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日本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邹节新[1]2004年在《日本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NO在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经腹部皮肤分别以每鼠(20±2)和(50±2)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后,在感染第42d,给予吡喹酮(600mg/kg.d-1)灌胃治疗,同时设非感染正常小鼠作对照,运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其不同时点血清NO的含量变化,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测定肝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结果 1.虫荷: 在30d时,轻、重感染组成虫检虫率分别为84%和59.2%,吡喹酮治疗后,虫荷显着降低。2.脏器系数: 感染组肝脏、脾脏脏器系数比对照组显着增加,吡喹酮治疗后,除60d时的脾脏脏器系数外,其余与感染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3.血清NO含量: 轻感染组和重感染组各时点的血清NO浓度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30d、45d时重感染组NO含量显着高于轻感染组(P<0.05),在60d时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轻感染组30d、45d、60d时均显着高于75d时(P<0.05),重感染组各时点差异均有显着性,且30d最高;轻、重感染组在应用吡喹酮治疗后,45d、60d的NO含量均较未治疗组显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而75d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4.肝脏虫卵肉芽肿: 在同一时点轻、重感染组的肝脏虫卵肉芽肿体积无显着性差异,感染组在60d时达到一个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在75d时轻感染治疗组显着低于未治疗组。结论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血清NO含量显着升高,而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血清NO含量逐渐降低;吡喹酮治疗早期能显着降低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 提示NO可能参与虫卵肉芽肿病变以及对肉芽肿的免疫调节。

曾瑾[2]2008年在《人参皂苷Rg3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是否具有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并与疗效肯定的α-干扰素(IFN-α)联合使用,探讨是否能增强疗效,从而寻找一种疗效肯定、鲜见毒副作用的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物。补充我国在以人参单体皂苷Rg3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研究方面的实验资料。【方法】将8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A组20只外,其余B、C、D、E、F每组各12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以腹部贴片法经皮肤攻击感染B、C、D、E、F组小鼠,每只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18条~22条。10周后,称取体重并宰杀B组12只小鼠和随机抽取的A组10只小鼠,验证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是否成功,并留取两组小鼠肝组织备检。C、D、E、F组各小鼠均以吡喹酮(300mg·kg~(-1)体重)一次性灌胃杀虫治疗,继而分别以IFN-α、人参皂苷Rg3和两者联合使用治疗C、D、E组小鼠。用药8周后,同法处理各组小鼠并留取肝组织保存备检。肝组织分别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VG)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小鼠肝脏内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SSS)方案》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观察G-Rg3的治疗效果。对各组小鼠随机留取的1例肝脏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小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本实验中,治疗前(10W)各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136);治疗后(18W)各组小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78)。与正常对照组(A组)小鼠相比,感染10周后,模型对照组(B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为肝门管区大量虫卵结节形成和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增生的纤维主要沿肝门管区分布,形成干线型肝纤维化,表明实验动物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治疗8周后各感染组小鼠门静脉系统内未见存活的血吸虫成虫。实验第18周,IFN-α治疗组(C组)、人参皂苷Rg3治疗组(D组)、IFN-α和人参皂苷Rg3联合使用治疗组(E组)小鼠经治疗后,肝脏内胶原面积百分比及肝纤维化程度SSS评分均较治疗前B组和实验对照组(F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D、E组间肝脏内胶原面积百分比及肝纤维化程度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电镜观察,各治疗组(C、D、E组)肝窦周隙中胶原纤维较治疗前模型对照组和治疗后实验对照组明显减少;模型对照组可见肌成纤维细胞,各治疗组(C、D、E组)未见肌成纤维细胞,但可见贮脂细胞且数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结论】人参皂苷Rg3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人参皂苷Rg3与IFN-α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均有效,但尚不能恢复正常;两者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考虑用鲜见毒副作用的人参皂苷Rg3进行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长期治疗。IFN-α和人参皂苷Rg3联合使用的疗效与单独使用IFN-α或人参皂苷Rg3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尚未见联合使用人参皂苷Rg3与IFN-α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有增强疗效作用。

