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质运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冬小麦,物质,水稻,氮肥,产量,籽粒,早稻。
物质运转论文文献综述
王贺正,董方方,马超,张均,吴金芝[1](2019)在《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干物质运转和产量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不同年代育成和推广的碧码6号、丰产3号、阿勃33、豫麦49、洛旱2号、矮抗58和洛旱11号等7个适宜旱作区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干物质运转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早期品种的穗粒数较高,但产量较低;近现代品种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较高,产量较高。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不同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明显规律,近现代品种总干物质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表现为降低趋势,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较多,表明近现代品种主要靠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来实现产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姜丽娜,马静丽,方保停,马建辉,李春喜[2](2019)在《限水减氮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不同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南浚县钜桥进行小麦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个灌溉水平[拔节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W2)],副区设置5个氮肥水平[330 kg hm~(–2) (N4,豫北地区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270 kg hm~(–2) (N3)、210 kg hm~(–2) (N2)、120 kg hm~(–2) (N1)、0 kg hm~(–2) (N0)],测定了籽粒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减量施氮与N4相比,各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干物质量均有增加,其中,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量增加了323.2%,增幅远高于茎节的24.5%和叶片的4.6%,且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增幅也远高于茎节和叶片。减量施氮处理的叶片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倒叁叶和倒四叶,分别增加28.7%和201.1%,而茎节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除穗位节外的其他茎节,分别增加21.7%(倒二节)、71.8%(倒叁节)、44.5%(倒四节)和31.1%(余节)。与W2相比, W1干物质运转量无显着差异,但干物质运转率略高(24.6%vs. 23.8%),对籽粒贡献率较高(35.1%vs. 30.0%),籽粒产量降低11.2%,水分供应量减少750 m3 hm~(–2)。可见,减量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尤其是穗轴+颖壳和下层器官(倒叁叶、倒四叶、倒叁节、倒四节和余节)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提高了对籽粒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小飞,费良军,孟兆江,张寄阳,牛晓丽[3](2018)在《水分养分协同对冬小麦干物质运转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水分养分协同对冬小麦光合产物运转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旨在寻求提高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途径。【方法】采用防雨棚下测坑试验方法,于2015和2016年在黄淮海平原河南新乡连续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二因子(土壤水分调亏度和施肥水平)随机区组设计。3个土壤水分调亏度为轻度调亏、中度调亏和重度调亏,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50%~55%和40%~45%;3个施肥水平为高施肥水平(N 240 kg/hm~2、P_2O_5 240 kg/hm~2、K_2O 240 kg/hm~2),中等施肥水平(N 180 kg/hm~2、P_2O_5 180kg/hm~2、K_2O 180 kg/hm~2)和低施肥水平(N 12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20 kg/hm~2)。共9个水肥组合,叁次重复。利用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植株氮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在高施肥水平下,中度水分调亏(50%~55%)可促进小麦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向籽粒再运转;在中等施肥水平下,叶片花前贮藏同化物再运转量以轻度水分调亏为最高;在低施肥水平下,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再运转量和再运转率随水分调亏度加重呈提高趋势。不同施肥水平下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总运转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随水分调亏度加重呈提高趋势。【结论】水分调亏提高了籽粒中来自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转运的比例。水分调亏与养分调节相结合可有效调控小麦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积累和利用。低施肥水平(N 120、P_2O_5 120、K_2O120 kg/hm~2)和轻度水分调亏(60%~65%田间持水量)组合是本试验条件下节水减肥高产高效方案。(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蔡文飞[4](2018)在《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装置运转特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能是一种来源广泛、储量巨大、可再生、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之一,有很多优点:反应过程相对简单,不依赖于外界的环境条件,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装置运转特性和机理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流化床工艺,设计制作了进料量为100-500g/h的小型催化热裂解装置,对装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利用稻壳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和催化剂的放置位置对热裂解产物的影响。