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的微结构特征

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的微结构特征

论文摘要

黄土作为一种特殊的介质,以其强烈的结构性、水敏性和地震易损性而闻名,其中水敏性和地震易损性又往往源于其结构性,是结构性的次生特性表现。黄土在天然的湿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因其复杂的物理特性使其在浸水后骨架结构迅速发生改变和破坏,从而引发黄土湿陷、黄土液化和地基沉降等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存在着重大威胁,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黄土的特殊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黄土作为一种颗粒材料,黄土的宏观灾变力学表现受控于其内部结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孔隙、颗粒和骨架组成的特殊结构,以及基于此的颗粒接触体系和力链结构。因此,研究黄土的微结构变化对评价黄土的工程特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陕西省白鹿塬地区不同黄土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勘察、原位试验、微结构试验及图像重构等方法对黄土颗粒、孔隙及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该区黄土灾变力学理论的研究和黄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成果归纳如下:(1)研究了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的三维微结构特征,确定了白鹿塬地区黄土颗粒指标(颗粒形态、颗粒大小分布、颗粒球度分布、颗粒定向性)、孔隙指标(孔隙及孔喉)、结构指标(颗粒接触方式、骨架颗粒排列方式及微结构类型)的定量化特征。(2)黄土中颗粒三维形态主要分为板状颗粒、长条状颗粒、多棱角状颗粒、次球状颗粒及棱状颗粒五大类,按球度大小分为长条状及片状(0-0.1)、次长条状及次片状(0-0.3)、多棱角状(0.3-0.7)、次球状(0.7-0.9)及球状(0.9-1),三维定量分析表明各个地层中多棱角状颗粒最多,介于71.3%-94.7%之间,次球状颗粒含量次之,含量范围在4%-22.7%之间。(3)由颗粒定向分布特征分析可知,白鹿塬地区S1、L2、S2、L3、L5、L6、S7、L9及S9九个地层大部分颗粒长轴与Z轴夹角介介于70°-90°之间,即呈近水平分布,更易构成相互支撑的镶嵌结构;L1、S3、L4、S5、S10及L11六个地层大部分颗粒长轴与Z轴夹角<40°,即呈近垂直或倾斜分布,这些地层更易形成富含孔隙的亚稳态架空结构。(4)基于所建白鹿塬地区不同黄土地层孔隙三维微结构模型提取出孔隙和孔隙体积均呈偏态分布,分布参数随埋深的增加均逐渐减小,说明孔隙类型随埋深的变化表现为:孔隙随深度的增加,较小的孔隙数量逐渐增加,孔隙集团化程度降低,分布密度增大,孔隙的形态更加复杂。通过将孔喉总面积和相应地层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发现孔隙三维微结构模型在以大、中孔隙为主的黄土样品中更加适用。白鹿塬地区黄土颗粒之间的接触方式包括点-点,点-线,面-面,点-面以及胶结接触,骨架排列以架空排列和镶嵌排列为主。按连结方式将白鹿塬地区微结构类型分为蜂窝结构和絮凝结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象水文特征
  •   2.3 研究区地形地貌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研究区地层岩性及地层结构
  •   2.6 区域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 第三章 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3.1 黄土试样的获取
  •     3.1.1 钻探点的选取
  •     3.1.2 试样的采集
  •   3.2 土的基本物理特性
  •     3.2.1 土的基础物理指标
  •     3.2.2 黄土颗粒分析试验
  •     3.2.3 黄土粒度分析
  •     3.2.4 黄土粒度参数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三维微结构定量化研究方法
  •   4.1 黄土微结构试样的制备
  •     4.1.1 样品选取
  •     4.1.2 样品干燥
  •     4.1.3 样品的浸泡
  •   4.2 黄土微结构图像的获取
  •     4.2.1 试样的研磨、抛光
  •     4.2.2 黄土微结构图像
  •   4.3 黄土三维微结构的重构
  •     4.3.1 图像的预处理
  •     4.3.2 图像阈值选取及分割
  •     4.3.3 颗粒三维模型及孔隙概念模型的建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的微结构特征
  •   5.1 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颗粒的定量特征
  •     5.1.1 黄土颗粒形态
  •     5.1.2 颗粒大小分布特征
  •     5.1.3 颗粒球度分布特征
  •     5.1.4 颗粒定向性分布特征
  •   5.2 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孔隙的定量特征
  •     5.2.1 孔隙
  •     5.2.2 孔喉
  •   5.3 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的微结构特征
  •     5.3.1 颗粒接触方式
  •     5.3.2 骨架排列方式
  •     5.3.3 微结构类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汉彬

    导师: 邓龙胜

    关键词: 黄土,三维微结构模型,颗粒球度,颗粒定向性,孔隙,孔喉,颗粒大小

    来源: 长安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质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长安大学

    分类号: TU444;P642.131

    总页数: 73

    文件大小: 6361K

    下载量: 134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的照相故事[J]. 中国老年 2016(17)
    • [2].白鹿塬滑坡的坡体结构和变形机理[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02)
    • [3].西安市白鹿塬休闲体育旅游模式开发现状与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06)
    • [4].乡土文化 绿色之魂——以西安白鹿塬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设计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1)
    • [5].西安白鹿塬黄土渗透性与含水条件[J]. 地理研究 2009(05)
    • [6].西安白鹿塬北缘黄土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01)
    • [7].走向城市的乡村[J]. 陕西水利 2010(02)
    • [8].白鹿塬樱桃品牌营销探究[J]. 时代金融 2013(14)
    • [9].西安市白鹿塬高校青年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长江丛刊 2017(34)
    • [10].西安白鹿塬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的古气候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1)
    • [11].白鹿塬某黄土崩塌稳定性分析及危害性评价[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19)
    • [12].白鹿塬中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断层活动特征分析[J]. 地震研究 2012(01)
    • [13].庞川(二首)[J]. 诗歌月刊 2009(04)
    • [14].西安市白鹿塬直观坡面生态景观林规划设计[J]. 中国城市林业 2012(01)
    • [15].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的差异性研究——基于西安市上王村、白鹿塬及大峪口乡村旅游者的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6)
    • [16].西安东南郊居民饮用井水中氡的含量水平[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9(05)
    • [17].化境于笔 功于砚池[J]. 西部大开发 2012(09)
    • [18].端午四库大鲤[J]. 钓鱼 2013(13)
    • [19].抽枝宝在樱桃树上的使用效果[J]. 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3(05)

    标签:;  ;  ;  ;  ;  ;  ;  

    白鹿塬不同黄土地层的微结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