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接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加载,钢筋,荷载,钢筋混凝土,裂缝,横向,粉末。
间接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史记琛[1](2019)在《受火灾作用间接加载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间接加载模式下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受火灾作用后的斜截面承载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观察和分析了在热力耦合作用下间接加载模式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破坏性态与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受火灾高温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间接加载模式下的斜截面裂缝发展规律、斜截面破坏性态以及剩余承载能力。利用有限单元软件对试验梁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试验结果显示:无附加钢筋试件,即按“强弯弱剪”设计的试件,在热力耦合作用下,试验梁的破坏是发生在主次梁交接处附近的主斜裂缝剪切破坏。因此:次梁与主梁交接处的附加钢筋对提高间接加载模式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试验结果显示:有附加钢筋试件,即按“强剪弱弯”设计的试件,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破坏形式为明显的受弯破坏。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因此,按照现行规范“强剪弱弯”设计的试件,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破坏形式符合“强剪弱弯”的设计预期。(3)对受火灾作用后的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无附加钢筋的试件,即按“强弯弱剪”设计的试件,皆发生了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斜截面裂缝引起的剪切破坏,故受火作用后的试件与常温对比试件的破坏形式基本相同,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经历热力耦合作用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低于受火作用时无荷载作用的试件的抗剪承载力。(4)对受火灾作用后的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有附加钢筋的试件,即按“强剪弱弯”设计的试件,皆发生了受弯破坏,故受火作用后的试件与常温对比试件的破坏形式也基本相同。但受火作用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较常温对比试件有明显的降低,非经历热力耦合作用的试件实测极限承载力较常温对比试件降低了约14.2%,而经历热力耦合作用的试件实测极限承载力较常温对比试件降低了约19.1%。(5)由实测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可见:在受火灾作用后试件的静载试验过程中,受剪破坏试件的挠度变化不明显,梁受剪破坏突然,具有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受弯破坏试件挠度变形较大,显示延性破坏的特点。受火灾作用后的试件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劣化,试验梁的刚度比常温对比试件有所降低。(6)由实测试件的荷载-应变曲线可见:经历火灾作用后的试件,对试件施加相同荷载,实测混凝土、纵筋以及箍筋应变普遍大于常温对比试件同测点应变。(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逸聪,宋亚运,曹霞[2](2017)在《间接加载RPC简支梁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4根RPC梁的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加载方式对RPC梁裂缝、挠度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统计特征值评价方法,从众多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得出较适用于RPC梁直接加载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RPC梁间接加载的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结果表明:挑耳在下部的RPC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拉脱破坏,其裂缝形态呈拱形;间接加载方式对RPC梁的刚度影响不大;挑耳在上和挑耳与梁等高的间接加载RPC梁的抗剪承载力相比直接加载RPC梁没有降低,而挑耳在下部的RPC梁的抗剪承载力较直接加载梁降低了25.6%;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议公式可为RPC间接加载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7-10-20)
曹霞,陈逸聪,宋亚运,金奇志[3](2017)在《间接加载高强钢筋RPC梁受剪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间接加载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受剪性能的影响,进行一批不同加载位置RPC梁的试验,分析其对裂缝、挠度、抗剪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挑耳在上部和挑耳同梁等高的间接加载RPC梁的裂缝发展趋势相近,裂缝的增长速度比直接加载梁慢,而挑耳在下部的试验梁裂缝发展迅速,并在主梁上形成拱形裂缝;加载方式对RPC梁的刚度影响不大;挑耳在上部和挑耳同梁等高的间接加载RPC梁的极限承载力并不比直接加载RPC梁低;挑耳在下部的间接加载RPC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拉脱破坏,从而导致其极限承载力比直接加载RPC梁降低25%左右;间接加载梁的开裂荷载比直接加载梁都提高25%左右;挑耳在梁上部及挑耳同梁等高的RPC主梁可不配置附加横向钢筋,挑耳在梁下部的主梁可以减少附加横向钢筋的配置量.(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刘会霞[4](2011)在《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间接冲击微成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小机电系统及其微结构器件的制作是近年来微制造研究的热点。微塑成形工艺因其在规模化批量生产方面的优势,在金属微结构的制作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制造科学领域国内外学者研究学科前沿。本文在剖析国内外有关微塑成形技术,特别是激光冲击微成形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提出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间接冲击微成形的新方法。基于对激光驱动飞片加载方式及箔板成形机理的理论分析,开展激光驱动飞片间接冲击金属箔板的变形特性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及其金属箔板成形的机理。包括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产生冲击波压力的数学模型、激光驱动飞片靶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激光驱动飞片的解析过程、飞片高速碰撞靶材的冲击动力学行为、冲击波导致的温升和靶材高应变率的塑性变形,这些研究为微成形工艺参数的合理选取及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构建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下箔板间接冲击微成形的实验系统,初步揭示了激光间接冲击微成形能力与规律。通过对基于大面积阵列特征模具、单个圆孔模具和圆环模具的微成形实验,研究了激光能量、箔板厚度、离焦量对成形的影响,并对成形件的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典型成形件的应变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发现:激光驱动飞片具有良好的加载功能,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可获得良好的成形效果,不但成形特征明显,而且成形表面质量好,可实现金属箔板的微成形要求;提高激光能量,可以增加成形深度,但是当激光能量大于某一特定值时成形件就会沿着模具边缘产生开裂现象,甚至是完全开裂,进一步研究发现激光驱动飞片加载技术也非常适合微冲裁工艺。基于ANSYS/LS-DYNA软件平台,采用显式动态分析模型,建立了激光间接冲击微成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激光间接冲击微成形中载荷高、结构响应变化快的问题。模拟分析了激光间接冲击微成形中的瞬态响应过程、成形过程中的内能的变化、飞片加载后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分布;研究了激光能量、微模具圆角半径和箔板与微模具的摩擦系数对于成形形貌和减薄率的影响。为成形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成形形状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手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成形后的成形件微观组织演变情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表明在飞片的高速加载作用下材料内部组织晶粒超细化,其达到纳米级别,在晶粒内部还存在一些纳米孪晶片层,其尺寸只有几个到十几纳米。提出了两种解释微成形过程中微观形貌的演化和晶粒细化机制:动态再结晶超细化和形变孪晶超细化机制。本文采用的激光驱动飞片的加载方式为材料超细晶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以JohnSon-cook可拉伸积累损伤破坏模型为本构模型,对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靶材产生层裂损伤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靶材内部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飞片加载下靶材的层裂极值。研究成果为激光间接冲击微成形失效准则及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1-11-01)
