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快堆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组件,快中子,燃耗,冷却剂,参数,稠密。
快堆组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淞,杨红义,周志伟,冯预恒[1](2018)在《快堆组件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详细研究快堆组件棒束中的流动换热特性,本工作采用Fluent程序对169棒束快堆燃料组件进行叁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流量为10.92~18.67kg/s时,计算得到的压降与已公开发表文献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3.41%。内子通道的相对温度升高,呈现出周期为1/3螺距的波动,内子通道的局部温度比子通道程序SUPERENERGY计算的结果更高。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可更为准确地预测棒束通道内的流动换热情况,为今后组件棒束热工水力学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淞,杨红义,周志伟,冯预恒[2](2018)在《快堆组件稠密棒束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详细研究快堆组件稠密棒束中的冷却剂流动方式,本工作采用Fluent程序对169棒束快堆燃料组件进行了叁维数值模拟,并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由计算结果可知:计算得到的摩擦系数结果在Re为35 885~61 354时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从中心到外围,横向流和轴向流在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呈现出不同的流动特性。根据模拟结果可更准确地预测棒束通道内的流动情况,可为今后稠密棒束组件水力学设计和子通道内流量测量试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樊翔宇[3](2017)在《钠冷快堆组件结构材料发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介绍的是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的结构材料的发展现状。包壳材料从最初的316奥氏体钢,最终的发展方向是ODS铁素体/马氏体钢;外套管从最初的316奥式体钢,最终发展方向同样是ODS钢。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组件结构材料性能的提高也将提高燃料组件的燃耗水平,并直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29期)
李淞,周志伟,冯预恒[4](2017)在《快堆组件棒束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详细研究快堆组件棒束中的冷却剂流动方式,本工作采用Fluent程序对169棒束快堆燃料组件进行叁维数值模拟。与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的摩擦系数结果在Re在35000~60000范围内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Re数较低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离较大。(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9-24)
刘云焰,孙玉,申凤阳,吴纯良,李兴[5](2017)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快堆组件形位测量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套快堆组件形位测量控制系统,用于中国实验快堆屏蔽层组件和反射层组件热冲击试验课题中组件形状尺寸测量。采用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实现了系统的硬件,采用Labview平台编制了系统的软件。该系统具有控制功能、测量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快堆组件的偏心值、扭曲度和弯曲度等形状尺寸的测量功能。试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测量准确、功能齐全、安全测控,达到设计目的。(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01期)
杜夏楠,曹良志,郑友琦[6](2017)在《基于点截面的快堆组件均匀化参数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快中子反应堆的中子学计算中,少群参数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最终的计算精度。通过直接利用点截面的方法产生具体问题的精细群截面,随后进行组件输运计算并以获得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归并能群从而得到组件的均匀化少群参数,可以较精确地考虑中等质量核素在中高能量段具有的非常强烈的弹性散射共振效应以及全能量段存在的多核素共振干涉效应等问题。计算结果表明,由点截面产生的细群截面误差均在1%以内,进行能谱计算并利用该能谱归并能群得到少群参数的误差也在1%以内。随着截面精度的改善,最终堆芯计算的精度得到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7年01期)
翟伟明,周平,程道喜,齐晓光[7](2014)在《快堆组件模态测试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组件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堆内冷却剂流动很可能导致相邻组件间的相互碰撞,同时由于冷却剂的持续冲击,组件也可能产生周期性的受迫振动,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组件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因此,组件的模态实验(固有振动特性测量)是组件设计验证实验中的关键一环,关系到组件的设计合理性及运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4年00期)
杜夏楠,吴宏春,郑友琦[8](2014)在《蒙特卡罗方法在快堆组件参数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快中子反应堆中,中等核素的散射共振现象以及空间耦合效应较为明显。为解决此问题,使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Open MC程序产生少群快堆组件参数,传递给基于确定论方法的堆芯程序进行混合计算。采用二维径向-轴向坐标几何的等效堆芯作为产生组件参数的计算模型。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结构材料在高能区的散射共振现象;同时混合计算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可应用于快堆的稳态计算。(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4年S2期)
颜见秋,李富[9](2008)在《气冷快堆组件均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冷快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的推荐堆型之一,它具有高温多用途、增殖燃料等优点。作为一个很前沿的概念,气冷快堆各选方案较多,结构很特殊,国内外对气冷快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成套的研究方案及成熟的计算程序,所以一般使用蒙特卡罗程序与点燃耗计算程序耦合计算的方法进行初步计算研究。若用这种方法进行全堆燃耗计算,并精细到组件内部,计算量将大到不切实际,所以需要对燃料组件以及控制棒组件进行均匀化处理。本文针对一个气冷快堆的设计方案,针对单组件模型和全堆芯模型,采用MCNP耦合ORIGEN的方法,计算了有关临界、燃耗过程的几个重要物理特性,比较了精细化结构和组件均匀化方法的差别,说明了采用组件均匀化方法进行气冷快堆全堆燃耗计算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08-01)
赵树峰,罗锐,王洲,石晓波,杨献勇[10](2007)在《快堆组件盒壁破损机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快堆内发生超设计基准事故后,故障组件盒会发展到沸腾池,事故下一步的传播取决于池壁破损。文章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对3种主要盒壁破损机理建立模型,并在法国SCARABEE堆内实验中的BE+3和PV-A实验以及堆外GEYSER实验上进行了模型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对PV-A实验的池壁破损给予了合理解释,总结出快堆池壁破损的相关结论,并对堆内发生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FCI)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07年04期)
快堆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详细研究快堆组件稠密棒束中的冷却剂流动方式,本工作采用Fluent程序对169棒束快堆燃料组件进行了叁维数值模拟,并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由计算结果可知:计算得到的摩擦系数结果在Re为35 885~61 354时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从中心到外围,横向流和轴向流在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呈现出不同的流动特性。根据模拟结果可更准确地预测棒束通道内的流动情况,可为今后稠密棒束组件水力学设计和子通道内流量测量试验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堆组件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淞,杨红义,周志伟,冯预恒.快堆组件数值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2].李淞,杨红义,周志伟,冯预恒.快堆组件稠密棒束数值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3].樊翔宇.钠冷快堆组件结构材料发展概述[J].科技视界.2017
[4].李淞,周志伟,冯预恒.快堆组件棒束数值模拟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5].刘云焰,孙玉,申凤阳,吴纯良,李兴.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快堆组件形位测量控制系统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7
[6].杜夏楠,曹良志,郑友琦.基于点截面的快堆组件均匀化参数计算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
[7].翟伟明,周平,程道喜,齐晓光.快堆组件模态测试实验[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4
[8].杜夏楠,吴宏春,郑友琦.蒙特卡罗方法在快堆组件参数计算中的应用[J].核动力工程.2014
[9].颜见秋,李富.气冷快堆组件均匀化研究[C].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10].赵树峰,罗锐,王洲,石晓波,杨献勇.快堆组件盒壁破损机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