王瑜[3]2012年在《ICOS-ICOSL信号通路介导Th2极化在日本血吸虫病肝肉芽肿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文中认为血吸虫致病的中心环节是肝脏虫卵肉芽肿反应和继发性肝纤维化的形成。研究表明,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慢性致病过程中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antigen, SEA)诱导的Th2优势应答产生Th1/Th2免疫偏移在形成虫卵肉芽肿并导致纤维化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是应用ICOS转基因(ICOS transgenic, ICOS-Tg)及ICOSL敲基因(ICOSL knockout, ICOSL-KO)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病模型,探讨ICOS–ICOSL信号通路对Th1/Th2免疫应答及免疫病理影响,分析ICOS–ICOSL信号通路介导的Th2极化在日本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为有效控制虫卵肉芽肿病变及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探索新的途径。一、ICOS-Tg/ICOSL-KO小鼠血吸虫病病程中与Th1/Th2极化相关共刺激分子表达动态变化目的:为了探讨ICOS-Tg/ICOSL-KO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ICOS–ICOSL信号的上调或下调对与Th1/Th2极化密切相关的CD28–CD80/CD86、CD40–CD15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日本血吸虫感染前(0周)和感染早期(感染4周后)、感染急性病变期(感染7周后)、感染慢性期(感染12周后)、纤维化早期(感染16周后)、纤维化晚期(感染20周后)的ICOS-Tg/ICOSL-KO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CD28、ICOS、CD154和CD19+B淋巴细胞上CD80、CD86、ICOSL、CD40等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同期ICOS-Tg/ICOSL-KO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炎性浸润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感染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CD28和脾CD19+B淋巴细胞CD80、ICOSL表达水平从感染4周后升高,感染7周后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感染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ICOS、CD154和脾CD19+B淋巴细胞CD86、CD40表达水平从感染4周后升高,感染12周后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感染20周后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炎性浸润细胞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在感染7周后即处于较高水平,在感染12周后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COS-Tg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CD28、ICOS、CD154表达水平和脾CD19+B淋巴细胞CD80、CD86、ICOSL、CD40表达水平与同期野生型FVB/NJ小鼠相比明显升高。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炎性浸润细胞上CD28、ICOS、CD154、CD80、CD86、ICOSL、CD40表达水平亦高于野生型FVB/NJ小鼠的水平。ICOSL-KO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CD28、ICOS表达水平和脾CD19+B淋巴细胞上CD80表达水平与同期野生型C57BL/6J小鼠相比明显升高;而ICOSL-KO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CD154表达水平和脾CD19+B淋巴细胞上CD86、CD40表达水平与同期野生型C57BL/6J小鼠相比,明显降低。ICOSL-KO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炎性浸润细胞上CD28、ICOS、CD80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水平,而CD154、CD86、CD40的表达水平则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水平。结论: ICOS–ICOSL信号通路对CD28–CD80/CD86、CD40–CD154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尤其对CD40–CD154信号通路的作用更为明显。二、ICOS–ICOSL信号通路在介导日本血吸虫感染ICOS-Tg/ICOSL-KO小鼠Th2极化中的作用目的:为了探讨ICOS–ICOSL信号的上调或下调对ICOS-Tg/ICOSL-KO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Th1/Th2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感染前(0周)和感染4周、7周、12周、16周、20周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用SEA进行诱导培养72小时后,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h1(IFN-γ、IL-12)及Th2(IL-4、IL-10、IL-13)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采集同期小鼠的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EA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IgG2a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4周后Th1细胞因子IFN-γ、IL-12水平表达升高,7周时达到峰值,病程由急性转为慢性时,Th1细胞因子表达下调;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IL-13)表达水平上调,12周时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调。血清SEA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IgG2a的表达水平随病程发生改变,尤其是IgG1表达水平在7周显着增高,12周达到峰值,随着病程延长,表达水平略有下调;同时Th2分化指数及IgG1/IgG2a的比值的变化亦具有相同规律。