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肢体痉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肢体,脑卒中,督脉,丁酸,家庭治疗,谷氨酸,缺血性。
肢体痉挛论文文献综述
常悦松,于璐,王丹彤[1](2019)在《自拟化痰舒筋汤配合体针环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自拟化痰舒筋汤配合体针环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纳入我院康复疗区的风痰阻络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共150例。自拟化痰舒筋汤组给予自拟化痰舒筋汤治疗。体针环刺组给予体针环刺治疗。联合组给予自拟化痰舒筋汤配合体针环刺治疗。比较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ugl-Meyer肢体运动评分量表评分,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量表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自拟化痰舒筋汤组与体针环刺组上肢及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ugl-Meyer肢体运动评分量表评分、MBI评分量表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联合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uglMeyer肢体运动评分量表评分、MBI评分量表评分优于自拟化痰舒筋汤组、体针环刺组,P<0.05。结论自拟化痰舒筋汤配合体针环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肢体痉挛可改善痉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0期)
谷雨,刘世军,孙克明,张敏[2](2019)在《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在肢体痉挛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选取80名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研究,将其等分为X组和Y组,X组应用巴氯芬片治疗,Y组应用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治疗,通过疗效评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安全性评价叁个指标对调研结果进行测评。结果 Y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90.00%,高于X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70.00%);Y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数值高于X组相应指标数值(P <0.05);Y组调研者用药后肝肾等常规监测指标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20期)
贾文燕[3](2019)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肌肉痉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对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至舞钢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后者在相同基础上配合综合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患侧肢体痉挛的评价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均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基本活动能力结果显示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1.59±4.32)分、(78.83±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的康复治疗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和患侧肢体的活动功能,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及远期的结局。(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李文浩[4](2019)在《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康复组,每组30例。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康复组给予康复训练,2次/d,40 min/次。中药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口服,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联合组给予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同其他两组。3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用Fugl-Meyer评分评价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叁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叁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改善较其他两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叁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叁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可显着缓解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9期)
武沁枫,孙舒,白敏[5](2019)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肢体痉挛是脑卒中后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限制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所以,肢体痉挛的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肢体痉挛的中医及现代疗法两大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9期)
王熙华,孟聪[6](2019)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1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及精细运动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和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DMS-GM和F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增强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8期)
孔莉,林智[7](2019)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家庭康复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痉挛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医师的定期指导下,由家属和患者自己进行综合的抗痉挛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入组前、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后,2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在服用抗痉挛药物的同时坚持抗痉挛康复训练是切实有效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09期)
张小芳,魏鹏,邱海丽[8](2019)在《针刺督脉为主的方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风后肢体痉挛者行以督脉为主的针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中风后肢体痉挛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行以督脉为主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痉挛改善效果,随访半年,观察患者运动能力、肢体张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FMA)、生活能力(BMI)评分及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肢体痉挛者行以督脉为主的针刺治疗,患者肢体能力恢复好,疗效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6期)
芦宇[9](2019)在《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脑脊液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减对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脑脊液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巴氯芬片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脑脊液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水平降低(P<0.05),γ-氨基丁酸水平升高(P<0.05),肢体痉挛Ashworth分级改善(P<0.01),身体功能、生活满意度、社会适应、心理健康4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脑脊液谷氨酸水平较低(P<0.01),γ-氨基丁酸水平较高(P<0.01),肢体痉挛Ashworth分级改善,总有效率较高(P<0.01),身体功能、生活满意度、社会适应、心理健康4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高(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能降低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脑脊液谷氨酸水平,提高γ-氨基丁酸水平,利于肢体痉挛的康复。(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李焕芹,李彬,孙敬青,龙德怀,冯毅[10](2019)在《卒中后肢体痉挛针刺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肢体痉挛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发生减少了卒中患者的移动,不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成功。针刺以其简、便、廉、验特点在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常见的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选穴方案主要包括夹脊穴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拮抗肌群穴法和经筋刺法等。其中后3个方案选穴均在痉挛局部,但现代医学对痉挛局部选穴存在较大争议,且缺乏随机、对照、盲法等高质量研究设计。夹脊穴避开了肢体痉挛局部取穴争论的焦点,且王氏夹脊穴取穴少,简单易操作,无不良反应,对于降低痉挛严重程度,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肢体痉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选取80名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研究,将其等分为X组和Y组,X组应用巴氯芬片治疗,Y组应用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治疗,通过疗效评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安全性评价叁个指标对调研结果进行测评。结果 Y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90.00%,高于X组(有效等级以上调研者占比为70.00%);Y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数值高于X组相应指标数值(P <0.05);Y组调研者用药后肝肾等常规监测指标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肢体痉挛论文参考文献
[1].常悦松,于璐,王丹彤.自拟化痰舒筋汤配合体针环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智慧健康.2019
[2].谷雨,刘世军,孙克明,张敏.芍药甘草汤联合缪刺法在肢体痉挛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3].贾文燕.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肌肉痉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李文浩.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
[5].武沁枫,孙舒,白敏.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王熙华,孟聪.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
[7].孔莉,林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家庭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2019
[8].张小芳,魏鹏,邱海丽.针刺督脉为主的方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9].芦宇.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脑脊液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9
[10].李焕芹,李彬,孙敬青,龙德怀,冯毅.卒中后肢体痉挛针刺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