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路光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境,道路,因素,参量,阈值,苏州,立交桥。
道路光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陈楠枰[1](2018)在《打造道路照明的最佳光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若从隧道和道路照明的角度定义光环境,它应当是道路、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自然可见光范围内,以及周围自然环境、天气变化对道路路面亮度的影响程度。然而,即便普通如光照,在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王建民看来,研究光环境,则不仅可以提高和满足安全行驶的需求,最大限度提高节电效果,减少运行成本,更能为科学合理的制订相关规范要求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十余年间,王建民所在的浙江光辉照明一(本文来源于《交通建设与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梁芳芳[2](2018)在《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团队名称:健康照明创新团队,编号:CXTDX201601005)。机动车道的照明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为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可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美化城市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飞速增长,道路照明水平参差不齐和能耗巨大的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有关道路照明方面的研究很多,包括道路照明照明方式的研究、标准的研究,道路照明中的眩光研究等等,然而很多研究并没有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例如,研究时并没有考虑道路环境要素对道路照明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道路照明的实际出发,根据日常生活经历及参与项目时发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眩光与遮挡的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这一课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文献及相关资料的研究,结合实际生活经历,梳理总结出了影响道路照明光环境的几方面要素。其次,通过客观的实测数据与主观问调查价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的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通过德尔菲法与主观问卷调查的结果向比较,以期初步了解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发现行道树遮挡与对向车灯对道路照明的影响最大。之后对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进行再次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或建议。本文属于工程实践性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在对研究对象背景的论述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道路照明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研究方法进行总体梳理。2.第二部分为本文的基础研究(第二章),在文章第二部分,笔者首先界定了研究对象,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前期调研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有关光环境对人的视觉心理的作用原理进行研究,最后对道路照明及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了一个概述,为下文的分析研究做基础;3.第叁部分为调查研究分析部分(第叁章、第四章):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道路进行实地调查,首先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然后通过参与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光环境影响因子重要程度和人群视觉心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了分析。此外,调查问卷结果结合德尔菲法确定光环境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并对重要的影响因子进行重点调查分析。4.第四部分为项目实践(第五章):以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坝夜景照明规划项目中的道路照明规划部分为例,对上文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详细论述其设计的方法及过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8-01)
韩兵,陈亢利[3](2016)在《苏州市区夜间道路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动车远光灯、监控探头补光灯、LED显示屏产生的眩光是影响夜间道路光环境的重要因素。由于苏州近几年对城市进行亮化改造,导致路面亮度整体偏高,且眩光发生区域驾驶员的视线是变化的,所以TI法已经不能准确地对这叁种眩光进行评价,采用GR公式来计算这叁种光源的眩光值。通过对这叁种光源的数据进行测量、计算得出相应的等效光幕亮度,结合路面亮度得出眩光GR值,将计算结果与CIE规定的最大值相比较,得出各光源产生的眩光对道路光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了降低眩光对光环境的影响,提出加高绿化高度或安装防眩板、调整补光灯安装角度以及显示屏的高度和亮度等措施。(本文来源于《照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韩兵,陈亢利[4](2016)在《苏州市区道路光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以下八个道路光环境影响因素:机动车夜间行车乱开远光灯和使用改装灯、夜间道路两边LED灯显示屏的亮度、路面性质、路灯种类、布灯方式、道路两旁树木对路灯的遮挡情况、昼间玻璃幕墙反射比及道路监控探头闪光灯安装情况,通过德尔菲法对专家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后得出影响因素的权重。其中,机动车夜间行车乱开远光灯和使用改装灯、道路两旁树木普遍遮挡路灯及道路中央监控探头上闪光灯过亮及LED显示屏过亮情况突出。本文针对此四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管理、注重设计及安装等改善措施。(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6年08期)