ICOS-Tg小鼠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表达水平在7周后比野生型FVB/NJ小鼠显着升高,ICOS-Tg小鼠血清SEA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IgG2a的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FVB/NJ小鼠的水平;其Th2分化指数与IgG1/IgG2a的比值亦高于野生型FVB/NJ小鼠,在感染12、16周后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ICOSL-KO小鼠Th1细胞因子IFN-γ、IL-12表达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而同时其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IL-13)表达水平却显着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ICOSL-KO小鼠血清SEA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IgG2a的水平显着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水平,其Th2分化指数与IgG1/IgG2a的比值亦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水平,特别是在感染7、12、16周后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宿主的Th2极化过程中,ICOS–ICOSL信号通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叁、ICOS–ICOSL信号通路对ICOS-Tg/ICOSL-KO小鼠肝肉芽肿及纤维化的影响目的:为了探讨ICOS–ICOSL信号的上调或下调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肉芽肿及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感染前(0周)和感染4周、7周、12周、16周、20周后的ICOS-Tg/ICOSL-KO小鼠及其对照野生型小鼠血清,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A、HYP的含量,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应用HE染色法观察ICOS-Tg/ICOSL-KO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应用Masson染色法观察ICOS-Tg/ICOSL-KO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变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感染小鼠不同病期肝脏中TGF-β1、α-SMA、Collagen-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织切片显示,在感染7周后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体积最大,随后逐渐缩小。在整个病程中,ICOS-Tg小鼠的肝脏虫卵肉芽肿体积显着大于野生型FVB/NJ小鼠的体积;而ICOSL-KO小鼠的肝脏虫卵肉芽肿显着小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体积。血吸虫感染后随病程延长,小鼠血清中HA、HYP的水平逐渐升高,肝脏纤维化程度逐渐增高,肝脏中TGF-β1、α-SMA、Collagen-的表达水平亦逐渐增高。ICOS-Tg小鼠血清中HA、HYP的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FVB/NJ小鼠的水平,其肝脏纤维化程度显着高于野生型FVB/NJ小鼠的程度,其肝脏中TGF-β1、α-SMA、Collagen-的表达水平亦高于野生型FVB/NJ小鼠的水平。而ICOSL-KO小鼠血清中HA、HYP的水平则显着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水平,其肝脏纤维化程度显着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程度,其肝脏中TGF-β1、α-SMA、Collagen-的表达水平亦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水平。结论: ICOS–ICOSL信号通路与感染日本血吸虫导致的肝脏肉芽肿及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上所述,ICOS–ICOSL信号通路对血吸虫感染后宿主的Th2极化起到关键作用,并对血吸虫感染后导致的肝肉芽肿、纤维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项研究结果对寻找控制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防止晚期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杜山[4]2008年在《驯鹿狂蝇COI基因分析及驯鹿狂蝇蛆病对宿主机体的影响》文中提出驯鹿狂蝇蛆(Cephenemyia trompe)是驯鹿的一个主要寄生虫病病原,感染驯鹿狂蝇蛆病的驯鹿往往消瘦,抗病性差,加上自然环境等因素造成该病呈发展蔓延趋势,每年给我国的驯鹿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驯鹿狂蝇蛆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其种属鉴定、病理变化、免疫机能、内分泌变化、应激能力等还处于空白。所以本次实验针对驯鹿狂蝇同源性、感染后机体的变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有效消灭驯鹿狂蝇蛆病奠定基础。本实验针对驯鹿狂蝇病原、30头驯鹿狂蝇蛆自然感染驯鹿和30头健康驯鹿进行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驯鹿狂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I基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出NJ进化树;对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进行了病理剖解,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和超微病理学观察;利用ELISA方法对机体补体系统(C3、C4)进行研究;利用ELISA方法对机体总IgG和特异性IgG进行研究;利用ELISA方法和放射性免疫方法对细胞因子IL-12、IFN-γ和TNF-α进行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和PI双染色发对淋巴细胞调亡进行研究;利用放射性免疫法对皮质醇、T3、T4和TSH进行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NO、SOD、MDA、GSH-Px和T-AOC氧化应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驯鹿狂蝇成虫和Ⅲ龄幼虫相似性为97%,驯鹿狂蝇和鹿咽狂蝇、驼鹿狂蝇、羊狂蝇、马鼻狂蝇之间相似性为88%;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观察到鼻粘膜有大量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脱落,炎症明显;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与健康驯鹿之间的总IgG抗体差异显着(P<0.01),感染组产生了一定的针对幼虫的特异性IgG抗体(OD=0.464±0.128);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体内C3、C4均显着升高(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体内的IL-12、IFN-γ和TNF-α显著低于健康驯鹿(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外周血淋巴细胞调亡率显着高于健康驯鹿(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血清T3、T4显着低于健康驯鹿(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血清TSH显着高于健康驯鹿(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血清皮质醇含量显着高于健康驯鹿(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血清的NO、SOD、GSH-Px和T-AOC均显着低于健康驯鹿(P<0.01),驯鹿狂蝇蛆感染驯鹿血清的MDA显着高于健康驯鹿(P<0.01)。实验证明了驯鹿狂蝇与其它种属的狂蝇有着不同种属特异性,驯鹿狂蝇蛆对驯鹿机体造成了炎症加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抗应激能力下降。进一步证明了驯鹿狂蝇蛆对驯鹿的危害性。

