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煤液化项目开工

陕北煤液化项目开工

一、陕北煤炭液化项目起步(论文文献综述)

刘梁[1](2021)在《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

梁坤[2](2021)在《国民政府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石油市场完全被英美国家的石油公司所垄断。外国石油公司掌控着中国能源供给的命脉,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进入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危机,国民政府加紧经济备战,尝试统制以石油为代表的液体燃料资源。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逐步被日本封锁,石油供应陷入危机之中。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借鉴战前的统制经验,实施液体燃料统制制度,逐步建构液体燃料统制网络。其中,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是执掌统制事宜的核心机构,它经历了多次调整与变革。战时国民政府统制液体燃料的基本路径是由国家控制并配置这一战略资源,从开源与节流两个层面来增加资源供给与优化资源配置。统制网络的建构,推动了开源与节流工作的开展。从开源方面来看,国民政府首先是制定石油进口监管政策,从市场主导转向政府主导,在坚持商业性进口的同时积极争取政治性援助,“石油外交”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以“自力更生”为价值取向,采取“寓扶植于统制”的策略,推动国内石油工业、酒精工业及植物油炼油工业的发展,围绕增产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管制章则。影响国内液体燃料生产的核心因素是价格问题,而价格统制是液体燃料统制的关键抓手。国民政府施行的限价政策与行业追求合理利润的诉求发生了矛盾,价格形成机制及定价话语权成为了行业与政府反复博弈的焦点。从节流方面来看,它的目的是优先满足军事需求,压缩民间消费。其一是统制分配,由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统筹分配、调剂供需,坚持以军用为导向。其二是统制消费,以发动节约汽油运动来干预个人消费行为,动员社会力量监督浪费现象。其三是查缉私油,以打击黑市的形式防止资源无序流动。不过,各环节统制工作的推进面临着多重阻力,其间充斥着供应与需求、军用与民用、中央与地方或明或暗的竞争与矛盾。战时液体燃料统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统制制度日渐完善,范围逐步扩大。然而由于政府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蒋介石的个人权威,因此统制的个人化色彩颇为浓厚,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反而有弱化的趋势。从液体燃料统制的绩效来看,它一方面对支持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缓解了战时液体燃料危机,增强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提升了战时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液体燃料统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缺陷,引发了工业界、社会舆论甚至是外国专家的不满,同时由于管制机构的内在困境、腐败问题、统制链断裂等缺陷妨碍了统制效能的充分发挥。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行是统制经济的主要特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战时统制经济的运转并不是国家单向控制的结果,而是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所形塑的。国民政府与液体燃料行业之间既保持着合作关系,也存在博弈和“对抗”的现象。

陈歌[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化西部煤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矿井水疏放和水资源存储的内在联系,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开展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矿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与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补径排条件,利用MC-1井岩芯、测井资料,通过开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电镜扫描、X衍射、压汞试验、渗流试验、水质检测、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等一系列的试验,定性与定量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目的转移存储层刘家沟组砂岩的潜力和前景。(1)系统研究了宝塔山砂岩的区域和井田范围内地质背景、岩石成分、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条件,开展了微观分析测试,获取了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渗流规律。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坝与河漫滩交互,以河道砂坝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弱胶结,结构疏松,孔隙度14%48%,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发育。宝塔山砂岩的自然抗压强度为33.90MPa,吸水率为5.53%,总孔隙度为19.89%,主要孔径范围为66nm8.48μm,相对较大的纳米级至微米级孔隙较发育,具有潜力可观的存储空间。宝塔山砂岩水为强碱CO3-Na型及CO3·Cl-Na型,因补径排有限和蒸发-浓缩-结晶作用呈现强碱性。在渗流演化上,长期疏排水能够增强其渗透率,与西部弱胶结砂岩的特性相符,在微观条件下,在饱和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大且渗透系数迅速降低,进入稳定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弱,渗透系数稳定在2.515×10-7m/d5.649×10-6m/d。(2)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岩性为紫色泥岩、灰白色中砂岩、灰白色和肉红色细砂岩,局部发育水平裂隙和垂直裂隙,是一套在炎热气候和强氧化环境中形成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与上覆和尚沟组构成完整的沉积旋回。首次对刘家沟组进行了岩石学、孔喉结构特征、成岩、渗流、垂向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和细致评价,全面刻画了刘家沟组的回灌潜力。刘家沟组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分别为40.1%和31.1%,上段石英含量低于下段,长石含量上段高于下段,整体上石英、长石、方解石构成的颗粒骨架在含量上,上段高于下段。黏土矿物含量为17.8%,以伊利石、绿蒙混层和伊蒙混层为主,其中,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含量占据主导地位,发育粒间孔、溶孔和微裂隙,其孔径范围分别为295.3nm19.01μm、72.09nm9.085μm和77.7nm4.86μm,以粒间孔为主。根据压汞试验,喉道中值孔径为4.44×102nm,喉道平均孔径为48.39nm,总孔隙度为7.50%,孔径<10μm的孔隙度为5.26%,有效孔隙的孔径范围为6.3312.08μm。孔隙率范围3.32%6.48%,均值5.03%,属于低孔隙致密砂岩,但从在深/浅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其垂向裂缝发育且岩性变化明显高于其它地层,垂向非均质性强。刘家沟组共计含水层38层,合计厚度177.1m,占地层总厚度的36.1%,以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在岩石物理力学特征上,刘家沟组底部砂岩岩石强度低于上部,但各组砂岩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埋深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垂向力学特征呈现非均质性。(3)刘家沟组原生地层水为酸性极高矿化度的Cl-Ca·Na型,受构造、沉积成岩、温度等作用和极差的补径排条件影响,岩盐、碳酸钡石、萤石处于溶解状态,且溶解潜势依次减小;重晶石、方解石、硬石膏、白云石、石膏和文石均处于沉淀状态,且沉淀潜势逐渐下降。