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江淮流域梅雨期的气候响应趋于复杂,给江淮流域梅雨期的气候预测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研究江淮梅雨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对于认识江淮梅雨变化新趋势、提高新气候背景下的汛期预报及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均有深远意义。采用中国地面气温和降水日值数据集对近几十年来江淮地区梅雨期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观测结果,评估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22个模式结果,并对CMIP5模式预估的21世纪中排放(RCP4.5)和高排放(RCP8.5)情景下中国江淮流域梅雨期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梅雨期气候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地区梅雨期气候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气温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降水亦发生了相应调整,在较暖年降水偏多,较冷年降水偏少。在未来全球进一步变暖的背景下,江淮地区梅雨期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降水进一步增多,且随着排放量的增加,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也在加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楚樵,刘玉芝,贾瑞,邵天彬,汪兵
关键词: 全球变暖,梅雨,江淮地区,模式,预估
来源: 气象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44311,91737101和41475095),111引智基地项目(B13045),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lzujbky-2017-63)
分类号: P467
页码: 84-99
总页数: 16
文件大小: 2722K
下载量: 520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标准下湖南梅雨的划分及其气候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4)
- [2].科技抗洪防汛保生产 湖北科技特派员在行动[J]. 中国农村科技 2020(08)
- [3].上海地区2009年梅雨期特征和分析[J].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11(01)
- [4].1965—201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分布特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6)
- [5].近50年长江中下游春季和梅雨期降水变化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01)
- [6].一次南京梅雨期降水过程分析[J]. 科技风 2013(17)
- [7].近50年来南京梅雨期降雨量变化特征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3)
- [8].武汉地区梅雨期暴雨预报方法初探[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03)
- [9].统筹兼顾 科学施策 湖北省梅雨期防汛工作全面胜利[J]. 中国防汛抗旱 2016(05)
- [10].泰州市通南地区2016年梅雨期暴雨洪水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8(20)
- [11].2003年和2006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大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 2008(08)
- [12].2016年湖北省梅雨期暴雨特征及灾情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2)
- [13].2018年我国梅雨特征及梅雨期降水异常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03)
- [14].浅谈梅雨期棉田管理要点及旱地棉蕾花期覆盖优点[J]. 基层农技推广 2018(01)
- [15].长江梅雨的长期变率与海洋的关系及其可预报性研究[J]. 气象学报 2018(03)
- [16].梅雨时节池塘水产养殖注意事项[J]. 渔业致富指南 2014(14)
- [17].梅雨期武汉两类暴雨“配料”特征的对比分析[J]. 暴雨灾害 2008(04)
- [18].近30年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的空间多型态特征[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05)
- [19].基于《己酉被水纪闻》重建1849年上海梅雨期及其降水量[J]. 古地理学报 2011(01)
- [20].2007年东台市梅雨期暴雨洪水特征分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8)
- [21].无锡梅雨期湿沉降综合分析[J]. 气象科学 2016(04)
- [22].2010年梅雨期间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异常的成因[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3].江苏一次梅雨期疑似龙卷现场调查报告[J]. 气象科学 2020(04)
- [24].江淮梅雨期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过程的个例分析[J]. 干旱气象 2017(01)
- [25].衢州市梅雨期暴雨预报概念模型的建立与检验[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01)
- [26].江淮梅雨与梅雨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关系[J]. 气象科学 2017(04)
- [27].荆州2016年梅雨期暴雨洪水及灾害防御[J]. 环境与发展 2017(07)
- [28].我国东部梅雨期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12(02)
- [29].江苏省梅雨期雨量计算分析[J]. 江苏水利 2012(10)
- [30].试析湖北省梅雨弱化及应对措施[J]. 中国防汛抗旱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