(本文来源于《梅州日报》期刊2019-09-19)
Otgontugs,Banzragch,袁玉芝[3](2019)在《蒙古国教育健康收益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7—2008年蒙古国的家庭社会经济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和IV-probit回归模型,探究了蒙古国学校教育的健康收益。研究发现,对于18—60岁的成年人而言,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不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将显着增加0.108。对于男性而言,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不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将增加0.115;对女性而言,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不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将增加0.100。蒙古国的私立院校的成立导致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发生变化,以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作为受教育年限的工具变量,IV-probit估计结果发现教育对成人不患慢性疾病的概率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着。对于17岁以下的儿童而言,母亲的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最近一个月没有健康问题的概率将增加0.032,且在0.05水平显着。与此相反的是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只对农村孩子的健康产生显着影响。总之,在蒙古国很少有证据表明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本研究为蒙古教育的非市场收益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教育经济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王轶,熊文,赖德胜[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鼓励和吸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吸引返乡就业创业,他们的教育收益与收入如何,与未失地居民比较,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解释和化解差异。对此,采用2008年与2015年北京地区两次大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Oaxaca-Blinder分解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发现:征地初期,失地农民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未失地农民,随着征地时间推移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他们的教育收益率普遍下降并趋同;2008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与未失地农民相当,低于城镇居民,到了2015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低于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明显,造成失地农民与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的核心要素是求职途径,与城镇居民差异的是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政治背景及行业类型;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其收入的影响显着,不过,求职途径对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而减弱。建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返乡就业的拉力,完善劳动力市场。(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林依然,张然[5](2019)在《成本—收益视角下老城教育设施扩建更新研究——以重庆市铜梁中学片区更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教育设施此类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设施扩建项目,高额的拆建成本制约其更新的顺利实施和资源有效配置,也影响着政府对于效率与公平的抉择。本文以重庆市铜梁区铜梁中学周边片区更新为例,从成本—收益的角度,重点剖析当前老城教育设施扩建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探索空间正义下实现利益均衡分配的策略与建议,最终实现老城更新的社会公平性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9-08-27)
陈劲松[6](2019)在《教育立法评估的成本收益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立法评估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但仍未形成科学的评估机制、系统的指标体系和有效的评估方法,也很少开展教育立法评估实践。法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教育立法评估提供崭新的观察视角和有效的分析工具。以明确教育立法成本收益评估的效率优先导向、指标量化困难、规范对象特殊等局限性为前提,教育立法评估的成本指标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收益指标包括教育制度改进、教育事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公众参与状况。指标设置应达成普遍性与特殊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近期成本收益与远期成本收益之间的动态平衡,运用中应注意分辨正负值、评估目标、拟评估法律特点及信息渠道的不同。(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袁玉芝,赵冉,杜育红[7](2019)在《技能个人收益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能够促进个人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已经被普遍证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作用得益于教育提高了个人的技能水平。然而关于技能对个人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调查数据,探究了32个国家的成人劳动力的读写技能、计算技能以及问题解决技能对个人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的读写技能、计算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越高,越容易就业,且计算技能越高的劳动力越容易选择技能型职业,问题解决技能越高的劳动力越容易选择白领半技能型职业和技能型职业。在个人收入方面,劳动力的读写技能、计算技能、问题解决技能水平越高,其工资收入越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受技能的影响并不相同。(本文来源于《外国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麦艳航[8](2019)在《消费者行为视角下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预期目标、体验和收益的研究——基于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法,对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预期目标、就读体验和收益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样本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沟通机制评价较好,但仍存在汉语培训、日常消费、居住环境、组织管理等突出问题,不同资助形式、学历的留学生在跨境教育预期目标、就读体验和收益评价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跨境教育就读体验是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行为选择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需求,提高留学生汉语言能力水平;资助帮扶,保证留学生日常生活基础;强化管理,优化留学生居住环境;开拓创新,丰富留学生业余活动;分类施策,全面提升留学教育服务质量等措施。(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崔玉平,吴颖[9](2019)在《非货币化收益视角下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效应——基于苏州市农民工样本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教育培训不仅给农民工带来了诸如收入提升的货币收益,也带来了诸如市民化水平提升的非货币化收益。本文基于苏州市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了教育培训通过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而创造非货币化收益的积极效应。研究发现:一,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可以从市民化意愿、经济生活条件、社会关系融合、政治参与程度四个维度来度量。二,目前苏州市农民工市民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四个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叁,学校教育对农民工市民化(不包括政治参与程度)具有显着正效应;而只有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其市民化水平才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提升。四,接受过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显着正效应;培训次数对农民工市民化及各维度均有显着正效应,培训周期和培训效果对农民工市民化(不包括政治参与程度)有显着正效应,且培训效果的正效应最强。(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奕俊,吴林谦,杨悠然[10](2019)在《受教育者成本收益视角的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精准扶贫机制分析——以“滇西实施方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招收符合扶贫条件的西部学生赴东部就读,利用东部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推动精准扶贫和脱贫。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受众接受意愿不强等突出问题,有必要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基于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对该实施方案的分析表明,信息不完全、认识局限性带来的有限理性使目标受众难以正确认知该项目短期与长期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导致教育选择的偏误。同时,学生家庭状况、教育质量与就业也是影响该项目持续实施的重要因素。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精准扶贫应加强宣传、优化扶助政策、提升培养质量、强化职业规划指导等建议。(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教育收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政府不花一分钱,传统菜市场“变身”商业综合广场,不仅全面提升了镇村的人居环境,还方便了百姓购物,壮大了集体经济,收益红利还将用于奖教奖学。这件惠及民生的好事,将在梅江区叁角镇成为现实。昨日下午,梅江区叁角镇举行“建设百姓情怀广场,壮大集体经济振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收益论文参考文献
[1].韦妙.信息化助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基于教育成本收益的理论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
[2].江婵.百姓获红利收益助教育[N].梅州日报.2019
[3].Otgontugs,Banzragch,袁玉芝.蒙古国教育健康收益的实证研究[J].教育经济评论.2019
[4].王轶,熊文,赖德胜.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教育收益与收入不平等——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
[5].林依然,张然.成本—收益视角下老城教育设施扩建更新研究——以重庆市铜梁中学片区更新为例[C].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9
[6].陈劲松.教育立法评估的成本收益指标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
[7].袁玉芝,赵冉,杜育红.技能个人收益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9
[8].麦艳航.消费者行为视角下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预期目标、体验和收益的研究——基于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19
[9].崔玉平,吴颖.非货币化收益视角下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效应——基于苏州市农民工样本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10].王奕俊,吴林谦,杨悠然.受教育者成本收益视角的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精准扶贫机制分析——以“滇西实施方案”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