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

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

吴瑛[1]2003年在《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污染是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力量的工业企业,污染尤为突出。控制工业企业污染,进行有效的污染控制决策,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整个决策的关键,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探讨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指出政策的制定应以两者的协调发展为着眼点。立足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的本质,指出环境的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导致市场在环境资源配置中失灵,而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要求建立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的污染控制机制。结合工业污染特征和控制目标,分析工业污染控制手段,指出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建立并完善排污收费制度是当前污染控制政策实施的重点和关键。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果两个角度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污染损害模型、污染削减费用模型、污染排放预测模型,分析排污收费费率的制定原则和控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利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进行探讨。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并开发污染控制决策系统。结合实证分析,对环境标准与排污收费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对超标排污收费与排污收费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环境标准的具体制定以及排污收费的征收费率进行分析,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污染控制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晓茜[2]2008年在《排污权交易下的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经济不断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可是,经济发展对地球上的环境资源的利用及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随着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呈现出脆弱的迹象。近年来频发的能源危机和自然灾害告诉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时候,要维持经济的增长,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控制污染的可行工具之一的排污权交易,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中心话题。当1968年经济学家戴尔斯发表其着作《污染、财富和价格》一书时,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书中提出的排污权交易这一观点对今天的环境政策会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自从排污权交易这一概念被提出,许多学者都在努力论证着它的可行性,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尝试着实行排污权交易已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直到今天,排污权交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环境工具来解决全球性的环境变化问题。在全球层面上,各国政府之间根据京都议定书中要求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已经建立;在国家地区层面上,许多工业国家及发达地区已经引入排污权交易这一政策体系,并且正在考虑实施基于企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排污权交易体系排污权被划分给了各个企业,但同时政府也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效应所产生的成本如同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一样,转嫁给了企业。在这种宏观形势下,企业如何适应宏观政策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就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在排污权交易条件下企业的污染控制决策。为了应对将来极有可能在我国广泛实施的排污权交易,文章从企业的角度对在企业所做出的污染控制提出一些决策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分别得出了企业在当期排污权交易下的企业控制决策模型,简单分析了企业进行排污权交易所节约的成本,并对跨期排污权交易下的企业污染控制决策进行了讨论。

殷倩[3]2010年在《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工农业尤其是海洋渔业、运输、化工等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沿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海洋入海污染源总量控制与模拟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的研究是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海洋陆源污染,分析影响污染的主要因素,使得沿岸经济能够保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陆源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历年海洋环境统计数据,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变化主要取决于陆源污染物排海量。因此控制和消减陆源、对海洋主要污染物进行总量模拟与控制是当前保护海洋环境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有效的措施。海洋主要污染物总量模拟与控制及防治措施,是一个涉及海洋环境分析、海洋环境规划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复杂问题。本文对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研究,主要分为海洋污染总量模拟系统和海洋污染控制系统两部分的模型研究,总量模拟系统可以初步实现对海洋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模拟,并根据对政策的模拟提出控制海洋污染的对策,海洋污染控制系统中运用博弈理论,通过分析环境监管部门和企业间的博弈行为,以及建立地区内多厂商博弈模型,找出减少企业排污行为的办法。从根源上解决生产厂商保留自身信息回避污染控制的“搭便车”问题。本文在总量模拟中系统中,实现了对入海陆源主要污染物总量模拟与控制,将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构建,建立了海洋污染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主要海洋污染物的总量以及对污染物影响的要素,同时通过调整模型参数,考察各参数的灵敏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控制海洋污染的方案。在海洋污染控制系统中,具体介绍了海洋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技术方法,运用博弈论理论分析环境污染治理的排污收费模型,把经济分析方法和博弈理论引入环境决策机制,将环境经济政策与行政命令控制型政策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及时制定海洋污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信息。通过该决策支持系统建模设计的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1)首先对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动力学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海洋污染的经济学分析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2)实现了对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的构建,模型构建主要分为海洋污染总量模拟系统和海洋污染控制系统,总量模拟系统建立在系统动力学原理基础上,在模型设计中具体研究了系统建模思想、系统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系统模拟方程,运用Vensim软件初步实现对海洋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模拟,在模型验证和仿真分析中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灵敏度检验,并对海洋污染排放总量、GDP、海洋净化量等进行了预测,最后基于仿真结果提出对海洋污染控制的几点建议。(3)海洋污染控制系统模型的构建,运用博弈论理论分析环境污染治理的排污收费模型,把经济分析方法和博弈理论引入环境决策机制,分析环境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污染控制方案,为海洋环境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形社会,特别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已成为各地区实施“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所遵循的共同原则。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研究,一方面为相关海事部门应急指挥提供辅助决策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应对海洋污染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

