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构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构造运动,盆地,线性,吐鲁番,鄂尔多斯,金陵,印欧。
新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孙方婷,李俊杰,郭伟佳[1](2019)在《南方地区超轻质混凝土节能陶瓷薄板幕墙新构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和分析了一种南方地区超轻质混凝土节能陶瓷薄板幕墙构造,该构造以超轻质混凝土作为幕墙的隔热保温材料,将超轻质混凝土与陶瓷薄板幕墙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适应南方地区的节能陶瓷薄板幕墙的新构造。(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何敏,朱伟林,吴哲,钟广法,任建业[2](2019)在《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描述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断裂活动、主要不整合面、差异构造沉降、古地貌与沉积响应等变形特征,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和成藏特点,明确定义新构造运动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13.8 Ma以来发生的构造活动,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其中上新世(5.33 Ma)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研究发现,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以东沙地区的再次隆升为最明显特征,伴随早期断裂继承性发育与坳陷区异常快速沉降,并影响海底古地貌和沉积充填;新构造运动不仅影响了油气成藏体系的各地质要素,而且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宏观格局,导致珠一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时间具有从东往西逐渐变晚的特点;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阶段是大多数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番禺4洼、恩平凹陷、白云凹陷东北部等新构造运动活跃区为浅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而西江主洼、陆丰凹陷、白云凹陷西南部等新构造运动较弱区则是古近系深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5期)
陈春峰[3](2019)在《新构造运动在南黄海盆地的表现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精细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基础上,认为上新世—第四纪是南黄海盆地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活动期,对应南黄海盆地第二个阶段的断裂活动期。垂向上,新构造运动具有早晚构造响应差异:早期南北向弱挤压背景下以张性正断层为主,晚期东西向两幕挤压背景下以逆断层和褶皱为主;平面上,新构造运动影响亦具有差异:北部坳陷活动强烈、正断层发育、逆断层少量,而南部坳陷活动较弱。新构造运动与北部坳陷烃源岩的生排烃时期吻合,断裂带是重要输导体系,也是重要的潜在成藏区。(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黄丹芸[4](2019)在《叁值自相关叁元序列偶的新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阶Whiteman广义分圆类构造出4类N=p q的叁值自相关叁元序列偶,其中p=2f+1,q=2f′+1为不同的奇素数,(f,f′)=1.所构造的4类叁值自相关叁元序列偶,其相关函数的旁瓣值都很小,且与p、q都无关.该结果扩大了原有叁值自相关叁元序列偶的数量,可为叁值自相关叁元序列偶的构造提供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孟和,尚彦军,王霄飞,曹小红,阿迪拉·阿迪力[5](2019)在《新构造运动对吐鲁番地区古遗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吐鲁番地区新构造运动活跃,但该地区新构造运对古遗址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结合该地区新构造运动背景,以苏公塔、交河故城为代表性古遗址进行病害调查,对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基本查明该地区新构造运动是影响古遗址规划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即:①交河故城所在的台地、沟谷及街道、房屋墙壁走向基本为NW向、NE向,推测其本身就受到该方向上地质构造的控制;②因受呈100°~110°走向的肯德克逆断裂-背斜影响,苏公塔塔身及交河故城崖体广泛发育NW向裂隙。(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董雪雯,孙玉娟[6](2019)在《不相交线性码的一种新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相交线性码在具有高非线性度的多输出弹性密码函数的构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快速高效地生成大量不相交线性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一种构造不相交线性码的新方法,得到目前已知最多的不相交[n, k]线性码.该构造的计算量,特别是当n?k时,比现有的其他构造的计算量小很多.当k整除n时,借助一个k次本原多项式得到v个k×k的矩阵M_i,其中v=2~k-1, i=0, 1,···, v-1.用这样的M_i和k阶单位阵及k阶零方阵组合便可生成全部的不相交[n, k]线性码.当k不整除n时,借助一个k次本原多项式得到v_1个k×k的矩阵M_i,借助一个m次本原多项式得到v_2个k×m的矩阵M_j~′,其中m=n-uk, v_1=2~k-1, v_2=2~m-1, i=0, 1,···, v_1-1,j=0, 1,···, v_2-1, u=■n/k■-1.用这样的M_i, M_j~′, k阶单位阵, k阶零方阵以及k×m的零矩阵组合便可生成大量的不相交n[n, k]线性码.此时,生成不相交[n, k]线性码的个数比■(2~n-1)/(2~k-1)■少2~(m-k)-1.