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淀粉论文_温静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酯淀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酯,淀粉,番茄酱,稳定性,玉米,赤铁矿,表观。

磷酸酯淀粉论文文献综述

温静文[1](2019)在《适量添加磷酸酯淀粉 提高番茄酱的质量竞争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酱酸甜可口的特性使其可以作为很多美食的辅料,这样的实用性也意味着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番茄酱是以浓缩番茄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食糖、食用盐、香辛料等辅助原料,经过熬煮后得到的复合调味料。企业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磷酸酯淀粉,不仅可以改善番茄酱的流态,延长番茄酱的贮藏时间,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一、番茄酱实验的工艺1.主要材料与试剂:市售番茄、原淀粉、白(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期刊2019年22期)

任爱军,孙传尧,朱阳戈[2](2019)在《磷酸酯淀粉在赤铁矿阳离子反浮选脱硅中的抑制作用及QCM-D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时,木薯原淀粉作为抑制剂选择性较差,而磷酸酯淀粉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测定了两种抑制剂溶液分别在Fe2O3镀层和SiO2镀层的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的吸附全过程,两种抑制剂在Fe2O3表面的吸附作用快、吸附紧密、吸附层质量较高、且吸附不可逆;两种抑制剂在SiO2表面的吸附层质量较低、且吸附可逆,同时吸附速度有显着差别,木薯淀粉的吸附速度快、而磷酸酯淀粉的吸附速度较慢。(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9年04期)

