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服1次或2次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1](2022)在《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文中研究指明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2]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占总人口的18.7%(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且T2DM占9-5%以上。糖尿病防治已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2018年《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3]的基础上,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病,与各学科疾病关联密切。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和防治是所有内科医生的必备知识。今特刊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最新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糖尿病临床的重要进展,指导临床一线实践。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受杂志刊载篇幅限制,将分两部分在2021年第8期和第9期刊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吴绮楠,李强,李因涛,于常华,蒲丹岚,鹿斌,韩睿,蒋娟,李乃适,陈兵,王树森,张师前[4](2021)在《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中国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关系密切。一方面,高血糖和糖尿病可以增加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且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部分肿瘤本身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此外,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以上统称为肿瘤相关性高血糖,但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南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和管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组织专家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传递重要信息,指导临床实践。本指南主要涵盖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概述、临床诊治管理和长期随访管理,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善中国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6](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7](2021)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文中指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DK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颁布了多种有关糖尿病诊断、治疗、管理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也涉及了DKD诊疗的部分内容,但并不能满足肾科医生的需求。对DKD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规范诊疗、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另外,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有关DKD的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拓展了DKD诊疗策略,因此有必要编写一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DKD诊疗指南。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了专家组编写了这部《DKD临床诊疗中国指南》。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整合了中国肾脏病专家的临床经验,系统地介绍了DKD诊断、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与管理、合并症处理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另外,专家组在编写过程中本着严谨、简明、权威的原则,参阅了国际指南格式,提出诊疗要点、逐条列证说明。该指南反映了当今DKD诊疗的新趋势、新观点,对进一步加强DKD认识、规范DKD诊疗体系、制定合理治疗原则、指导精准用药、延缓肾脏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可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8](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罗园[9](2020)在《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基于前期对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动物模型降血糖作用的研究,选用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等方面,探讨变叶海棠水提取物降血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购入健康昆明(KM)种小鼠150只,体重18-20 g,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预留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按50 mg/kg连续10天予STZ腹腔注射,末次腹腔注射后禁食不禁饮16小时后剪尾取血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当FBG≥11.1 mmol/L则认为造模成功。成模小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变叶海棠0.75 g/kg剂量组,变叶海棠1.50 g/kg剂量组,变叶海棠3.00 g/kg剂量组,变叶海棠6.00g/kg剂量组。所有小鼠据10 ml/kg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均予灭菌蒸馏水灌胃,罗格列酮组予罗格列酮(2.67 mg/kg/d)溶液灌胃,变叶海棠四组由低到高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变叶海棠水提取物浸膏溶液(0.75、1.50、3.00、6.00 g/kg/d)。连续给药38天。实验期间每周固定时间检测小鼠未禁食体重及空腹血糖,第32天测量胰岛素低血糖试验(ITT),第35天测量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实验结束时摘除眼球取空腹血,分离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离胰脏组织,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法观察胰岛β组织凋亡情况并计算胰岛β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空腹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ITT、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均升高(P<0.01或P<0.05);血清TG、TC、LDL-C、GSP含量显着升高(P<0.01);血清FINS、GLP-1含量显着降低(P<0.01)、胰高血糖素含量略有升高,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HOMA-β显着降低、HOMA-IR显着升高(P<0.01);模型对照组小鼠胰腺组织出现细胞明显变性、空泡、坏死,胰岛β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各剂量组小鼠体重稍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各剂量组小鼠在给药第2、3、4、5周空腹血糖值显着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各剂量组小鼠在ITT、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各剂量组小鼠TG、TC、GSP血清含量略有下调,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变叶海棠各剂量组小鼠LDL-C血清含量降低,以1.50、3.00 