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子(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集中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目标。
关键词:先进文化;方向;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315-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对大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集中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今国内外出现的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无疑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挑战。高校越来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汇聚、激荡的重要场所,成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下一代的重要前沿阵地。
1.校园文化建设要集中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高校为了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渗透的需要。苏东剧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正加紧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采取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不断对我进行渗透,与我争夺下一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大力加强理论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用先进文化去导引学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与接班人[1]。
2.校园文化建设要集中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适应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也是他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努力开展前瞻性工作,拓宽信息渠道,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要从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等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社国。同时要号召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舞台上去竞争、去拼搏。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在集中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同时,还必须要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构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的凝聚力。”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一种理论的真实性和一种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认,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持久的精神动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始终沿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前进,唱响时代主旋律,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要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认真抓好“两课”建设,积极推动“三进”工作,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要运用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感染师生,引导大家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理讲得生动活泼,让人信服。
2.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健全的校园文化制度
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人的教育教养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它规定了校园里的人什么样的行为和思想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什么是提倡的和反对的,什么该奖励的和惩罚的,包含各种行为、规章、制度、规定,如《学生守则》、《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年度考核细则》、《学生奖惩规定》、《教育教学科研制度》等,制度建设保证了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活动能有序地进行。因此,在新形式下校园制度建设必须创新,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创新校园制度建设,必须体现先进性和群众性的要求。人的行为方式要适合社会的发展,但由于思想认识层次的不同,人的行为表现有所不同,因此,制度建设要体现社会先进性的要求。学校对新的生活行为方式应在制度上予规范。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适应时代的要求精心计划和设计,提出学校的近期、短期、远期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方向,树立起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和共同思想观念,促使校园制度建设的提升,从而具有时代发展的先进性。
3.校园文化建设要重点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主导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它的作用不是一时能够觉察得到,它的形成也不是一时就得已成就的。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内要建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关系学校教学优劣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成员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
4.要坚持协调发展
校园文化,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为取得这样的成效,必须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二是加强爱校教育,增强大学生勤奋学习、扎实工作、苦练本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活动,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5.校园文化建设要努力适应大学生的需要
高校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21世纪,高等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校园文化必将更加丰富,目前,校园文化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良好渠道。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的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坚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引导、教育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上要抓两点:一是由浅层次的文体娱乐活动向学术研究、科技实践过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软硬件建设并重,在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力度,以构建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
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正确处理一元化和多样性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教育方针。在基本方针指引下,校园文化的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则可以多种多样,百花齐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整个校园生活丰富浪漫,充满文化气息。
第四,在校园文化的功能上要立足于服务,落实于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指导和支持。过去党团系统在这方面投入不少力量,但行政系统的参与则不足。现在,各个管理部门要统一认识,明确育人目标,协同配合,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落实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4]。
第五,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它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创造和渲染校园的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有待于我们坚持方向,大胆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必须建设师生员工踊跃参与,富于创新和活力的文化。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邢启敏.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琼州大学学报,2001(1);22~25.
[2]汤先忻.以先进文化为方向唱响校园文化的主旋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55~157.
[3]李银.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高校文化建设[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
[4]路琳主编.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69~170.
作者简介:段慧子,女,河南洛阳人,文学硕士,讲师,现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