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颅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娟,彭妍舒[1](2022)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中的运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治疗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5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OS、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期间,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唐延伟[2](2021)在《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行妇科截石位术患者613例,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统计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与分期分布情况。比较2组年龄、体重指数、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手术时间、漏尿、术中低体温、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对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613例行妇科截石位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7.99%(49/613),发生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骶尾部(42.86%)、坐骨(18.37%)、支腿架接触部位(14.29%)、肩胛(10.20%)、头后部(8.16%)、约束带(6.12%);压力性损伤分期以Ⅲ期(32.65%)最常见;骶尾部、坐骨部位Ⅲ期和Ⅳ期压力性损伤较常见。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年龄、体重指数、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手术时间、漏尿、术中低体温、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高脂血症、心脏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偏瘦、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2 h、术中低体温、有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病是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发生组术前Braden评分低于未发生组,Waterlow量表评分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敏感度为63.27%,特异度为86.70%;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敏感度为57.14%,特异度为88.30%;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3.09%;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AUC大于单一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P<0.05)。结论妇科截石位术存在不同程度压力性损伤风险,年龄>70岁、偏瘦、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2 h、漏尿、术中低体温、有压力性损伤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出汗、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病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能有效预测压力性损伤风险,建议针对以上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3](2021)在《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研究说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此后关于UIA的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但目前仍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UIA诊疗指南推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十三五"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该指南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撰写,旨在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UIA的规范性诊疗。
张彤宇,刘鹏,向思诗,冯华,王天龙,王坤,刘海啸,郭为,李进,田蕊,郭慎全,何旭英,赵兵,王轩,陈周青,吴建梁,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4](2021)在《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研究说明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倾向。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其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具有残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自然史及转归不明确、治疗方式及效果不佳、并发症多样、随访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自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发布后,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两版指南。破裂颅内动脉瘤(RIA)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其相关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而我国关于RIA的规范性诊疗仍缺乏推荐,故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撰写了本指南,旨在对RIA的病因、诊断、治疗、并发症以及随访等内容进行更新与改写。
曹芳,刘少星,谢科宇[5](2021)在《无创体温监测系统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术中体温监测与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项目之一,持续的体温监测可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PIH)的发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创体温监测系统采用高精密热敏电阻,以便捷、精准及可自动连续采集体温数据的优势逐步取代传统体温计。综述Abreu BTTTM700无创体温监测系统、Philips IntelliVue MX600多功能监护仪及SpotOn温度监测系统等无创体温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体温监测准确性及精度,并对不同系统适用手术类型、体温监测范围、传感器粘贴方法及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监测等予以探讨,为围手术期体温监测技术标准及共识等制定提供参考。