刘晓庆[4]2011年在《沙颍河水游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沙颍河下游的水质、水文、地理等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了流域水资源状况,了解到沙颍河下游水质污染严重,该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合理的控制沙颍河下游水污染问题,对沙颍河下游水质进行治理和改善,建立沙颍河下游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是势在必行。本文从系统的开发流程、功能设计、框架构建及模型设计等角度,运用GIS技术,在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B的环境下,对GIS组件MapObjects和数据库进行集成开发,最终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对沙颍河下游水资源基础信息状况的了解,对流域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及数据分析,确定了沙颍河下游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环境、方法及目标。在对整个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建立了系统的基本结构,重点完成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及模型库的设计,并对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研究。2.建立了叁大子系统:沙颍河下游水环境基础信息库、水质评价预测子系统和水污染治理工程优化调度系统,构建了沙颍河下游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建立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水质预测模型,使环境管理者能科学快速的对沙颍河流域的水质做出准确的评价及预测。3.在GIS平台上,通过调用ARCGIS控件MapObjects,在VB程序设计语言环境下,最终完成了沙颍河下游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界面的开发。系统实现了流域信息输入、数据处理、信息检索、数据分析、专题地图、水质评价及水质预测等功能,完成了沙颍河下游水资源数据查询、分析与水污染控制辅助决策的智能化管理。4.利用系统的功能对沙颍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及预测,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系统生成的各类水污染指数专题图,设计出沙颍河下游水污染控制优化调度方案,为沙颍河下游水污染防控提供了方便有效的管理工具,同时为环境管理者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信息支持。

