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霞山东省招远市第九中学265400
新课标教改后,学生的课堂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课节少、内容多的状况,烟台市提出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课堂新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近年来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很大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历史课模式已经日臻成熟。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历史课,改变了传统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摒除过去“划背答”的历史课枯燥模式,加快师生之间在思维、智慧、情感、价值之间的交融。在历史课上,教师已不再是一个演员,一个实践者,而变成了一个导演,一个组织者。相比之下,学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成为一个真正的实践者。在参与中他们不断感悟、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教师之间和谐对话,不断交流,达到教学目标。
“冷战”的影响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这部分知识时,不能完全依赖课本,关键是通过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理解,通过师生之间的交融得到多维结论,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是通过六幅图片和一段材料展开教学的。
课前预习:分发给学生学案预习,进行批改,掌握学情。
讲授新课:“冷战”的影响。
(展示幻灯片图一)教师问:“1.图一中展示的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时期人为地将柏林分裂成两部分,那么它的修建对世界格局造成了什么影响,可否发表一下你的观点?”
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的各式各样,如有的学生认为“柏林墙把德国分裂开来,让德国变成一个分裂的国家”。有的学生认为:“破坏了德国的主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给予他们完全的否定,可以在认同他们的观点之下,再次强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让其他学生站起来与之辩论,发表新观点,从对“世界格局”的角度分析:“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造成两极对峙。”
(展示幻灯片图二、三)教师设问:“2.请问从图二和图三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从“蘑菇云”中都会很容易地想到原子弹、导弹。这是一种很直观回答,所以要进一步去引导上升到理论层次,并且培养学生要会用历史术语来回答问题。问:“原子弹、导弹都属于什么范畴?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原子弹和导弹?大量的原子弹和导弹给世界会造成什么影响?”学生通过点拨会想到这都属于核武器,是因为美苏的军备竞赛导致了大量核武器的出现,会让世界不安全。理解到这个层次基本就认识到美苏军备竞赛的危害。这时我们可以再上升到一个阶层,问:“今天我们在核武器方面应持什么态度?”学生畅所欲言,围绕销毁核武器、禁止核军备竞赛这个话题各抒己见,活跃思维。
通过看图三,学生一般能直观看到的信息是“美苏两国坐在核武器上,彼此掰手腕不分胜负”这说明了受到核军备竞赛的威胁,但又势均力敌。进一步思考:“势均力敌会造成什么结果?”很明显学生会认识到:势均力敌使两国不敢彼此轻易动武,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展示幻灯片图四、图五)教师问:“3.从图四、图五中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应该说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学生能认识到“美苏的冷战甚至会造成直接的战争,破坏世界和平”。
(展示幻灯片,显示文字材料)4.材料:“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苏以欧洲战场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意识到再也不能进行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欧洲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表现出来。——《经济成长历程》
问:这则材料说明了冷战对欧洲的什么影响?请把关键的词语用红笔标示出来。
学生:标示“联合与合作”,自然会认识到“冷战推动了欧洲的联合与合作”。
(展示幻灯片图六),问:“5、图六说明了冷战在客观上产生了什么积极意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可自由回答,但必须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可能会直观地回答第一个层次“有利于两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通过讨论班级中自然有不同的声音:“航天事业都属于科技,因此冷战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最后问:“40年的‘冷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展开思维的翅膀,围绕“和平、发展、意识形态不能作为国际关系的壁垒”等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结论。关键培养学生的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认识,不足之处肯定存在,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