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茜茜[1]2017年在《基于净效益回归分析法的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北京市某叁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病程为10-20天的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构建以净效益为产出指标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模型,运用净效益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经济学差异,为决策者制定价格及2型糖尿病病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决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以"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净效益回归"、"成本效果"Type 2 diabetes""Cost-effectiveness""Net-benefit regression""Retrospective study" 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SPringer等数据库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相关文献,获得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及净效益框架文献,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相关数据,并基于回顾性研究对所得数据采用成本效果及净效益法进行分析。内容:对病例数据进行基本的药物经济学分析后,确定协变量及回归框架。引入患者意愿支付值,运用回归分析法,分别对A、B两组治疗方案的全样本及亚组进行净效益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差异。最后,确定支付意愿阀值及决策可信度,并绘制λ-δ可接受曲线。结果:在全样本分析中,解释变量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时,λ在(1242.32,∞)区间时,在(0,161.67)范围内,表示B组产生的净效益大于A组;当λ在(0,1242.32)区间时,在(-116.7,0)范围内,表示B组产生的净效益小于A组。当解释变量为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C)时,λ在(338.2,∞)区间时,在(0,161.67)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λ在(0,338.16)区间时,在(-4619.3,0)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小于0。当解释变量为空腹血糖(FBG)时,λ在(338.2,∞)区间时,在(0,161.67)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λ在(0,338.16)区间时,在(-4619.3,0)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小于0。在亚组分析中,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λ在(272.7,∞)区间时,δ在(0,113.72)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解释变量为2hPBC时,λ在(0,140.9)区间时,δ在(0,182.05)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当解释变量为FBG时,λ在(0,413.9),δ在(0,113.72)范围内,表示B组与A组产生的净效益之差大于0。结论:在全样本中,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当λ<λ0(1242.32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1242.32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当λ<λ0(338.2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338.2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2hPBC时,当λ<λ0(338.2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338.2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在亚组分析中,当解释变量为HbA1c时,当λ<λ0(272.7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272.7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2hPBC时,当λ<λ0(140.9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140.9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当解释变量为FBG时,当λ<λ0(413.9元)时,选择A方案更具经济性;当λ>λ0(413.9元)时,选择B方案更具经济性。
郝光磊[2]2014年在《基于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对口服降糖药治疗Ⅱ型糖尿病成本—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国,形势严峻,尤其以Ⅱ型糖尿病为主,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疾病压力,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而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种类很多,如何选择经济、有效的口服降糖药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使用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对各大类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及用药成本进行分析,探索性的将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应用于口服降糖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为今后的各类口服降糖药的有效性及经济性的对比提供方法上的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运用WinBUGS软件进行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对六大类口服降糖药进行效果评价,并纳入药物经济学的理论对六大类口服降糖药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国内中文数据库的检索,共有24篇纳入分析。经数据筛选、提取后进行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的分析,并对六类口服降糖药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幅度进行了排序。经分析,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幅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苯甲酸衍生物类、磺脲类、中药(血瘀证)。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噻唑烷二酮类成本效果比最优,中药(血瘀证)成本效果比较差。结论: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结合了传统Meta分析与间接Meta分析,在口服降糖药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中,可同时对比多种口服降糖药,并通过对不同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进行概率化描述,进行了降糖幅度的排序,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但由于对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文献纳入较少,无法全面体现中药的优势及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的优势。
