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按蚊论文-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

斯氏按蚊论文-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斯氏按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斯氏按蚊,约氏疟原虫,MyD88基因,生物信息学

斯氏按蚊论文文献综述

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1](2019)在《斯氏按蚊MyD8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斯氏按蚊MyD88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VectorBase数据库获取斯氏按蚊MyD88基因cDNA序列,并利用VectorNTI、DNAMAN等软件对MyD88基因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根据MyD88的cDNA序列设计Real-time PCR引物,提取斯氏按蚊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yD88基因在蚊各个生活史阶段转录水平情况及其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斯氏按蚊MyD88基因位于斯氏按蚊KB664619号染色体155 163~158 066 bp的反义链上,包含两个外显子,其c DNA全长1 383 bp,编码460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系统发育的距离近,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9%。对斯氏按蚊各时期MyD88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吸食正常血和感染血均能够上调MyD88的转录,吸血后3 d和5 d吸感染血组MyD88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明显,显着高于正常血组和未吸血组。结论本研究证实了Toll信号通路中的MyD88基因在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天然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感染后3 d时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孙佩璐,崔春来,宋红生,王四宝[2](2019)在《斯氏按蚊中Toll受体参与抵抗微生物感染和调控肠道菌群稳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Toll信号通路是昆虫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其中Toll受体在激活昆虫病原菌侵染免疫应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 Toll受体基因在抵抗微生物侵染和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根据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 Toll受体家族的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序列同源比对鉴定斯氏按蚊中相应的Toll受体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受体基因在未感染病原菌的斯氏按蚊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侵染斯氏按蚊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最后,在斯氏按蚊雌成蚊胸部显微注射AsToll1A和AsToll5A的双链RNA进行RNA干扰后,检测RNAi处理的斯氏按蚊受真菌侵染后的存活率、肠道细菌含量变化以及抗菌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斯氏按蚊中共鉴定到8个Toll受体基因,即AsToll1A,AsToll5A,AsToll6,AsToll7,AsToll8,AsToll9,AsToll10和AsToll11。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未感染病原菌的斯氏按蚊雌成蚊脂肪体中AsToll5A表达量最高,AsToll1A表达量次之,其余Toll受体基因表达量极低。在球孢白僵菌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侵染过程中,与对照(注射PBS)比较,AsToll1A和AsToll5A在斯氏按蚊中的表达量显着升高,其余Toll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不显着或降低。RNA干扰结果表明,AsToll1A或AsToll5A的表达受到抑制后,斯氏按蚊对球孢白僵菌的抵抗能力显着降低,肠道细菌总量与对照(dsGFP)比较显着增多。而且,抑制AsToll1A后抗菌肽基因DEF1和GAM1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抑制AsToll5A后仅有GAM1表达量下调。【结论】斯氏按蚊Toll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中AsToll1A和AsToll5A能响应病原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侵染并且影响肠道菌稳态。(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秦杰,王盼,于莎莎,刘子栋,吴振东[3](2019)在《温度对斯氏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环境温度对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温度下斯氏按蚊天然免疫关键分子TEP1转录水平,初步探讨相关分子机制,为气候变化对疟疾传播和流行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斯氏按蚊-约氏疟原虫动物模型,分别在24℃和28℃的环境温度下利用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感染后9 d解剖蚊中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疟原虫卵囊发育情况并计数,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疟原虫感染率和感染度。然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斯氏按蚊TEP1分子的转录水平。结果在24℃的环境温度下,斯氏按蚊的感染率为91.7%,感染度为(403.9±37.09)个/蚊。在28℃的环境温度下,斯氏按蚊的感染率为38.8%,感染度为(38.63±13.91)个/蚊。24℃组的按蚊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显着高于28℃组(P<0.001)。于吸血感染当天但尚未吸血时和吸血感染疟原虫后的第5天、第7天及第9天,斯氏按蚊的TEP1转录水平在28℃的条件下均高于24℃,提示斯氏按蚊TEP1参与的感染前基础免疫力和疟原虫感染中后期的免疫杀伤力28℃组均高于24℃组。