曾亚茹,田磊,曾莉[6](2021)在《全程暖链体温管理方法对手术患儿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运用全程暖链体温管理方法降低手术患儿寒颤及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7年6月—12月本院各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3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月—6月50例手术患儿作为干预组,实施全程暖链体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寒颤发生率、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感染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中各时间段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暖链体温管理的实施,降低了患儿术中寒颤及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了术后患儿伤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为患儿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黄启康[7](2021)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中应用等体温与室温冲洗液的护理效果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中应用等体温与室温冲洗液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温冲洗液护理,观察组予以等体温冲洗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7 d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术后14 d内脑血管痉挛(CVS)发生情况,并于患者出院时评估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冲洗液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头晕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25±1.06)、(2.34±0.96)、(3.48±1.28)d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5.36±1.24)、(3.25±1.14)、(5.34±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7、4.360、7.112,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MCA的Vs、Vd、Vm、PI分别为(117.86±32.65)、(50.26±19.73)、(70.76±6.29)cm/s、(1.64±0.86)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86.29±22.04)、(42.62±15.17)、(61.11±7.09)cm/s、(0.75±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3、2.192、7.271、7.250,P<0.05);术后14 d,观察组CVS发生率为3.9%(2/51),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5.7%(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为(28.12±1.08)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26.67±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3,P<0.05);而观察组ADL量表评分(23.14±2.12)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6.98±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9,P<0.05)。结论于开颅夹闭术中使用等体温冲洗液护理更有利于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理想,且术后CVS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方超,柯剑娟[8](2021)在《术前TEAS预保温策略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麻醉后恢复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保温策略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麻醉后恢复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穴位组(AW组)、充气加温毯预热组(P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入麻醉准备间后,AW组采用穴位刺激仪对大椎及腰阳关穴进行电刺激30min,PA组全身加盖充气加温毯30min,C组在相应穴位贴电极,但不给予电刺激。观察并记录T0(入准备间)、T1(出准备间)、T2(麻醉诱导后)、T3(切皮后30min)、T4(切皮后60min)、T5(切皮后90min)、T6(入PACU 10min)时的核心体温;分析患者入准备间、术后24h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术前24h、术后3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T1时PA组、AW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C组(P<0.05),T2时AW组患者体温明显高于C组(P<0.05)。PA组、AW组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1)。苏醒期寒战发生率AW组4.0%,PA组8.0%,C组3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PA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AW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1)。POCD发生率AW组4.0%,PA组6.0%,C组2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4,P=0.015)。结论术前TEAS预保温策略可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老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POCD的发生率。
熊自超[9](2021)在《赣州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SWOT法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神经外科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ICI)现状及临床分布,确定ICI危险因素,根据ICI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追踪、观察并评价干预效果,为降低ICI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赣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就其术后ICI发生率和季节、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原菌、耐药性等临床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CI影响因素,通过态势分析法(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WOT)制定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并应用于试验组(2020年7~12月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2019年7~12月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ICI发生率。结果:(1)2015~2019年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共2597例,ICI发生率为6.47%;ICI发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6.85%下降至2018年的6.12%,后上升至2019年的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五年间ICI发生率春季4.27%、夏季9.81%、秋季6.79%、冬季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ICI平均发病时间为(10.23±2.19)d,术后8~14 d的ICI构成比最高38.10%,其次术后3~7 d为32.73%。(4)五年间不同性别IC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IC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44岁患者ICI发生率最低4.17%,≥60岁患者ICI发生率最高8.91%。(5)168例ICI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占61.73%,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G+)占35.80%;G-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主,G+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为主。(6)AB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仅对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50%;PA对亚胺培南及氨曲南的敏感率<30%。