朱彩蓉[3]2004年在《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估罗格列酮钠片治疗糖尿病的短期药物经济学效果,为罗格列酮钠定价提供参考依据。(2)评估糖尿病治疗的长期经济学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1)以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为对照组,以糖化血红蛋白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为健康效果测量指标,采用成本效果决策树模型评价罗格列酮钠片治疗糖尿病的短期经济学效果。(2)根据糖尿病自然史建立糖尿病治疗10阶段Markov决策树模型评价罗格列酮钠片治疗糖尿病的长期药物经济学效果。转移概率的计算分3步,首先采用多水平Meta分析计算“罗格列酮钠治疗相对无治疗或其它药物治疗的HbA_(1c)减少量”,其次基于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的子研究获得非罗格列酮钠治疗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的基线值(二甲双胍治疗人群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率),最后结合Clark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风险关系的研究结论确定转移概率。 结果:(1)短期经济学效果评价: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罗格列酮钠治疗需成本为5245元,而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需成本约为8225元;生命质量总分下降1分罗格列酮钠治疗需成本为284元,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所需成本为968元。(2)长期经济学效果评价:Markov队列分析结果提示若假定队列初始人群为1000人,则相对非罗格列酮治疗组而言,接受罗格列酮钠治疗的患者中约81名患者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挽救了27名患者的生命。Markov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提示,当年折扣率为3%时,罗格列酮钠治疗10年成本效果为3438.24元/年;与非罗格列酮钠治疗相比,增量成本为17074.73元;增量效果为0.1157生命年;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47636.03元/年。罗格列酮钠组10年的治疗成本最少是19315.52元,最多则为88887.73元;该治疗组人群今后10年内平均存活时间为8.49年,比非罗格列酮钠组高0.11年。 结论:在本研究的假定条件下,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相比罗格列酮钠是糖尿病
王志亮[4]2010年在《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短期药物经济学效果,为2型糖尿病病人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7例病例,以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效果测量指标,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口服降糖药叁种给药方案(A组: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缓释片;B组:格列美脲+阿卡波糖;C组:格列美脲+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3种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86.3%、88.2%、96.4%,C方案疗效要优于A、B方案。其治疗总成本分别为445.5元、780.1元和1340.0元;使平均血糖下降一个百分点,费用分别为15.7元、24.5元、33.7元;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一个百分点的费用分别为98.6元、154.2元和223.7元。敏感度分析显示经济学分析结果稳定。结论:3种治疗方案都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缓释片方案为佳;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疗效最好,但成本效果比最高。
杜亚玲[5]2014年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住院费用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并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比较CSII和MDI两种强化治疗方案的优劣,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经济、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用药、检查、化验、等相关信息,运用两独立样本成组设计的参数和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的分析运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运用成本效果比和敏感度分析。结果:住院接受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中化验费的比例最高为32.36%,药费的比例为29.4%;患者住院总费用和药费的影响因素是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有并发症和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化验费的影响因素是住院天数和是否有并发症,检查费的影响因素为是否有并发症和是否有合并症。CSII治疗组和MDI治疗组的单位成本分别为6215.59元和5809.14元。CSII治疗组和MDI治疗组使血糖达标时间减少1天所需成本分别为1553.90元和1056.21元,使治疗的有效率增加一个百分点所需费用分别为118.84元和232.37元,使达标日的平均血糖下降1mmol/所需费用分别为651.53元和658.63元,敏感度分析的结果与改变成本效果的参数之前是一致的,表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是稳定和可靠的。结论:住院接受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化验费、药费和检查费,以上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产生的费用。住院总费用影响因素是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有并发症和所采取的治疗方案。CSII治疗方案相对于MDI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
陈璐[6]2008年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叁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2.46亿,患病率达5.9%;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业已接近4000万,患病率为4.3%。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持续上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有近6000万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也将增至5.6%。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0~95%,其发病隐匿,病程较长,随着病情的进展常出现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增高。糖尿病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及其对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WHO公布的2000年全球糖尿病疾病负担报告估计,中国每十万人的糖尿病疾病负担为149.3DALYs。2004年我国糖尿病人的直接医疗费用为574.7亿元,占该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7.57%。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并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2型糖尿病从高危人群筛查到饮食控制到降糖药治疗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叁级预防控制网络。国外针对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涉及面广泛,并往往据此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但是国内有关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和资料相对缺乏,临床研究的分析多集中于短期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反映药物的长期治疗效果。故本研究选用疗效明确的α-糖苷酶抑制剂之一阿卡波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长期成本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在综合国外临床试验MERIA-Meta分析的基础上,对在现有疗法基础上(饮食治疗以及磺脲类药物治疗)添加使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相关部门制订政策,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分析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测定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年成本计算在现有疗法下,添加使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研究方法:CORE糖尿病模型是经同行评议的、公开发表的模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用来评价药物治疗1、2型糖尿病的长期临床和经济学效果。