结论环境温度对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较大,24℃较28℃的环境更适宜于约氏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TEP1参与的天然免疫反应可能是温度对按蚊传疟能力影响的原因和分子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恙[4](2019)在《斯氏按蚊早期合子基因和剂量补偿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疟疾是一种会感染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蚊科按蚊属的斯氏按蚊又名亚洲疟蚊,是一种在中东和印度城市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近年来,通过控制蚊虫数量以达到控制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在印度和非洲等疟疾流行地区,蚊虫抗药性的显着提高也被广泛报道,所以,开发新型的基因工程手段特异性靶向控制疟疾媒介蚊虫迫在眉睫。胚胎发育时期的母体效应基因转录到受精卵基因激活的转换阶段包括多核合胞体的细胞核分裂阶段到细胞核形成胚盘阶段,由于受精卵尚未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这一发育阶段的受精卵更容易被基因工程的手段所影响和操控。对于后生动物而言,在母体效应基因转录到受精卵基因激活的转换阶段的前期,合子刚刚形成所以转录尚未被激活,所以其生物学活动是受到母体传递来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直接调节和控制的;在母体效应基因转录到受精卵基因激活的转换阶段,母体传递来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逐渐被降解,合子自身的一套早期合子基因开始转录。针对蚊虫早期合子基因的研究可以为开发新型的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新的思路。属于X/Y性别系统的斯氏按蚊被证明有剂量补偿效应。剂量效应指的是由于雄性中只有一份X染色体基因的拷贝,其他常染色体基因拥有两份拷贝,为了达到剂量平衡,机体上调了 X染色体基因的表达水平。剂量补偿效应有叁个重要的特点:性别特异性、X染色体特异性和全X染色体广泛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Sex-lethal(sxl)基因是果蝇中与性别决定机制相关的最重要的基因,失去了sxl基因正常功能的突变株系的雌性果蝇会在胚胎期死亡,很有可能是由于剂量补偿效应被错误地启动而无法被抑制。另外,当家蚕Fem/Masc基因和秀丽隐杆线虫xo-lethal1基因功能出现异常,也会导致其性别特异性的死亡。有研究发现,在斯氏按蚊中转入Guy1基因会导致雌性特异性的死亡,这些结果都提示,性别决定基因错误地调节剂量补偿效应会导致性别特异性的死亡。Guy1转基因对斯氏按蚊雌性个体特异、稳定、绝对的致死效果也说明剂量补偿效应可以被用于开发新型有效的防控蚊媒传染疾病的技术和手段。目的:本研究以亚洲疟蚊——斯氏按蚊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和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基因型的转录组数据,筛选斯氏按蚊的早期合子基因,并鉴定早期合子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模序,为发展新型的靶向早期胚胎阶段的防蚊控蚊的基因工程手段提供理论基础;将位于Y染色体的Guyl基因与斯氏按蚊的剂量补偿效应建立联系,探究Guyl转基因对雌性个体的绝对致死性的机制,同时,讨论Guyl转基因被用于控制蚊虫种群以及开发其他新型的防蚊技术的可行性和科学基础。方法:本研究对雌性成蚊产卵后的0-1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8-12小时时间段内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每个时间段的样本都设置了叁个生物学重复。将测序数据分别比对至斯氏按蚊基因组后,分析不同时间段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根据一套相对严格和一套相对宽松的筛选标准鉴定出早期合子基因,并对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序列搜索模序。以斯氏按蚊所有基因为对照,通过对这些早期合子基因的基因本体和InterPro结构域功能条目进行富集分析以探究基因的功能。本研究还对比统计了这些早期合子基因与斯氏按蚊其他基因的基因长度和内含子数量。通过分析这些早期合子基因在不同物种内的同源基因,并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早期合子基因,探究这些基因的起源与系统进化关系。我们设计了杂交实验以获取含有Guyl转基因的雌性子代。在实验A中收集转基因型雌性、野生型雌性、转基因型雄性和野生型雄性子代,每种基因型包括叁个生物学重复;在实验B中收集转基因型雌性和野生型雌性子代,每种基因型包括四个生物学重复。对以上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将测序数据分别比对至斯氏按蚊基因组后,分别计算各组数据中X染色体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对表达量用FPKM值表示,比较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基因表达量中值并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确定二者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比较转基因型和野生型子代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统计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使用卡方检验验证转基因型雌性的X染色体上调基因数量的比例是否有显着提高。同时,对两个实验中共同的转基因雌性的上调表达的X染色体进行基因本体条目富集分析,并观察这些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分布,以验证全X染色体范围的剂量补偿效应。结果:本研究筛选并鉴定出了一套相对严格标准下的和一套相对宽松标准下的斯氏按蚊早期合子基因,搜索到了一个富含GT核酸序列、广泛存在于早期合子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模序,该模序可能与调控早期胚胎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基因本体和InterPro结构域功能条目的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功能多与DNA结合、转录调控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器、肽酶、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细胞新陈代谢等有关。这些早期合子基因与斯氏按蚊其他基因相比基因长度更短、内含子数量更少,可能是为了早期胚胎发育阶段被快速激活开始转录。斯氏按蚊、埃及伊蚊与黑腹果蝇几乎没有共同的早期合子基因,这一结果也符合胚胎发育的沙漏模型理论。本研究还分析了这些早期合子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基因系统进化关系。Guyl转基因型雌性子代的孵化率低、发育迟缓,即使孵化也会在24小时内全部死亡。Guyl转基因型雌性子代的X染色体基因表达量中值相比于常染色体有显着提高,而在转基因雄性子代中不存在这一现象。Guyl基因在转基因型雌性中显着地上调了 996个X染色体基因中的40%。两个实验中有382个共同的上调表达的X染色体基因,这些被上调表达的X染色体基因大体上随机分布于整条X染色体,涉及的功能也十分广泛。结论:斯氏按蚊的早期合子基因与抑制、降解母体效应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并启动受精卵基因组表达、细胞分化和新陈代谢有关。在双翅目以及蚊科内的不同物种间,这些早期合子基因在快速地进化。斯氏按蚊早期合子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广泛存在的模序可能与调控这些基因有关。位于Y染色体的Guyl基因首次与斯氏按蚊的剂量补偿效应建立了联系,被转入了Guy1基因的雌性个体因为剂量补偿效应被错误调节而导致全部死亡,这一现象可以被用于开发新型的防控蚊虫的基因工程技术和手段。(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16)