邓海,吕鹏,孙素景[5](2003)在《梁在间接加载情况下附加横向钢筋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确定附加横向钢筋的数量和位置时,应当考虑横梁与主梁的位置关系对主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处理方案。(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李哲刚[6](2002)在《间接加载下钢筋混凝土转换梁梁腹开裂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梁随着截面高度增大,荷载作用下梁腹开裂的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主次梁交接部位,经常出现梁腹斜向裂缝。比如,底部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砖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转换梁,这种的梁截面一般都比较高,因此,这种梁的梁腹开裂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常见问题之一。 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梁梁腹裂缝控制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底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腹裂缝控制问题,进行了定性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底部框结构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腹裂缝发展过程及机理的研究,探讨了梁的纵向分布钢筋对底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腹裂缝的影响。其主要工作如下: 1.按照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GB 50010—2002以及改进措施制作了四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试件,并以间接加载的方式进行试验; 2.分析了裂缝发展对钢筋受力情况的影响; 3.分析了纵向分布钢筋对梁腹裂缝的影响; 4.对间接加载的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用中、美两国钢筋混凝土规范中的抗剪公式进行了抗剪承载力校核,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本文的研究表明:转换梁的梁腹纵向分布钢筋用量能有效控制梁腹斜裂缝的开展。纵向分布钢筋用量越多,纵向配筋率越高,对梁腹裂缝控制越有利。在附加横向钢筋区域,纵向分布钢筋可以与箍筋组成钢筋网,对在这个区域内的梁腹裂缝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对于梁腹纵向构造钢筋的确定方法还存在不足。对于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抗裂度要求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梁,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定量地确定梁腹纵向构造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采用不同规范对试验试件的抗剪承载力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对于钢筋混凝土大截面连续梁间接加载,并且梁跨内剪跨比不同的情况,由于其影响因素很多,其抗剪承载能力的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2-05-10)
吕纯洁[7](2000)在《用间接加载法将分布力化为集中力》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梁上作用有分布载荷时 ,弯矩为长度的高次函数。只作用有集中力时 ,弯矩为长度的一次函数。采用间接加载法 ,可以将作用于梁上的分布力化为集中力 ,使计算量有所减轻。2 间接加载法图 1若载荷不是直接加在大梁 ,而是加在搁在大梁之上的小梁上 ,则(本文来源于《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冒海智[8](1999)在《工程中的间接加载及设计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中均布荷载情况下的间接加载问题,提出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供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南通工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蓝锦秋[9](1996)在《间接加载钢筋混凝土梁的附加横向钢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间接加载钢筋混凝土梁的附加横向钢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确定附加横向钢筋的数量和位置时,应考虑横梁与主梁的相对位置对主梁抗剪承载力影响。(本文来源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钱国梁,冒海智,朱暾[10](1990)在《钢筋混凝土深梁集中荷载间接加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深梁若荷载从侧面或底面传入,则处于间接加载的受力状态。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有待完善。如间接加载对抗剪强度降低的程度,配置吊筋能否得到完全补偿, 吊筋的合理布置,以及深梁在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受力特点、破坏机理等也都有待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结构试验和有限元应力分析。(本文来源于《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期刊1990-10-01)
间接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4根RPC梁的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加载方式对RPC梁裂缝、挠度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统计特征值评价方法,从众多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得出较适用于RPC梁直接加载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RPC梁间接加载的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结果表明:挑耳在下部的RPC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拉脱破坏,其裂缝形态呈拱形;间接加载方式对RPC梁的刚度影响不大;挑耳在上和挑耳与梁等高的间接加载RPC梁的抗剪承载力相比直接加载RPC梁没有降低,而挑耳在下部的RPC梁的抗剪承载力较直接加载梁降低了25.6%;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议公式可为RPC间接加载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接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史记琛.受火灾作用间接加载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陈逸聪,宋亚运,曹霞.间接加载RPC简支梁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C].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7
[3].曹霞,陈逸聪,宋亚运,金奇志.间接加载高强钢筋RPC梁受剪性能试验[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刘会霞.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间接冲击微成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1
[5].邓海,吕鹏,孙素景.梁在间接加载情况下附加横向钢筋设计探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3
[6].李哲刚.间接加载下钢筋混凝土转换梁梁腹开裂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
[7].吕纯洁.用间接加载法将分布力化为集中力[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8].冒海智.工程中的间接加载及设计建议[J].南通工学院学报.1999
[9].蓝锦秋.间接加载钢筋混凝土梁的附加横向钢筋[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6
[10].钱国梁,冒海智,朱暾.钢筋混凝土深梁集中荷载间接加载试验研究[C].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