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判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理,刑诉法,被告人,法院,少年,未成年人,宿迁市。
审判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听雨[1](2018)在《家事审判心理评估程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家事案件日益增长,当事人间存在着浓厚的血缘和情感。案件的处理结果影响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关乎成年人的纠纷,又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正当权益。在2016年开展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工作中,最高法提到了将心理干预介入到家事审判中,从而达到以柔性手段深层次解决家事纠纷,修复家庭关系。这一举措有利于节约审判资源,便于顺利、高效地审判案件。家事审判中的心理干预,包含心理评估、测试、疏导,用来评估家事审判中当事人的认识能力和行为能力,疏导当事人的情绪和心结进而为案件的解决提供帮助。笔者认为:在案件审判中,法官可以将心理评估的结论作为参考依据,不建议作为证据使用。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家事纠纷的案件中引入了心理评估制度已有先例,如澳大利亚的顾问制度、德国的程序辅佐人制度、日本的家庭科学调查室、参与员。我国在2016年开始了试点,由于起步较晚,家事审判中的心理评估程序并不完善,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故,笔者将在心理评估程序须遵循叁个原则:保密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程序建构。(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徐鹏,段格林[2](2018)在《未成年被告人通过心理干预悔过自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点及全省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的运行情况,并公布一批少年审判工作中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案例。未成年被告人王某,捕前系初四年级学生。其参加初中毕业考试期间,(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8-05-31)
乔晓莹,文莲,孙晓梅[3](2016)在《为迷途少年点亮归航明灯》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在南宁市中院的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总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身影,他们不是法官,却活跃在会见被告人、社会调查、法庭审理、回访帮教、法制教育的现场;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他们通过自己的技术专长,默默地发挥着这一群体在未审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他们就(本文来源于《广西日报》期刊2016-06-29)
曹粤[4](2013)在《关于法官审判心理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法制的进步与深化完善,法官素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法官素质的重要操守,法官审判心理直接影响到法官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本文就法官审判心理及其塑造提出个人讨论。(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期刊2013年07期)
王豫,孙春梅[5](2013)在《宿豫法院成立宿迁市首家少年审判心理咨询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宿豫区人民法院在江苏省宿迁市法院系统率先成立少年审判心理咨询室。咨询室的设立是该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机制的又一举措。少年审判心理咨询室主要针对未成年被告人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心理矫治等一系列(本文来源于《法律与生活》期刊2013年12期)
卫建萍,陈慧[6](2013)在《上海全面深化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上海5月30日电(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陈慧) 记者今天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全面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以来,上海法院在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对需要和愿意的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共计(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3-05-31)
郭士辉,严剑漪,周昱[7](2013)在《2013:心理干预机制引入刑事诉讼》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正式同步实施。很多人注意到,不仅这部新刑诉法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而且在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疏导;(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3-02-21)
金小燕,卫建萍[8](2011)在《一位少年审判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日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4月,全国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工作座谈会之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听取了专题汇报,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在全市法院已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法官中组建为少年法庭服务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并用两年时间对全体少年审判法官进行心(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1-09-17)
周玥[9](2011)在《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心理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升高,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面对这一形势,本文从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原则出发,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审判形式,结合所学所感阐述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心理的观点和想法。(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1年10期)
黄蓉,唐良源[10](2010)在《少年审判心理矫正、家庭治疗之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矫正、家庭治疗介入少年司法审判,源于司法实践中相当多的少年犯实施犯罪源于心理问题,心理矫正、家庭治疗可以广泛适用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纠纷中涉少民事纠纷,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可以在庭前、庭中、庭后这叁个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穿插心理矫正与家庭治疗的内容。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专业支持,心理矫正工作的大规模推行还比较困难。(本文来源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期刊2010年06期)
审判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今天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点及全省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的运行情况,并公布一批少年审判工作中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案例。未成年被告人王某,捕前系初四年级学生。其参加初中毕业考试期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判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徐听雨.家事审判心理评估程序研究[D].广西大学.2018
[2].徐鹏,段格林.未成年被告人通过心理干预悔过自新[N].法制日报.2018
[3].乔晓莹,文莲,孙晓梅.为迷途少年点亮归航明灯[N].广西日报.2016
[4].曹粤.关于法官审判心理的讨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
[5].王豫,孙春梅.宿豫法院成立宿迁市首家少年审判心理咨询室[J].法律与生活.2013
[6].卫建萍,陈慧.上海全面深化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N].人民法院报.2013
[7].郭士辉,严剑漪,周昱.2013:心理干预机制引入刑事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3
[8].金小燕,卫建萍.一位少年审判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日记[N].人民法院报.2011
[9].周玥.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心理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
[10].黄蓉,唐良源.少年审判心理矫正、家庭治疗之理论与实践探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