宋秀梅,王敬文[5](2016)在《蚊龄对斯氏按蚊感染伯氏疟原虫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日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传播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能力的变化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用原虫血疟为4%~8%的伯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饲喂蚊虫,感染后8 d解剖蚊虫肠道,镜检计数蚊虫肠道中疟原虫卵囊数,比较4日龄和25日龄蚊虫对疟原虫易感性的变化。选取感染前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采用LB平板培养法检测其体内可培养共生菌的量,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其体内的共生菌总量。选取感染前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采用qPCR检测其体内天蚕抗菌肽1(cecropin,CEC1)、CEC3、防御素(defensin,DEF;gambicin,GAM)、攻击素(attacin,ATT)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双氧化酶(dual oxidase,DUOX)和含硫酯蛋白1(thioester protein 1,TEP1)等主要免疫效应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伯氏疟原虫后8 d,4日龄斯氏按蚊中肠道疟原虫卵囊中位数是139,25日龄按蚊卵囊数中位数是3,4日龄按蚊伯氏疟原虫的感染密度是25日龄的46倍(P<0.01)。qPCR结果显示,25日龄蚊虫体内共生菌总量为4日龄蚊虫的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平板培养法结果显示,25日龄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平均为28 889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是4日龄(3 200 cfu)的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日龄斯氏按蚊体内NOS基因表达量是4日龄的2.4倍(P<0.01),抗菌肽ATT、DEF、CEC3、CEC1的表达量分别为4日龄的27%、48%、1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龄与25日龄斯氏按蚊体内GAM、DUOX、TEP1的表达量均未发生显着变化。结论随斯氏按蚊日龄增加,斯氏按蚊抗菌肽水平发生显着下调,体内共生菌增多,NOS表达量上调,按蚊抵抗疟原虫的能力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Arvind,SHARMA,Richa,SHARMA,Ashwani,KUMAR,Madhulika,DUBE,Surendra,Kumar,GAKHAR[6](2015)在《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印度中部Madhya Pradesh地区疟疾强化控制和非强化控制区的斯氏按蚊基因流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是亚洲东南部城市人体疟疾的主要媒介,印度12%的疟疾病例由其引起。本实验研究了印度中部Madhya Pradesh地区东北部的疟疾强化控制(EMCP)区和非强化控制(非EMCP)区斯氏按蚊的基因流。在EMCP区,由于采用了各种疟疾防控措施因而疟疾病例首先降低,但是很快回升,说明总的疟疾风险维持稳定。【方法】应用7个微卫星位点,对印度中部Madhya Pradesh地区东北部的4个EMCP区和非EMCP区采集的斯氏按蚊进行基因分型,以分析各种群参数。【结果】发现各标记在所有种群中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在两区间未发现很大的遗传多样性。观察到EMCP区的东部种群(FST=0.0485,RST=0.1112)比非EMCP区的北部种群(FST=0.020,RST=0.0145)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在EMCP区和非EMCP区之间观察到较高的基因流(12.90,6.16,5.06和2.38)。RST的灵敏度高于FST,说明分化可能是由于突变而非遗传漂变引起的。【结论】本研究表明,在EMCP区和非EMCP区内以及EMCP区和非EMCP区之间存在很高的基因流。基因流水平高以及抗虫性的发展似乎是EMCP区和非EMCP区疟疾病例发生增加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付蒙颖,王英,于莎莎,钟敏,艾国平[7](2014)在《苏云金杆菌对斯氏按蚊Hor株幼虫杀伤效果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对斯氏按蚊Hor株四龄幼虫的杀灭效果及作用特点,为合理使用Bti进行蚊虫防治提供参考标准和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Probit analysis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Bti剂量与斯氏按蚊幼虫累计死亡率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获得相关公式,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等重要参数,探讨Bti对斯氏按蚊的杀伤效果。然后利用半致死浓度的Bti处理不同密度的斯氏按蚊幼虫,分析按蚊幼虫密度对Bti杀伤效果的影响。结果Bti对斯氏按蚊四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随作用时间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大,Bti的浓度对数值与累计死亡率P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所获得的公式计算出Bti作用12、24、48和72h后,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42±60)IU/L、(1112±45)IU/L、(1010±73)IU/L、(855±32)IU/L,95%致死浓度(LC95)分别为(4 170±138)IU/L、(3746±444)IU/L、(3462±409)IU/L、(3080±464)IU/L。而且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其累计死亡率显着降低。结论 Bti株对斯氏按蚊四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伤效果,作用强、起效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的灭蚊生物制剂;在Bti的使用剂量的确定上,应充分考虑蚊虫密度的因素,蚊虫密度越大所需Bti剂量应适当加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4年09期)