混合水样的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和硬石膏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均处于沉淀状态。(4)为增强回灌层刘家沟组的渗透性能,利用水力压裂拓展运移通道,既增加孔隙度,又增强裂缝的连通性。通过对砂岩压裂机理和模拟,刘家沟组地层破裂压力需大于31.5MPa,水力压裂人造裂隙易沟通原生裂隙形成地层破漏。深部砂岩在矿井水回灌过程中会受到矿井水压力、地层地应力、温度和水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原地应力决定天然裂隙扩展和延伸方向,矿井水压力促进诱导性裂隙扩展和延伸,温度降低形成的热胀冷缩效应仅对裂隙和颗粒的浅表面有效,水岩作用中酸碱水中和、可溶性矿物和亲水性矿物溶蚀、溶解等改变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刘家沟组地层厚层砂岩垂向裂隙发育,岩性组合面水平裂隙发育,人为主动提供矿井水回灌压力形成的诱导性裂缝会沿天然裂缝的北北东向和南北向地应力方向扩展和延伸形成主渗流通道。(5)通过先后开展自然水位恢复试验、多次注水试验,采用多种配线法对自然水位恢复试验的数据拟合,得到刘家沟组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表现为弱渗贫水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均差,K值为5.31×10-6m/d6.19×10-6m/d。高压注水后,地层被压裂,渗透性和储水性能均大幅增加,K值为0.0111m/d0.0146m/d,Q稳定值为103.3m3/d,井口稳定压力6.8MPa。根据多期次的压力、流量监测,持续将高压低温矿井水进行回灌,能够共同促进地层潜在的储水能力。其中,高压能够压裂砂岩裂缝,作用最大;相对低矿化度矿井水能够溶蚀裂缝中岩盐、石膏等矿物成分,改变孔隙结构;低温矿井水吸收岩石热量使其发生微弱的热胀冷缩进而再次促进裂缝发育,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增强了深部储水层裂隙网络空间的回灌潜力。利用容积法计算可得极限储水量为131.8万m3,圆锥体数学模型估算了有效储水量为80.06104.72万m3。通过开展正常长期回灌工况的情景模拟,不同岩性含水层的渗透能力差异会导致矿井水水平扩散运移距离不同,粗砂岩内运移距离最远,井壁附近不易形成憋压,粉细砂岩内运移距离最短,井壁附近容易形成憋压。回灌初期转移存储层近区内矿井水扩散速率快、影响半径快速增大,呈现指数递增趋势,回灌中后期远区矿井水扩散速率慢、影响半径缓慢增加,呈现线性递增。(6)矿井水转移存储补充和深化了水资源存储的范畴,对西部矿区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开展区域和局域的地下水流场模拟、温度场和水化学场分析,确定了矿井水长期回灌后形成倒U型地下水丘和漏斗型低温区,对区域深部地下水循环产生一定的人为影响,会阻碍上游地下水迫使其绕流。大量矿井水进入深部砂岩层形成矿井水、混合水和原生地层水三类过渡区域,水质类型分别为SO4-Na型、SO4·Cl-Na型和Cl-Ca·Na型,矿井水长期回灌促使地层中富钙钠型水向富钠型转变,且矿物的溶解与沉淀一直存在,其中,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硬石膏等矿物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等逐渐趋向沉淀状态。该论文有图12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76篇。

郭平安[4](2020)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因低碳经济概念的产生以及大量推广,公司的营销观念也严重受此影响,公司在低碳经济环境之中,想要使其价值得到增加,就必须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生态领域的发展。煤炭行业自朝阳行业发展至今,面临夕阳西下的局面已是不争的实情,煤炭公司为更好的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是现阶段的人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煤炭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并采取绿色营销措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煤炭公司可利用循环经济形式来展开绿色营销,使其发电成本下降,进而节省能源,减少损耗以及排污量,最终使公司的竞争实力得到提升。陕煤运销集团于1998年的8月份创建,经由陕西省省政府允许,组织安排省内煤炭公司展开运销结合式的销售,履行管理煤炭规划的“六个统一”职能作用,并对煤炭运营公司的资格进行管理,属于国内首家省级煤炭联合营销公司,面对新时代下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该集团自产自销,实施了绿色化,该集团将绿色经济的发展纳入到了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中。文中针对陕煤运销集团,利用文献分析法,对绿色营销有关的原理进行了整理,并利用定性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该集团的发展现状以及营销观念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依据其所属行业具有的特性,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其现阶段绿色营销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其次,对其在绿色资本投入,绿色营销发展成本,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营销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并对这些不足做了总结。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该集团从明确绿色营销之发展的定位,结合4P理论的绿色营销策略,以及生产方面实施绿色营销的途径等;最后,从创建该公司绿色营销文化氛围,创建高效绿色营销制度,健全清洁商品系列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该集团进行绿色营销的保障性方案。本文提出的绿色营销路径,既丰富了绿色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解决了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发展的问题,也对其他高耗能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化工报社产业发展研究中心[5](2019)在《富庶替贫瘠 荒漠变绿洲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20年之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自1998年原国家计委批复《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以来,到2018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已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榆林经济社会发生了两大历史性飞跃:一是经济突飞猛进,显着快于全国及陕西省同期增长,一举甩掉贫困落后地区的帽子,跻身陕西省经济强市和"火车头"行列;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民生事业也同步飞跃,尤其是生态环境并没有因为能源化工产业大发展而退步

杨丽[6](2019)在《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煤炭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当前,煤矿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并不理想,正处于经济低迷时期。煤炭需求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煤炭产能持续过剩,煤矿企业凭借扩张发展的思路已走到终点。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资源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约束,各种问题日益显现。这是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需求放缓的外部原因,以及煤矿企业长期粗放发展的内在原因。