CORE模型的基础是Markov模型,根据糖尿病疾病发展的不同状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各状态转换率,从而测算病人生命周期的成本和临床疗效。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转换概率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临床疗效来源于MERIA-meta分析;医疗成本主要来源于国内第一次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CODIC)以及医院病史和专家咨询收集的数据。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使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延长患者的期望寿命和质量调整期望寿命,分别为0.27年和0.26年。但与此同时,添加使用阿卡波糖会带来年治疗成本的上升(17,081元/人)。因而可以得出,每延长1年期望寿命的增量成本为62,717元,每延长1年质量调整期望寿命的增量成本为66,633元。同时,通过费用接受度曲线可以看出,当意愿支付达100,000元时,可以认为添加使用阿卡波糖的治疗是具有成本效果的(76%的接受度)。研究结论:研究证明了添加使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带来临床长期效果的改进(用期望寿命和质量调整期望寿命表示)。在目前中国情况下,添加使用阿卡波糖会带来成本的上升。根据增量成本效果比,只有当意愿支付达100,000元时,才可以认为该治疗方式是具有成本效果的。
孟欣[7]2017年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的致死疾病,并且发病年龄还在年轻化。缺血性脑卒中不仅对患者造成严重伤痛,还影响了患者家庭的和谐与经济,对社会和国家也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影响患者治疗的自身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神经保护剂、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信息,选择最佳诊疗方案,进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为政府工作部门、药库、药剂科、临床科室提供参考信息,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遴选提供参考,使得有限的卫生资料得到合理利用,卫生政策法规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对初次住院和再次住院患者的年龄、是否患高血压、是否患糖尿病、是否患其他心脏病、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的因素进行NIHSS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天数、总费用的统计学分析。并对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年)关于中医中药、神经保护、改善脑血循化的具体药物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分别选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组)与川芎嗪注射液(川芎组)、阿托伐他汀钙片(阿托伐组)与瑞舒伐他汀钙片(瑞舒伐组)、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组)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氯吡格雷片(阿+氯组),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每组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在治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药物经济学中最小成本法得出最优治疗药物,并对每组治疗药物进行敏感性分析。每组药物均使用决策树Tree Age模型软件分析,将每组药物的治疗结果发生的概率和花费的直接成本表现出来,决策树Tree Age模型软件分析使得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清晰准确表达。结果:患者基本情况中分析的因素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初诊组患者中年龄A组的出院情况明显好于年龄B组和年龄C组的患者,并且年龄A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年龄C组的患者;再诊组患者中年龄A组出院情况明显好于年龄B组和年龄C组,年龄A组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年龄B组,年龄A组住院总费用明显小于年龄B组和年龄C组,年龄C组出院情况明显好于年龄B组。年龄C组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年龄B组。年龄C组住院总费用明显小于年龄B组。年龄A组患者中再诊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明显小于初诊组患者。年龄B组患者中初诊组患者的出院NIHSS明显小于再诊组患者;初诊组患者高血压组的入院情况较非高血压组轻,出院情况优于非高血压组。再诊组患者非高血压组的出院情况好于高血压组;初诊组患者中糖尿病组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再诊组患者中糖尿病组的出院情况较非糖尿病组差,住院总费用较非糖尿病组高;再诊组患者中其他心脏病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大于非其他心脏病组;初诊组患者中吸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大于非吸烟组;初诊组患者中饮酒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大于非饮酒组;中药组:中药注射液是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组)和川芎嗪注射液(川芎组),丹参组总有效率为91.30%,川芎组总有效率为90.90%,丹参组每人成本2259.8元,川芎组每人成本521.4元,最小成本显示川芎组优于丹参组,并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神经保护剂:他汀类药物是阿托伐他汀钙片(阿托伐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瑞舒伐组),阿托伐组总有效率为88.98%,瑞舒伐组总有效率为92.31%,阿托伐组每人成本119.24元,瑞舒伐组每人成本89.6元,最小成本显示瑞舒伐组优于阿托伐组,并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改善脑血循环: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阿+氯组),阿司组总有效率为92.00%,阿+氯组总有效率为94.34%,阿司组每人成本6.05元,阿+氯组每人成本152.9元,最小成本显示阿司组优于阿+氯组,并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证明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心脏病、吸烟、饮酒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影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方案中的药物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初步得到最优治疗用药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证明了川芎组优于丹参组、瑞舒伐组优于阿托伐组、阿司组优于阿+氯组。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药物经济学依据。为医生和患者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干预的用药方案提出参考,合理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药物的经济负担。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遴选提供参考,推动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用药政策方针。
