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边界层干扰论文_盛发家,谭慧俊,黄河峡,刘亚洲,高婉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湍流边界层干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湍流,边界层,干扰,激波,数值,面层,超声速。

湍流边界层干扰论文文献综述

盛发家,谭慧俊,黄河峡,刘亚洲,高婉宁[1](2019)在《连续双扫掠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连续双扫掠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流动特性,采用仿真方法对一双尖鳍/平板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扫掠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形成的两个干扰区存在明显的相干现象,虽然第一道扫掠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仍具有典型的准锥形相似特性,但受其干扰所形成的非均匀流的影响,第二道扫掠激波/边界层干扰却不再具有准锥形相似特性,同时第二个干扰区将影响其上游临近气流的运动甚至影响第一个干扰区的再附线和分离线等结构。两个干扰区形成各自的λ波结构,并且沿着流向两个干扰区内的激波结构相互汇聚,最终合并为单个更强的λ波结构;不仅如此,两个干扰区内还形成了复杂的旋涡结构,包括一级主旋涡和二级主旋涡,这些旋涡向下游运动,最终融合成一个尺度更大的锥形主旋涡。(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童福林,周桂宇,周浩,张培红,李新亮[2](2019)在《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物面剪切应力统计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区内物面剪切应力统计特性的演化规律,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2.9、12°激波角的入射激波与平板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系统地探究了干扰区内物面剪切应力的典型特征,如预乘谱、概率密度分布和相干结构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运动对流向及展向分量的预乘谱均没有实质影响,其脉动仍以高频特征为主,低频能量变化较小。干扰区内流向剪切应力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变化剧烈,分离泡内对数正态分布规律不再适用,而展向剪切应力在干扰区内与正态分布较为接近。相较于上游湍流边界层,分离泡内物面剪切应力矢量夹角与幅值的联合概率密度变化显着,峰值概率降低,峰值范围增大。此外,流向剪切应力脉动场的本征正交分解分析指出,主能量模态与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以及下游再附边界层内的G?rtler-like流向涡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童福林,李欣,于长平,李新亮[3](2018)在《高超声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超声速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会导致飞行器表面出现局部热流峰值,严重影响飞行器气动性能和飞行安全.针对高马赫数激波干扰问题,以往数值研究多采用雷诺平均方法,而在直接数值模拟方面的相关工作较为少见.开展高超声速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其复杂流动机理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将为现有湍流模型和亚格子应力模型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6.0,34?压缩拐角内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的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张量,分析了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在压缩拐角内的演化特性.通过对湍动能输运方程的逐项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可压缩效应对湍动能及其输运的影响机制.采用动态模态分解方法,探讨了干扰流场的非定常运动历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湍流边界层往下游发展,近壁湍流的雷诺应力状态由两组元轴对称状态逐渐演化为两组元状态,外层区域则由轴对称膨胀趋近于各向同性.干扰流场内存在强内在压缩性效应(声效应),其对湍动能输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压力-膨胀项,而对膨胀-耗散项影响较小.高超声速下压缩拐角内的非定常运动仍存在以分离泡膨胀/收缩为特征的低频振荡特性,其物理机制与分离泡剪切层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叶明生[4](2017)在《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直接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激波-湍流边界层的干扰是航天航空工程中常见的流动现象,工程中常借助湍流模式对其流场进行计算。但是,Dolling(2001)与Roy&Blottne(2006)指出,传统的湍流模式在对干扰区摩阻与热流的计算中无一例外地失效。这是由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涉及众多复杂的物理过程,包括流动的分离与再附,激波与分离泡的低频振荡,干扰区压力梯度与湍流脉动的显着增强,以及分离区的再层流化等现象。由于这些现象背后的机理尚不清楚,因而目前对湍流模式的修正工作缺乏理论依据。本文以斜激波入射平板的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的方法对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的整个物理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与Pirzzoli&Bernardini(2011)和Morgan et al.(2013)等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数值结果的可靠性。(2)通过对湍流场统计特性的分析,得到了壁面摩擦系数、压力梯度、热流通量、平均速度剖面以及雷诺应力分布等。这些数据可做为进一步湍流模式研究中的检验标准。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分离泡内的流动特征,验证了回流区内的层流化效应。(3)把Skote&Henningson(2002)基于带分离的不可压缩湍流边界层提出的壁面律推广到可压缩流动中,得到了适用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平均速度的新型壁面律。该壁面律在DNS数据中得到了检验。(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新亮,童福林,朱兴坤[5](2016)在《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是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气动问题,也是近年来流体力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报告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利用直接数值模拟(DNS)进行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如下方面:1.壁温对压缩折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影响规律研究运用自主开发的OpenCFD软件,通过直接数值模拟(DNS)探讨了壁面及转捩(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12-23)

任利,周建华[6](2016)在《基于WMLES方法的压缩折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大涡模拟(WMLES)方法来研究叁维激波边界层干扰(SWBLI)的流动现象。首先对来流Mach数为3.0,压缩折角为25°的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Zheltovodov等人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壁面压力分布、摩擦系数都与实验吻合很好。为了降低计算的时间成本,主要对来流Mach数为2.0,压缩折角为20°的模型进行了计算,在壁面流向和展向监控了39个点,对壁面监控点压力脉动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壁面压力脉动在同区域流向高度相关,壁面各点压力脉动主频相同。(本文来源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能源转型与创新——第十叁届长叁角能源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11-11)

