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环保政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设计,落实到实践中却难以发挥其"牵引"作用,环保态势依然严峻。基于此,本文运用间断均衡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来探寻环保政策变迁轨迹、变迁规律与发展趋向。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辽宁省环保政策变迁历经初始萌芽(政策均衡期)—稳步推进(政策均衡期)—全面发力(政策间断期)三个阶段,呈现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未来趋势,体现了长期稳定与偶然突变的间断均衡规律,为下一步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镜鉴,对促进我国环保治理能力与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具有重要启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梦,王颖
关键词: 环境保护,政策变迁,间断均衡理论,文本分析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单位: 东北大学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包容性发展的我国城市群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机制研究”(19BZZ06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D63;X321
DOI: 10.13945/j.cnki.jlac.2019.06.002
页码: 12-18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123K
下载量: 249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养老服务政策变迁研究——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阐释[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04)
- [2].基于市场均衡理论的高中学校周边小吃摊的治理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0)
- [3].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变迁的非线性解释——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检验与修正[J]. 行政论坛 2020(05)
- [4].论房地产市场在非均衡理论下的供求模型[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30)
- [5].非均衡理论发展、特征及其应用启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2(01)
- [6].间断—均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稳定与变迁逻辑[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 [7].均衡理论的梳理与矛盾分析——基于现代经济学视角[J]. 当代经济 2017(10)
- [8].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干预政策研究[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 [9].新古典制度均衡理论不能指导转型实践的定性分析与启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8)
- [10].西方垄断竞争厂商均衡理论的评析与修正[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1].基于交流均衡理论的高校班级凝聚力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06)
- [12].马克思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对当代中国经济实践的启示[J]. 社会主义研究 2011(04)
- [13].基于均衡理论的群组评价机制设计及应用[J]. 统计研究 2018(01)
- [14].认知、制度与政策图景:间断-均衡理论的三重解释逻辑[J].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5)
- [15].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政策的审视[J]. 医学与哲学 2020(13)
- [16].向行为公共政策理论跨越——间断—均衡理论的演进逻辑和趋势[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 [17].从均衡理论的角度浅析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J]. 品牌(下半月) 2014(10)
- [18].基于非均衡理论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6)
- [19].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逻辑——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视角[J]. 行政科学论坛 2020(03)
- [20].基于非均衡理论的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8)
- [21].经常账户均衡理论模型初探:理论、方法研究与展望[J]. 海南金融 2012(11)
- [22].不均衡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要素流动[J]. 企业经济 2011(02)
- [23].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12)
- [24].单个交易的价值均衡理论[J]. 财经问题研究 2008(02)
- [25].均衡理论:危机现实的挑战[J]. 金融博览 2013(03)
- [26].供求曲线图像题背后的“玄机”——2019年江苏高考思想政治试卷第11题的启示[J]. 教学考试 2020(07)
- [27].厂商均衡理论的二元解析与拓展应用[J]. 商业时代 2011(20)
- [28].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变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18(02)
- [29].寻租均衡理论的最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1(03)
- [30].西方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理论的评析与修正[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