随后对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进料量为1-3 T/h的大型生物质热裂解生产液体燃料装置的工艺流程、运转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为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小型流化床催化热裂解装置的进料量为100-500 g/h,反应器内径为40 mm,高度为550 mm。流化介质为石英砂,石英砂的质量为150 g,床层压降为11.7pa。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进料系统、反应器系统、旋风分离系统、催化系统、冷凝系统、气体检测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和控制系统。采用二级螺旋进料系统,叁级冷凝系统(水冷、静电冷凝和干冰丙酮冷凝)。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拆装清洗方便;进料准确、速率连续可控;采用多种冷凝方法串联使用,冷凝效果好;设计了热裂解流化床反应器和催化固定床连用,可以进行常规热裂解实验和催化裂解实验,研究提高热裂解产物品质的方法。对小型生物质催化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反应装置的运转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研究了稻壳的热裂解特性和催化热裂解特性;然后利用小型流化床生物质热裂解装置,研究了热裂解温度、催化剂剂量和催化剂放置位置对生物油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催化剂剂量和催化剂放置位置对生物炭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催化剂对稻壳热裂解产物组成的影响较大。稻壳热裂解产物的最高峰在34.76 min,为2,3-二氢苯并呋喃。稻壳催化裂解产物的最高峰在20.95 min,为3-甲氧基苯酚。装置的运转结果表明,随着热裂解温度升高,生物油的含水率和酸碱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先降低后升高。生物油的灰分、热值、固含量和黏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先升高后降低。热裂解温度为500℃时,生物油样品含水率最低(13.39±0.22%)。热裂解温度为450℃时,生物油样品热值最大(23.95±0.55 MJ/kg)。催化剂会显着提高生物油的含水率,降低生物油的灰分、热值、固含量和黏度。热裂解温度为500℃时,生物油的热值为23.61±0.3 MJ/kg。催化热裂解温度为500℃,反应器中催化剂质量为2 g时,生物油的热值为22.16±0.39 MJ/kg。催化热裂解温度为500℃,催化床中催化剂质量为2 g时,生物油的热值为18.97±0.40 MJ/kg。对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低温热裂解(烘焙)处理改变了生物质表面结构。烘焙温度越高生物质失重越大、能量得率越低,温度对木屑的影响更大。经过280-300℃烘焙后,木屑失重为27.72%,稻壳失重为18.33%;木屑的能量得率为77.63%,稻壳的能量得率为89.38%。烘焙处理提高了生物质热值。经过280-300℃烘焙后,木屑的热值从20.84 MJ/kg提高到22.38 MJ/kg,稻壳的热值从17.07 MJ/kg提高到18.68 MJ/kg。在生物质叁大组分中,烘焙对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最大。通过Py-GC/MS分析,推断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可能机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首先裂解为单体: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愈创木酚、对苯二酚和丁香酚。然后这些单体间通过异构反应、脱水反应、反醇醛缩合反应、酸醇酯化反应、脱羰基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较稳定的化合物。在催化热裂解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充当了脱氧剂的角色,把单体进一步裂解为氢自由基和烃类自由基,形成烃池。自由基相互间发生反应,形成较稳定的碳氢化合物,最终转化为生物油。对大型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装置的工艺流程及运转特性进行了研究。装置使用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进料系统、热载体加热、反应系统、旋风系统、排炭系统和冷凝系统。包含了四个循环:热载体循环,作为冷凝介质的生物油的循环,冷却水循环和不可冷凝的可燃气体循环。大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预热风的温度为180℃,气体流速为18000 m~3/h,进料速率为1-3T/h,反应温度为550℃,气相停留时间约为2 s,反应器的体积为2.17 m~3,热载体的粒径为:1.2-1.6 mm,总重量为7 T,循环速率为70 T/h,生物油的消耗速率为400 kg/h,不可冷凝气体的消耗速率为350 m~3/h。利用GC-MS、FTIR和SEM等多项技术对大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产生的生物油、稻壳粉原料、生物炭和不可冷凝的可燃气体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装置可以稳定运转。GC-MS结果表明生物油的成分十分复杂,酚类物质含量最高为14.92%。SEM结果表明生物炭有复杂的孔洞结构,可以进一步的资源化利用。对大型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装置的运转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27次独立性实验结果,对装置的物料平衡,原料和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的产率为47.6±2.6%。生物炭的产率为30.4±2.1%,不可冷凝气的产率为22.0±2.8%,其中生物油的最高产率可以达53.2%。生物质和灰的热阻基本相同,生物炭的热阻比稻壳粉小。生物质的热阻为796.6 K·cm/W,灰的热阻为769.0 K·cm/W,生物炭的热阻为483.7 K·cm/W。热载体陶瓷球的热阻很小,比热容很大,证明陶瓷球颗粒适宜作为热载体来传递和保存热量。陶瓷球的热阻为481.7 K·cm/W,比热容为1.363 MJ/(m~3·K)。生物油的所有性质均可以满足生物油的G类标准,只有水分的含量略微高于标准值。本装置产生的生物油含水率为34.82±3.06%,黏度为7.874±2.136 mm~2/s,密度为1.1579±0.0077 g/cm~3,热值为16.342±1.137 MJ/kg,固含量为0.23±0.08%,灰分含量为0.067±0.039%。综上所述,本文对进料量为100-500 g/h的流化床催化热裂解装置和进料量为1-3 T/h的下行式流化床热裂解装置的运转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两套装置均能稳定运转,产生的生物油品质较高。并对生物质热裂解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推断热裂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途径。证明了热裂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生物油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替代燃料,为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1-01)
