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羧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辅酶,丙酮酸,乙酰,磷酸,肿瘤,基因,禾草。
羧化酶论文文献综述
郑贵花,夏广军,尹宝珍[1](2019)在《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是一种生物素酶,分为同质型和异质型两种类型,可以催化脂肪酸合成,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动物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属于同质型,分为ACC1和ACC2两种亚型。本文综述了动物中ACC的结构功能及ACC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于凯慧,张梦涵,高菁,骆健美[2](2019)在《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乳酸片球菌耐酸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来源于山西老陈醋固态酿造过程中的乳酸菌分离株的耐醋酸性能分析,筛选得到了醋酸耐受性较优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AAF3-3,该菌株对其他种类的酸压力(乳酸和盐酸)也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利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对该菌株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醋酸、乳酸和盐酸下的转录水平分别是无压力条件下的4.32、2.02和1.13倍,均出现了明显上调。进一步构建该基因的过表达菌株并进行耐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acc过表达菌株在3种酸压力下的生长性能和存活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3%(V/V)醋酸条件下培养24 h时过表达菌株的相对活菌数是对照菌株的24倍。这表明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乳酸片球菌AAF3-3耐受不同种类的酸压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9期)
刘浩,鲁清,李海芬,洪彦彬,陈小平[3](2019)在《花生酰基-CoA羧化酶基因AC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CC1基因编码酰基-CoA羧化酶,调节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本研究克隆了花生ACC1基因,其DNA序列全长3 719 bp,编码区序列873 bp,蛋白质内含保守的酰基-CoA羧化结构域(124~288 aa)。利用Peanutbase数据库鉴定到15个ACC1同源基因;亚细胞定位发现ACC1主要定位于叶绿体。组织表达量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种子与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花与根瘤中的表达量较低。对不同发育期高、低油酸品种种子ACC1的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高油酸能够上调ACC1的表达量。本研究为深入分析ACC1在脂肪酸合成通路中的分子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晋锋,王高鸿,杜艳伟,李颜方,王振华[4](2019)在《谷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谷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特征。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Si PEPC(Seita. 1G020700)基因,利用相关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蛋白特征、功能、信号途径、顺势应答元件等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随后分析了该基因在幼苗期逆境胁迫下的动态表达模式及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不同光照处理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谷子1号染色体,基因组序列长6 652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基因无可变剪切、不含内含子;功能域分析显示,该基因含PEPC基因的特征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发现,该PEPC蛋白与其他植物PEPC蛋白非常相似,具有非常保守的序列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Si PEPC(Seita. 1G020700)在ABA、低温、PEG、高盐胁迫下表达量均有所上调,其中,在ABA处理时,表达量呈现波动,在12 h被诱导达到峰值。在低温处理时,表达量持续上升,在24 h达到峰值;在PEG和Na Cl处理时表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均在12 h达到峰值,在24 h其表达量均急剧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Si PEPC基因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正常光照强度下参与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推测Si PEPC(Seita. 1G020700)基因参与了谷子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可能在干旱和其他逆境胁迫信号途径中起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邓洁,罗剑波,彭聪,邓晓杨[5](2019)在《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促增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 1,ACC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分析10例卵巢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中ACC1表达,以明确卵巢癌细胞中ACC1的表达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下调卵巢癌细胞SKOV3中ACC1表达后,分别用MTS与EDU实验分析ACC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CC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组织中ACC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上调(P <0. 01);下调ACC1表达可显着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P <0. 01);下调ACC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 05)。结论 ACC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提示ACC1可能是潜在的卵巢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本文来源于《转化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袁国徽,李涛,钱振官,田志慧,刘伟堂[6](2019)在《抗精恶唑禾草灵耿氏硬草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耿氏硬草抗性种群SD-23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靶标抗性分子机理,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SD-23种群对6种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扩增和比对了抗性和敏感种群间的ACCase基因序列,并测定了耿氏硬草种群SD-23对其他4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SD-23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2.7,对炔草酯和精吡氟禾草灵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2和4.5,对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较敏感。