SA及SE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仅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SA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43.75%,SE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50%。(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等级、术前住院天数≥7 d、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术前刀片刮除备皮、手术时间≥4 h、术后留置引流管及术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漏为开颅术后ICI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试验组ICI发生率3.20%,对照组ICI发生率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VD病区开颅术后ICI发生率较高。(2)ICI发生率夏季最高,其次秋季,冬春季较低。(3)ICI平均发病时间为(10.23±2.19)d,主要为开颅术后3~14 d。(4)不同性别之间ICI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但不同年龄组ICI发生率有显着差异。(5)ICI病原菌以AB和PA等G-为主,其次为SA和SE等G+。(6)ICI主要病原菌AB、PA、SA和SE耐药性严重,AB仅对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较为敏感,PA对亚胺培南及氨曲南较为不敏感,SA及SE仅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100%敏感。(7)术后ICI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等级、术前住院天数≥7 d、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术前刀片刮除备皮、手术时间≥4 h、术后留置引流管及术后CSF漏。(8)根据术后ICI影响因素,采用SWOT法制定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ICI发生率。
孙玲玲[10](2021)在《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制定专科化的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探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对预防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基于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成立前馈控制小组,分析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并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初步制定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最后经过相关专家咨询确定最终的前馈控制护理措施。(2)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湖州市某三甲医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回顾性地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措施,收集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术后在复苏室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躁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体温发生率、疼痛程度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本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入室体温、手术部位、ASA分级(麻醉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在入PACU(麻醉复苏室)、入PACU10min后的SAS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PACU时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入PACU、入PACU10min、入PACU30min和出PACU时的体温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体温始终高于对照组。对各时间点体温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组别=14.646,P<0.01,F时间=257.466,P<0.01,F交互=4.914,P<0.01,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体温和各时间点的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4)两组患者入PACU、出PACU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两组患者在PACU内的躁动发生率和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CU停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前馈控制护理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2)前馈控制护理可减少术中体温的降低幅度,有效预防肺癌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发生。(3)前馈控制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但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不明显。(4)前馈控制护理可缩短肺癌患者术后在PACU内的停留时间,加快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对提高PACU内床位的周转率有一定的作用。
二、开颅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颅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中的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
2.2 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 |
2.3 GOS、GCS评分 |
3 讨论 |
(2)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与 方 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资料收集 |
1.2.2 压力性损伤评估 |
1.2.3 压力性损伤分期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
2.2 2组观察指标比较 |
2.3 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2.4 2组术前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比较 |
2.5 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评分预测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的ROC分析 |
3 讨 论 |
3.1 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现状 |
3.2 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3.3 Braden评分、Waterlow量表预测价值分析 |
(3)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UIA流行病学特点、证据推荐等级 |
1.1 UIA流行病学 |
1.1.1 |
1.1.2 |
1.1.3 |
1.2 证据、推荐等级 |
1.2.1 |
1.2.2 |
2 UIA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
2.1 UIA的症状、体征 |
2.2 影像学检查 |
2.2.1 MRA: |
2.2.2 CTA: |
2.2.3 DSA: |
2.2.4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vascular wall imaging,HR-VWI)及新的影像学技术 |
2.2.4. 1 HR-VWI: |
2.2.4. 2 影像学诊断新技术: |
3 风险评估、诊疗决策 |
3.1 总体介绍(破裂和增大) |
3.2 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
3.2.1 高血压: |
3.2.2 吸烟: |
3.2.3 既往SAH史: |
