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论文_李双套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哲学,中国,儒家,主体,意识,宇宙观,时代精神。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套[1](2019)在《中国哲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的哲学如何反映当今中国所处时代?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也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的主题,经济、政治需要现代化,哲学也需要现代化。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交(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9-10-14)

朱晶[2](2019)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生于后经学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哲学,在理念上和形式上依然建立在西方哲学文化的基础上,但是就思想观念来讲,仍然被强势的且自认为优越的西方哲学所躲避又或是否认,但是就现实意义来讲,就面对整体的国情来看仍然出现部分"危机"。为了帮助中国现代文学挣脱西方哲学的存在的缺点,比如主体不明确、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时代性较为缺乏以及认同感的缺失等多个方面,现代化哲学通过结合儒学方面的"返本开新"来构建儒学传统文化的根本,同时确定儒学的主导地位,借助这一方面来探寻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从世界领域突出强调中国哲学具有的时代性和价值,并向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哲学的优越性和适应性。要想体现这些方面的价值都要依赖于儒学文化,才能有效帮助中国现代哲学的竖立主体地位。(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04期)

李明[3](2015)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以现代新儒家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生于后经学时代的中国现代哲学,在学科理念和形式上一度依傍西方哲学,在思想观念上被虎踞强势且自视优越的西方哲学所遮蔽甚至否认,在现实层面应对整体性"中国危机"乏力。为了使中国现代哲学走出相对于西方哲学主体性不明、民族性不强、时代性不足、认同感缺失等困艰,现代新儒家在"返本开新"以重建儒家传统之本体与主导地位为矢志的儒学复兴运动中,努力探索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从世界主义视域强调中国哲学时代性与普遍性价值以弘扬其优越性和普适性。这一切都表现出现代新儒家重建中国现代哲学主体性的自觉与努力。(本文来源于《西北人文科学评论》期刊2015年00期)

周广友[4](20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关系概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中国,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化"关系研究将为"两化"研究提供现实语境,为其互学互鉴、互补互用、交流交融提供助益。"哲学"基础理论将为阐释"两化"的哲学内涵和两化之关系提供学理和方法论依据。在分析"两化"哲学内涵("化"之性质和状态的规定性、"化"之主体与被化之客体的关系性、"化"之方向与目标的效果性)的基础上,两化关系可从本体论层面概括为"一体两化",从认识论层面总结为"殊途同归":从"现代中国"的这一变动实体看,"两化"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两化"具有不尽相同的功能与任务,又具有推进现代中国发展和创建中国哲学新形态的共同目标与归宿。(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期刊2014年04期)

李瑞全[5](2014)在《唐君毅先生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发展:心灵九境之哲学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展示唐君毅先生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中的心灵九境哲学。此一哲学以心灵与境界之感通与体相用之开展,建立叁重九境的哲学体系,由九境互通而成一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唐先生更由学以成教、言归于默之义,而构造出一立人极之教,使人能得真实知而起真实行。此一哲学系统更由心灵之可不断层层反省和感通,把世间最重要的哲学体系都予以分判和安排在九境之中,成一至大无外的圆教。(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14年06期)

柴文华[6](2010)在《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追问和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事实存在,但也充满了种种理论上的困惑,笔者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通、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自身根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化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哲学建构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行了追问和反思。(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成中英[7](2010)在《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应我校人文艺术研究院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先生于2009年6月4日作客我校文治讲坛,与来自文、理、工科的交大师生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成先生以"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为题,阐述了自己对现代性、后现代性、全球化、后全球化等热点话题的看法。他指出,后现代化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我们可以从后现代性的视角窥见中西哲学的主要差异:西方哲学总是通过否定前者来彰显自己,而中国哲学恰恰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并力图向前推进。中国哲学的巨大包容性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走向后现代化和后全球化的空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邹晓芟,萧诗美[8](2010)在《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的理性观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其理性概念仅限于认识领域而无关乎实践领域;二是没有对知性和理性做进一步区分。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观是一脉相承的。知性和理性的区分意味着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自然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分,因此,该区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刘金鹏[9](2008)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哲学观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参与和总结,冯友兰提出了自己的中国现代哲学观。在他看来,所谓中国现代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在现代化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具体说来,主要是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来接着宋明道学往下讲。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哲学观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反映出中西哲学交汇融通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包聪会[10](2007)在《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现代化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冯友兰作为中国现代重要的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大师之一。他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有重要的贡献:他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创立"新理学"体系;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中西哲学互释、展望未来世界哲学等思想。(本文来源于《新西部(下半月)》期刊2007年12期)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重生于后经学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哲学,在理念上和形式上依然建立在西方哲学文化的基础上,但是就思想观念来讲,仍然被强势的且自认为优越的西方哲学所躲避又或是否认,但是就现实意义来讲,就面对整体的国情来看仍然出现部分"危机"。为了帮助中国现代文学挣脱西方哲学的存在的缺点,比如主体不明确、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时代性较为缺乏以及认同感的缺失等多个方面,现代化哲学通过结合儒学方面的"返本开新"来构建儒学传统文化的根本,同时确定儒学的主导地位,借助这一方面来探寻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从世界领域突出强调中国哲学具有的时代性和价值,并向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哲学的优越性和适应性。要想体现这些方面的价值都要依赖于儒学文化,才能有效帮助中国现代哲学的竖立主体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双套.中国哲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N].学习时报.2019

[2].朱晶.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J].法制博览.2019

[3].李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以现代新儒家为中心[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5

[4].周广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关系概论[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

[5].李瑞全.唐君毅先生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发展:心灵九境之哲学意涵[J].天府新论.2014

[6].柴文华.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追问和反思[J].黑河学院学报.2010

[7].成中英.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8].邹晓芟,萧诗美.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

[9].刘金鹏.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哲学观评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0].包聪会.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现代化贡献[J].新西部(下半月).2007

论文知识图

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附表:2...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附表:2...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附表:2...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附表:2...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附表:2...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附表:2...

标签:;  ;  ;  ;  ;  ;  ;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论文_李双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