孙巧巧[8]2018年在《不同药物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基于患者角度,对北京市某叁级甲等医院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两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的药物经济学实证分析,在基线资料不齐的情况下,对两组方案增量成本-效果比的内涵进行分解,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净效益回归框架,构建出一个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框架,它是以净效益为产出指标,为进一步比较两组方案的经济性的高低提供方法论的支持,同时为2型糖尿病病人选择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询证参考依据,也为医药资源在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合理使用与分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队列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07年-2018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搜索和整理,掌握疾病的临床特征、临床用药以及临床效果指标等。其次采用专家咨询法,与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统计学等有关专家进行沟通访谈,制定病例的纳入排除标准和药物方案的选择策略。最后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成本、效果等数据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同时对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净效益为因变量,以效果指标为自变量,以基线相关变量为协变量引入净效益回归框架进行净效益分析。研究内容:首先是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市某叁甲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数据的收集与筛选,将患者的基线指标、成本指标、效果指标等整理到EXCEL中,检验两组患者基线指标水平是否一致,并对成本和效果指标进行量化,然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度分析,比较两组药物方案的经济学结果差异。最后在基线指标不齐的情况下,引入患者意愿支付值的概念,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构建以净效益为产出指标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经济性差异的比较,并对患者意愿支付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确定患者支付意愿的临界值和决策可信度,并绘制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研究结果:1、在基线资料的统计分析中,两组治疗方案中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均衡性并不相同;2、在成本和效果指标的量化中可知,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A组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更高,A组患者平均成本较B组更高;3、在成本-效果分析中,A组成本-效果比为7.42,B组成本-效果比为7.49.A组相对于B组的成本-效果比为3.48,表明A组患者比B组患者为多获得一个单位的健康效果需要多支付3.48个单位的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与之前一致;4、基于两组方案人口统计学资料水平不一致考虑,将所有混杂因素作为协变量,以净效益为自变量,以效果指标为因变量,引入患者意愿支付值,构建净效益回归模型,由统计结果可知,若患者的支付意愿大于947.32元时,A组治疗方案产生的净效益更大,若患者的支付意愿小于947.32元时,B组治疗方案产生的净效益更大;5、对患者支付意愿值进行分析可知,当0<λ<255时,可以较为确信(大于99.35%)地认为B组治疗方案更经济;当255<λ<947.32时,可以认为B组治疗方案更经济,但不是非常确定(小于99.35%);当947.32<λ<1000时,可以认为A组治疗方案更经济,但不是非常确定(小于99.35%);当λ>1000时,可以较为确信(大于99.35%)地认为A组治疗方案更经济。研究结论:在两组患者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中,从效果指标来看,A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从治疗有效率上来看,A组药物治疗有效率更高。从成本-效果分析来看,A组相对于B组治疗方案增量成本-效果比低于B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因此,单从成本-效果分析这一方面而言,选用A组是更为合理、经济;在两组患者净效益回归分析结果中,受到最大支付意愿值和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随着患者意愿支付值取值的变化,A、B两组治疗方案的净效益也相应的变化。因此,对于最大支付意愿偏低的患者,选择B组治疗方案更经济;对于最大支付意愿偏高的患者,选择A组治疗方案更经济。
徐丙发, 秦侃, 范鲁雁[9]2011年在《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述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为糖尿病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优良备选方案和应用思路。方法:以近5年国内、外关于糖尿病药物治疗研究文献为基础,总结各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情况,比较其成本与产出结果比。结果: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不同,其进展和预后差别很大,治疗方案多样,成本-效果比差距大。结论: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大有裨益。
王瑜, 方煜, 胡明[10]2016年在《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阿格列汀联用传统降糖药与单用传统降糖药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3月。基于文献二次分析思路,从文献中提取效果指标和疗程,从患者角度出发,以药物日均治疗费用计算成本,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阿格列汀联用传统降糖药方案与单用传统降糖药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文献6篇。当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疗程为12周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降低值作为效果指标考察,成本-效果较差;当疗程增加到26周时,以HbA_1c达标率作为效果指标考察,成本-效果较差;但当阿格列汀价格降低10%或试验组效果取95%置信区间(CI)上限时,其成本-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组。以HbA_1c降低值作为效果指标考察,阿格列汀联用吡格列酮治疗12周的成本-效果较好,但当疗程增加到26周时,成本-效果较差;疗程增加到26周时,以HbA_1c达标率为效果指标的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效果指标取95%CI上限时,成本-效果优于单用吡格列酮组。阿格列汀联用伏格列波糖治疗12周时,以HbA_1c降低值作为效果指标,成本-效果优于单用伏格列波糖组。建议今后应开展基于RCT的阿格列汀药物经济学研究,以及改善糖尿病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基于净效益回归分析法的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评价[D]. 康茜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 基于贝叶斯混合处理比较法对口服降糖药治疗Ⅱ型糖尿病成本—效果评价研究[D]. 郝光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3]. 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药物经济学研究[D]. 朱彩蓉. 四川大学. 2004
[4].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D]. 王志亮. 山东大学. 2010
[5].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住院费用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D]. 杜亚玲. 石河子大学. 2014
[6].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研究[D]. 陈璐. 复旦大学. 2008
[7].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D]. 孟欣. 广东药科大学. 2017
[8]. 不同药物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经济学评价[D]. 孙巧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9]. 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J]. 徐丙发, 秦侃, 范鲁雁. 中国药房. 2011
[10]. 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王瑜, 方煜, 胡明. 中国药房. 2016
标签: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药物经济学论文; 罗格列酮论文; 阿卡波糖论文; 降糖药论文; 经济学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