韩兵[5](2016)在《苏州市区道路光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经济的发展,苏州大市机动车保有量逐渐增多,对道路光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可以保障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并减少道路光环污染的发生。2015年5月-7月对苏州五个行政区域(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道路光环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地测量和调查。针对道路的调研,选取五个区域具有代表性道路的照度及亮度测量,以及该道路路灯种类、路面性质以及布灯方式的调查;针对机动车乱用远光灯和使用改装灯的调研,记录十分钟内机动车的数量以及乱用远光灯和改装灯数量,并测量夜间机动车远光灯在不同位置时的垂直照度;针对监控探头补光灯的调研,测量道路上迎着行车方向的监控探头补光灯的垂直照度;针对LED显示屏的调研,对调研道路周围的LED显示屏数量及高度、面积、位置进行调查,并对显示屏的亮度进行测量;针对玻璃幕墙的调研,对道路周围玻璃幕墙所占面积大于50%的建筑物玻璃幕墙反射比进行测量。还进行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调查和咨询以及针对市民和专家的问卷调查。调研的36条道路中有4条道路安装了LED路灯其他均为LED路灯。其中有7条主干路、2条次干路、3条支路照度平均值、照度均匀度或亮度平均值、亮度均匀度低于《标准》中要求的最低维持值。调研的2754辆机动车中违规使远光灯和改装灯数为531辆,所占比例达到了20%。学府路、盘胥路、上塘街、解放西路、阳澄湖中路这5条道路设置了迎着行车方向的补光灯。调研的道路周围22块显示屏中11块位于交会区,有15块显示屏的平均亮度超过了深圳户外LED显示屏设置规划中低于的500cd/m2的标准值。24栋建筑的玻璃幕墙中有4栋反射率大于0.3。通过专家和市民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8种影响因素对道路光环境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机动车远光灯、监控探头补光灯、LED显示屏、树木遮挡、玻璃幕墙反射光、路灯种类、路面性质、布灯方式。针对排序进行了部分验证,验证结果符合得到的排序结果。监测结果显示调研的五个片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道路照度平均值、照度均匀度和亮度平均值、亮度均匀度低于相关标准的问题;机动车乱用远光灯和使用改装灯的现象较为严重;监控探头补光灯设置过亮、安装高度过低;苏州在LED显示屏的管理方面没有出台设置标准导致亮度过大,对驾驶员和居民休息有较大的影响;道路中央及两旁树木遮挡路灯导致路面照度和亮度均匀度下降;有些建筑玻璃幕墙反射率较高且较为集中。要解决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部门更加严格的管理、更加合适的规范以及更加科学的设计来保障道路光环境的舒适、健康。(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刘畅[6](2012)在《立交桥道路照明光环境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立交桥照明作为夜间道路照明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路照明的质量对保障夜间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车辆的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道路照明测试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划线布点,利用亮度计照度计获得各测点的光参数信息,或是车载仪器代替人工,减少测量的危险性,提高测试效率,新型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字图像提取光参数信息,大大简化测量步骤。比较不同的方法的优劣,得出适合立交桥的照明测量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划线布点法和数字图像提取方法。通过对现有道路照明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得出适合立交桥的照明评价指标,结合立交桥的道路特点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总结了与立交桥照明安全相关的最适合评价标准为阈值增量,并以阈值增量为研究对象,对立交桥测点选择进行了数学论证结合实际分析的研究,得出了适合立交桥照明安全的测点理论选择依据。采用传统方法与数字图像提取方法对天津市内典型的八座立交桥进行了实际测量,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对应的测点阈值增量值。测量过程中比较了两种方法在立交桥测量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另外,通过测量数据的比较,分析了传统方法在立交桥区照明测量时的局限性和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等,总结出数字图像提取方法是适合立交桥的照明测量方法。通过比较计算所得的阈值增量值和测点的实际视觉环境,结合主观评价,对于阈值增量在立交桥照明安全评价中的适应性给出了讨论空间,并对适应立交桥照明安全的新的评价指标的提出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2-01)
马丁,陈亢利[7](2012)在《苏州高新区道路光环境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苏州高新区道路光环境现状,对苏州高新区狮山路附近玻璃幕墙面积与反射率以及夜间道路照度平均值、均匀度等指标值进行了实地测量,对道路夜间机动车光污染现象进行随机采访调查,分析机动车光污染问题,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第24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观测与评价报告文集》期刊2012-10-09)
陈勤,陈亢利[8](2012)在《张家港市道路光环境及其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张家港市道路的光环境及其管理现状,在市区、塘桥镇、南沙办事处、永联村进行夜间道路照度的测量,对张家港市及锦丰镇、大新镇和南丰镇进行了管理调查,对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和其他城市的现状,对张家港市道路的光环境及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灯与照明》期刊2012年02期)
鲁子明,周鲁萌[9](2011)在《城市道路、广场景观的光环境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环境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追求合理的设计标准和照明设备,节约能源,使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并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也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从灯光种类、设计内容及设计要点等对道路、广场的光环境进行了探讨,希冀通过研究能创造舒适的光环境,提高视觉效能,为建筑光学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1年23期)
