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形态论文_撖睿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位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浆粕,结构,马勒,音乐,纤维,思维。

对位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撖睿文[1](2018)在《节奏形态在欧洲早期对位技法中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通常认为古希腊与罗马是西方音乐发展的源头,而中世纪多声部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则是欧洲摆脱单声部音乐形态并与世界其他国家音乐发展产生重大差异的大事件,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促使欧洲音乐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继续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节奏形态的产生、发展与确立为论述核心,探讨公元9—17世纪节奏形态在风格各异的多声部宗教音乐中的运用。(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8年12期)

郑巧,郑弘[2](2018)在《音乐作品的深层结构探究——评《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是结构的艺术,在音乐作品中结构的理解和技术的探究是在对音乐全方位分析后获得的。对任何一首作品的理解、技术的探究或评价都必须在对其进行深层分析,在明确其情感内容、体裁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对其曲式结构和创作手法的分析后,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可以说,音乐创作的曲式结构基础对于音乐结构深层分析极其重要。贾达群着作的《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一书(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王安潮[3](2018)在《纡徐要渺言制曲雍容和易话分析——评贾达群的《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性与理性很难在同一位作曲家身上达到协调统一、均衡发展,因为强调感性的作曲实践与注重理性的音乐分析本来是两个发展方向,但贾达群就是这其中难得一见的通才。作为中国结构主义作曲家中最有才华者,他是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作品不断国内外获奖并上演,如《弦乐四重奏》1991年获日本"第十二届IRINO室内乐国际(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8年02期)

徐婧[4](2017)在《探究对位变奏的早期形态及其在现代音乐观念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位变奏"(Countrapuntal Variations)是对位技法和变奏技法交叉形成的一种创作手段,它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创作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早期的对位变奏形态入手,将其与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观念进行联系,可发现对位变奏的形态和思维规律在音乐创作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锤炼,它逐渐被提炼出一种思维方式、分化出多类思维模式被作曲家们灵活使用。(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旭青[5](2017)在《《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中的结构诗学理论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贾达群教授新着《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以作曲实践为立足点,以材料和程序作为结构诗学的主要观照对象,从多维、多元的认知范围和视角层层寻绎音乐结构形态的种种问题,论证音乐中的天然结构态、结构对位、结构二元性等结构现象,为国内音乐分析学研究导夫先路。(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旭青[6](2017)在《如何把握音乐的结构与形式?——《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把握音乐的结构与形式?这是古老而又繁难的话题。从古到今从不缺有思想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为之争辩,并付诸于创作实践。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在当下音乐学界普遍吁求重构音乐分析学科的时代里,以结构学理论为经,以多维音乐分析方法为纬,立足于作曲实践,将音乐结构的认知范围扩大到数学、(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7年04期)

曹雪鸿,王宜,耿浩,胡健[7](2017)在《对位芳纶浆粕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喷射纺丝法(jet-spun)和原纤化处理得到的两种对位芳纶浆粕的比表面积、保水值、动态滤水等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喷射纺丝法制备得到的浆粕1呈薄膜状,比表面积为26.365 m~2/g;原纤化处理得到的浆粕2中存在纳米级直径的原纤化纤维细丝,比表面积为15.157 m~2/g。动态滤水曲线表明,浆粕1的滤水速率更慢,对滤水的阻碍作用更大。浆粕1的纸基材料抗张指数为42.3 N·m/g,高于浆粕2的;浆粕1与对位芳纶纤维混合抄造的纸基材料抗张指数为34.0 N·m/g,同样高于浆粕2与对位芳纶纤维混合抄造纸基材料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7年02期)

唐碧聪[8](2016)在《传统对位技法在当代作品的新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是复调音乐的复兴时期,同时二十世纪也是所有作曲新观念、新技术集中爆发的时期,这一新一旧在同一个时期交融碰撞,必然会产生诸多值得研究的现象。作为20世纪中期新兴的音乐形态,电子音乐从音响特征到组织方式,都与传统音乐有着明显的区别。二十世纪的作曲家们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并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成果。其中,有一部分的电子音乐作品是采用电子音乐与传统乐器相结合,这二者之间将产生怎样的对位关系呢?在这样新鲜的编制,前卫的音乐语言包装之下,是否还有传统对位理念与技法的根基呢?本文以法国作曲家德尼·柯恩1989年为电子音乐与钢琴创作的作品《jeux》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说明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传统乐器)的结合所带来的先锋音乐特征,并且揭示其深层的传统创作思维,以及对传统对位技法如何与现代作曲技法巧妙结合,从而焕发出新的魅力。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作品整体分析,对位技术分析,结语。其中着重论述以下两点:1、通过对作品整体分析来展示这首当代先锋派音乐的内在结构力,以及核心材料在全曲中的贯穿运用。2、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首作品的音色安排、音乐语言与段落结构方式在当时乃至当下都是比较先锋的,本文将透过这些先锋的表象,通过细致地梳理电子音乐与钢琴音乐的对位关系,以及钢琴部分本身的对位技法,尝试展现传统复调思维与技法在当代先锋音乐中新的表现方式,以及传统复调思维与技法在其中所起到的深层控制作用。在所谓新音乐中,传统的思维与技术是否还有其发挥空间,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值得论证与探究的。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能够在此领域为后来者抛砖引玉。沿着传统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变创新,这是历史上很多作曲家成功的经验,这种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作曲家学习与借鉴,并在此理念下走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中国当代新音乐风格。(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院》期刊2016-04-01)