g/kg剂量组LDL-C血清含量值下降显着(P<0.05或P<0.01),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HDL-C血清含量略有上调,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各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清GLP-1略有升高,变叶海棠3.00、6.00 g/kg剂量组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略有降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变叶海棠各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清FINS升高,以变叶海棠6.00 g/kg剂量组明显(P<0.05);变叶海棠各水提取物组小鼠HOMA-β升高,以变叶海棠3.00、6.00 g/kg剂量组明显(P<0.05);变叶海棠各水提取物组小鼠HOMA-IR降低,其中以变叶海棠1.50g/kg剂量组较为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各剂量组小鼠胰腺细胞和/或胰岛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改善,胰腺组织内β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以变叶海棠1.50、6.00 g/kg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下降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结论:变叶海棠可明显改善STZ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糖代谢、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和/或修复胰岛组织功能,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等有关。
ChineseDiabetesSociety;NationalOfficeforPrimaryDiabetesCare[10](2019)在《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文中提出《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是为配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使用而制定,对该指南涉及的推荐内容和知识进行详细说明和补充。
二、日服1次或2次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服1次或2次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老年糖尿病的现状和危害 |
二、中国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
三、中国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1.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2. 老年糖尿病的分型 |
四、老年T2DM患者的筛查与三级预防 |
1. 老年糖尿病的筛查 |
2. 老年T2DM的三级预防 |
五、老年T2DM患者治疗策略的优化 |
1. 综合评估的策略 |
2.“四早”原则 |
3.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制订 |
六、糖尿病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 |
1. 糖尿病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
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支持 |
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
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
九、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
十、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1.降糖药物的选用原则 |
2. 各类降糖药物应用注意要点 |
3.降糖药物应用后的疗效评估和剂量调整 |
4. 其他降血糖治疗 |
十一、老年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 |
1.合并高血压的管理 |
2.血脂异常的管理 |
3.控制高尿酸血症 |
4.体重管理 |
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6. 其他CVD危险因素的控制 |
7. 联合用药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十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1.DKA |
2.HHS |
3.糖尿病相关低血糖 |
十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十四、老年糖尿病住院期间的血糖管理 |
十五、老年糖尿病伴发疾病的防治 |
十六、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社会支持 |
附录:老年糖尿病降糖药参考数据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 |
1.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1.2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 |
1.2.1 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T1DM)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男性高于女性(2015至2017年全国调查结果为12.1%和10.3%)[7] |
1.2.2 各民族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 |
1.2.3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4-6] |
1.2.4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较高 |
1.2.5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着增加 |
1.3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
1.3.1 城市化 |
1.3.2 老龄化 |
1.3.3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 |
1.3.4 中国人T2DM的遗传易感性 |
2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
2.1 糖尿病的诊断 |
2.2 糖尿病的分型 |
2.2.1 胰岛β细胞功能单基因缺陷 |
2.2.2 胰岛素作用单基因缺陷 |
2.2.3 胰源性糖尿病 |
2.2.4 内分泌疾病 |
2.2.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
2.2.6 感染 |
2.2.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
2.2.8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
2.3 各种类型糖尿病的特点 |
2.3.1 T1DM和T2DM的主要鉴别点 |
2.3.2 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 |
2.3.3 妊娠期糖尿病 |
3 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3.1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 |
3.2 一级预防的策略 |
3.3 二级预防的策略 |
3.3.1 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筛查 |
3.3.1. 1 糖尿病筛查的年龄和频率 |
3.3.1. 2 糖尿病筛查的方法 |
3.3.2 血糖控制 |
3.3.3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及阿司匹林的使用 |
3.4 三级预防的策略 |
3.4.1 继续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 |
3.4.2 并发症 |
4 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 |
4.1 筛查 |
4.2 评估 |
4.2.1 初诊患者的评估 |
4.2.1. 1 问诊 |
4.2.1. 2 体格检查 |
4.2.1. 3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
