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湿气候论文_董国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湿气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湿气,风洞,气候,远海,参数,感觉,南海。

热湿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董国明[1](2019)在《极端热湿地区建筑气候分区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说明南海地区与陆地夏热地区的差异,引入了"最热季"的概念,分析在建筑气候学范畴内将南海地区重新命名为极端热湿地区的重要性;根据该区域内各地的空气温湿度特征,并从最热季水平面日平均太阳辐射、最热季温度≥26℃的天数、最热季湿度≥70%的天数、最热季平均风速等方面对典型的城市或岛礁进行对比,分析将极端热湿地区进行建筑气候分区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李令令,孟庆林,张磊,李琼[2](2019)在《多参数动态热湿气候风洞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主研发并建设了多参数动态热湿气候风洞,完成了风洞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照度、天空有效温度、降雨、风速、盐雾7个参数实现的设备配置。以典型环境参数为例,给出部分气候参数耦合试验结果。测试表明,该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该风洞的建设,为大陆及海岛极端含盐热湿气候环境下建筑热工物理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刘艳峰,宋雪丹,王莹莹,刘露露,刘加平[3](2019)在《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湿负荷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湿负荷计算值偏小的问题,本文对该气候条件下室内湿负荷的构成及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传统湿负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空气渗透及围护结构吸放湿引起的湿负荷。研究结果表明,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湿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58%左右。若采用附加百分数法计算建筑湿负荷,根据本文迭加法中湿负荷与显热负荷的比值得到附加百分数,其值宜取1.4。最后,根据本文湿负荷计算方法,本文列出了极端热湿气候区不同单位面积显热负荷对应的湿负荷,为空调装机容量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9年08期)

张宏,曹彬,刘锦红,刘加平,朱颖心[4](2019)在《热湿气候区远海岛礁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湿气候区远海岛礁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高温、高湿、强太阳辐射、日/年温差小、高盐雾、全年海风等。通过主观问卷和客观参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岛礁居民的热中性温度、热偏好温度、热舒适温度范围及岛礁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策略。招募了150名岛礁居民作为受试者,通过现场实验,得到570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岛礁居民的热中性SET为25.4℃,热偏好SET为27℃,热舒适SET范围为20.2~30.5℃。在岛礁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是影响受试者热舒适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并没有显着影响受试者热舒适投票。(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8期)

