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学生,道德,法治,健康成长,教学策略,业务,福建省。
学生的道德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胥元宁[1](2019)在《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 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人才的主战场之一,培养的是技术型的专业人才。为此社会各界对中职阶段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关注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两者都容不得半点忽略。但是反思当前的教育形式,职业道德以及法治教育的整体情况不理想,这同时也成为了阻碍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鉴于此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强化意识,明确对一个中职学生来讲,职业道德以及法治教育都是容不得忽略的。同时在自身教育活动展开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本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展开职业道德与法治教育。(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2期)
文星乃[2](2019)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到学生成长各个环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文星乃)11月14日下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带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市区部分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实地调研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陈华先后来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金川区第一小学、市实验小学、市理工中专,询问学(本文来源于《金昌日报》期刊2019-11-18)
李先军[3](2019)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传统课程开展期间,教师一般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重点凸显出教师的主体作用,此种现象的发生为教学关系的分离提供了可能性,而开展道德和法治教学课程的实质性目的是对学生自身的行为加以规范,提升学生的素养,其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渠道。为了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对于教师而言,就需要加大创新和改革力度,引进良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其主体地位在课程中体现出来。(本文来源于《天津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周红梅[4](2019)在《“四问”激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发展为目标,根据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科特征,依据相关的理论和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尝试通过"四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和创新性。(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75期)
陈忠贤[5](2019)在《反思育人实践,创设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学校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的在校生活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与品质的养成,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氛围的学校生活。在案例中,由于一幅字画作品,小李与同班同学发生了矛盾,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小李与部分同学之间的关系看似是主要矛盾,但王老师对小李的请求是导致这一矛盾产生的"导火索"。认真反思王老师的行为,从中汲取必要的教训,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道德品质养成的学校生活。笔者认为,从班级文化建设、师生交往准则以及教师(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Z4期)
[6](2019)在《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夯实学生成长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同志曾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小学阶段,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道德修养,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才能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和改进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心理道德建设和法律常识普及落(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马平[7](2019)在《关注学科素养 着眼学生成长——2019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教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导向,试题以"学生成长"为着眼点进行命题,呈现出叁个重要教学与命题导向。本文试结合试题进行具体分析。一、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成长全卷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张先文[8](2019)在《以生活优化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联合国对"健康"一词做出了新的解释,指出身体、心灵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改变了人们将身体健康等同于健康的片面认识,也促使小学学校直接形成了以德树人与德育为首的教学理念。其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便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功效,教育部提出了促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要求,以生活深度刺激小学生的精神思想。从引导学生展开角色表演,以情景再现突出生活问题;以生活案例引入德育知识,以拓展资源强化德育程度;以实践体验补充课堂教学,以学生体验突破时空限制叁个角度,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改革。(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23期)
孙萍萍[9](2019)在《运用正面管教理念,引领学生道德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正面管教,开启的是鼓励模式。在班级管理中,正确地运用正面管教理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我能行",从而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等,有效促进其道德成长。鼓励欣赏,唤醒责任意识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模式、欣赏模式,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言:"孩子们需要鼓励,(本文来源于《广东教育(综合版)》期刊2019年08期)
叶书和[10](2019)在《巧用“动”策略,促学生道德成长——以《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部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科学运用"动"策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定能使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4期)
学生的道德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文星乃)11月14日下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带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市区部分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实地调研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陈华先后来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金川区第一小学、市实验小学、市理工中专,询问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生的道德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1].胥元宁.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文星乃.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到学生成长各个环节[N].金昌日报.2019
[3].李先军.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J].天津教育.2019
[4].周红梅.“四问”激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9
[5].陈忠贤.反思育人实践,创设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学校生活[J].现代教学.2019
[6]..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夯实学生成长基础[J].亚太教育.2019
[7].马平.关注学科素养着眼学生成长——2019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教学启示[J].福建教育.2019
[8].张先文.以生活优化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
[9].孙萍萍.运用正面管教理念,引领学生道德成长[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
[10].叶书和.巧用“动”策略,促学生道德成长——以《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