陈岩勤[5]2013年在《白头翁总皂苷对日本血吸虫及其宿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白头翁总皂苷(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 saponins,PRS)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中间宿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杀灭作用、对钉螺新陈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对斑马鱼和哺乳动物的毒性、对日本血吸虫体内外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及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白头翁总皂苷成为新的抗血吸虫新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浸泡法,进行浸杀钉螺试验、钉螺上爬试验及斑马鱼毒性试验;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检测钉螺暴露在PRS浓度为浸泡24h LC50的40%和80%药液中24h后的头足及肝脏胆碱酯酶(choline esterase,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酶活值;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浓度为24h LC50的PRS作用钉螺后其头足及肝脏的超微结构;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进行哺乳动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皮肤、眼睛刺激试验。2.采用尾蚴腹部贴片法感染ICR小鼠,感染后42d的小鼠肝脏经过研磨、过筛获得虫卵,毛蚴由虫卵孵化,尾蚴由阳性感染钉螺光照逸出,用含有0、1、2、3、4、5、6、7、8μg/ml的PRS药液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虫卵、毛蚴、尾蚴;PRS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采用经皮肤或灌注冲虫法在3h、7、14、42d对感染不同数量尾蚴的小鼠进行剖杀取虫,用含有0、1、5、10、20、30μg/ml的PRS培养液对童虫及成虫进行培养,观察药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杀虫作用;将感染5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在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用不同剂量的PRS药液灌服,42d后灌注冲虫计算荷虫量及减虫率;将感染80条尾蚴的小鼠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经过尾静脉注射25mg/kg PRS药液,42d后灌注冲虫计算荷虫量及减虫率;PRS对日本血吸虫糖原、蛋白及酶的影响采用对感染42d的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25mg/kg的PRS药液,24h后剖杀取虫研磨,检测PRS对虫新陈代谢的影响。3.采用感染50条尾蚴的C57BL/6小鼠连续49d口服150mg/kg/d剂量的PRS,通过检测小鼠体重、肝脾重量的变化及减虫效果估计长期用药的治疗效果;通过检测感染治疗组与感染不治疗组之间小鼠白细胞及其组成细胞的比率变化、肝脏的免疫组化、血清IFN-γ、IL-4、TGF-β和IL-17水平的变化、虫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egg antigen,SEA)特异性抗体IgG、IgG1、IgG2a值的改变探究PRS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1. PRS经过24h、48h、72h浸杀钉螺后的LC50分别为0.48、0.23、0.17mg/l,LC90分别为2.64、0.81、0.34mg/l;8和4mg/l PRS作用后无钉螺上爬,0.5mg/l PRS作用24h后总上爬率为26.67%,0.5mg/l NIC作用24h后总上爬率为47.78%。钉螺用PRS浓度为40%及80%的24h LC50浸泡24h后,其头足及肝脏的CHE、AKP、ALT的活力明显降低(P<0.05),LDH变化不大;24h LC50PRS作用24h后,钉螺头足及肝脏细胞的透射电镜显示PRS对钉螺的超微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斑马鱼试验显示相对于氯硝硫胺(niclosamide,NIC),PRS对鱼类的致死浓度与杀螺浓度差别较大;哺乳动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眼刺激实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显示PRS对哺乳动物无毒性。2.不同浓度的PRS及对照药物吡喹酮(praziquantel,PZQ)对日本血吸虫虫卵作用24h后的孵化结果显示PRS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略优于PZQ的作用,尤其是在4μg/ml浓度时,日本血吸虫虫卵对PRS的作用更敏感;PRS及对照药物PZQ在不同时间对毛蚴、尾蚴的作用结果显示其死亡率对PRS及PZQ的浓度及作用时间有一定的依赖性;在不同浓度PRS作用下日本血吸虫各个发育时期体外培养的结果显示药物对日本血吸虫的3h、7、14d童虫及42d成虫均有杀伤作用;日本血吸虫雄虫及雌虫经过30μg/ml PRS体外作用4h后虫体体表的感觉乳突及皮层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不同剂量PRS对不同感染时期的小鼠口服用药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PRS在体内均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但300mg/kg剂量的PRS有较好的疗效,感染1d和21d开始用药的杀虫及杀雌虫效果均优于相同剂量的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和PZQ;尾静脉注射25mg/kg剂量PRS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不同阶段用药均有比较好的杀虫作用;25mg/kg剂量PRS作用24h后日本血吸虫雄虫、雌虫的糖原、蛋白、AKP、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reductase,GR)均有所降低。3.用150mg/kg/d剂量的PRS连续49d灌服感染50条尾蚴的C57BL/6小鼠发现,PRS治疗组小鼠体重的增加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肝脾重量的降低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PRS治疗后小鼠白细胞的降低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比率的降低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比率的增多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PRS长期用药对感染50条尾蚴小鼠的荷虫量结果显示PRS用药组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减虫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减虫率为55.27%。肝脏虫卵的减少与不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用药49d后小鼠肝脏的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PRS用药组肝脏的虫卵及卵周围炎性细胞相对于感染不治疗组较少;免疫组化显示PRS药物治疗后肝脏的α-平滑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及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的表达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明显减弱;PRS治疗组与感染不治疗组比较小鼠血清中的IFN-γ、IL-4、TGF-β和IL-17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1);PRS治疗组SEA特异性抗体IgG、IgG1水平与感染不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PRS治疗组与感染不治疗组相比SEA特异性抗体IgG2a水平变化不大(P>0.05),PRS治疗组与感染不治疗组相比较IgG1/IgG2a比率降低。结论:1.实验数据显示PRS对哺乳动物几乎没有毒性,对斑马鱼毒性低于NIC,能够在较低浓度下有效杀死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灭螺剂,2.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PRS对日本血吸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杀伤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抗血吸虫药物。3. PRS在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小鼠的过程中,小鼠血清中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及特异性抗体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说明PRS的杀虫作用与皂苷的免疫调节有一定的关系。