顾俊荣,韩立宇,董明辉,陈培峰,乔中英[5](2017)在《不同穗型粳稻干物质运转与颖花形成及籽粒灌浆结实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38和常规粳稻南粳46为材料,采用当地常规高产栽培措施,研究不同穗型粳稻干物质积累分配与枝梗颖花形成及籽粒灌浆结实特性与常规粳稻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穗型杂交粳稻生育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单茎鞘非结构性糖类(NSC)含量及茎鞘NSC运转率显着提高。两品种枝梗与颖花分化、退化的差异明显,大穗型杂交粳稻的总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数显着多于常规粳稻,由于大穗型杂交粳稻枝梗和颖花分化能力大于其退化程度,导致其总枝梗和颖花现存数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大穗型杂交粳稻强弱籽粒灌浆与常规粳稻相比不同步现象明显,大穗型杂交粳稻强、中、弱势粒间灌浆特征值的差异较常规粳稻大。相关分析表明,枝梗和颖花分化能力以及籽粒灌浆充实与抽穗后茎鞘NSC的积累与运转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熊强强,钟蕾,沈天花,陈小荣,贺浩华[6](2017)在《旱涝急转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叶片δ~(13)C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杂交水稻,尤其是具有高产潜力的超级稻品种产量稳定性是长期困扰稻作界的科学难题。干旱、洪涝灾害作为主要的气象灾害,长期以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巨大威胁。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每年旱灾造成20%-30%减产;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春涝、春夏连涝、华南地区夏秋涝等现象也常常导致稻田区洪涝,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气象学研究表明,江西等南方地区近30年旱、涝灾害较为严重,整体表现为增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干旱后紧接着出现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事件也屡见不鲜,即所谓的"旱涝急转"事件。本研究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导致水稻(Oryza sativa L.)减产的生理机制;【材料与方法】以超级早稻品种淦鑫203,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F、CKT)、"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及"旱涝急转"(F3、T3)等处理,考查光合、渗透调节物质、δ~(13)C和干物质的变化;【结果与分析】与对照相比,F3、T3倒2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均明显下降,F1、T1净光合速率也不同程度下降,表明"旱"及"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损伤,且"旱涝急转"存在迭加损伤效应;处理结束初期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以F2、T1积累较多,至后期则以F2、T3最多;F1、T1处理结束初期可溶性糖含量积累最多,至后期则以F3,T3最多;各处理结束初期茎、叶干物质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以抽穗期至成熟期穗干物质量下降幅度最大,相较对照,成熟期穗干物质量F1、F2和F3依次下降11.69%、3.81%和29.98%,T1、T2和T3为19.97%、14.98%和42.11%,均以"旱涝急转"降幅最大;各处理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均不同程度下降;F3处理结束初期叶片δ~(13)C值较对照呈现小幅度上升,而T3则下降较为明显,且波动幅度更大。【结论】研究认为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稻株存在迭加损伤效应,不利于穗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且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较分蘖期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10-19)
黎键涌,陈雷[7](2017)在《施氮量对常规稻“桂香3号”干物质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不同施氮量对常规稻品种"桂香3号"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为优质常规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叁次重复,设5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120(N1)、150(N2)、180(N3)和210(N4)kg/hm~2,对水稻的干物质量、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0 N处理下水稻最终产量主要是由抽穗前的干物质向籽粒器官转运而形成,具有较高的茎叶转运率;而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形成主要靠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茎叶转运率出现趋减现象;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后缓降的现象,而施氮量主要影响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结论】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时,优质常规水稻品种可获得高产。(本文来源于《广西农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毛平平,王丽,张永清,党建友,裴雪霞[8](2016)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氮肥不同底追比对冬小麦干物质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冬小麦品种‘临Y7287’为供试材料,秸秆还田条件下,研究了在等化肥施用量,额外增施生物有机肥,氮肥不同底追比对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可显着提高冬小麦叶面积,提高灌浆期干物质累积量,促进干物质向籽粒转移,显着提高了千粒重、穗粒数和成穗数,从而提高了小麦产量。在配施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条件下,以氮肥底追比为1∶1(即50%氮肥底施,50%氮肥拔节期追施)增产效果最好,较单施化肥成穗数提高了12.71%,穗粒数提高了4.93%,千粒重提高了6.42%,产量增加了11.27%。因此,推荐山西临汾盆地冬小麦施肥方案:以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配施N 225 kg·hm~(-2),50%氮肥底施,50%拔节期追施较宜。(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6年05期)