陈娟,韦爱芬[3](2019)在《磷酸酯淀粉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淀粉磷酸酯化的反应动力学过程,讨论了复合磷酸盐配比、复合磷酸盐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不同反应温度对淀粉磷酸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淀粉磷酸酯化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的反应机理,磷酸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4.6 kJ·mol-1。(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张敏,刘伟平,李成涛,李月茹[4](2018)在《PBS-co-Glu共聚酯与磷酸酯淀粉共混制得复合材料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谷氨酸(Glu)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亲水改性,制得不同Glu含量(以丁二酸的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的共聚酯,标记为PBS-co-Glun%(n=0、1、2、3、4、5),并运用乳液-浇注成型法将PBS-co-Glun%与磷酸酯淀粉(PPS)共混,制备了PBS-co-Glun%/PPS复合材料。采用FTIR、1HNMR表征了PBS-co-Glun%共聚酯的化学结构;采用XRD、POM、SEM、光透过率和拉伸实验对共聚酯的亲水性、结晶性能及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光透过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脂肪酶降解实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Glu含量的增加,PBS-co-Glun%/PPS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降解率均有所增加;当Glu含量为4%时,PBS-coGlu4%/PPS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98%;与PBS/PPS复合材料酶降解率36.80%相比,PBS-co-Glu5%/PPS复合材料酶降解率提高到42.79%;所有材料中PBS-co-Glu2%/PPS复合材料的光透过率最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安鸿雁,佟毅,刘馨远,赵国兴,贾力耕[5](2018)在《半干法磷酸酯淀粉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叁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采用半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并考察酯化剂、催化剂用量、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叁聚磷酸钠用量6.0%、尿素用量5.0%、pH8.0、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2.0 h。此条件制备的磷酸酯淀粉糊化温度为55.4℃,峰值黏度可达2084 BU,取代度可达0.0201%,其糊化性能远高于玉米淀粉,大大提高其在食品及造纸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郑敏捷,刘苍正,张占柱[6](2017)在《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试磷酸酯淀粉浆料的粘度、热浆粘度稳定性及其浆膜的耐屈曲性等,研究了磷酸酯化变性深度对磷酸酯淀粉浆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磷酸酯淀粉与PVA的混溶性以及磷酸酯淀粉的耐屈曲性。(本文来源于《染整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杨智慧,佘世科,宁敏,徐迎波,王程辉[7](2017)在《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制备磷酸酯淀粉,以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各反应因素对产品DS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制备的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进行了结构表征。将不同DS的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添加到卷烟滤嘴中,考察了DS对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备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样品水分含量24%,螺杆转速120 r/min,磷酸盐添加量9%;(2)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对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3)随着DS的增加,氨释放量减少,氨释放量降低率可达32.44%,选择性降低率为21.69%。(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孙海涛[8](2017)在《玉米秸秆纤维素及玉米磷酸酯淀粉基可食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6B05)“防腐保鲜新型物流包装材料开发”和吉林省教育厅“十叁五”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项目(JJKH20170435KJ)“玉米秸秆微纳纤维素抗菌、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长白山山野菜保鲜中的应用”的部分研究内容。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优化了玉米秸秆纤维素(CSC)和玉米秸秆纳米纤维素(NCSC)的制备工艺,并将CSC和NCSC应用到玉米磷酸酯淀粉(CDP)基可食膜中,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对可食膜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干式复合法制备玉米磷酸酯淀粉基和玉米醇溶蛋白基双层复合可食膜(C/Z膜)的工艺,并对可食膜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玉米磷酸酯淀粉基抑菌可食膜的抑菌性能,并将其应用到集安白桃的涂膜保鲜中。研究结果如下:(1)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制备CSC和NCSC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辅助碱法制备CS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 OH质量浓度8.7g/100m L、液料比16:1(m L/g)、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96 min,CSC得率为35.19%。超声辅助硫酸水解制备NCS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64%、超声功率160 W、酸解温度48℃、酸解时间78 min,NCSC得率为38.29%。与CSC相比,NCSC的粒径减小,达到纳米级别;NCSC的L值、a值明显增大(p<0.05),b值明显降低(p<0.05),NCSC更加洁白、细腻,对光的反射增强,吸水膨胀力显着增加(p<0.05),持水力显着降低(p<0.0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硫酸水解去除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NCSC仍保持着CSC的基本化学结构。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CSC和NCSC的晶体类型基本一致,NCSC的衍射峰更加尖锐和细窄,强度增加,NCSC的结晶度显着提高(p<0.05)。热失重(TGA)分析表明,NCSC热分解温度比CSC略低,CSC和NCSC的热分解温度均超过200℃,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以CDP和CSC作为成膜基材,通过共混流延方法制备可食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可食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CDP-CSC质量比8.5:1.5,CMC质量浓度0.8 g/100 m L、Gly质量浓度1.0 g/100 m L,可食膜性能综合分为0.737,对应可食膜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AB)、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氧气透过率(OP)和透光率(LT)分别为19.75 MPa、46.89%、1.167×10-12 g/(cm·s·Pa)、2.78×10-2g/(m2·d·Pa)和41.86%,添加CSC可以改善可食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透光性。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处理,可以改善CDP/CSC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透光性。FTIR和XRD分析表明,经过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后的CDP/CSC膜各组分分子间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改善了膜的性能。SEM分析表明,通过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的CDP/CSC膜表面更光滑平整,截面致密有序,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3)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制备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纳米纤维素/聚乙二醇(PEG)可食膜(P-CDP/NCSC)。结果表明,通过添加NCSC和PEG,使可食膜的TS和EAB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P-CDP/NCSC可食膜的TS和EAB分别达到最大值39.47 MPa和135.75%;CSC、NCSC和PEG的加入亦可有效提高CDP可食膜的阻隔性能,使WVP和OP显着降低(p<0.05)。FTIR和XRD分析表明,CSC、NCSC、PEG的添加使膜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加强,CDP/NCSC膜的具有更高的结晶性,而PEG的加入,则改善了膜的韧性和相容性。TGA分析表明,CSC和NCSC可提高可食膜的热稳定性。SEM分析表明,添加NCSC对于形成均匀、连续、致密的膜结构具有更好的作用。(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干式复合法制备玉米磷酸酯淀粉基和玉米醇溶蛋白基双层复合可食膜(C/Z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C膜:Z膜6:4,热压温度135℃、热压次数3次,C/Z膜性能综合分为0.729,对应TS、EAB、WVP、OP和LT分别为39.96 MPa、61.35%、0.4526×10-12 g/(cm·s·Pa)、0.8649×10-2 g/(m2·d·Pa)和43.63%。C/Z膜与CDP/NCSC膜和P-CDP/NCSC膜相比,TS提高,EAB和LT下降,阻湿、阻氧性能增强。FTIR分析表明,Z膜中的羟基、羰基、氨基与C膜中的羟基、羰基、双键等活性基团之间产生了较强的氢键缔合,C/Z膜仍保留着C膜的基本结构。XRD分析表明,C/Z膜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高于C膜,结晶度提高。TGA分析表明,C/Z膜的最大热降解温度305.57℃,高于C膜的最大热降解温度294.18℃,C/Z膜比C膜的热稳定性能提高。宏观形貌和SEM分析表明,C膜、Z膜和C/Z膜的表面均较光滑,无明显的颗粒、褶皱及孔洞,并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韧性;C/Z膜表现为双层致密的截面结构,无明显的相分离现象。(5)玉米磷酸酯淀粉基抑菌可食膜的抑菌性能研究表明,乳酸链球菌素(Nisin)添加到可食膜中,可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随着Nisin添加量的增大,可食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和黑曲霉菌丝的生长抑制率明显提高。Nisin和ε-聚赖氨酸(ε-PL)复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抑菌效应,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且可使其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增强;同时使可食膜对黑曲霉菌丝的生长抑制率明显提高。(6)将玉米磷酸酯淀粉基可食膜应用在集安白桃涂膜保鲜中,结果表明,经涂膜保鲜处理的集安白桃样品感官品质、失重率、褐变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均优于未涂膜处理的样品。涂膜处理可在果实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延缓果实成熟;亦可抑制微生物对果实的侵染,防止果实腐烂,延长贮藏保鲜时间。(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史军花,李鸿梅,高雅文,郑鸿雁[9](2017)在《酸奶专用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叁氯氧磷为酯化剂制备磷酸酯淀粉。然后把磷酸酯淀粉作为增稠稳定剂,以酸奶的酸度、持水力和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生产该种酸奶的最佳配方:发酵温度43℃,磷酸酯淀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7%,发酵时间4 h。制备的磷酸酯淀粉作为增稠稳定剂可以提高酸奶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7年04期)