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这对煤矿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看,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当前发展仍然面临着机制、体制、开发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长期以来,郭家湾煤矿虽然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了“资源-产品-废物”的粗放式线性增长模型,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再加上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管理层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一直存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陈旧的刚性发展战略很难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如何制定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企业发展战略,使其正确指引企业发展目标和经营方向,已成为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视角,立足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现状,通过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对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所处的外部环境、行业环境进行了剖析。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该煤矿自身存在的优劣势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进而确立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最后制定出适宜的发展战略方案,提出了应着重在制度、人力资源、安全生产、资金等一系列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促进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王维[7](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童晓影[8](2017)在《关于神华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研究》文中指出神华集团经过21年的艰苦奋战,已拥有其他能源企业无法比拟的铁路、港口、航运等物流体系。无论是在集团初创时期,或者是煤炭黄金十年时期,还是此时新常态时期,神华集团在其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在运输板块找准定位,充分借鉴和吸收港口、国家铁路运营管理的成熟经验,走出了一条高效、高产、高质量的具有神华特色的企业创新发展之路。神华集团在经济新常态下,联系实际实施的“1245”清洁能源战略,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使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和资本,发展大物流,进行非煤货运,形成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系统。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不仅是神华运输板块既有定位的升华,亦是神华发展历程中又一场深刻的变革。通过介绍神华大物流,打造了神华现代化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神华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助推神华运输转型升级。通过对神华大物流的研究背景、发展概况、物流工作意义、非煤运输业务、综合物流服务系统的叙述,采用物流业战略定位模型量化分析计算并且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较,得出了神华在开展已经拥有的物流产业基础上,将由过去的单纯运输煤炭的运输产业向现代综合物流产业进行变革的结论。神华集团通过提高非煤货物运量的方法,推动反向运输,实现了铁路钟摆式的运输。创建现代化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全面建设物流产业,进行非煤货运,使神华当前生产体制得到进一步地扩大,既拓展了物流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扩能增量的发展思路,更丰富了原来主要服务于神华内部物流需求的发展模式。伴随着神华铁路机车统一调度、物流资源统一经营的逐步实现,以非煤运输为全新业态的神华大物流产业,必将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向非煤货物寻找可利用的资源、向社会资源寻找效益,这是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发展的转型,同时也是由粗放性发展向创新型发展的历史转型。

柳逸月[9](2017)在《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其碳减排将对全球减排路径和实现国际“气候公约”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应对这一责任,中国承诺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同时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发展和环保的两难困境,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的“解耦”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大课题。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基于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转型。在此背景下,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梳理了我国能源系统转型的资源基础和背景;借鉴国际上能源系统转型案例,梳理国内节能减排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对我国未来能源系统转型有益的经验,为后文分析提供基础;2)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论证了我国碳排放的峰值节点和边界条件。我们假设,当经济增长带来的增排效应与能源结构调整和用能技术进步产生的减排效应达到均衡时,中国碳排放将达到峰点。通过对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运用三种不同的预测模型模拟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变动的趋势和特点,估算出不同变量对能源系统转型的影响,评估了几种实现减排目标的可行情景。3)以可再生能源大省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应用能源系统模拟模型EnergyPLAN估算了环境优先和经济优先两种情景下,对能源系统转型路径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在发展和消纳可再生能源时的保障条件。论文得到了以下结论:1.以2005年人均购买力为单位的不变美元价格为计算基础,从1990年到2013年,中国的能源强度从1.59 kgoe/$下降到0.63kgoe/$,清洁能源的份额从4.18%上升到9.61%,在全球碳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升级和用能技术进步三个变量的不同组合水平下,如果保持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增长率保持在7.6%以上),则中国在2030年前难以达到峰值。在经济中速发展(GDP增长率以0.05%的年速率递减)的情况下,中国将在2032年和2034年出现三个可实现的排放峰值情景。届时,CO2将达到11155-13205.6万吨,比2013年基准高9.01-29.05%;其他污染物排放将比2013年基准高出5-30%;能源强度的范围为0.219-0.26 kgoe/$,清洁能源份额在17.75-20.54%之间。届时,中国能基本实现其能源转型的初步目标。如果经济低速发展,中国虽能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点,但难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分析表明在现阶段,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远大于结构升级的效应。把能源强度下降作为技术进步的测度,其减排贡献占总量的87.5%,而能源结构升级的减排贡献只有5.0%,其余部分是二者的互作效应。但从长远来看,能源结构升级的作用在逐步增强,并能最终推动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但需要积极推进能源系统的转型,才可能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目标。3.甘肃省在现行规划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可在2020年基本上能实现能源系统转型的阶段性目标。到2030年碳排放能够保持在2014年水平上。在近期(2020年),无论是环境优先还是经济优先,两种情景下一次能源消费量(不含电力)差距不大,分别为728.67 TWh和731.96 TWh;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份额变化也不大,分别为12.70%和12.60%;可再生能源占电力生产份额达到61.1%,能源系统系统的年均总成本分别为1902.1和1899.4亿元。