4.2.2 复诊患者的评估 |
5 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
5.1 基本原则 |
5.2 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
5.3 教育和管理的形式 |
5.4 教育管理的流程和框架 |
5.5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的实施 |
5.5.1 DSMES首要强调多学科团队 |
5.5.2 DSMES的关键时间点[78] |
5.5.3 DSMES的有效评估 |
5.6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
5.7 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与应对 |
5.8 新技术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
6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
6.1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
6.2 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
7 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
7.1 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
7.2 膳食营养因素 |
7.2.1 能量 |
7.2.2 脂肪 |
7.2.3 碳水化合物 |
7.2.4 蛋白质 |
7.2.5 饮酒 |
7.2.6 盐(1)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 g以内,合并高血压 |
7.2.7 微量营养素 |
7.2.8 膳食模式 |
7.3 营养教育与管理 |
8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9 戒烟 |
9.1 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获益 |
9.2 戒烟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
1 0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
1 0.1 口服降糖药物 |
1 0.1.1 二甲双胍 |
1 0.1.2 磺脲类药物 |
1 0.1.3 格列奈类药物 |
1 0.1.4 TZD |
10.1.5α-糖苷酶抑制剂 |
1 0.1.6 DPP-4i |
1 0.1.7 SGLT2i |
1 0.2 胰岛素 |
1 0.2.1 概述 |
1 0.2.2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
1 0.2.2. 1 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 |
1 0.2.2. 2 起始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制剂的选择 |
1 0.2.2. 3 胰岛素的多次皮下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227-232] |
1 0.2.2. 3. 1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
1 0.2.2. 3. 2 CSII参见“12糖尿病相关技术”。 |
1 0.2.2. 4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33-237] |
1 0.2.2. 5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
1 0.2.3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11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
11.1体重管理策略 |
11.1.1生活方式干预 |
11.1.2药物治疗 |
11.1.2.1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 |
11.1.2.2减重药 |
11.1.3手术治疗 |
11.2 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手术 |
11.2.1代谢手术的多学科协作 |
11.2.2代谢手术的适应证 |
11.2.3代谢手术的禁忌证 |
11.2.4代谢手术的术式 |
11.2.4.1胃袖状切除术 |
11.2.4.2胃旁路术 |
11.2.4.3胆胰旁路术 |
11.2.5代谢手术的疗效判定 |
11.2.6代谢手术的风险 |
11.2.7代谢手术的管理 |
11.2.7.1术前筛选及评估 |
11.2.7.2术后管理 |
12糖尿病相关技术 |
12.1血糖监测 |
12.1.1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
12.1.2 HbA1c |
12.1.3 GA |
12.1.4 CGM |
12.1.5其他 |
12.2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 |
12.3胰岛素泵 |
12.3.1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 |
12.3.2胰岛素泵简介 |
12.3.3胰岛素泵的应用人群 |
12.3.3.1 T1DM |
12.3.3.2妊娠患者 |
12.3.3.3 T2DM |
12.3.3.4 T2DM患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
12.3.3.5围手术期 |
12.3.4胰岛素泵的设定 |
1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13.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
13.1.1临床表现 |
13.1.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3.1.3诊断 |
13.1.4治疗 |
13.1.4.1补液 |
13.1.4.2胰岛素 |
13.1.4.3纠正电解质紊乱 |
13.1.4.4纠正酸中毒 |
13.1.4.5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 |
13.1.5治疗监测 |
13.1.6 DKA的预防 |
13.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
13.2.1临床表现 |
13.2.2诊断 |
13.2.3治疗 |
13.2.3.1补液 |
13.2.3.2胰岛素治疗 |
13.2.3.3补钾 |
13.2.3.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
13.2.3.5其他治疗 |
14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 |
14.1概述 |
14.2筛查 |
14.3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 |
14.3.1降压治疗 |
14.3.2调脂治疗 |
14.3.3抗血小板治疗 |
14.3.3.1在低危和中危患者中的应用 |
14.3.3.2阿司匹林应用的合适剂量 |
14.3.3.3 P2Y12受体拮抗剂应用指征 |
附录本指南证据等级说明 |
(4)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分级系统和证据水平的定义 |
2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概述 |
2.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流行病学 |
2.1.1 糖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 |
2.1.2 糖尿病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
2.1.3 肿瘤患者中高血糖的比例 |
3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主要病因 |
3.1 肿瘤本身相关 |
3.2 肿瘤治疗相关 |
3.2.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2 手术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3 化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4 靶向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
3.2.4.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受体抑制剂 |
3.2.4. 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 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 |
3.3 肿瘤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 |
3.4 肿瘤和血糖关系密切的信号转导通路 |
3.5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3.5.1 诊断 |
3.5.1. 1 病史及临床表现 |