李永友, 沈坤荣[5]2008年在《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基于省际工业污染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环境政策是否有助于实现清洁增长目标,本文利用跨省工业污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我国采取的环境政策对减少污染排放起到了显着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污染收费制度实现的,其作用弹性达到了0.4。相比较,减排补贴和环保贷款制度对污染减排作用效果不明显,同时,部分地区试行的排污权交易在经验上还没有显示出其在减排方面的积极效果。(2)公众的环保行为没有被纳入我国环境管制的框架内,公众的环境质量诉求还无法在环保执法中得到满足。(3)临近地区污染控制的严厉程度对本地污染控制决策具有显着影响,地区间污染控制决策呈现出明显的策略性特征。(4)中央政府控制污染的决心未能对地方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翟惠琳[6]2015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洋陆源污染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趋向。我国对于海洋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视,对于大海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海洋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时,人类活动特别是沿海经济活动却给海洋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安定因素。在所有污染源中,陆源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据历年数据统计显示,海洋污染物中80%来自于陆源污染,因此控制和减少陆源排海污染物总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控制陆源排海污染物总量基础上,建立海洋陆源污染模拟系统,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博弈论思想,建立海洋陆源污染总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初步实现对海洋陆源污染“排放—控制”系统模拟和控制决策实施结果预测。模型构建首先要分析现实情况中陆源污染物排海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因素,根据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绘制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程图,并转化为模型要求的输入输出关系。仿真模型模拟运行预测主要是从2005年-2025年,通过不断调试参数,与原有发展模式进行对比,产生有效控制海洋陆源污染现状的最优方案。在“排放”系统的控制对策中,主要通过博弈模型建立监管和源头控制策略,细化排污标准,增加激励机制,客观上使排污主体全部纳入控制陆源污染总量和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列。通过对海洋陆源污染总量控制模型和博弈模型的构建分析,本文对于海洋陆源污染控制策略研究有如下构思与结论:(1)首先对海洋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陆源污染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提出研究意义。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阐述该理论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明晰海洋陆源排污主体与监管主体博弈策略,并对博弈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运用进行综述。(2)其次主要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与海洋陆源污染现实系统建立连接。主要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 PLE软件对海洋陆源污染模拟系统运行路径进行绘制,基本思路是:建模思想—因果关系图—系统流程图—方程式—参数确定—参数灵敏性检验—模型性能测试—模型调试与方案设计。成功建立模型之后,对于海洋产业产值、陆地产业产值、GDP、入海陆源废水排放总量,模型都可以给出可视化预测图。最终目的是根据参数调整前后对入海陆源废水排放总量的影响给出可行性方案。(3)在“控制”子系统中引入博弈论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海洋陆源污染排污主体和监管主体之间、排污主体之间如何实现最优化行为,有效实现从源头控制海洋陆源污染。对博弈模型改进后得出:环境监管应该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奖罚并举,企业不应该处于被动地位,应该充分考虑社会预期生产水平,调整自身生产,海洋环境污染的成本需要企业共同承担;同时设定具体排污标准,给出奖励和惩罚额度浮动区间,促使企业自身主动进行技术改进、清洁生产,提高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李俊龙[7]2008年在《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对水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相应的环境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我国目前对水环境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目标总量控制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实施总量控制的过渡阶段,要科学统筹的进行环境管理,最终要实施容量总量控制。胶州湾作为青岛市城市建设环绕的主要海域,其对青岛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近20年来,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海化学污染物逐渐增多,由此导致了胶州湾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此开展了很多关于胶州湾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技术支撑手段的欠缺制约了这些成果在青岛市环保机构和政府部门管理决策过程中的有效实施。本文针对目前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过程中技术支撑手段不足的现状,应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工作的迫切需要,首先通过总结国内外众多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经验,归纳了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管理模式。然后,以青岛市这一典型拥湾发展的海岸带城市为示范,以系统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指导思想,进行胶州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功能设计,并深入探讨了系统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最终完成了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主体框架和部分子系统功能。i.系统的整体构架设计包括:青岛市基础信息子系统,污染源信息管理子系统,环境质量评价与模拟子系统,总量控制与容量分配子系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决策支持子系统,以及排污权交易管理子系统六个主要部分;ii.系统关键技术以胶州湾主要迁移-转化过程-叁维水动力耦合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采用紧密耦合的集成方式,在面向对象的Visual Stiduo.NET开发环境中,采用C#语言,对ESRI的ArcGIS Engine组件和海洋叁维水质模型进行二次开发集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能够对胶州湾的COD、氮磷营养盐、石油烃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扩散过程进行模拟计算;iii.对模拟数据利用GIS的可视化表现:通过先将模拟的离散数据转化成矢量图层,再对离散点插值转化为栅格图层,然后集成.NET的计时器控件(Timer)对模拟时间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对污染物迁移扩散过程动态显示的功能;iv.构建了模型库管理系统对系统中的模型进行管理。模型库管理系统通过将各种计算模型封装成可执行文件(EXE)文件形式,在.NET中利用System.IO.Directory、System.IO.File类来完成对文件的操作,从而使系统具有了更好的扩展性。v.论文最后对部分已完成的功能进行了演示和讨论,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后续的开发工作提出建议。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研究,一方面为青岛市胶州湾环境管理和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填补了在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方面技术支撑手段不足的空白,另一方面为后续其它子系统功能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鲍丽丽[8]2009年在《胶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州湾入海污染源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是为了控制胶州湾日益严重的胶州湾氮磷和石油烃污染,使得胶州湾沿岸的工业农业等经济在环境不受到继续破坏的条件下能够健康稳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而设立的命题。本文在综合胶州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之上,分析了胶州湾的海水自净能力,并利用总量分配模型通过经济效益函数将削减总量合理的分配给各个排污口。本文着重分析了胶州湾的污染来源,将海洋污染排放量和社会经济污染排放量二者通过入海口检测系统检测到的污染源浓度和入海总量联系起来。综合分析了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来源问题。工业污水主要是各个不同的行业的污水排放量综合。具体聚类分析将不同的行业总结成不同的污染指数的企业行业,通过提高企业的环保技术水平和征收排污税的方式使得各个工业经济个体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考虑了环保措施。农业污水主要是农业用地的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使得农业污水大量排放入海。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引,例如规定粮食最低价格和补贴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农民可以通过经济方面的考虑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可以通过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和土地的价格来影响农民的污染物排放量行为。在人口模型中,本文简单的通过人口数量和人均排放污染物系数来估算城市人口的污染量排放。鉴于经济模块的污染物排放量,本文也分析了海洋入海污染物的海水自净能力分析,主要是分为海洋的物理自净能力,海洋的化学自净能力和海洋的生物自净能力,自净能力是海洋的一种对污染物消耗转化的能力,对于消耗不完的污染物,就会影响海洋的生物群落和海水质量,本文中的海洋质量评价系统针对海洋调查中的各个因子和海洋环境水质标准的比较,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海洋水质进行评价等级。同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海洋中的水质进行了模拟预测。本文通过对以上的经济中的工业系统,农业系统,生活人口系统,以及海洋系统当中的海水评价,海水自净能力分析系统以及海洋污染物剩余总量的合理分配系统的整合设计了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旨在辅助相关的环保部门利用该系统能够进行科学的决策行为,对于设定的经济政策社会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都能做到有理有据,对于市场某些生产要素因子价格的变动可以预测农民的经济行为,能够大致估计化肥农药的污染量。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工业的污染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规模和技术四个社会因子的影响关系,采用U型曲线来分析胶州湾的经济形势。对于农业的分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回归农药化肥的用量和人均GDP的关系。本文设计了满足个体理性约束、激励相容性约束、公平的、有效的陆源污染物排海权交易机制和双向拍卖排污权交易机制。