到2030年,两种情景下的结果差异变大,一次能源消费量(不含电力)分别为694.07 TWh和716.33TWh;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份额分别为19.20%和18.70%;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占电力生产份额为63.7%,能源系统系统的年均总成本为2224.5和2214.1亿元。4.在火电角色转入积极调峰角色的情况下,甘肃省在未来2020年到2030年均无过剩电力产生,现行规划中的新增大量可再生能源能被充分消纳。在近期的路径选择上,应着重投资改造供应侧与消费侧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提高供热效率,并保证到2020年和2030年电网建设容量不少于18000MW和32000MW。5.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1)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升级的减排效益的充分发挥,使其超过GDP增长带来的增排效益。要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改造高耗能产业,促进技术创新,着力提高能源效率,探索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的途径。(2)促进管理体制变革,加强政策调控。使可再生能源企业适应市场机制的运行,实现由国家价格补贴的驱动到自我竞争力提高的平稳过渡。鼓励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来增强生存能力。通过政策引导来可再生能源的降低投资风险、疏通清洁能源的发展瓶颈。(3)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建造大规模、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把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输送到人口产业集中的中东部地区。在资源产地增加储能设备,推进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提高调峰填谷的能力。(4)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同时要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扩大热电联产技术的规模,推广节能建筑,有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推进绿色转型。

张锐[10](2017)在《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结构升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优先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战略导向下,中国政府长期将注意力集中于城市能源供求和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上,而忽视了对农村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污染问题应有的关注。本研究以能源经济学、消费理论以及农户行为理论等为指导,基于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宏观统计与田野调研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和规范以及归纳等分析方法,沿着“框架设计-田野调研-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开展研究。本研究从中国能源供求变化及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着手,结合晋黔浙三省农户能源消费的时间序列和截面调查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特征及结构,把握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一般过程;从能源消费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波浪式升级理论和模型,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指标,并用中国宏观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运用能源消费结构波浪式升级模型,采用晋黔浙三省数据对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路径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能源消费行为;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从宏微观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为国家能源安全及当下雾霾治理提供一种新视角。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农户跟踪调查能源数据,探讨中国能源供求变化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发现: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城市化和工业化导向的发展战略,忽视了农村能源消费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农村能源消费需求大幅上升,而且消费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但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进程严重滞后,这对当下节能减排以及雾霾治理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第二,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运用晋黔浙三省大样本农户能源消费的调查数据,全面系统地实证分析农户家庭燃煤、柴薪、燃油、电力以及燃气等能源消费量、用途、结构以及普及程度等,并比较不同区域间农村能源消费的差异。研究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家庭煤炭、燃油、电力以及燃气等能源消费水平大幅增加,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已从传统非商品能源向现代商品性能源消费升级;但由于农户居住和用能的分散性、低效性,农村能源消费需求已成为全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紧密相关,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家庭传统能源(柴薪和煤炭)消费逐渐下降,而现代清洁能源(油电气)消费需求显着增加,这显示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升级的一般过程。然而,能源消费除了受收入水平的重要影响外,还受到能源资源禀赋、能源可获得性、能源供应服务、能源政策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因此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体现了显着的区域差异性。第三,以能源阶梯和能源堆积模型为指导,从生命周期视角,提出能源消费的生命周期曲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波浪式升级理论,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时间路径和收入路径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指标(Energy transition index,简称ETI),用于定量化研究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对理论模型进行时间路径和收入路径的一次型和二次型拟合,并用中国宏观能源消费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第四,基于晋黔浙三省农户能源消费调查数据,运用能源消费结构波浪式升级理论模型,从时间路径、收入路径和能源结构升级指数(ETI)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和预测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路径。根据波浪式升级模型的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波浪式升级的时间路径和收入路径是明确的;在时间路径上,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两个明显的升级时间点,分别是2000年和2028年。