(本文来源于《密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岳桥,施炜,董树文[7](2019)在《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大陆内部典型的伸展断陷区和强震活动区,华北地区处于东部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和西部印欧大陆碰撞构造的双重大地构造背景之下,其新构造运动相当复杂:西部沿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两个地堑盆地系引张伸展断陷作用、中部太行山块体的局部断陷和整体隆升、东部华北平原区和渤海湾海域区的区域沉降,南缘沿秦岭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拉张活动,东缘沿郯庐断裂带的右旋挤压走滑活动。这些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在晚新生代的阶段性活动,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地貌组合特征。综合研究发现,华北晚新生代经历了3期伸展断陷-挤压隆升演化阶段:新近纪晚期(10~2.5 Ma)、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以来。地壳引张应力方向或NW-SE、或NE-SW向;地块隆升导致湖盆的消亡,挤压应力方向为NE-SW至W-E向。研究认为,华北地区新构造受两个岩石圈构造过程的相互影响:印欧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和东部岩石圈地幔的上涌。一方面,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块的持续推挤及其构造应力向东的传递导致鄂尔多斯地块反时针旋转和秦岭山地的向东挤出逃逸,这个挤出构造动力学统治了华北地区晚新生代的引张伸展、斜张走滑和挤压变形。尤其是,新近纪晚期强烈的NW-SE向地壳伸展变形与青藏东缘挤出造山作用同步(10~9 Ma至4.2 Ma);上新世末期(约2.5 Ma)、晚更新世早期(约200~70 ka)和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约20 ka以来)3次构造挤压事件与青藏高原东缘构造事件基本对应。另一方面,岩石圈地幔上涌主导了华北东部平原区的区域地壳沉降,同时伴随着早、中更新世的5期幔源火山活动。这两个岩石圈构造作用力此消彼长,深刻统治着华北地区新构造与现今活动构造以及地震构造。(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董琦[8](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新构造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导致了亚洲近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的发生—青藏高原的隆起。青藏高原的隆升,无论对东亚大气环流格局的转变,还是对亚洲内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格局的重构,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作为邻近青藏高原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所受影响尤其明显。始新世中期,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的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受到了NWW—SEE向引张应力作用,使得渭河地堑发生了断陷,形成了早期的渭河盆地;而在中新世晚期之后,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接替了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远程效应,成为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的主导因素。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叁期强烈隆升,使得鄂尔多斯地块发生整体抬升和逆时针旋转,导致了其西南缘左旋走滑断裂体系的形成;鄂尔多斯西南缘新构造迭加于早期构造之上,令该处构造环境变得十分复杂。为厘清其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讨论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方法获取鄂尔多斯西南缘新构造运动原始资料加以分析,并基于ASTER-GDEM(30m)数据,利用ARCGIS水文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千河流域跨越断裂的支流河道地貌进行解译,计算面积高程积分(HI)、河流坡降指标(SL)、谷底宽度与谷肩高度比值(VF)地貌参数,定量分析新构造运动对该处地貌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主要断裂固关—虢镇断裂八渡—龙尾段为左旋走滑断裂,于晚更新世以来发生过活动;(2)陇县—岐山—马召断裂草碧—田家沟段同为左旋走滑断裂,该段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较为频繁,活动时限晚于0.01Ma。(3)陇县—岐山—马召断裂的草碧—田家沟段断裂地貌参数呈现出北西端构造活动性较强、南东端较弱的特征,这一点同该段断裂北西端滑动速率快、南东端滑动速率较慢这一地质现象达成一致,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新构造运动的形成主要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并且所受影响程度由西至东呈衰减趋势。(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王瑜铭[9](2019)在《陕西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与新构造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陵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西南部,地处季风演变的敏感区域,由于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使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特有的响应模式。金陵河流域所沉积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地记录了过去一万年来气候的演变。