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现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推动企业生产趋向智能化,充分运用现在的传感技术,网络处理技术以及拟人化智能技术,形成智能化的交流,推动整个制造过程实现智能高效。
一、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
1.1物质基础
(1)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生产工厂中数控铣床单位衍生了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出现很好的实现了自动交换刀具的工作。加工系统在刀具库中配备不同类型的刀具,通过自动化结构实现快速换刀。当前数控拥有先进的应用设备,配有优质的网络管控体系,实现了数控系统为推动生产力服务。加工系统也按照不同程度的加工将工作细分为几类,有主要的加工平台,也有次要的辅助平台。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能够帮助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建模,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图文细说新产品的外貌形态和内部工用,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丰富发展了生产系统中,图形与图象处理技术和信息存储与管理体系,作用于现代数据库建设,总结收集生产信息,帮助进行生产公式计算,促进生产车间结构分析,推动提出优化设计报告。此外借助信息基础系统-CAD/CAM,进行不同方面的数据传递和交换。利用数据平台形成人机交互,使用软件绘制交流图,建立数据模型模拟具体工作,得到相应的运行数据。
(3)智能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全面利用信息电子技术实现对于生产总过程的全面监控,全面推动生产多样丰富,全面落实各个生产系统的发展,增强生产技术,完善管理团队,设置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提前准备适合的工具和方法。
1.2理论基础
(1)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基于整个制造系统的智能化和自主管理,相关智能制造的研究,明确指出该系统能够实现智能活动于智能机器的整体结合,推动达成整个生产以及后期销售的各个环节组合效应。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人工智能设备在工厂当中的应用,实现了各单位的数据控制。
(2)智能制造的三大支撑
首先是人工经验,具体是说在社会实践生产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对于客观事物认识的开端。其次是机理规律,简单来说是各要素之间的工作方式,以及互相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最后是数据模型,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能够概括相关的人工智能数据实现数据应用以及对机器设备的具体学习。
二、智能制造的组成
2.1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的配置是指生产各部门之间实现了自动化的具体联系,这样的模式形成之后,能够大量的减少对于工人的使用,减少了企业雇佣工人的支出费用,而且机器的使用也能够完整操控数据规格,保证相应的产品符合标准。国外的许多企业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装配工程,随着我国的具体实践和政策支持,全面实现智能化生产已经箭在弦上。是智能制造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工,同时可保证产品组装的质量。
2.2基于物联网的监控布局
通过系统的网络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全面的工程产品仓储管理和精准定位,推动全面实施向社会提供服务信息,出示相关的产品信息的战略。是相对于产品的入库,出库管理,增强网络技术形成的体系。
2、3面向制造知识和质量管控的系统布局
全面深化制造厂质量管理布局,根据该厂的具体设备和软件基础设置相关的管理措施。具体制定制造性能数据实时监控方案,形成在链接价值制造服务质量系统。2、4以人为中心的故障诊断和智能交互系统
全面实施,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机器之间的协同运行,利用现代软件技术形成对于各方面发展的实时控制,全面监控产品质量,使其符合国家标准,推动产量增长,不断增加面向市场全面优化自身的技术,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2.6产品、零件和物料、工具多层次的精准定位
具体利用各项传感装置,实现现代工厂的具体观测,所以现在对于产品生产线的控制,全面优化各项设备和零件,实现工程技术向智能化发展,实现对于产品物流的精准定位。
三、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
3.1推进智能关键设备与核心软件的自主研发
必须要面对现代的挑战,实现中国制造的全面发展。培养相关研究人员实现具体的核心软件研发,推动实现智能化的产业。相关政府应该推出具体的政策,加强对于软件设施的研究支持,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推动相关的政府人员与社会,科研学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制定具体的中国制造的标准,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全面实现工程制造系统的推广。
3.2鼓励创新商业模式结合相关的网络技术
推动实现产品制造和销售服务相结合,实现企业向社会全面开放自身的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的生产模式,推动增强自身产业竞争能力。
3.3培育自主品牌和骨干企业
打破中国传统的制造模式,全面优化自身的系统设置,重点培育一批相关的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实现产品创新研发,推动中国制造企业走向世界。优化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提高具体职工人员的应用技能。
3.4完善企业内部价值管理体系
全面实现对于各项数据的利用,实现具体的智能化运营系统,创新产品设计理念,推动企业产品建设和销售的一体化,全面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加强系统监控和管理。
【结束语】具体分析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行业发展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全面平衡需求与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划分,推动实现工厂生产产品与网络技术云计算的结合,加强自身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鼓励研发机械设备和软件,推动我国数字化的发展。全面优化自身设备和软件技术,对此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不能盲目生产,必须要实现生产智能化,增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运昌,杨词慧.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机床联网技术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03):106-110.
[2]李洪岩.数控机床的日常管理与维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8(17):17.
[3]宋志婷.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鲁棒性分析与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闻向阳,王岩,梁进城,董香梅."智能制造"探索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37(0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