与敏感种群SD-1相比,SD-23种群ACCase的CT区域第2096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ly-2096-Ala);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和异丙隆对抗性和敏感种群均有较好防效,其防效达86.7%以上,干重防效达77.4%以上。ACCase的Gly-2096-Ala突变第一次在耿氏硬草中被报道,该突变可能是导致SD-23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梅连阔,魏强强,张惠斌,周金培[7](2019)在《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脂肪主要以甘油叁酯的形式存在,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作用形成;而且肿瘤细胞中脂肪酸的合成异常活跃,明显高于正常细胞,为肿瘤细胞旺盛的增殖、发育过程中生物膜的形成、信号分子和能量的产生提供必要的脂质底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同时也是催化该脂肪酸合成通路中第一步反应的酶;其催化生成的产物丙二酰辅酶A亦能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因此,ACC抑制能降低脂肪酸合成和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体内脂肪酸的含量,进而减弱肝细胞内脂肪的堆积来达到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同时体内脂肪酸含量的降低使肿瘤细胞发育所必须的脂质底物得不到满足,从而能够抑制肿瘤组织的发育,所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新型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肿瘤的药物。本文对ACC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朱丽颖,张一帆[8](2019)在《丙酮酸羧化酶及其在肿瘤代谢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进入叁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完成有氧氧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生成腺苷叁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提供能量,同时生成大量中间产物,为生物大分子如核苷酸、脂肪酸及氨基酸的合成提供重要的中间产物;而在无氧条件下则更多地促使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供能。但在肿瘤细胞中,无论是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葡萄糖都主要进入糖酵解途径,这一代谢特点称为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1])。此时,若进入(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何晓亮,李竹,梁立强,孟万利,苗兰天[9](2019)在《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研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结构和功能,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双酶切和细胞转化等基因工程方法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进行克隆并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表达分析,扩增出一个新的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将其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并导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成功表达出大肠杆菌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高效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为进一步大规模表达纯化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园园,程慧,李宁娜,苏珂,李佳雨[10](2019)在《丙酮酸羧化酶对酿酒酵母积累琥珀酸的作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丙酮酸羧化酶及微量元素Ca~(2+)和生物素对酿酒酵母积累琥珀酸的作用,敲除了琥珀酸脱氢酶编码基因(SDH2)并过量表达来自米根霉的丙酮酸羧化酶基因(Ro PYC)。琥珀酸产量由(0. 011±0. 002) g/L提高至(0. 841±0. 020) g/L,较表达前提高了75. 45%。随后,外源添加不同浓度Ca~(2+)和生物素考察其对琥珀酸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Ca~(2+)的添加促进了菌体的生长但不利于琥珀酸的积累,而外源添加浓度为16、32、64、96μg/L生物素时,琥珀酸产量分别提高75. 04%、84. 26%、69. 28%、66. 79%。其中生物素质量浓度为32μg/L时,琥珀酸产量达到最大为(0. 964±0. 02) g/L,且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酶活提高14. 42%,说明PC酶活的提高促进了酿酒酵母中琥珀酸的积累。该研究为解决酿酒酵母琥珀酸合成过程中前体碳代谢流不足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3期)
羧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来源于山西老陈醋固态酿造过程中的乳酸菌分离株的耐醋酸性能分析,筛选得到了醋酸耐受性较优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AAF3-3,该菌株对其他种类的酸压力(乳酸和盐酸)也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利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对该菌株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醋酸、乳酸和盐酸下的转录水平分别是无压力条件下的4.32、2.02和1.13倍,均出现了明显上调。进一步构建该基因的过表达菌株并进行耐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acc过表达菌株在3种酸压力下的生长性能和存活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3%(V/V)醋酸条件下培养24 h时过表达菌株的相对活菌数是对照菌株的24倍。这表明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乳酸片球菌AAF3-3耐受不同种类的酸压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羧化酶论文参考文献
[1].郑贵花,夏广军,尹宝珍.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研究.2019
[2].于凯慧,张梦涵,高菁,骆健美.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乳酸片球菌耐酸性能的影响[J].中国酿造.2019
[3].刘浩,鲁清,李海芬,洪彦彬,陈小平.花生酰基-CoA羧化酶基因AC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9
[4].赵晋锋,王高鸿,杜艳伟,李颜方,王振华.谷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对逆境胁迫的响应[J].华北农学报.2019
[5].邓洁,罗剑波,彭聪,邓晓杨.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促增殖作用研究[J].转化医学杂志.2019
[6].袁国徽,李涛,钱振官,田志慧,刘伟堂.抗精恶唑禾草灵耿氏硬草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9
[7].梅连阔,魏强强,张惠斌,周金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9
[8].朱丽颖,张一帆.丙酮酸羧化酶及其在肿瘤代谢中的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9
[9].何晓亮,李竹,梁立强,孟万利,苗兰天.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克隆和表达[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
[10].陈园园,程慧,李宁娜,苏珂,李佳雨.丙酮酸羧化酶对酿酒酵母积累琥珀酸的作用探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