朱晓阳[6]2014年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指出共感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感染同一宿主的现象。共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据估计世界上六分之一的人口受到了共感染的影响,而仅和寄生虫相关的共感染就达到八亿人次。共感染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主要是在病原的感染性、宿主的易感性、宿主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等方面。目前有关共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主要是关于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原的共感染上,比如HIV、HBV、HCV以及在非洲、中南美洲等地流行甚广的一些寄生虫病感染。在共感染研究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多,而有关共感染病原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宿主影响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论文选择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BALB/c小鼠这一模型研究两种病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小鼠的影响。在共感染实验前,本论文首先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经灌胃感染BALB/c小鼠,造成了感染性疾病模型。然后利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体液和组织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在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亚致死剂量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够在小鼠肠道内成功定植,并发展成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感染显着影响了脾脏和回肠的组织结构及其小分子物质代谢,但对肝脏和血清的影响较小。感染组小鼠尿样代谢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疾病自然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感染抑制了宿主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扰乱了宿主的物质代谢、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了宿主对感染的应对,包括宿主肠道菌群形成的"colonization resistance"、宿主免疫系统形成的免疫应答极化以及产生诸如亚甲基丁二酸等具有抑菌效应的代谢物等。这些结果展示了在此感染过程中病原和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之后,在已有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研究以及本论文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BALB/c小鼠研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五周时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够降低小鼠体内血吸虫的成虫率,减少肝脏和结肠内血吸虫卵的数量,减轻了共感染小鼠血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从而促使共感染小鼠生存率的升高。此外,通过比较日本血吸虫单独感染和共感染小鼠肝脏、血清代谢组的变化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共感染小鼠中发挥了作用,降低了日本血吸虫病对小鼠的影响。两组实验动物尿样代谢的动态变化同样证明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组实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含量的测定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降低了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血清中的IL-4含量,升高了IFN-γ的含量。这说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弱化了血吸虫病宿主机体形成的Th2体液免疫应答极化,使其转向Th1细胞免疫应答,并在此过程中消除了部分的血吸虫成虫,从而减少了共感染小鼠体内的血吸虫虫卵数量,降低了虫卵沉积对肝脏、肠道等器官组织的损伤,减轻了血吸虫病病情。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研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对宿主机体体液代谢以及相应组织器官的影响,论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在实验小鼠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宿主机体对该种病原细菌感染的应对。第二部分关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的研究发现了在共感染状态下一种病原对另外一种病原感染致病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的探讨了这种作用可能的发生机制。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对这两种感染性疾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深化人们对共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这类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陈殿慧[7]2014年在《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肝脏和肺脏中IL-17的特点》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虫卵肉芽肿引起的慢性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沉积于组织内大量的成熟虫卵对机体的刺激、宿主对活毛蚴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并形成虫卵肉芽肿以及继发肝纤维化。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多细胞结构的寄生虫伴其分泌的多种抗原诱导会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介导免疫应答,这些细胞因子很可能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治疗靶标。有报道显示,血吸虫感染的免疫病理反应与IL-17是密切相关的。IL-17可能在血吸虫卵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文献报道,Th17细胞为IL-17的主要细胞来源,而其它固有免疫细胞如γδ-T细胞、NK细胞、Tc17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也可表达IL-17。但也有报道表明IL-17主要由γδT细胞分泌。