顾俊荣,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季红娟[9](2016)在《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高产水稻水氮高效利用特性,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8号和穗粒兼顾型常规粳稻品种(系)苏10-100为材料,进行实地氮肥管理和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联合运用,研究水稻干物质和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运转特性及其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管理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轻干-湿交替灌溉联合运用显着增加了幼穗分化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茎鞘中NSC含量,提高了茎鞘干物质和NSC运转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运转率和贡献率明显大于常规粳稻苏10-100;水氮处理降低了穗数,但显着或极显着地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充实度和千粒重,苏10-100和甬优8号分别增加了6.21%、2.53%,1.68%、13.63%,3.3%、8.1%和9.06%、10.35%,其中2个弱势籽粒千粒重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6.3%和15.9%,显着大于强势粒。因此,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和轻干-湿交替灌溉水稻具有中后期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大,物质运转率高,穗大且多,结实率高、充实度好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弱势籽粒灌浆充实,提高籽粒产量。本研究为水稻超高产栽培和不同类型水稻养分水份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冀保毅[10](2015)在《疏花对大穗型粳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及物质运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挖掘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以大穗型粳稻品种新稻25和郑稻18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齐穗期进行疏花处理,分析花后10、20、30d疏花处理对弱势籽粒粒重、结实率和顶一、二叶、茎、鞘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花处理后两品种的弱势籽粒粒重及结实率均得到显着提高,可能是通过提高弱势籽粒中蔗糖含量,蔗糖作为信号物质,进而调节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及其活性来实现的,但弱势籽粒粒重仍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强势籽粒,说明同化物供应不是限制弱势籽粒灌浆充实的唯一原因。在疏花处理后,新稻25和郑稻18的叶、茎、鞘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基本上都高于对照,可能是由于疏花处理后库容减少,光合产物需求降低,进而导致叶、茎、鞘中积累的同化物增加所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物质运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南浚县钜桥进行小麦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个灌溉水平[拔节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W2)],副区设置5个氮肥水平[330 kg hm~(–2) (N4,豫北地区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270 kg hm~(–2) (N3)、210 kg hm~(–2) (N2)、120 kg hm~(–2) (N1)、0 kg hm~(–2) (N0)],测定了籽粒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减量施氮与N4相比,各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干物质量均有增加,其中,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量增加了323.2%,增幅远高于茎节的24.5%和叶片的4.6%,且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增幅也远高于茎节和叶片。减量施氮处理的叶片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倒叁叶和倒四叶,分别增加28.7%和201.1%,而茎节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除穗位节外的其他茎节,分别增加21.7%(倒二节)、71.8%(倒叁节)、44.5%(倒四节)和31.1%(余节)。与W2相比, W1干物质运转量无显着差异,但干物质运转率略高(24.6%vs. 23.8%),对籽粒贡献率较高(35.1%vs. 30.0%),籽粒产量降低11.2%,水分供应量减少750 m3 hm~(–2)。可见,减量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尤其是穗轴+颖壳和下层器官(倒叁叶、倒四叶、倒叁节、倒四节和余节)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提高了对籽粒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质运转论文参考文献
[1].王贺正,董方方,马超,张均,吴金芝.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干物质运转和产量的差异[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姜丽娜,马静丽,方保停,马建辉,李春喜.限水减氮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不同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9
[3].刘小飞,费良军,孟兆江,张寄阳,牛晓丽.水分养分协同对冬小麦干物质运转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4].蔡文飞.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装置运转特性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5].顾俊荣,韩立宇,董明辉,陈培峰,乔中英.不同穗型粳稻干物质运转与颖花形成及籽粒灌浆结实的差异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
[6].熊强强,钟蕾,沈天花,陈小荣,贺浩华.旱涝急转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叶片δ~(13)C及生理特性的影响[C].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7].黎键涌,陈雷.施氮量对常规稻“桂香3号”干物质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J].广西农学报.2017
[8].毛平平,王丽,张永清,党建友,裴雪霞.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氮肥不同底追比对冬小麦干物质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
[9].顾俊荣,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季红娟.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6
[10].冀保毅.疏花对大穗型粳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及物质运转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