曹玉红[9]2002年在《乡镇企业环境影响及控制模式分析》文中指出乡镇企业是我国特有的一类企业,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由于其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等等原因,致使其环境问题突出。本文结合安徽省乡镇企业实际,研究乡镇企业环境影响及控制模式,这些环境影响的控制方法与模式,对于治理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专家咨询、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全文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研究进展、乡镇企业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系统控制模式分析、安徽省实证研究及结束语。 首先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污染控制的研究逐渐兴起,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概况;接着阐述了乡镇企业环境影响的概念、特征、污染源的评价与预测方法,乡镇企业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行业差异以及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分析。在第叁篇里,给出浓度控制、物料单耗及总耗控制等传统单一控制模式并指出它们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乡镇企业环境影响的系统控制模式、控制管理模式,技术进步模式、信息系统监控模式,并构建了污染控制的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在安徽实证研究中,论述了安徽省乡镇企业的历史沿革及结构特征,并以乡镇工业污染为切入点,分析了它的环境影响的区域及行业差异,指出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污染控制模式并对可能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灰色局势决策优化,得出合乎安徽实际的优化决策结果。在结语中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在全国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新的世纪里,随着WTO的加入和中西部开发的继续推进,研究乡镇企业环境影响的理论和系统控制模式,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项研究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安徽实证研究,对全国大部分省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车越[10]2005年在《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文中提出水源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水源地环境管理正在被视为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的的首要环节。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冲突现象明显,缘于水质型缺水的水源地严峻形势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限制因子。 论文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的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区域水源安全保障与水源地权益保障两条主线,尝试探讨了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中外水源地环境管理实践的系统梳理和全面比较,以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为研究区域,初步构建了水源地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在充分剖析上海城市水源地格局与问题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例,探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源地水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管理重建框架及改进策略。 论文全面回顾了人类饮用水供给与水源保护的漫长历程,客观评述了水源地环境管理实践的进展及趋势;通过相关概念辨析、区域特征分析、水源问题诊断,给出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具体概念及深刻内涵,明确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原则与手段、内容与特点;从规划原理、管理策略、管理动机、伦理基础等角度,定义并拓展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圈层保护理论、集成管理理论、复合系统理论、环境正义理论,强调水源保护区设置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双相圈层,时间、空间、学科、利益方的四维集成,水源系统与水源地社会经济系统的双重易损,水源地、用水区域及上游地区的叁地公平等核心管理思想。论文系统整理了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环境管理的规划、控制、技术手段;设计以资料收集及框架设定、现状调查及评估、环境管理目标、环境管理策略、适应性管理等为主要环节的框架程序;提出基于多目标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水源地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调控与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水源地双相圈层保护方法,基于分权型管理思路与全过程利益方参与的水源地合作保护方法。 论文通过深入分析上海市水资源特点,剖析当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源地不利格局及水源水质危机;在此基础上,利用近17年黄浦江上游相关数据资料,系统探讨松浦大桥取水口及其上游来水水系水质的空间分异和年际变化规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技术,从周边区域发展与江浙来水水质、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规模、当地经济发展与点源污染、土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角度,明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环境的影响;以易损性评估结果为依据,初步构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环境管理体系,明确黄浦江上游地区的功能定位及环境管理目标,给出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思路,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水源地全过程利益方参与模式、水源地分权型环境管理体系、水源地双相圈层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1]. 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D]. 吴瑛. 西安理工大学. 2003

[2]. 排污权交易下的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D]. 马晓茜. 江南大学. 2008

[3]. 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 殷倩.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4]. 沙颍河水游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刘晓庆. 安徽理工大学. 2011

[5]. 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基于省际工业污染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李永友, 沈坤荣. 管理世界. 2008

[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洋陆源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 翟惠琳.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7]. 胶州湾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D]. 李俊龙.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8]. 胶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 鲍丽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9]. 乡镇企业环境影响及控制模式分析[D]. 曹玉红. 安徽师范大学. 2002

[10]. 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D]. 车越.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决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