周桃莉,付雍,王艳艳,丁艳,谭章平[8](2011)在《抗生素对重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感染斯氏按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生素对斯氏按蚊感染重组约氏疟原虫BY265-GFP株的影响。方法在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前后分别饲含抗生素的糖水,分别于7 d1、6 d观察蚊胃卵囊和唾液腺子孢子情况。结果饲加入抗生素糖水组蚊胃感染度和感染率、唾液腺子孢子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可提高重组约氏疟原虫对斯氏按蚊的感染能力。(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王艳艳,张健,徐文岳,段建华,黄复生[9](2011)在《蒿甲醚对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发育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蒿甲醚对约氏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本课题利用已经建立的斯氏按蚊-约氏疟原虫模型,通过吸饲蒿甲醚糖水的方法,观察蒿甲醚是否影响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的发育。通过RT-PCR方法,分析NOS、TEP1和PPO叁个斯氏按蚊重要的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以了解青蒿素类药物蒿甲醚影响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机制。结果蒿甲醚可以促进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使卵囊数量增长3-5倍。对其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斯氏按蚊吸饲蒿甲醚后,使NOS、TEP1和PPO叁个免疫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下调,提示蒿甲醚可能通过抑制NO产生,丝氨酸级联反应及溶解反应,降低按蚊免疫反应,促进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结论蒿甲醚可能通过抑制斯氏按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发育。(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吕玉丽[10](2011)在《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后24小时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疟疾是由蚊媒传播的,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长期以来,疟疾防治的主要手段是药物预防和治疗。由于疟原虫抗药性及蚊媒耐药性的产生及有效疫苗的缺乏,科学家将目标移向蚊媒与疟原虫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未来疟疾防治策略趋向于“遗传改造媒介按蚊”即转基因蚊子。疟原虫感染按蚊后诱导其体内大量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激活,进而干扰疟原虫在蚊体内的生长发育,因此通过筛选这些免疫相关基因,进而应用于转基因按蚊,为疟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靶点。本实验通过建立斯氏按蚊感染疟原虫的实验模型,构建其感染疟原虫后24小时的双向cDNA文库,筛选蚊体内与疟原虫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与NCBI中其他蚊虫基因组序列做同源性比对,将其中未找到同源性的序列做生物信息学的分析,以预测其功能。方法:用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斯氏按蚊感染组及对照组的双向cDNA文库。分别从两个文库中挑取克隆测序,测序结果去除载体及低质量的序列,经拼接后,将其进行blast查询比对,搜索其同源序列,随后对未找到同源性的序列运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v3.0、蛋白定位预测软件targetp v1.1、非经典分泌蛋白预测软件SecretomeP、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及ProtFun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1)从构建的正向文库得到54条序列,反向文库得67条序列。(2)将所有序列与NCBI/tblastx/ESTs做同源性搜索,结果显示两个文库中有51条序列可以找到相似度较高的同源性序列,有66条序列未能够比对到相似序列。(3)将其中未找到相似序列的66条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0条序列含有信号肽区域;只有1条属于非经典分泌蛋白; 11条序列属于分泌通路信号肽(secretory pathway signal peptide,SP),27条序列属于线粒体靶位肽(mitochondrial targeting peptide,mTP);10条序列含有跨膜螺旋结构及信号肽区域。(4)ProtFun结果显示多数筛选出的非同源序列参与蛋白合成,能量代谢,蛋白翻译等;并且Gene Ontology category结果显示多数序列为生长因子,受体,离子通道,转录调节蛋白,结构蛋白,及免疫反应蛋白等。结论:(1)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24小时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双向cDNA文库。(2)未找到同源性的66条序列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多数序列表达为生长因子,受体,离子通道,转录调节蛋白,结构蛋白,及免疫反应蛋白等(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1-04-01)