3.2.4 家族性动脉瘤史: |
3.2.5 其他危险因素: |
3.3 形态学危险因素 |
3.3.1 直径: |
3.3.2 纵横比(aspect ratio,AR): |
3.3.3 尺寸比(size ratio,SR): |
3.3.4 动脉瘤部位: |
3.3.5 不规则性: |
3.3.6 其他测量参数: |
3.4 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 |
3.4.1 动脉瘤形成: |
3.4.2 动脉瘤增大: |
3.4.3 动脉瘤破裂: |
3.5 血管壁病理特征及HR-VWI |
3.5.1 颅内囊性动脉瘤血管壁病理特征: |
3.5.2 颅内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风险预测: |
3.5.2. 1 评估动脉瘤壁炎性反应: |
3.6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
3.6.1 传统预测模型: |
3.6.2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
3.7 低风险UIA随访 |
4 介入治疗 |
4.1 适应证 |
4.2 囊状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
4.2.1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 |
4.2.1. 1 单纯弹簧圈栓塞: |
4.2.1. 2 球囊辅助栓塞: |
4.2.1. 3 支架辅助栓塞: |
4.2.1. 4 FD: |
4.2.1. 5 覆膜支架置入术: |
4.2.2 介入材料选择适应证: |
4.3 非囊性动脉瘤 |
4.3.1 IDA: |
4.4 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 |
4.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 |
5 开颅治疗 |
5.1 适应证 |
5.1.1 开颅手术的疗效: |
5.1.2 开颅手术的风险: |
5.1.3 开颅手术的危险因素: |
5.2 夹闭手术 |
5.2.1 外科技术的进步: |
5.2.2 夹闭术中影像技术: |
5.2.3 术中监测及血流控制: |
5.2.4 夹闭手术经验与预后: |
5.3 血管旁路移植联合动脉瘤孤立术 |
5.3.1 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方式: |
5.3.2 侧支循环评价: |
5.3.3 手术适应证: |
5.4 开颅术中的麻醉 |
5.4.1 麻醉监测: |
5.4.2 麻醉药物: |
5.4.3 麻醉管理要点 |
5.4.3. 1 颅内压管理: |
5.4.3. 2 血流动力学管理: |
5.4.3. 3 术中脑保护: |
5.4.3. 4 呼吸管理: |
5.4.3. 5 体温管理:诱导性低体温是否是一种有意义的神 |
5.4.3. 6 血糖管理: |
5.5 围术期用药 |
5.5.1 渗透性脱水剂: |
5.5.2 抗癫痫药物: |
5.5.3 抗血管痉挛药物: |
6 术后随访 |
6.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
6.1.1 随访方式 |
6.1.1. 1 DSA: |
6.1.1. 2 MRA: |
6.1.1. 3 CTA: |
6.1.2 随访时间: |
6.2 随访期宣教(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6.2.1 HRQo L的评价方式: |
6.2.2 UIA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
6.2.2. 1 治疗方式: |
6.2.2. 3 精神心理状况与认知功能: |
6.2.3 干预措施: |
6.3 复发处理 |
参与讨论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
(4)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RIA的流行病学与结局 |
1.1 RIA的流行病学 |
1.2 RIA的自然病史和转归 |
2 RIA的手术治疗 |
2.1 RIA患者状态的临床评估 |
2.2 RIA的术前辅助检查 |
2.3 RIA的治疗时机 |
2.4 RIA的术前处理 |
2.4.1 一般对症治疗: |
2.4.2 生命体征监护: |
2.4.3 水和电解质平衡与血糖管理: |
2.4.4 其他预防性用药: |
2.5 RIA治疗术中的麻醉管理 |
2.5.1 麻醉前评估: |
2.5.2 麻醉监测: |
2.5.3 麻醉方法: |
2.5.4 麻醉药物: |
2.5.5 麻醉管理要点 |
2.5.5.1 颅内压管理方面: |
2.5.5.2 血流动力学管理方面: |
2.5.5.3 术中脑保护方面: |
2.5.5.4 电解质管理: |
2.5.5.5 呼吸管理: |
2.5.5.6 体温管理: |
2.5.5.7 血糖管理: |
2.5.5.8 血液管理: |
2.6 RIA的血管内治疗 |
2.6.1 单纯弹簧圈栓塞: |
2.6.2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
2.6.3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
2.6.4 FD置入: |
2.6.5 覆膜支架置入: |
2.7 开颅手术治疗 |
2.7.1 夹闭手术: |
2.7.2 复合手术: |
2.7.3 术中监测及影像: |
2.8 围手术期特殊用药 |
2.8.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2.8.2 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
2.8.3 抗癫痫药物: |
3 RIA并发症的防治 |
3.1 血管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
3.1.1 动脉瘤再破裂: |
3.1.2 血栓栓塞: |
3.1.3 弹簧圈或支架移位: |
3.1.4 分支血管出血: |
3.2 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
3.2.1 牵拉损伤: |
3.2.2 静脉性梗死: |
3.2.3 动脉性梗死: |
3.2.4 动脉瘤再破裂: |
3.2.5 颅神经麻痹: |
3.3 术后恢复期并发症防治 |
3.3.1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的定义: |
3.3.2 EBI概述: |
3.3.3 脑血管痉挛的处理: |
3.3.4 迟发性脑缺血的处理: |
3.3.5 SAH相关性脑积水: |
3.3.6 癫痫: |
3.3.7 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
3.3.8 贫血: |
3.3.9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
3.3.10 心肺并发症: |
3.3.11 认知功能障碍: |
3.3.11.1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 |
3.3.11.2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功能障碍评定量表: |
3.3.11.3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障碍的既往研究: |
3.3.11.4 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 |
3.3.12 SAH相关性脑水肿: |
4 RIA的随访 |
4.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
4.1.1 随访方式 |
4.1.1.1 DSA: |
4.1.1.2 MR血管成像(MRA): |
4.1.1.3 CTA: |
4.1.2 随访时间: |
4.2 随访期宣教 |
4.2.1 生活质量总体评价: |
4.2.2 复发处理: |
5 指南说明 |
(5)无创体温监测系统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围手术期体温监测及相关研究 |
2 无创体温监测系统技术原理 |
3 无创体温监测系统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
3.1 Abreu BTTTM 700无创体温监测系统 |
3.2 Philips Intelli Vue MX600多功能监护仪 |
3.3 Datex-Ohmeda S/5麻醉多功能监护仪 |
3.4 Spot On温度监测系统 |
3.5 3MTM Bair HuggerTM温度监测系统 |
3.6 Temple Touch Pro体温监测系统 |
3.7 i Thermonitor无线体温传感器 |
3.8 无创TcoreTM温度监测系统 |
4 展望 |
(6)全程暖链体温管理方法对手术患儿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干预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鱼骨图分析法[4-6] |
1.2.3 干预组 |
1.2.4 监测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术后寒颤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儿术中各时间段体温变化的比较 |
2.3 两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 |
3 讨论 |
3.1 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 |