全新世是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全新世气候的演变,对于认识现代气候的形成,预测未来气候的演变,探讨气候演变的驱动力机制及总结气候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选取了关中宝鸡地区金陵河一级阶地上的周家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研究。研究剖面地层稳定,发育连续且完整,保存良好,真实地反映了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以及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本次研究在系统地分析金陵河流域周家庄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古气候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分析,并通过光释光获得沉积序列年代,再结合相邻区域其他学者的研究曲线进行对比,获得了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的演变规律,探讨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演变与新构造运动之间的响应,主要认识及结论:(1)本文通过对周家庄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粒度频率曲线、粒度累积曲线、平均粒径(Mz)、标准偏差(σ_1)、偏度(SK_1)、峰度(K_G)、粒度C-M图解的分析,反映出该套黄土样品分选性极好,粒度分布均匀,沉积环境简单,且动力条件稳定,属于风成沉积黄土。(2)通过磁化率、粒度以及沉积物光释光测年的分析结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最终获得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的演变规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个阶段:(1)11500–8500aB.P.,气候转暖阶段。(2)8500–6000aB.P.,全新世大暖期升温阶段。(3)6000–3100aB.P.,全新世大暖期降温阶段。(4)3100–1500aB.P.,全新世气候转冷阶段。(5)1500aB.P.–至今,全新世气候寒冷阶段,但是气候有转暖的趋势,这可能是后期人为活动的影响。(3)对金陵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规律以及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隆升给金陵河流域的气候演变提供了动力来源,改变了其上空的气候环流模式,是该地区的全新世气候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李峥,秦宇龙,申伟,李名则,熊昌利[10](2019)在《鲜水河断裂带八美段新构造活动及减震防灾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甘孜州八美镇大地构造区属松潘—甘孜造山带中段,鲜水河断裂带穿切其中,新构造活动持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工作基础,从左行走滑断层、构造地貌、地震、温泉活动等多个方面对鲜水河断裂带八美段新构造活动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减震防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新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系统描述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断裂活动、主要不整合面、差异构造沉降、古地貌与沉积响应等变形特征,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和成藏特点,明确定义新构造运动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13.8 Ma以来发生的构造活动,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其中上新世(5.33 Ma)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研究发现,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以东沙地区的再次隆升为最明显特征,伴随早期断裂继承性发育与坳陷区异常快速沉降,并影响海底古地貌和沉积充填;新构造运动不仅影响了油气成藏体系的各地质要素,而且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宏观格局,导致珠一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时间具有从东往西逐渐变晚的特点;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阶段是大多数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番禺4洼、恩平凹陷、白云凹陷东北部等新构造运动活跃区为浅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而西江主洼、陆丰凹陷、白云凹陷西南部等新构造运动较弱区则是古近系深层油气勘探最有利地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方婷,李俊杰,郭伟佳.南方地区超轻质混凝土节能陶瓷薄板幕墙新构造研究[J].建设科技.2019
[2].何敏,朱伟林,吴哲,钟广法,任建业.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J].中国海上油气.2019
[3].陈春峰.新构造运动在南黄海盆地的表现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
[4].黄丹芸.叁值自相关叁元序列偶的新构造[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孟和,尚彦军,王霄飞,曹小红,阿迪拉·阿迪力.新构造运动对吐鲁番地区古遗址的影响[J].新疆地质.2019
[6].董雪雯,孙玉娟.不相交线性码的一种新构造[J].密码学报.2019
[7].张岳桥,施炜,董树文.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J].地质学报.2019
[8].赵董琦.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新构造运动特征[D].长安大学.2019
[9].王瑜铭.陕西金陵河流域全新世气候变迁与新构造运动[D].长安大学.2019
[10].李峥,秦宇龙,申伟,李名则,熊昌利.鲜水河断裂带八美段新构造活动及减震防灾建议[J].四川地质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