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结构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海洋,动力,模型,射流,载荷,应力。
海洋结构物论文文献综述
高博,彭欣,于利民,孙洪源,于福临[1](2019)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特点,以SPD软件为辅助工具,开展虚拟仿真教学。以企业真实船舶建造技术作为教学案例,通过SPD软件展示船舶叁维建模过程和建造流程等;阐述现代造船模式,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分析制造方式的优缺点,对制造技术提出建议,加深学生对船舶建造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21期)
韩旭亮,谢彬,王世圣[2](2019)在《海洋浮式结构物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定位是指船舶或者海洋浮式结构物既安装锚泊定位,又安装动力定位,从而实现稳定又节能的目的。本文基于势流理论、细长杆理论和PID控制理论,采用时域方法对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研究复杂环境条件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浮体运动响应、锚泊缆索张力响应、推进器推力响应及角度变化情况,评估混合定位能力及系统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刘贵杰,王清扬,田晓洁,谢迎春[3](2020)在《海洋结构物小尺度桩柱的水动力系数研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归纳了基于Morison方程求解小尺度桩柱的水动力系数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单桩柱和群桩两个方面对水动力系数的研究成果,包括纯波、波流混合、横向力、直立桩柱、倾斜桩柱、复杂结构桩柱、粗糙度等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在波流条件下水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归纳了当前水动力系数的求解方法;介绍了在水动力系数的物模实验、数值仿真以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上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1期)
娄敏,张耘晗[4](2019)在《海洋结构物动力实验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围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设计了海洋结构物动力综合创新性实验。该实验不仅可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了电测法测试技能及信号处理技能。通过实验拓展,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杨硕,于昌利,郭启博[5](2019)在《基于等效结构应力的海洋焊接结构物疲劳寿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在波浪中长期承受交变应力,极易造成焊缝疲劳破坏。等效结构应力法有计算精确,网格不敏感等优越性,但其极少应用于评估船舶分段疲劳寿命。因此,本文应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对船舶分段进行疲劳分析,以400TEU的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参照《船舶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评估其在12种工况下焊缝的等效结构应力,并对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参考美国ASME (2007)标准的主S-N曲线,结合Miner疲劳损伤模型评估得焊缝的疲劳年限。通过对集装箱船分段所评估焊缝节点的等效结构应力分析,发现集装箱船底部与中纵剖面交接处的焊缝在中间位置最易发生疲劳破坏,在设计与加工工艺方面应格外注意。(本文来源于《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22)
龙雪[6](2019)在《海洋结构物作用下海冰破坏模式及冰载荷的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在寒冷地区的资源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海冰与海洋结构物的相互作用会对结构稳定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展了针对海冰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冰载荷的大量研究,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现场监测、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等。近年来,数值模拟方法在海冰与海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的冰载荷计算中也得到了发展。由于海冰具有脆性材料的力学特性,传统的有限元方法难以准确描述海冰的破坏模式。离散元方法被广泛用于岩石、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的破碎过程分析中,而采用具有粘结和失效功能的离散元方法可对海冰破碎、重迭和堆积等动力过程进行有效模拟。此外,采用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可提高离散元模拟的计算效率和规模,使该方法可应用于海冰工程的大规模数值模拟中。目前,在离散元方法中建立合理的粘结模型和失效准则以描述海冰在与海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并揭示海冰破坏模式与结构冰载荷之间的关系,是离散元方法在海冰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采用面向海冰工程的离散元数值方法模拟海冰与海洋结构物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展了离散元方法的粘结和失效准则、针对海冰材料的宏微观参数关系、基于GPU的并行算法等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海洋结构类型和海冰参数下结构冰载荷特性及海冰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具体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点:(1)通过具有粘结功能的球体单元构造了海冰模型,分别对球体单元的平行粘结模型、拉剪分区断裂准则、混合断裂准则、线性接触模型和运动方程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基于GPU并行的离散元算法及其在工程海冰应用中的改进方法。(2)通过模拟海冰单轴压缩试验和叁点弯曲试验,建立海冰强度与微观离散元参数之间关系,提出了由海冰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确定离散元颗粒单元间粘结强度及内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正交试验原理分析离散元参数对模拟结果的敏感性,确定重要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3)针对海冰与锥体结构作用过程进行模拟,将结构冰载荷和海冰破坏模式与渤海实测数据及汉堡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离散元参数选取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海冰与锥体结构相互作用时主要发生弯曲破坏,其破坏过程受到锥体倾斜角度、锥体直径、冰速、冰厚及冰锥作用位置等因素影响,可导致结构冰载荷的变化;从宏观海冰破碎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及微观颗粒单元间的粘结失效模式两个方面,对海冰破坏模式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锥体静冰力的计算公式。(4)采用拉剪分区断裂准则和考虑损伤的混合断裂准则分别模拟海冰与直立结构作用时海冰的破碎过程,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断裂准则更适用于海冰挤压破碎过程的模拟。采用该方法研究冰速对其挤压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冰在较高冰速下发生脆性挤压破坏,使结构产生随机振动:而在较低冰速下则会发生韧性挤压破坏,使结构产生稳态振动。结合冰载荷、结构振动、海冰与结构的相对运动速度及单元间粘结失效次数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较低冰速下海冰韧脆转变的物理过程。