3.2 手术室环境 |
(7)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中应用等体温与室温冲洗液的护理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指标检测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估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CVS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比较 |
3 讨论 |
(8)术前TEAS预保温策略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麻醉后恢复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麻醉方式 |
1.2.2 保温策略 |
1.2.3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
2.2 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3 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核心体温比较 |
2.4 各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 |
2.5 各组患者认知功能相关评分比较 |
3 讨论 |
(9)赣州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SWOT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开颅术后ICI研究现状 |
1.1.1 国外开颅术后ICI现状 |
1.1.2 国内开颅术后ICI现状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方法 |
2.3.1 诊断标准 |
2.3.1.1 CVD诊断标准 |
2.3.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
2.3.1.3 糖尿病诊断标准 |
2.3.1.4 ICI诊断标准 |
2.3.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
2.3.3 术后ICI目标性监测 |
2.3.4 术后ICI调查 |
2.3.5 观察指标 |
2.3.6 干预措施 |
2.3.6.1 内因分析 |
2.3.6.2 外因分析 |
2.3.6.3 策略分析 |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开颅术后ICI时间分布 |
3.1.1 各年度及平均ICI发生率 |
3.1.2 各季节ICI发生率 |
3.1.3 术后ICI发病时间分布 |
3.2 开颅术后ICI人群分布 |
3.2.1 术后ICI性别分布 |
3.2.2 术后ICI年龄分布 |
3.3 开颅术后ICI病原学特征 |
3.3.1 病原菌分布 |
3.3.2 主要G-药敏结果 |
3.3.3 主要G+药敏结果 |
3.4 开颅术后ICI危险因素分析 |
3.4.1 开颅术后ICI单因素分析 |
3.4.2 开颅术后IC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干预情况 |
3.5.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
3.5.2 两组患者术后ICI发生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开颅术后ICI发生率 |
4.2 开颅术后ICI临床分布 |
4.2.1 季节性 |
4.2.2 发病时间 |
4.2.3 性别 |
4.2.4 年龄 |
4.2.5 病原学 |
4.3 开颅术后ICI危险因素 |
4.3.1 年龄≥60岁 |
4.3.2 合并糖尿病 |
4.3.3 术前住院天数≥7 d |
4.3.4 术前刀片刮除备皮 |
4.3.5 手术等级 |
4.3.6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 |
4.3.7 手术时间≥4 h |
4.3.8 术后留置引流管 |
4.3.9 术后CSF漏 |
4.4 开颅术后ICI干预研究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神经外科CVD病区开颅术后ICI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综述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研究现状及控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相关概念及定义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样本量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伦理审查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分组 |
2.2.2 干预方法 |
2.2.3 监测指标 |
2.2.4 研究工具 |
2.2.5 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过程 |
2.2.6 麻醉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两组患者苏醒期S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体温比较 |
3.4 两组患者苏醒期FLACC疼痛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低体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
3.6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 PACU 停留时间比较 |
4 讨论 |
4.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
4.2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
4.3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PACU内低体温的影响 |
4.4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PACU内疼痛的影响 |
4.5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的影响 |
4.6 前馈控制护理对患者手术时间、PACU内停留时间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现状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开颅术后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中的运用分析[J]. 李小娟,彭妍舒. 贵州医药, 2022(01)
- [2]妇科截石位术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唐延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10)
- [3]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耿介文,翟晓东,吉喆,向思诗,冯华,王天龙,刘健,朱巍,李文强,米热扎提·吐尔洪,刘海啸,郭为,伍聪,李路莹,梁锐超,曾云辉,郭慎全,何旭英,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4]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张彤宇,刘鹏,向思诗,冯华,王天龙,王坤,刘海啸,郭为,李进,田蕊,郭慎全,何旭英,赵兵,王轩,陈周青,吴建梁,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8)
- [5]无创体温监测系统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曹芳,刘少星,谢科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1(08)
- [6]全程暖链体温管理方法对手术患儿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 曾亚茹,田磊,曾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08)
- [7]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中应用等体温与室温冲洗液的护理效果对比[J]. 黄启康. 中外医疗, 2021(22)
- [8]术前TEAS预保温策略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麻醉后恢复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 方超,柯剑娟. 重庆医学, 2021(12)
- [9]赣州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SWOT法干预研究[D]. 熊自超. 南昌大学, 2021(01)
- [10]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D]. 孙玲玲.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