黄明[5](2019)在《热湿气候风洞内营造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南海地区海域辽阔,岛屿众多,具有显着的高温、高湿、强辐射、高风速、高盐雾的热带海洋气候特点。现今,南海岛屿的开发日渐火热,然而缺乏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和体系去指导建设。因南海岛屿的特殊性,建筑技术研究不能频繁地进行现场实验,迫切地需要建设一个能够营造南海岛屿实际大气环境的风洞。建设这一风洞的难点在于其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控制,需要提出一套控制盐雾浓度的策略。本文基于已有的热湿气候风洞,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1、改造热湿气候风洞,确定实验方案。介绍了热湿气候风洞的盐雾发生装置和大气采集装置,并对风洞内风场进行测试和分析;基于南海岛屿典型气象年参数(JGJ346T-2014),制订第一阶段实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工况。2、气象要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通过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的单一变量实验,寻找各气象要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湿空气含盐浓度越高,盐雾粒子扩散速率、沉降速率也越大;在65%~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也随之增大,盐雾扩散速率也增大;在0.5m/s~2.5m/s的风速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增大,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随之减小,沉降速率也随之减小;风速大小是影响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主导因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程度比温度、相对湿度要显着。3、热湿气候风洞内盐雾浓度控制策略研究。本研究选取若干个岛屿的典型气象日,通过改造后的热湿气候风洞,以风速大小为唯一考量因素制定盐雾浓度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际岛屿含盐大气环境营造实验。结果显示,以风速大小为主导的盐雾浓度控制策略能够使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稳定在(6±1)mgNaCl/m3;得到各风速工况的实际盐雾环境营造推荐策略。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气候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岛屿典型气象日实际大气环境营造实验,总结了各风速工况条件下的盐雾浓度控制推荐策略。(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郭兴国,刘英,罗鸿韬,刘向伟,陈国杰[6](2019)在《热湿气候地区墙体热湿耦合迁移模型热湿物性参数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热湿气候地区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中的等温吸放湿曲线斜率、液态水传递系数、水蒸气传递系数、导热系数、比热容作为输入参数,将温度和相对湿度作为输出参数,通过生成Sobol序列对热湿物性参数进行采样,并使用Sobol灵敏度分析法对采样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热湿物性参数的一阶灵敏度指数和总灵敏度指数,进而分析各热湿物性参数对墙体内温湿度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等温吸放湿曲线斜率和液态水传递系数对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影响较大,而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对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影响较小。因此,在进行墙体热湿耦合模拟时需将等温吸放湿曲线斜率和液态水传递系数视为温度和湿度的函数处理,而水蒸气传递系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可视为常数处理。(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崔亚平,谢静超,刘加平,王建平,白璐[7](2019)在《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外壁面总换热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中国不同气候区主要代表城市冬、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及逐时降雨情况,采用理论研究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流、辐射和蒸发换热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而计算各城市外壁面总换热系数。结果表明:极端热湿气候区风速远大于内陆地区且壁面潮湿概率可达0.042;中国北方地区及南方部分风速特别小、壁面潮湿概率相对较小的城市,总换热系数可按规范忽略蒸发换热,但南方风速大、降雨多或风速相对较小、降雨特别频繁的城市,则需要计算蒸发换热部分。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夏季潮湿外壁面总换热系数经计算可达39.0 W/(m~2·K),远高于规范值。(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晓静,赵宇晨,谢静超,张宏,刘加平[8](2018)在《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人体室外热感觉现场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人体室外热湿感觉现状,在我国南海某岛礁开展了现场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白天及夜晚的室外热湿感觉、气候差异评价。此外,基于典型月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极端热湿气候区与其他气候区的气候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气候区的室外作业人群在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经历短期热适应后,仍有接近90%的人表示该地区白天室外非常热,夜间室外热感觉虽有所缓解但仍有75%的人感觉偏热;同时,超过50%的人在白天感觉室外偏潮湿,夜晚感觉偏潮湿的人数进一步增多达75%。现场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分析一致表明,相比于其他气候区,极端热湿气候区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等显着气候特点,而上述气候差异对不同热经历人群的室外热湿感觉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朱佳音,聂平,童丽萍,赵希,祝悦湘[9](2018)在《海拉尔地区传统民居气候响应策略及全年热湿环境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民居蕴含的气候响应策略及生态经验可为当今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严寒地区海拉尔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提炼该地区传统民居的气候响应策略,定性研究发现该地区通过加强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利用牛粪铺设屋顶、增设门斗作为缓冲空间等措施来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同时,基于远程监测平台,实现全年热湿环境监测。实测结果表明,该民居在无任何主动式设备采暖降温的工况下,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变化范围为14.1~24.3℃;夏季为24.9~31.5℃;冬季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波动范围为25.8%~48.6%,夏季为30.6%~66.2%,全年有54.18%的时间处于热舒适范围内。全年热湿环境特性的定量分析可为当地绿色建筑的设计及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周娟,赵云峰,王佳,吴越[10](2018)在《南方热湿气候地区温度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驱动势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主模型,在主模型的基础上忽略温度梯度的影响建立子模型。以轻型墙体和红砖墙体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红砖墙体的显热流量约为轻型墙体的7倍,湿流量约为2倍。轻型墙体具有更好的保温隔湿的作用。湿传递方程是否考虑温度梯度的作用,对墙体的全热负荷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室内的湿负荷。对比发现,在不考虑温度梯度作用下轻型墙体湿流量降低82.2%,红砖墙体降低32.7%。(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8年19期)

热湿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主研发并建设了多参数动态热湿气候风洞,完成了风洞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照度、天空有效温度、降雨、风速、盐雾7个参数实现的设备配置。以典型环境参数为例,给出部分气候参数耦合试验结果。测试表明,该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该风洞的建设,为大陆及海岛极端含盐热湿气候环境下建筑热工物理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湿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1].董国明.极端热湿地区建筑气候分区可行性分析[J].华中建筑.2019

[2].李令令,孟庆林,张磊,李琼.多参数动态热湿气候风洞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刘艳峰,宋雪丹,王莹莹,刘露露,刘加平.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湿负荷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

[4].张宏,曹彬,刘锦红,刘加平,朱颖心.热湿气候区远海岛礁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19

[5].黄明.热湿气候风洞内营造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6].郭兴国,刘英,罗鸿韬,刘向伟,陈国杰.热湿气候地区墙体热湿耦合迁移模型热湿物性参数灵敏度分析[J].建筑科学.2019

[7].崔亚平,谢静超,刘加平,王建平,白璐.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外壁面总换热系数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8].张晓静,赵宇晨,谢静超,张宏,刘加平.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人体室外热感觉现场调查研究[J].建筑科学.2018

[9].朱佳音,聂平,童丽萍,赵希,祝悦湘.海拉尔地区传统民居气候响应策略及全年热湿环境实测研究[J].建筑科学.2018

[10].周娟,赵云峰,王佳,吴越.南方热湿气候地区温度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J].建筑技术开发.2018

论文知识图

(a)两级转轮除湿空调;(b)开式冷...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室平面图(单位...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台剖面图热湿气候风洞风场测试点位置分...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室剖面图热湿气候风洞操作界面

标签:;  ;  ;  ;  ;  ;  ;  

热湿气候论文_董国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