3.5.1. 2 诊断标准 |
3.5.2 鉴别诊断 |
3.5.2. 1 应激性糖尿病 |
3.5.2. 2 其他因素引起的高血糖 |
4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 |
4.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评估和控制目标 |
4.1.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评估 |
4.1.2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控制目标 |
4.1.3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住院控制 |
4.1.3. 1 入住院前的准备 |
4.1.3. 2 住院患者(内分泌科及非内分泌科)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 |
4.1.3. 3 胰岛素疗法 |
4.1.4 肿瘤患者特殊情况下的血糖管理 |
4.1.4. 1 围手术期管理 |
4.1.4. 2 肠内或肠外营养 |
4.1.4. 3 DKA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
4.1.4. 4 妊娠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 |
4.1.4. 5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
4.1.4. 6 临终关怀 |
4.1.4. 7 从住院到门诊的过渡 |
4.1.4. 8 用药注意事项 |
4.1.4. 9 出院前处理 |
5 药物的影响 |
5.1 降血糖药对肿瘤的影响 |
5.1.1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
5.1.2 SU |
5.1.3 二甲双胍 |
5.1.4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药物 |
5.1.5 肠促胰岛素药物和DPP-4抑制剂 |
5.1.6 SGLT2抑制剂在癌症中的应用 |
5.2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与血糖 |
6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长期随访管理 |
6.1 档案的建立 |
6.2 健康检查与评估 |
6.3 随访与管理建议 |
7 肿瘤患者高血糖的分级诊疗 |
7.1 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标准 |
7.1.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病因和分型不明确者 |
7.1.2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
7.1.3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 |
7.1.4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7.1.4.1 DKA |
7.1.4. 2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yndrome,HHS) |
7.1.4. 3 乳酸性酸中毒 |
7.1.5 反复发生低血糖 |
7.1.6 血糖、血压、血脂治疗3个月不达标者 |
7.1.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7.1.8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的肿瘤患者 |
7.1.8. 1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
7.1.8. 3 DR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 |
7.1.8. 4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和缺血性症状 |
7.1.8.5 DF |
7.1.9 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困难或需要制定胰岛素控制方案的肿瘤患者 |
7.1.1 0 出现严重降血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的肿瘤患者 |
7.1.1 1 医师判断患者合并其他需上级医院处理的情况或疾病 |
7.2 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 |
7.2.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已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 |
7.2.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
7.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评估,且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 |
7.2.4 其他经上级医疗机构医师判定可以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管理的患者 |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 |
(8)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9)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动物实验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2.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体重的影响 |
3.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值的影响 |
4.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的影响 |
5.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影响 |
6.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模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影响 |
7.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模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Glucagon)、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 |
8.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胰岛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9.变叶海棠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模型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
讨论 |
1.中西医对糖尿病及其机制的认识 |
2.糖尿病动物模型选择与建立 |
3.阳性药——罗格列酮的认识 |
4.变叶海棠文献研究 |
5.本实验中变叶海棠对STZ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生化指标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
1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机制 |
2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西医机制 |
3 中药有效成分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四、日服1次或2次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01)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08)
- [4]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吴绮楠,李强,李因涛,于常华,蒲丹岚,鹿斌,韩睿,蒋娟,李乃适,陈兵,王树森,张师前. 中国癌症杂志, 2021(07)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7]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03)
- [8]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9]变叶海棠水提取物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罗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19)[J]. ChineseDiabetesSociety;NationalOfficeforPrimaryDiabetesCare. 中华内科杂志,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