朱轲[7](2016)在《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场壁温效应的直接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激波/边界层干扰(SWBLI)作为超声速以及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典型现象,对飞行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飞行器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壁面温度存在变化;另一方面,地面风洞试验所能提供的壁面温度与实际飞行过程亦有显着差异,是以研究SWBLI流场的壁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直接数值模拟手段为主要方法,针对平板超声速湍流边界层以及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场的壁温效应开展研究。论文首先对不同壁面温度下的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了数值模拟,总结归纳了壁面温度变化对湍流边界层流场的时均速度剖面、摩阻系数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近壁面速度条带结构随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由雷诺应力等的对比分析了壁面温度对湍流边界层特性的作用方式。在湍流边界层壁温效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有激波干扰流场的壁温效应研究。首先针对SWBLI流场结构以及统计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揭示了SWBLI流场近壁条带结构、拟序涡结构以及湍动能等在激波作用后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壁面温度下SWBLI流场特性差异,包括分离区尺度、近壁面速度条带结构、涡结构等,总结归纳了SWBLI流场的壁温效应。针对不同激波入射角的SWBLI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概括了不同入射激波强度下的SWBLI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入射激波强度、不同壁面温度的SWBLI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法向压力剖面、湍动能剖面等参数,探究了壁面温度影响SWBLI流场的作用途径,其通过改变壁面附近湍流边界层特性,进而影响其与激波的作用过程,从而影响整个SWBLI流场特性,最后对不同壁面温度与激波强度共同作用下的SWBLI流场特性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朱兴坤,于长平,李新亮[8](2015)在《壁温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来流Mach数2.9,24°的压缩折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通过直接数值模拟(DNS)探讨了壁温对角部分离区大小影响的规律。计算的壁温与来流恢复温度之比分别为:T_w/T_r=0.6、1.14、1.4以及2.0四种工况,覆盖了从冷壁、近似绝热壁到高温加热壁的范围。利用T_w/T_r=1.14作为检验算例,将其统计结果与理论值、前人的实验及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计算结果显示,壁温对分离泡的大小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壁温升高使得分离泡明显增大,通过理论分析结合DNS结果,给出分离泡大小随壁温变化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L?δα(T_w/T_r)~(0.85)。根据DNS数据分析了湍流边界层及分离泡内的湍流生成、耗散及分配机制。结果显示,在分离区,边界层过渡区和激波附近都会产生大量的湍动能,而除了壁面上,分离泡的中心区也会形成很大的湍能耗散。在本来流Mach数情况下,无论壁温高低,湍流的本质压缩性效应都很小。(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2-28)

张常贤,闫文辉,徐晶磊[9](2014)在《SSG模型在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非线性方案模化雷诺应力再分配项的二阶矩雷诺应力输运模型——SSG模型和两方程线性涡粘模型SST模型,对24°高雷诺数二维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在壁面压力分布、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分布、截面速度分布及分离区大小等方面与实验数据比较,综合评估了上述两种模型模拟该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湍流模型在上述各方面都取得了与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但相比较而言,除SST模型在流动再附后对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分布的模拟更接近实验值外,SSG模型结果在上述其他方面均更接近实验值。本文工作为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这类流动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选择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潘宏禄,李俊红,沈清[10](2013)在《超燃进气道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燃进气道湍流边界层/激波干扰引起的分离问题,采用基于5阶WENO数值格式的大涡模拟(LES)方法开展流场湍流非定常预测,旨在分析进气道湍流化技术实现进气道起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平板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STBLI)问题,LES方法能够清晰、可靠预测反射、分离激波形成过程及激波与充分发展湍流边界层的相互干扰,定量结果与试验一致;进气道研究方面,层流状态下,激波干扰产生强分离,导致进气道堵塞,而采用湍流化控制后试验和计算均表明流场分离明显减小,流场稳定且无明显堵塞现象,进气道可以起动,总压恢复系数达到要求,该结果表明,利用强湍流化减弱分离,实现进气道起动思想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3年09期)

湍流边界层干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揭示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区内物面剪切应力统计特性的演化规律,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2.9、12°激波角的入射激波与平板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系统地探究了干扰区内物面剪切应力的典型特征,如预乘谱、概率密度分布和相干结构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运动对流向及展向分量的预乘谱均没有实质影响,其脉动仍以高频特征为主,低频能量变化较小。干扰区内流向剪切应力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变化剧烈,分离泡内对数正态分布规律不再适用,而展向剪切应力在干扰区内与正态分布较为接近。相较于上游湍流边界层,分离泡内物面剪切应力矢量夹角与幅值的联合概率密度变化显着,峰值概率降低,峰值范围增大。此外,流向剪切应力脉动场的本征正交分解分析指出,主能量模态与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以及下游再附边界层内的G?rtler-like流向涡结构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湍流边界层干扰论文参考文献

[1].盛发家,谭慧俊,黄河峡,刘亚洲,高婉宁.连续双扫掠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特性研究[J].推进技术.2019

[2].童福林,周桂宇,周浩,张培红,李新亮.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物面剪切应力统计特性[J].航空学报.2019

[3].童福林,李欣,于长平,李新亮.高超声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直接数值模拟研究[J].力学学报.2018

[4].叶明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的直接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7

[5].李新亮,童福林,朱兴坤.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C].第七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6].任利,周建华.基于WMLES方法的压缩折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研究[C].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能源转型与创新——第十叁届长叁角能源论坛论文集.2016

[7].朱轲.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场壁温效应的直接数值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8].朱兴坤,于长平,李新亮.壁温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影响规律研究[C].第八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5

[9].张常贤,闫文辉,徐晶磊.SSG模型在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模拟中的应用[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4

[10].潘宏禄,李俊红,沈清.超燃进气道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J].推进技术.2013

论文知识图

螺旋槽管结构示意与实体图交叉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算例图...应用GAO-YONG湍流模式数值模拟叁维...叁维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示意图叁维斜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以上...交叉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实验装...

标签:;  ;  ;  ;  ;  ;  ;  

湍流边界层干扰论文_盛发家,谭慧俊,黄河峡,刘亚洲,高婉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