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或者不同模型,以及不同病变部位分泌IL-17的主要细胞来源都可能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和肺脏中IL-17的特点以及作用。我们分别研究了肝脏和肺脏中IL-17的产生情况,并比较了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T细胞,NKT细胞和γδT细胞在非特异性刺激剂PMA和离子霉素作用下IL-17的分泌情况,以探索感染后产生IL-17的主要淋巴细胞亚群。为了进一步明确IL-17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和肺脏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我们在小鼠感染3周后开始注射IL-17中和抗体,以降低感染小鼠体内IL-17的水平,从而探讨IL-17是否在宿主的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将分别研究肝脏和肺脏两个不同器官中IL-17的特点,分为两个部分:一、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中IL-17的特点。二、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肺脏中Th17的动态分布以及特点。一、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中IL-17的表达及特点建立日本血吸虫人工感染C57BL/6小鼠模型,感染后6w左右剖杀,制备肝脏淋巴细胞悬液,加入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mAb+anti-CD28mAb体外培养4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IL-17、IFN-γ的mRNA含量变化;同时加入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mAb+anti-CD28mAb体外培养72h,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7和IFN-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前后淋巴细胞中产生IL-17的CD3+细胞和CD3-细胞的百分比含量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细胞中不同亚群(CD4+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产生IL-17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IL-17在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肝脏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我们在小鼠感染3w后开始注射IL-17中和抗体或同型抗体,62.5μg/次/只,每隔3d一次,共4次,末次注射48h后处死小鼠,观察C57BL/6感染小鼠体内IL-17被中和后对肉芽肿炎症反应及肝脏损伤的影响,通过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的肉芽肿炎症反应的变化,同时比较肉芽肿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纤维化的严重程度,ELISA法观察小鼠血清中III型前胶原(PC-III)和IV型胶原(IV-C)含量,进一步确定肝脏纤维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同型对照组以及Anti-IL-17组血清中SEA特异性IgG和IgE含量。结果表明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组织中IL-17mRNA和蛋白表达均在感染后明显增加,提示IL-17的表达可能与肉芽肿炎症形成密切相关;同时CD3+细胞产生IL-17的百分比在血吸虫感染后明显上升,和IL-17+CD3-细胞相比,含量较高,且增加较明显,提示肝脏淋巴细胞中CD3+细胞为产生IL-17的主要细胞群;进一步发现感染后IL-17+γδT细胞和IL-17+CD4+T细胞占整个T细胞的百分比之间是没有统计学差别的,但约25%γδT细胞产生IL-17,其比例远高于CD4+T细胞和NKT细胞,且肝脏IL-17+γδT细胞中IL-17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Anti-IL-17组和同型对照组相比,肝脏外观炎症有所缓解,HE染色以及统计结果也表明肉芽肿明显减小,同时,纤维化的检测也表明anti-IL-17组纤维化有所缓解,为IL-17可能参与、调节肉芽肿病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Anti-IL-17组中SEA特异性IgG和同型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但是IgE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IL-17可能抑制了SEA特异性IgG的产生,但是对IgE影响较小。二、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肺脏中Th17的动态分布以及特点建立日本血吸虫人工感染C57BL/6小鼠模型,于感染后6w左右剖杀,无菌取肺脏,分离肺脏淋巴细胞,计数,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和CD4+CD3+细胞百分含量以及绝对数目;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与感染组中IFN-γ,IL-4,IL-17水平。检测感染后产生IFN-γ,IL-4,IL-17的CD3-细胞和CD3+细胞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亚群(CD4+T,CD8+T,NKT,γδT细胞)产生IFN-γ,IL-4,IL-17的情况;动态观察CD4+T细胞在感染后0、4、5、6、7w产生IFN-γ,IL-4,IL-17的含量。Th17细胞共表达IFN-γ,IL-4,IL-5,IL-9,IL-10的水平。通过HE染色检测肺脏组织的肉芽肿炎症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肺脏淋巴细胞有所增加,且CD3+细胞和CD4+细胞在感染后百分比以及含量都增加明显。ELISA结果表明IFN-γ,IL-4,IL-17蛋白含量在感染后增加。感染后CD3+细胞产生的IFN-γ,IL-4,IL-17增加明显,且CD3+IFN-γ+,CD3+IL-4+,CD3+IL-17+细胞百分比都高于相应的CD3-细胞。CD4+细胞产生IL-17的含量高于其他亚群。IL-17+CD4+细胞的动态分布图表明在感染后其持续增加;Th17细胞分泌的IL-4和IL-5水平较其他细胞因子高,且几乎不分泌IL-9,IL-10。在感染过程中产生的IL-17加强了肺脏中肉芽肿炎症,表明IL-17可能加重了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肺脏的病原性的产生。总而言之,本研究描述了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和肺脏中细胞因子IL-17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发现日本血吸虫感染后肝脏和肺脏中IL-17的含量明显提高,肝脏中IL-17可能主要由γδT细胞产生,而肺脏中的IL-17由Th17细胞分泌。IL-17的表达水平与血吸虫感染诱导的肉芽肿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阻断IL-17的治疗可能成为减轻、治疗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研究完善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中Th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丰富了血吸虫肉芽肿病变的免疫调节机制。