在2000年,样本三省农村家庭实现了从传统柴薪向燃气能源消费的升级;在2028年,农村家庭将进一步用燃气取代煤炭,实现从传统柴薪向煤炭再向燃气的消费结构升级。在收入路径上,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增长,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经历了3次明显的升级,3次升级点分别发生在农户家庭收入为0.25万元、3.36万元和4.07万元时,经过三次升级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将实现从固体能源向液体和清洁能源消费升级。根据本文定义的能源结构升级指标,能源消费效率结构升级指数随时间上升,而能源消费环境结构升级指数随时间下降;能源消费效率结构升级指数与农户家庭收入呈“U”型,而能源消费环境结构升级指数与农户家庭收入呈倒“U”型,这符合我们构建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指标的理论预期,也充分印证了在现阶段,能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农村的广泛适用性。第五,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农户能源消费行为紧密相关,而农户能源消费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基于晋黔浙三省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家庭各能源消费和综合能源消费两个维度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大小,并探讨原因。研究发现:(1)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户能源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2)清洁能源价格和供应服务水平是制约农户家庭现代清洁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3)农户家庭特征对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因能源消费品种而异;(4)其他影响因素,如电力供应充足性、煤炭价格补贴,能源政策等也会对不同能源品种消费产生影响。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总结我们的主要研究结论,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思路:有序“降低”煤炭消费份额,“改进”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提高”农村现代清洁能源供给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从低端向高端能源升级。在总体思路下提出了以下五点具体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1)明确农村能源消费问题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政策的题中之意;(2)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清洁能源供应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现代能源消费配套环境;(3)遵循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4)建立和完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制度保障,出台农村现代清洁能源消费补贴支持政策;(5)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教育,引导农户能源消费行为转变。

二、陕北煤炭液化项目起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北煤炭液化项目起步(论文提纲范文)

(2)国民政府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四、研究内容
    五、概念说明
第一章 战前液体燃料统制的萌芽与实践
    第一节 液体燃料问题的显现与国人认知
    第二节 液体燃料统制的初步尝试
    第三节 “进口替代战略”的起步
第二章 战时液体燃料统制机构的设立与改革
    第一节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的设立与完善(1938-1940)
    第二节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改隶运输统制局(1940-1942)
    第三节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的调整与改革困境(1943-1945)
第三章 战时石油进口统制与“石油外交”
    第一节 石油进口统制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苏联石油援华
    第三节 争取美国援助
    第四节 英国石油援华的限度
第四章 国民政府与战时液体燃料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石油工业的发展与困境
    第二节 酒精工业的繁荣与危机
    第三节 植物油炼油工业的契机与瓶颈
第五章 液体燃料价格统制中行业与政府的博弈
    第一节 玉门汽油定价问题的博弈
    第二节 国产动力油料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影响
    第三节 国营、民营酒精业与液委会的博弈
第六章 战时液体燃料的分配与消费统制
    第一节 以军用为导向的分配制度
    第二节 节约汽油运动
    第三节 查缉私油
第七章 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的特点与评价
    第一节 液体燃料统制的特点
    第二节 液体燃料统制的评价
结语
    一、国民政府统制液体燃料的路径
    二、液体燃料统制中的政府与行业
    三、资源与战争的辩证关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下水回灌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水力压裂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水文地质
    2.1 区域地下水系统
    2.2 区域补径排条件
    2.3 母杜柴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4 矿井水
    2.5 本章小结
3 宝塔山砂岩与刘家沟组地层特征
    3.1 宝塔山砂岩区域宏观特征
    3.2 刘家沟组地层区域特征
    3.3 MC-1井宝塔山砂岩微观特征
    3.4 MC-1井刘家沟组砂岩微观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宝塔山砂岩水与刘家沟组砂岩水水质特征
    4.1 宝塔山砂岩水
    4.2 刘家沟组砂岩水
    4.3 本章小结
5 刘家沟组低孔低渗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机理
    5.1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概述
    5.2 水力压裂增透过程分析
    5.3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微细观结构破坏演化
    5.4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过程渗透率变化和评估
    5.5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效果
    5.6 储水层天然裂缝与高压矿井水回灌诱导裂缝
    5.7 本章小结
6 高矿化度矿井水深层转移存储潜力
    6.1 转移存储成井技术要求
    6.2 MC-1井水位恢复
    6.3 MC-1孔注水试验
    6.4 矿井水转移存储潜力
    6.5 矿井水转移存储数值模拟
    6.6 本章小结
7 矿井水转移存储的环境影响分析
    7.1 矿井水转移存储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
    7.2 矿井水转移存储过程温度演化
    7.3 矿井水转移存储区域水化学时空演化
    7.4 矿井水转移存储对水资源存储的意义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和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低碳经济背景下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低碳经济理论
        2.1.1 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原则
        2.1.2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2.2 绿色营销理论
        2.2.1 公司市场营销
        2.2.2 公司绿色营销理论