杨斌,张美云,陆赵情,董景峰[9](2015)在《对位芳纶浆粕纤维形态特性与纸张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进口与国产两种对位芳纶浆粕纤维的微观形态、纤维尺寸分布、比表面积、纸张性能,以及晶态结构、热学性能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浆粕纤维不同形态结构和性能对所抄芳纶纸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芳纶浆粕纤维无论是纸张性能还是结构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更柔顺的纤维形态、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均匀的纤维尺寸分布以及更加完善的晶态结构均能改善浆粕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期刊2015年05期)

郑轶超[10](2014)在《马勒《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对位化思维—固定旋律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斯塔夫·马勒是十九世纪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马勒的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这两种体裁,两者紧密相连。他不仅继承了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柏辽兹、李斯特尤其是布鲁克纳这些维也纳分支的浪漫主义传统,在交响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扩展,对后期维也纳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马勒《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笔者借用固定旋律的概念力图探求作品中表层的对位、和声与曲式结构,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阐明作曲家创作时对作品整体的控制力和发展力。通过对第一乐章中固定旋律形态的分析,深入探究此作品体现出的对位思维。在分析阶段,笔者借鉴了申克分析方法,并且客观、深入地展现马勒这位西方音乐历史上的重要作曲家所具有的继承性与开拓性。本文由五章组成,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马勒生平、《第八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整体结构分析。第二章:研究固定旋律在复调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从叁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固定旋律的定义及起源,二是固定旋律的发展过程,叁是固定旋律的创作思维。第叁章:动机式固定旋律。对其固定旋律形态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结构式固定旋律。分成两部分进行阐述,一是声部进行中隐含的固定旋律,二是低音声部中的固定旋律。第五章:不同固定旋律之间的对位关系。针对表层的模仿关系与抽象的紧接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结语部分概括了对位思维在马勒《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的体现,探讨了对位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4-11-01)

对位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音乐是结构的艺术,在音乐作品中结构的理解和技术的探究是在对音乐全方位分析后获得的。对任何一首作品的理解、技术的探究或评价都必须在对其进行深层分析,在明确其情感内容、体裁风格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对其曲式结构和创作手法的分析后,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可以说,音乐创作的曲式结构基础对于音乐结构深层分析极其重要。贾达群着作的《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一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位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撖睿文.节奏形态在欧洲早期对位技法中的形成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8

[2].郑巧,郑弘.音乐作品的深层结构探究——评《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8

[3].王安潮.纡徐要渺言制曲雍容和易话分析——评贾达群的《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J].人民音乐.2018

[4].徐婧.探究对位变奏的早期形态及其在现代音乐观念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

[5].王旭青.《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中的结构诗学理论及其启示[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

[6].王旭青.如何把握音乐的结构与形式?——《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评介[J].美育学刊.2017

[7].曹雪鸿,王宜,耿浩,胡健.对位芳纶浆粕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J].中国造纸.2017

[8].唐碧聪.传统对位技法在当代作品的新形态[D].中国音乐学院.2016

[9].杨斌,张美云,陆赵情,董景峰.对位芳纶浆粕纤维形态特性与纸张性能[J].中国造纸.2015

[10].郑轶超.马勒《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对位化思维—固定旋律形态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4

论文知识图

一6不同超声波处理时间下对位芳纶短切纤...纤维典型扭转疲劳断裂断裂形态短纤和浆粕的形态比较磷酸溶液处理前后对位芳纶纤维的光学...不同成分试样熔覆表面形貌改善传热对芳纶纸热压性能的影响

标签:;  ;  ;  ;  ;  ;  ;  

对位形态论文_撖睿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