梁松[8]2014年在《共刺激信号ICOSL/ICOS介导Th2极化与HSCs活化效应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血吸虫虫卵沉积导致的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和继发性肝纤维化被认为是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病理损伤。研究表明,宿主在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慢性致病过程当中,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介导的Th2极化在肝脏虫卵肉芽肿反应中的调节和诱发继发肝纤维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使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沉积在肝脏组织内是肝纤维化进程当中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中日本血吸虫病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为:在FVB/NJ小鼠遗传背景的基础上构建的ICOS转基因(ICOS transgenic, ICOS-Tg)小鼠;并将FVB/NJ小鼠作为其野生型对照。探讨ICOSL/ICOS信号对感染宿主Th2型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及HSCs活化的影响,探究共刺激信号ICOSL/ICOS介导的Th2极化与HSCs的活化效应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为开辟能有效的控制肝纤维化的新途径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分四个部分:一、ICOS-Tg小鼠感染血吸虫病变过程中Th2极化相关共刺激分子表达动态变化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对与Th2极化有密切联系的ICOS、CD28、CD154等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前0周和感染后4周(早期)、7周(急性病变期)、12周(慢性期),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ICOS、CD28、CD154等共刺激分子在ICOS-Tg及其野生型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表达水平动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体内同期观察感染小鼠不同病期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性侵润细胞上相关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动态变化。结果:流式数据表明,感染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水平自感染后4周开始升高(46.51%),感染后7周达到峰值(78.70%),感染后12周有所下降,但表达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60.01%);而共刺激分子ICOS(38.77%)和CD154(30.53%)表达水平自感染后4周开始升高,感染后7周(ICOS:48.10%; CD154:50.74%)、12周(ICOS:57.90%; CD154:55.00%)仍处于逐渐升高趋势。免疫组织化学体内同期检测发现,共刺激分子ICOS、CD28、CD154在感染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性侵润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7周即处于较高水平(0.551;0.479;0.516, IOD/AOVI),感染后12周仍呈上升趋势(0.662;0.492;0.576, IOD/AOVI)。并且ICOS、CD28、CD154在ICOS-Tg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均要高于同时期野生型小鼠(8.36~57.90vs5.51~41.21;27.33~60.01vs22.36~51.43;5.80~55.0vs4.73~41.21,%);其在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性侵润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7周(0.551vs0.355;0.479vs0.349;0.516vs0.432, IOD/AOVI)、12周(0.662vs0.418;0.492vs0.431;0.576vs0.447,IOD/AOVI)亦高于同时期野生型小鼠。结论: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慢性致病过程当中,与Th2极化密切相关的共刺激分子ICOS、CD28、CD154的表达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ICOS表达更为显着并可能影响相关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4的表达。二、ICOS-Tg小鼠感染血吸虫病变过程中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宿主Th2极化的作用目的:探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上调ICOSL/ICOS信号对宿主体内Th2极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ICOS-Tg及其野生型小鼠感染前0周和感染后4周、7周、12周的脾淋巴细胞,收集经SEA刺激培养72h后的细胞上清,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观察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的表达水平动态变化。结果:感染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表达水平自感染后4周开始升高(38.98pg/ml;73.50pg/ml),感染后7周达到峰值(62.40pg/ml;119.96pg/ml),感染后12周表达下调(33.02pg/ml;93.36pg/ml),表明病程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时,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下调;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表达水平自感染后4周开始升高(11.49pg/ml;66.94pg/ml),感染后7周(23.04pg/ml;165.82pg/ml)、12周(41.89pg/ml;208.66pg/ml)呈上升表达趋势。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在ICOS-Tg小鼠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水平均要高于同时期野生型小鼠(3.98~41.89vs3.89~28.82;19.56~208.66vs15.49~165.38, pg/ml)。结论: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慢性致病过程当中,上调ICOSL/ICOS信号促进宿主的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增强Th2极化免疫应答反应。叁、ICOS-Tg小鼠感染血吸虫病变过程中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宿主肝脏纤维化的作用目的:探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上调ICOSL/ICOS信号对宿主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ICOS-Tg及其野生型小鼠感染前0周和感染后4周、7周、12周的血清,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并观察其动态变化规律。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感染小鼠不同病期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体内同期检测观察Collagen-Ⅰ、α-SMA和TGF-β1等蛋白在感染小鼠不同病期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动态变化。结果:随着病程的迁移,感染小鼠血清中HYP、HA的表达水平自感染后4周呈逐渐上升趋势(1.61~2.93, μg/ml;211.49~284.50, ng/ml;),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肝脏中Collagen-Ⅰ、α-SMA、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亦逐渐上调(0.013~0.518;0.022~0.587;0.069~0.510, IOD/AOVI)。而HYP(1.61~2.93vs1.54~2.21,μg/ml)、HA(152.74~284.50vs145.97~224.93, ng/ml)在ICOS-Tg小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要高于同时期的野生型小鼠;并且Collagen-Ⅰ、α-SMA、TGF-β1等蛋白在ICOS-Tg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7周(0.463vs0.332;0.550vs0.443;0.483vs0.312, IOD/AOVI)、12周(0.518vs0.374;0.587vs0.451;0.510vs0.356,IOD/AOVI)亦高于同时期的野生型小鼠。结论: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慢性致病过程当中,上调ICOSL/ICOS信号促进宿主的肝脏纤维化的形成。四、ICOS-Tg小鼠感染血吸虫病变过程中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宿主HSCs活化效应及肝纤维化的作用目的:探究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上调ICOSL/ICOS信号对宿主HSCs活化及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肝脏酶灌注充盈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感染前(0周)和感染早期阶段(4周、6周)、感染急性病变期(9周)ICOS-Tg及其野生型小鼠原代HSCs,运用台盼蓝拒染法鉴定分离的原代HSCs成活率;采用其在328nm波长紫外激发光下自发荧光特性和其在肝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分离的原代HSCs纯度;原代HSCs培养7d后,用Trizol Reagent试剂抽提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SYBR法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TGF-β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观察HSCs的活化效应及对肝纤维化进程的调节作用。结果:分离的原代HSCs纯度达到90%,其成活率为95%,原代培养过程中细胞状态良好。随着病程的迁移,HSCs的活化程度逐渐增加,HSCs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TGF-β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上调(0.621~1.093;0.312~0.576;0.706~1.078;0.760~1.138,gene/β-actin)。ICOS-Tg小鼠与HSCs活化相关基因α-SMA(0.706~1.078vs0.695~0.947, gene/β-actin)的表达均高于同时期野生型小鼠;ICOS-Tg小鼠HSCs中Collagen-Ⅰ(0.621~1.093vs0.583~0.832,gene/β-actin)、 Collagen-Ⅲ(0.312~0.576vs0.309~0.446, gene/β-actin)、TGF-β1(0.760~1.138vs0.732~0.919, gene/β-actin)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亦高于同时期的野生型小鼠。结论:在ICOS-Tg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慢性致病过程当中,上调ICOSL/ICOS信号促进宿主的HSCs的活化和肝纤维化的形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共刺激信号ICOSL/ICOS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宿主的Th2极化及肝脏内HSCs活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促进肝脏纤维化形成。ICOSL/ICOS信号的调控将可能作为下调或抑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及肝纤维化进程的靶点。