        2.2.3 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2.2.4 低碳经济和绿色营销的关系
    2.3 其他理论
        2.3.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第3章 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及特点
        3.1.1 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
        3.1.2 煤炭市场的特点
    3.2 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现状
        3.2.1 公司概况
        3.2.2 公司营销特点
        3.2.3 公司营销绿色营销现状
    3.3 公司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3.3.1 绿色营销观念尚未完全确立
        3.3.2 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有待完善
        3.3.3 营销人才素质较低
        3.3.4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
第4章 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发展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自然生态环境分析
        4.1.2 社会环境分析
        4.1.3 经济供求环境分析
        4.1.4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5 技术环境分析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顾客分析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4.2.3 供应者分析
        4.2.4 行业内部竞争
        4.2.5 行业外部竞争
    4.3 公司绿色营销发展的SWOT分析
第5章 陕煤运销集团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5.1 绿色营销发展定位
        5.1.1 积极树立绿色形象
        5.1.2 创建公司绿色文化
        5.1.3 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
    5.2 绿色产品策略
    5.3 绿色价格策略
    5.4 绿色促销策略
    5.5 绿色渠道策略
    5.6 绿色生产策略
第6章 陕煤运销集团实施绿色营销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保障
    6.2 制度机制保障
    6.3 资金保障
    6.4 人才保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富庶替贫瘠 荒漠变绿洲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20年之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经济建设提供范本
生态改善突飞猛进
煤炭转化“炼金术”崛起
榆林实践带来启示

(6)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战略与战略管理
        2.1.1 战略的定义
        2.1.2 战略的构成要素
        2.1.3 战略管理的定义
        2.1.4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2.2 发展战略的概念、类型及其内容框架
        2.2.1 发展战略的概念
        2.2.2 发展战略的类型
        2.2.3 发展战略的内容框架
    2.3 战略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模型
        2.3.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2.3.3 SWOT分析模型
第三章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Politics)
        3.1.2 经济环境(Economic)
        3.1.3 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
        3.1.4 科学技术环境(Technology)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
        3.2.1 现有竞争者的分析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2.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2.5 替代品分析
第四章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简介
    4.2 内部资源分析
        4.2.1 组织结构
        4.2.2 矿藏资源
        4.2.3 人力资源
        4.2.4 技术资源
        4.2.5 商誉资源
    4.3 能力分析
        4.3.1 管理创新能力
        4.3.2 产品品牌建设能力
        4.3.3 资源管理能力
        4.3.4 矿井安全生产建设能力
        4.3.5 信息和技术保障能力
        4.3.6 成本管理能力
第五章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5.1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5.2.1 战略定位
        5.2.2 战略目标
    5.3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总体发展战略的选择
        5.3.1 多元化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性
        5.3.2 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5.4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职能战略的制定
        5.4.1 技术创新战略
        5.4.2 规模扩张战略
        5.4.3 产品战略
        5.4.4 资源拓展战略
        5.4.5 人才战略
第六章 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制度保障
    6.2 人力资源保障
    6.3 安全生产保障
    6.4 文化保障
    6.5 资金保障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尺度
        1.5.2 数据来源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
        2.1.1 知识结构图谱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
        2.2.1 知识结构图谱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3.1 基础理论解析
        3.1.2 系统理论
        3.1.3 协调发展理论
    3.2 相关概念界定
        3.2.1 长江经济带
        3.2.2 城市群
        3.2.3 经济系统
        3.2.4 生态系统
        3.2.5 环境系统
        3.2.6 能源系统
        3.2.7 教育系统
        3.2.8 协调发展
        3.2.9 时空格局
    3.3 本章小结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简明性原则
        4.1.3 客观性原则
        4.1.4 可比性原则
        4.1.5 可获得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2.1 总结归纳法
        4.2.2 基尼系数法
        4.2.3 共线性检验
        4.2.4 合理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5.1.4 评价方法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6.1.4 评价方法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7.1.4 评价方法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7.5 本章小结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8.1.4 评价方法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8.6 本章小结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9.1.4 评价方法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9.6 本章小结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6 本章小结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11.1.1 最小二乘法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11.2.1 因子的选择
