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排水泥炭地的水文动态及其数值模拟

长白山区排水泥炭地的水文动态及其数值模拟

论文摘要

泥炭地排水是人类干扰泥炭地发育的重要手段,排水改变泥炭地的水文情势,进一步改变了泥炭地内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导致泥炭地退化和泥炭积累系统的崩溃。保护和恢复受损泥炭地,基本前提是恢复泥炭地的水文情势。本文针对实施排水工程30余年而显著退化的白江河泥炭地,选择未排水区和排水区作为对比,采集原状泥炭样品在实验室测定泥炭水理特征,包括重要的水动力参数-饱和导水率、容重、饱和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探究排水对泥炭性质的影响;通过水位和气象监测,分析水位波动特征;以大量的野外观测和实验数据以及高程模型为基础,借助地下水模拟软件模拟了白江河泥炭地地下水流运动,解析了该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和地下水平衡情况,为恢复该泥炭地的水文情势和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基本方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泥炭地排水导致泥炭水理性质发生变化,影响泥炭地中地下水迁移速率。影响程度随深度下降而减弱,水理性质变化的临界深度为60cm。排水区泥炭土的平均饱和导水率、含水率和非毛管孔隙度明显低于未排水区,而排水区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则高于未排水区。泥炭地经过排水之后,泥炭产生分解导致容重增加,导水率和持水力明显减弱。说明排水导致了上层泥炭的沉降和压实,改变了泥炭的水理性质。未排水区的水理性质的垂直分布规律更为明显和均一,随着深度的增加,未排水区的泥炭的饱和导水率减小,容重增大,饱和含水率减小,持水量减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增大,非毛管孔隙度减小;而排水区的泥炭水理性质的垂直分布规律更加复杂,但仍表现出统一性,发生突变的界限一般在60cm和160cm深度处。(2)饱和导水率与容重显著负相关,与饱和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持水量显著正相关,与孔隙度正相关,这些水理性质参数的变化与有机质含量正相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饱和导水率具有高度相关性(R2=0.756,p<0.05),可以进行互推。(3)未排水区的水位常年高于排水区,生长季水位最低的时间是8月上半个月,并且未排水区水位对降雨事件的响应程度也弱于排水区,未排水区的水位更加稳定,排水区的水位显著受到天气影响,水位波动剧烈。同时,上游的水位较之下游也更加稳定,波动较弱。研究发现,除了地表高程的影响,未排水区和排水区表层泥炭性质的差异造成了这种水位波动情况的不同,未排水区表层泥炭较之排水区有着更高的持水能力和导水能力,水位才更加稳定,不易受到降雨的干扰。(4)地下水流的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白江河泥炭地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流动基本和地表起伏一致,地下水主要从北向南流动,局部地方有从东向西的流动,研究区南侧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地下水整体向东南角流出。未排水区的水力梯度较为均匀,排水区的北侧水力梯度较大,南侧水力梯度较小。(5)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下水呈现负平衡,虽然日均损失的地下水量不大,但整个泥炭地一直在被排干,进行水文恢复是十分迫切的。本研究尝试进行了水位恢复实验,结果显示,堵塞排水沟可以提升水位,其中40m间距堵塞排水沟对水位抬升的效果更加明显。2018年7月8月的地下水均衡计算值略高于2017年同期,由此也可暂时判定,水位恢复实验有效地阻止了地下水排出泥炭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泥炭地排水的影响研究
  •     1.2.2 泥炭沼泽保护和恢复研究
  •     1.2.3 泥炭饱和导水率研究
  •     1.2.4 湿地水文模型研究
  •     1.2.5 地下水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水位监测
  •     2.2.2 气象监测
  •     2.2.3 数字高程模型
  •     2.2.4 泥炭层厚度调查与样品采集
  •     2.2.5 泥炭水理性质测定
  • 3 白江河泥炭地泥炭水理性质
  •   3.1 泥炭水理特征
  •     3.1.1 不同生境的泥炭水理性质
  •     3.1.2 泥炭水理性质垂直分布特征
  •   3.2 泥炭饱和导水率特征
  •     3.2.1 饱和导水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     3.2.2 不同方向的饱和导水率特征
  • 4 白江河泥炭地水位波动特征
  •   4.1 水位总体特征
  •   4.2 单次降雨后水位波动特征
  • 5 水位恢复工程实验
  •   5.1 实验设计
  •   5.2 实验效果分析
  • 6 白江河泥炭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6.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6.2 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
  •   6.3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6.3.1 软件选择
  •     6.3.2 网格剖分
  •     6.3.3 边界条件
  •     6.3.4 参数选取
  •     6.3.5 模型拟合
  •   6.4 不同时期地下渗流场分析
  •   6.5 地下水水均衡计算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7.3.1 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林兵姿

    导师: 王升忠

    关键词: 泥炭地,排水,饱和导水率,水位波动,地下水模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 P641

    总页数: 62

    文件大小: 5863K

    下载量: 114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白山区泥炭地泥炭饱和导水率特征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0)
    • [2].采用不同监测数据组合反演饱和均质石英砂水热运移参数[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0)
    • [3].常熟地区水稻土饱和导水率的间接方法研究[J]. 土壤通报 2010(04)
    • [4].改良剂对盐化潮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 [5].炭添加物对基于粒径分析的砂性基质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英文)[J]. 草原与草坪 2013(05)
    • [6].不同土壤转换函数预测砂土非饱和导水率的对比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13(04)
    • [7].鹫峰地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性质及饱和导水率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 [8].土壤大孔隙饱和导水率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 土壤通报 2012(01)
    • [9].土壤水力特性异质性对土壤排水影响的瞬态随机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24)
    • [10].太原东山试验林场土壤理化性质及饱和导水率的坡向分异规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1)
    • [11].黄土区不同土层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与影响因素[J]. 土壤通报 2018(05)
    • [12].青海高寒区水源涵养林土壤机械组成和理化性质对其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2)
    • [13].用3种测定方法分析排土场复垦区的表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5)
    • [14].黄土区坡沟系统容重、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8(02)
    • [15].不同形成时间鼢鼠鼠丘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对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3)
    • [16].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导水特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4)
    • [17].疏勒河源区含砂砾石土壤水热实验[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3)
    • [18].淋洗水的钠吸附率对高尔夫球场果岭根层基质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英文)[J]. 草原与草坪 2013(05)
    • [19].不同复垦方式排土场砾石对饱和导水率和贮水能力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7(06)
    • [20].农膜残留对土壤水动力参数及土壤结构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5)
    • [21].保护性耕作对陇中旱作农田水分特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 [22].退耕典型草地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草地学报 2016(06)
    • [23].六盘山林区土壤物理性质分布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1)
    • [24].渗透桶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改进[J]. 人民黄河 2011(08)
    • [25].苏打碱土盐分淋洗与饱和导水率的关系[J]. 土壤学报 2010(02)
    • [26].普洱茶种植对滇南红壤大孔隙的影响[J]. 土壤 2019(03)
    • [27].多矿物处理酸矿排水中砷及渗透性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3(02)
    • [28].流域水文模型中的土壤质地转换与饱和导水率Ks值确定[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05)
    • [29].三峡山地不同垂直带土壤层的水文功能及其影响因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8)
    • [30].重庆市四面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饱和导水率[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标签:;  ;  ;  ;  ;  

    长白山区排水泥炭地的水文动态及其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