张倩[9]2006年在《一氧化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动物实验,观察NO与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关系以及使用NO抑制剂(N~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乙酯)或NO供体物质(精氨酸)后对肝损伤、肝纤维化的影响,以期初步探讨NO在血吸虫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并试图阐明其作用机制,为肝纤维化的防治及辅助治疗,开拓新的途径。 实验方法 1 采用经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法建立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 2 组织化学染色 HE染色用于观察肝脏病理改变;VG、SR染色显示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 3 纤维化及肝脏损伤相关指标的测定 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肝脏中羟辅氨酸(Hy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抗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测定。 4 图象分析技术 测量肝内胶原纤维的体积密度(Vv)。 实验结果 1 成功建立了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 2 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肝脏有了明显损伤且肝脏内胶原纤维合成增加,血清中ALT、AST、LN、HA等指标含量显着升高,肝组织内Hyp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3 给予NO的抑制剂L-NAME,可以使小鼠肝脏损伤及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

郭丹钊[10]2012年在《分离自商陆的根际真菌SL-30杀灭钉螺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杀灭钉螺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使用的灭螺药物不同程度地存在成本高昂、选择性较弱、持久性差、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不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植物根际环境筛选杀螺活性微生物,旨在寻找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来源杀螺活性成分,并探索杀螺活性微生物可行的原位应用方式,以补充化学灭螺药物的不足。主要结果如下:1、对14种具有杀螺活性的药用植物的根际土进行微生物分离,最终从商陆根际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显着杀螺活性的真菌菌株SL-30,其4%发酵液24 h杀螺率达100%,且该浓度下对鱼虾等非靶生物无明显毒性,且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结合菌落特征、分生孢子头形态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将菌株SL-30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2、以杀螺活性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可溶性淀粉用量、蛋白胨用量和初始pH是发酵液杀螺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到菌株SL-30的优化发酵条件为:可溶性淀粉16.40 g/L,蛋白胨3.76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25 g/L,接种量0.5%,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 3,培养温度28℃。经6批次发酵,结果证实该优化条件准确可靠。3、菌株SL-30发酵液经系统分离和杀螺活性检测筛选到乙醚极性部位,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具有高效杀螺活性的主要成分MI,其杀灭钉螺的24 h LC50值为0.101 mg/L,48 h LC50值为0.062 mg/L,72 h LC50值为0.022 mg/L,24 h LC90值为0.355 mg/L,48 h LC90值为0.121 mg/L,72 h LC90值为0.066 mg/L。经HPLC.IFR.LC/MS/MS.1H-NMR.13C-NMR.1H-1H COSY和1H-13C HSQC等研究方法分析确定MI为胶霉毒素(gliotoxin).且杀螺活性成分MI在有效杀螺浓度下不引起鱼和蛙类(蝌蚪)等非靶水生生物的死亡,对蚯蚓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陆地生物均为低毒。4、经过钉螺组织细胞Hoechst 33342染色核形分析,显示诱导细胞凋亡不是MI致钉螺中毒和死亡的主要途径。5、经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MI可引起钉螺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正常的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其发生改变可导致组织和细胞功能异常、代谢功能障碍等,与钉螺的中毒和死亡有一定关联。6、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MI影响钉螺肝脏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和组成,干扰钉螺的解毒功能,当MI浓度超过其解毒能力时,可导致钉螺中毒和死亡7、经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MI显着增加钉螺MDH、Na+K+-ATPase和Mg2+-ATPase的活性;显着降低CHE活性;对AKP和GPT活性的影响为先升高后降低;SDH活性先降低后升高;LDH为头足部酶活性增强,肝脏部位酶活性降低。可见,MI对钉螺机体造成很大损伤,影响钉螺体内神经介质传递,致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异常;对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位点均有作用,引起糖代谢加快使得体内贮存消耗加速,ATP的过度利用加速能量耗竭,能量代谢的异常和各项生理功能紊乱和丧失,是引起钉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8、通过急性毒性测试,显示菌株SL-30的分生孢子对水体、斑马鱼和河虾安全,对小鼠经口、大鼠经皮和大鼠吸入急性毒性属于低毒级,初步得出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经根周土浸提液杀螺活性检测,菌株SL-30接种至未灭菌的非根际土壤后第20 d开始呈现杀螺活性,第40 d杀螺活性基本消失;而抗性突变株Nysr-2接种至根周,至第90 d仍可检测到一定程度的杀螺活性,且接种后60 d内可较稳定地定殖于根周。可见,菌株SL-30在土壤环境可发挥一定的杀螺活性,且在根际环境杀螺活性维持的时间更长。

参考文献:

[1]. 日本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D]. 邹节新. 江西医学院. 2004

[2]. 人参皂苷Rg3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 曾瑾. 昆明医学院. 2008

[3]. ICOS-ICOSL信号通路介导Th2极化在日本血吸虫病肝肉芽肿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D]. 王瑜. 苏州大学. 2012

[4]. 驯鹿狂蝇COI基因分析及驯鹿狂蝇蛆病对宿主机体的影响[D]. 杜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5]. 白头翁总皂苷对日本血吸虫及其宿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陈岩勤. 苏州大学. 2013

[6]. 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D]. 朱晓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4

[7]. 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肝脏和肺脏中IL-17的特点[D]. 陈殿慧. 广州医科大学. 2014

[8]. 共刺激信号ICOSL/ICOS介导Th2极化与HSCs活化效应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D]. 梁松. 苏州大学. 2014

[9]. 一氧化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D]. 张倩. 暨南大学. 2006

[10]. 分离自商陆的根际真菌SL-30杀灭钉螺作用研究[D]. 郭丹钊. 江苏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日本血吸虫病鼠血清NO含量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