        11.2.2 因子的处理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11.4 本章小结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12.3 本章小结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13.1 主要结论
    13.2 研究不足
    1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关于神华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课题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大物流的概念
        1.2.2 国外物流发展概况
        1.2.3 国内物流发展概况
    1.3 物流工作意义
        1.3.1 大物流是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1.3.2 大物流是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1.3.3 大物流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向
        1.3.4 大物流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动探索
        1.3.5 物流工作的重要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神华集团大物流发展简介
    2.1 神华集团简介及物流发展概况
        2.1.1 神华集团简介
        2.1.2 神华集团大物流简介
        2.1.3 准能铁路运输通道优势
        2.1.4 神华集团物流发展概况
    2.2 神华集团非煤运输业务简介
        2.2.1 货车公司非煤业务发展概况
        2.2.2 朔黄铁路公司非煤业务发展概况
        2.2.3 黄骅港务公司非煤业务发展概况
3 神华大物流战略定位分析
    3.1 神华大物流战略定位分析--以鄂尔多斯市煤炭物流为例
        3.1.1 物流规划战略定位的原则
        3.1.2 物流业战略定位模型
        3.1.3 实证分析
        3.1.4 战略定位分析结果
    3.2 神华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变革分析
        3.2.1 神华大物流市场竞争分析
        3.2.2 神华物流业务成绩
        3.2.3 神华开展大宗货物物流业务优势分析
4 神华现代化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
    4.1 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的基本思路
    4.2 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的发展模式
        4.2.1 货主主导模式
        4.2.2 货代主导模式。
        4.2.3 第三方物流模式。
        4.2.4 全流程营销模式
        4.2.5 以信息化为平台,以第三方支付为特征的综合服务模式
    4.3 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的发展规划
    4.4 打造大型综合物流服务系统的主要措施
    4.5 神华物流近期规划工作重点
        4.5.1 神华物流业务新局面
        4.5.2 抓住市场开发,促进物流发展
        4.5.3 搞活物流运作,提高效率
        4.5.4 增强非煤运输业务市场竞争软实力
        4.5.5 优化物流业务开展的硬件基础
        4.5.6 构建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奖惩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资助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新能源、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1.2.2 能源系统
        1.2.3 能源系统转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能源系统转型的技术基础
        1.3.2 能源系统转型的理论基础研究
        1.3.3 能源系统转型路径分析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与碳流格局
    2.1 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
        2.1.1 煤炭资源
        2.1.2 石油资源
        2.1.3 天然气资源
        2.1.4 核电的布局
    2.2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
        2.2.1 生物质能
        2.2.2 水电
        2.2.3 风能
        2.2.4 太阳能
    2.3 中国碳流格局与能源系统转型机遇
第三章 国内外能源系统转型的实践与经验
    3.1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动态与趋向
    3.2 大国能源系统转型——美国案例
        3.2.1 历史发展进程与转型动机
        3.2.2 成果与经验
        3.2.3 存在的问题
    3.3 国家战略引领的能源转型——德国案例
        3.3.1 历史发展进程及转型目标
        3.3.2 取得的成效
        3.3.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 以节能与风能为主导的能源系统转型——丹麦案例
        3.4.1 历史发展进程及转型目标
        3.4.2 相关政策措施
        3.4.3 经验与启示
    3.5 我国能源系统转型的进程
        3.5.1 能源战略目标与政策指向
        3.5.2 转型措施的实施与成效
        3.5.3 现存的问题与挑战
    3.6 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内涵与启示
        3.6.1 能源系统转型的战略及路径选择
        3.6.2 多能互补的组合结构与渐进升级
        3.6.3 节能与能源效率提高
        3.6.4 构建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新体系
        3.6.5 完善市场规则,加强立法保障
第四章 中国能源系统转型与排放峰值的模拟分析
    4.1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4.1.1 环境KUZNETS曲线
        4.1.2 排放峰值的预测分析
    4.2 分析方法与资料来源
        4.2.1 变量解释
        4.2.2 研究思路
        4.2.3 资料来源
        4.2.4 预测模型
    4.3 温室气体排放峰值期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4.3.1 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4.3.2 复合排放强度MIT的变化趋势
        4.3.3 能源强度EIT的变化趋势
        4.3.4 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4.4 排放峰值与可行情景的预测
        4.4.1 不同经济增长水平下的总排放指数差异
        4.4.2 不同能源强度下总排放指数的变化
        4.4.3 不同复合排放指数MIT下总排放指数的变化
        4.4.4 可行情景分析及其排放量反演
    4.5 以减排为目标的能源系统转型关键因素分析
        4.5.1 用能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升级的减排作用分析
        4.5.2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ENERGYPLAN模型的能源系统转型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区能源系统现状