房丽娜,梁艳,卢艳敏,檀琮萍,崔波[10](2017)在《磷酸酯淀粉对番茄酱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变性淀粉对番茄酱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有无添加淀粉或变性淀粉的番茄酱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并进行比较。试验证明添加变性淀粉可有效地提高番茄酱的持水力,使其稳定性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7年01期)

磷酸酯淀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赤铁矿和石英单矿物时,木薯原淀粉作为抑制剂选择性较差,而磷酸酯淀粉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测定了两种抑制剂溶液分别在Fe2O3镀层和SiO2镀层的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的吸附全过程,两种抑制剂在Fe2O3表面的吸附作用快、吸附紧密、吸附层质量较高、且吸附不可逆;两种抑制剂在SiO2表面的吸附层质量较低、且吸附可逆,同时吸附速度有显着差别,木薯淀粉的吸附速度快、而磷酸酯淀粉的吸附速度较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酯淀粉论文参考文献

[1].温静文.适量添加磷酸酯淀粉提高番茄酱的质量竞争力[J].中国食品.2019

[2].任爱军,孙传尧,朱阳戈.磷酸酯淀粉在赤铁矿阳离子反浮选脱硅中的抑制作用及QCM-D吸附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9

[3].陈娟,韦爱芬.磷酸酯淀粉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4].张敏,刘伟平,李成涛,李月茹.PBS-co-Glu共聚酯与磷酸酯淀粉共混制得复合材料性能[J].精细化工.2018

[5].安鸿雁,佟毅,刘馨远,赵国兴,贾力耕.半干法磷酸酯淀粉的制备[J].食品工业科技.2018

[6].郑敏捷,刘苍正,张占柱.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测试研究[J].染整技术.2017

[7].杨智慧,佘世科,宁敏,徐迎波,王程辉.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效果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7

[8].孙海涛.玉米秸秆纤维素及玉米磷酸酯淀粉基可食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9].史军花,李鸿梅,高雅文,郑鸿雁.酸奶专用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17

[10].房丽娜,梁艳,卢艳敏,檀琮萍,崔波.磷酸酯淀粉对番茄酱的影响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

论文知识图

原淀粉与磷酸酯淀粉的SEM图片木薯原淀粉及磷酸酯淀粉的Brab...磷酸酯淀粉/PVA共混比对共混浆...大米粉、大米淀粉和磷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对共混浆膜...

标签:;  ;  ;  ;  ;  ;  ;  

磷酸酯淀粉论文_温静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