王鹏展[10](2011)在《LED道路照明光环境优化技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照明是近年来LED照明技术攻关的主流方向。本文运用了在校期间学习的电光源理论知识,结合了工作实践中对LED路灯试用时得到的数据和经验,对光环境照明系统质量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价、分析和优化。本文从影响照明光环境的主要参数分析入手,研究了LED道路光环境的达标性、稳定性、LED节能性、以及LED路灯配光系统效率,研究了LED在不同道路照明系统场合下的适用性,并着重研究了LED环境下的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控制问题,初步构建了LED道路照明光环境优化技术体系。(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4-29)
道路光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依托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团队名称:健康照明创新团队,编号:CXTDX201601005)。机动车道的照明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为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可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美化城市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飞速增长,道路照明水平参差不齐和能耗巨大的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有关道路照明方面的研究很多,包括道路照明照明方式的研究、标准的研究,道路照明中的眩光研究等等,然而很多研究并没有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例如,研究时并没有考虑道路环境要素对道路照明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道路照明的实际出发,根据日常生活经历及参与项目时发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眩光与遮挡的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这一课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文献及相关资料的研究,结合实际生活经历,梳理总结出了影响道路照明光环境的几方面要素。其次,通过客观的实测数据与主观问调查价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的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通过德尔菲法与主观问卷调查的结果向比较,以期初步了解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发现行道树遮挡与对向车灯对道路照明的影响最大。之后对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进行再次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或建议。本文属于工程实践性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在对研究对象背景的论述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道路照明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研究方法进行总体梳理。2.第二部分为本文的基础研究(第二章),在文章第二部分,笔者首先界定了研究对象,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前期调研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有关光环境对人的视觉心理的作用原理进行研究,最后对道路照明及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了一个概述,为下文的分析研究做基础;3.第叁部分为调查研究分析部分(第叁章、第四章):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道路进行实地调查,首先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然后通过参与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光环境影响因子重要程度和人群视觉心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了分析。此外,调查问卷结果结合德尔菲法确定光环境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并对重要的影响因子进行重点调查分析。4.第四部分为项目实践(第五章):以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坝夜景照明规划项目中的道路照明规划部分为例,对上文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详细论述其设计的方法及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路光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陈楠枰.打造道路照明的最佳光环境[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8
[2].梁芳芳.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韩兵,陈亢利.苏州市区夜间道路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照明工程学报.2016
[4].韩兵,陈亢利.苏州市区道路光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
[5].韩兵.苏州市区道路光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苏州科技大学.2016
[6].刘畅.立交桥道路照明光环境测试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7].马丁,陈亢利.苏州高新区道路光环境问题探讨[C].中国科协第24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观测与评价报告文集.2012
[8].陈勤,陈亢利.张家港市道路光环境及其管理研究[J].灯与照明.2012
[9].鲁子明,周鲁萌.城市道路、广场景观的光环境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
[10].王鹏展.LED道路照明光环境优化技术探索[D].复旦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