        5.2.1 能源消费现状与未来需求
        5.2.2 资源基础与产业发展现状
        5.2.3 能源发展规划与转型设计
    5.3 能源系统分析模型及资料来源
        5.3.1 模型选择
        5.3.2 ENERGYPLAN模型
        5.3.3 模型运行方式与参数解释
        5.3.4 现状系统数据来源
        5.3.5 未来基准情景的构建
    5.4 系统模拟结果的分析
        5.4.1 模拟结果的验证
        5.4.2 未来能源系统的基准情景
        5.4.3 燃料结构调整后的替代情景
    5.5 讨论与结果
        5.5.1 规划目标下的转型效果
        5.5.2 电网容量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主要创新点
    6.2 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展望
        6.2.1 能源系统转型外生因素的探讨
        6.2.2 技术进步的成本核算
        6.2.3 传统耗能部门的改造与提升
        6.2.4 生物质能的利用
        6.2.5 分布式智能化微电网
        6.2.6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资源空间匹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结构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概念界定
        1.3.2 样本选择标准及确立
        1.3.3 数据来源和调查内容
    1.4 研究目标、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和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宏观能源研究
        2.1.1 能源消费与价格
        2.1.2 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2.1.3 能源与技术发展
        2.1.4 CGE模型与能源研究
    2.2 微观农村能源研究
        2.2.1 田野调查和发展现状
        2.2.2 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
        2.2.3 能源消费替代
        2.2.4 能源贫困
    2.3 能源消费升级理论
        2.3.1 能源消费升级变迁
        2.3.2 能源消费升级理论
        2.3.3 生命周期理论和逻辑函数
        2.3.4 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及政策实施效果
    3.1 能源供求变化及其结构演变
        3.1.1 能源供求变化
        3.1.2 能源供求结构演变
    3.2 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主要燃料消费变迁
        3.2.1 生活方式变迁
        3.2.2 主要燃料消费的历史变迁
    3.3 燃料消费现状分析
        3.3.1 燃油消费
        3.3.2 燃煤消费
        3.3.3 电力消费
        3.3.4 燃气消费
        3.3.5 柴薪消费
    3.4 厨房和取暖能源消费
    3.5 能源政策认知及实施效果
        3.5.1 燃煤消费补贴政策
        3.5.2 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
        3.5.3 小排量汽车消费意愿
        3.5.4 油品供应定价机制
        3.5.5 燃油供应的满意度
    3.6 小结
第4章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波浪式升级理论
    4.1 思想基础
    4.2 理论模型
        4.2.1 生命周期曲线
        4.2.2 时间路径模型
        4.2.3 收入路径模型
    4.3 模型拟合
        4.3.1 时间线性模型
        4.3.2 时间二次型模型
        4.3.3 收入线性对数模型
        4.3.4 收入二次型对数模型
    4.4 结构升级指标
        4.4.1 消费升级速度
        4.4.2 结构升级指数
    4.5 模型案例
        4.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5.2 时间路径的案例
        4.5.3 收入路径的案例
        4.5.4 结构升级指数的案例
    4.6 小结
    4.7 附录
        4.7.1 附录1:模型的比较
        4.7.2 附录2:模型和指标的数理推导过程
第5章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路径的实证——基于晋黔浙三省的调查
    5.1 时间路径
    5.2 收入路径
    5.3 结构升级指数
    5.4 小结
第6章 农村能源消费的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置
        6.2.1 变量选择
        6.2.2 模型设置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
        6.3.1 柴薪消费
        6.3.2 煤炭消费
        6.3.3 电力消费
        6.3.4 燃油消费
        6.3.5 燃气消费
        6.3.6 结构升级指数
    6.4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从非商品能源向商品能源转换
        7.1.2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规律:波浪式升级
        7.1.3 当前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进程缓慢:农村严重滞后城市
        7.1.4 农户能源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收入、能源价格及可获得性
    7.2 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路径的对策建议
        7.2.1 优化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思路
        7.2.2 优化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路径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图表
    附录2: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你

四、陕北煤炭液化项目起步(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刘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国民政府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研究(1937-1945)[D]. 梁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D]. 陈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低碳经济背景下陕煤运销集团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 郭平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5]富庶替贫瘠 荒漠变绿洲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20年之启示[J]. 中国化工报社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9(07)
  • [6]榆林神华郭家湾煤矿发展战略研究[D]. 杨丽.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关于神华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研究[D]. 童晓影.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1)
  • [9]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路径研究[D]. 柳逸月. 兰州大学, 2017(01)
  • [10]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结构升级路径研究[D]. 张锐.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陕北煤液化项目开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