由此说明海冰的挤压破坏过程不仅与自身力学性质有关,还受到结构振动的影响,从而验证了较低冰速下结构稳态振动具有自激振动特性。此外,在海冰与直立结构相互作用过程的离散元模拟中分析了结构上的冰压力分布特性,并深入研究了高压区的产生机理。(5)对核电站取水口浮冰的堆积作用及海冰与核动力浮式平台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离散元模拟。根据浮冰的形状特点构建其离散元模型,同时考虑了风和流作用下浮冰在取水口处的堆积过程。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海冰的平均尺寸、密集度及流速叁个因素对海冰堆积过程的影响,从而对海冰堆积高度进行了合理预判,降低了核电站取水口浮冰堆积造成的阻塞危险。核动力浮式平台在冰区作业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冰性能,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海冰与其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平台结构的冰载荷,为结构的抗冰设计提供了合理参考。最后,对海冰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离散元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军[7](2019)在《空化射流技术在海洋石油水下结构物海生物清理作业中的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结构物长时间在海水中浸泡,结构物表面会生长大量海生物,这些海生物的生长一方面增加了结构物的载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结构物所处海域洋流的阻力,对海洋石油海上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海洋石油水下结构物的安全运行,以及满足相关结构物检测规范的要求,需要定期对水下结构物的海生物进行清理,以有效减少结构物的载荷、海生物对结构物涂层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水下洋流冲刷阻力。本文主要介绍了空化射流技术的工作原理、现场应用,以及与传统高压水清理比较,在安全、节能及高效方面存在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韩敬艳[8](2019)在《弃置拆除的海洋结构物运输固定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弃置拆除的海上平台及单点日益增多,运输装船固定已成为弃置拆除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根据弃置项目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弃置拆除的海洋结构物装船固定需要的整套设计计算流程图。并以该流程图为基础,结合拆除结构物的特点、驳船的特点、施工条件的限制,详细介绍了驳船上装船固定的布局要点,以及常见装船固定方式,如垫墩、抬梁、临时支撑、边挡等。同时阐述了每种固定方式的计算方法、注意要点及规范选择。(本文来源于《石油工程建设》期刊2019年01期)
卞光夫[9](2018)在《基于SPH-FEM耦合算法的海冰-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冰区海洋结构物冰载荷的计算是极地工程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冰载荷的准确计算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性,对冰区海洋结构物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数值模拟方法是冰载荷计算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的有限元方法具有算法成熟、计算效率高的特点,但在模拟大变形问题时会出现网格畸变、负体积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海冰破坏正属于这样的大变形问题,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作为一种无网格计算方法,在处理大变形问题上有很大优势,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及非线性有限元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比了两种方法在模拟固体材料平板冲击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情况;介绍了两种SPH-FEM耦合方法:虚粒子耦合方法和固连接触耦合方法,模拟了叁维耦合梁的叁点弯曲现象,讨论了耦合界面处物理量的连续性。引入用于模拟易碎材料的Johnson-HolmquistII材料模拟海冰,介绍了材料的本构模型与参数选取过程,分析了主要参数对材料强度的灵敏度;根据所选材料参数对海冰的单轴压缩与冰锥的压缩现象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选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基于SPH-FEM耦合方法与海冰本构模型,对渤海JZ20-2 MUQ海洋平台的冰载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ISO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得到的冰载荷基本一致;对破冰船航行于层冰中的冰载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冰载荷的影响因素。对船舶舷侧板架与冰碰撞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船舶舷侧板架在海冰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包括板架应力与变形,分析了冰体形状、碰撞位置、碰撞速度等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12-22)
赵乃东,魏佳广[10](2018)在《海洋结构物组块吊装和模拟系统功能需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海洋结构物组块吊装模拟系统软件,分析了组块吊装流程中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模拟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方法,建立了模拟系统软件的框架模式。(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31期)
海洋结构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合定位是指船舶或者海洋浮式结构物既安装锚泊定位,又安装动力定位,从而实现稳定又节能的目的。本文基于势流理论、细长杆理论和PID控制理论,采用时域方法对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研究复杂环境条件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浮体运动响应、锚泊缆索张力响应、推进器推力响应及角度变化情况,评估混合定位能力及系统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结构物论文参考文献
[1].高博,彭欣,于利民,孙洪源,于福临.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2].韩旭亮,谢彬,王世圣.海洋浮式结构物混合定位瞬态动力响应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3].刘贵杰,王清扬,田晓洁,谢迎春.海洋结构物小尺度桩柱的水动力系数研究与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4].娄敏,张耘晗.海洋结构物动力实验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5].杨硕,于昌利,郭启博.基于等效结构应力的海洋焊接结构物疲劳寿命评估[C].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6].龙雪.海洋结构物作用下海冰破坏模式及冰载荷的离散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9
[7].陈军.空化射流技术在海洋石油水下结构物海生物清理作业中的安全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9
[8].韩敬艳.弃置拆除的海洋结构物运输固定方法分析[J].石油工程建设.2019
[9].卞光夫.基于SPH-FEM耦合算法的海冰-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10].赵乃东,魏佳广.海洋结构物组块吊装和模拟系统功能需求研究[J].山西建筑.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