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型,国际分工,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
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论文文献综述
陈莉莉[1](2003)在《论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态利益》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共分五章,包括论文的主体叁章和引言及结论。论文在第一、二章中分析并论述了加工贸易产生的背景,国际发展动态以及国内的发展趋势。论文的第叁章是加工贸易的理论支持,围绕对加工贸易所产生的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进行评析和论证;大体框架是:从加工贸易的实质入手,明确了对加工贸易概念的界定,笔者以“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为理论根据,论述了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态利益,第四、五章提出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所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采取的对策论文提出未来我国加工贸易将出现如下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1. 进一步发挥加工贸易对引进高新科技和技术进步的作用;2. 迅速发展加工服务贸易以支持加工贸易的发展;3. 加工贸易要注重大力开发环保产品;4. 引导加工贸易向我国中西部挺进; 5. 加工贸易要着力提高附加值高的信息电子产品,加工贸易管理要向于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6. 循序渐进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论文在第五章“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加工贸易的对策”中颇有见地提出了六项措施,将对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引言 1978年,加工贸易乘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春风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由简单加工装配发展到深加工和高新科技,由食品、纺织品等少数简单品种发展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电子、化工、机械等深加工产品,从事加工贸易的省市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以“光的速度”扩大到内陆省市,业务往来由港、澳台地区小投资企业逐步向日本、西欧、北美等跨国公司投资的大型企业转变。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国内、外“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的优势,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实现赶超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要素。改革开放之初,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发展了“两头在外”的轻纺和机电等产业的加工贸易。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推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制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鱼得水,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据统计,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了2001年的2414.37亿美元,增长了约145倍。同时,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47.4%。1986年,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占我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重仅为18.2%与15.6%,而1996年则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了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分别是<WP=4>1986年的20倍和11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升级,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也占据了显着的地位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工贸易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在世界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的发展贸易“互通有无”的意义。国际贸易已由过去直接出口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渐转向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加工制造、再出口。加工贸易在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地发挥本国的自身比较优势,使加工贸易成为促进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贸易方式。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连成一体、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相联系,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据统计分析,随着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人高潮,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从1990年只占28.8%, 到1994年即已超过一半,达到了56.l%, 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3.3%。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逐年增长,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加工贸易不仅仅是贸易方式上的改变,同时还要认识到,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不可分割。我国的加工贸易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紧紧相联,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国际分工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一种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和特定条件下的权宜之计。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要顺应客观的发展轨迹,因势利导,把握时机,选出增长点,面对国际贸易发展令人欣喜的新形式和严酷的竞争现实提出应对的策略,加工贸易才能起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牵引和拉动的作用。遍及全球的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03-10-01)
刘力[2](1997)在《贸易的动态利益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潜力大,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降低,因此应该实行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的内向型的贸易战略。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传统观点忽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动态利益。本文将以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为依据,分析对外贸易(以下按惯例直接称为“贸易”)对于发展中大国的重要性,并对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选择问题加以探讨。(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1997年06期)
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潜力大,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降低,因此应该实行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的内向型的贸易战略。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传统观点忽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动态利益。本文将以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为依据,分析对外贸易(以下按惯例直接称为“贸易”)对于发展中大国的重要性,并对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选择问题加以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论文参考文献
[1].陈莉莉.论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态利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2].刘力.贸易的动态利益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1997
标签:加工贸易; 劳动密集型; 国际分工; 发展利益(即:动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