斯氏按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Toll信号通路是昆虫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其中Toll受体在激活昆虫病原菌侵染免疫应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 Toll受体基因在抵抗微生物侵染和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根据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 Toll受体家族的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序列同源比对鉴定斯氏按蚊中相应的Toll受体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受体基因在未感染病原菌的斯氏按蚊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侵染斯氏按蚊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最后,在斯氏按蚊雌成蚊胸部显微注射AsToll1A和AsToll5A的双链RNA进行RNA干扰后,检测RNAi处理的斯氏按蚊受真菌侵染后的存活率、肠道细菌含量变化以及抗菌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斯氏按蚊中共鉴定到8个Toll受体基因,即AsToll1A,AsToll5A,AsToll6,AsToll7,AsToll8,AsToll9,AsToll10和AsToll11。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未感染病原菌的斯氏按蚊雌成蚊脂肪体中AsToll5A表达量最高,AsToll1A表达量次之,其余Toll受体基因表达量极低。在球孢白僵菌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侵染过程中,与对照(注射PBS)比较,AsToll1A和AsToll5A在斯氏按蚊中的表达量显着升高,其余Toll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不显着或降低。RNA干扰结果表明,AsToll1A或AsToll5A的表达受到抑制后,斯氏按蚊对球孢白僵菌的抵抗能力显着降低,肠道细菌总量与对照(dsGFP)比较显着增多。而且,抑制AsToll1A后抗菌肽基因DEF1和GAM1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抑制AsToll5A后仅有GAM1表达量下调。【结论】斯氏按蚊Toll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中AsToll1A和AsToll5A能响应病原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侵染并且影响肠道菌稳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斯氏按蚊论文参考文献

[1].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斯氏按蚊MyD8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9

[2].孙佩璐,崔春来,宋红生,王四宝.斯氏按蚊中Toll受体参与抵抗微生物感染和调控肠道菌群稳态[J].昆虫学报.2019

[3].秦杰,王盼,于莎莎,刘子栋,吴振东.温度对斯氏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初探[J].中国热带医学.2019

[4].吴恙.斯氏按蚊早期合子基因和剂量补偿效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5].宋秀梅,王敬文.蚊龄对斯氏按蚊感染伯氏疟原虫能力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

[6].Arvind,SHARMA,Richa,SHARMA,Ashwani,KUMAR,Madhulika,DUBE,Surendra,Kumar,GAKHAR.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印度中部MadhyaPradesh地区疟疾强化控制和非强化控制区的斯氏按蚊基因流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英文)[J].昆虫学报.2015

[7].付蒙颖,王英,于莎莎,钟敏,艾国平.苏云金杆菌对斯氏按蚊Hor株幼虫杀伤效果的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

[8].周桃莉,付雍,王艳艳,丁艳,谭章平.抗生素对重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感染斯氏按蚊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

[9].王艳艳,张健,徐文岳,段建华,黄复生.蒿甲醚对约氏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体内发育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

[10].吕玉丽.斯氏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后24小时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

标签:;  ;  ;  ;  

斯氏按蚊论文-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