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虹论文_邱焕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长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莽原,延安,鲁迅,临高,电缆,长虹,文艺界。

高长虹论文文献综述

邱焕星[1](2019)在《两种思想革命:鲁迅与高长虹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鲁迅和高长虹都想借助对方发起一场以自身为主体的"思想革命",来应对后五四时代的社会变迁,因而其合作随着理念分歧和派系矛盾而日渐决裂。鲁迅开始将扶持的重心转向安徽作家群,并有意压制狂飙社的稿件;高长虹则不满于神化鲁迅以及其过度介入学潮和革命,于是到上海另立门户发展狂飙运动,最终双方因压稿问题而公开决裂。高、鲁冲突实际上是两种思想革命的分歧,它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从内部瓦解了他的思想革命运动,这并非私人意气之争,而是后五四革命转向背景下知识阶层分裂和思想革命困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励耘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刘志侠[2](2019)在《高长虹的欧洲岁月》一文中研究指出1929年底,"狂飙运动"解体,高长虹在失意之余,决定放弃文学,另寻新路。1930年2月东渡日本,1931年11月转赴欧洲,目的地德国。此后6年多时间,在德、法、荷兰、瑞士等国来去,1938年3月归国。高长虹到欧洲,很自然让人想起阎宗临,两人在北平时曾经亲如兄弟,现在同在(本文来源于《新文学史料》期刊2019年02期)

张清祥[3](2019)在《女性的独立与自由——高长虹小说《红心》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心》对女性独立生活的叙事,表现了女性摆脱经济依附地位而在社会中谋求生存的乐观与自信。对逃离北京和奔赴上海的叙事,表现了女性对传统或现代文化范式和生活样式的背离与批判或认同与接纳。对一见钟情和心心相印纯真与炙热爱情的叙事,表现了女性情爱的大胆与开放。对女性以笔代言打破沉默开口说话和行走漂泊寻求精神高地与生存价值的叙事,表现了女性抉择的自信和行动的自由。(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9年03期)

朱鸿召[4](2019)在《高长虹:疯狂却是清醒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延安知识分子群体中,高长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抗日烽火中,他毅然来到延安。延安把他定位成一个文化人,他却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经济学者,希望能为将来的中国筹谋经济发展之策。他收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正式邀请函,却拒绝参加会议,成为绝无仅有的特例。他特立独行,狷介不羁,以自己生命的"狂"与"疯"捍卫着精神思想的自由。一1946年5月,高长虹发表现在已知他生平创作中最后一篇诗作《什么是黑夜》:(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04期)

倪章荣[5](2018)在《从轰轰烈烈到不知所踪——高长虹的悲情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作家的命运像高长虹一般,从叱咤风云、轰轰烈烈到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乃至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名字仍是一个负面符号: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直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过,高长虹才算被官方正名。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高长虹何许人也,有人认为他在文坛(本文来源于《同舟共进》期刊2018年08期)

陈漱渝[6](2017)在《“怪人”“狂人”“疯子”——我与高长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长虹是一位"怪人",又是一位"狂人""疯子",对高长虹的研究,必须提及五个人:董大中、闫继经、廖久明、高曙、高淑萍。他们对高长虹的研究可谓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目前又遇到了一个瓶颈,高长虹研究的学术水平该如何提升?只有期待廖久明这一代学者和他的弟子们。(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7年22期)

林曙朝[7](2017)在《曾在国外漂泊八年的着名文学家高长虹》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长虹原名高仰愈,又名高春海,山西盂县人。曾留学日本,后又赴欧洲,在德、法等国漂泊,前后8年。长虹是他的笔名,本名反而鲜为人知。他是曾被鲁迅关注和支持、在中国文坛上有一定影响的文学家。一1898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高长虹出(本文来源于《文史月刊》期刊2017年08期)

张书娟[8](2017)在《高长虹“意志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长虹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坛的风云人物。他是狂飙社主将,曾带领众成员在北京、上海等多地创办刊物、出版作品、成立出版部、开展狂飙演剧运动。他应邀与鲁迅共同创办莽原社,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鲁迅曾评价他为莽原社“奔走最力者”。然而,由于受到“高鲁冲突”事件(高长虹与鲁迅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和毛泽东与高长虹之间“不欢而散”的谈话等主要事件的影响,再加上高长虹性格奇倔孤傲、文风晦涩难解等多种因素,高长虹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被“漠杀”的状态。新时期以来,高长虹渐渐回归研究者的视野,但学术界的研究视线过多集中于“高鲁冲突”等事件,而忽视了对高长虹文学创作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尤其是还未从文学史的角度,对他的创作特点进行充分的评述,并给予相应的文学史的定位。本文认为,历史不应忘记每一位曾经活跃在文学史空间、并作出过相应贡献的作家,应对他们作出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同时应对他们的经典文本、文学思想、艺术主张、创作活动等进行认真的研究,从中发掘出文学史的运行规律和特征。因此本文力图进入高长虹的创作世界,考察他的创作理念和文学理想,发掘他在创作中所形成的“意志书写”特征,探寻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作出理性、客观、公允的评述和阐释。阅读高长虹的作品,一种狂飙突进、恣意洒脱的气息扑面而来。无论是坦率的文笔、狂傲的文风,抑或是赤诚的情感、睿智的思想,都给读者带来了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这是将作者的意志、个性和精神气质融入创作而形成的特点鲜明、辨识度极高的书写风格。本文通过对高长虹作品的分析,并结合对尼采思想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尼采“强力意志”基础上的“意志书写”(WillWriting)方式。本文指出,“意志书写”不仅可以统领高长虹作品的文学理念和精神内涵,而且能够展现意志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所具有的特殊艺术功能。同时本文还发现,在高长虹的文学世界中确乎存在着一条流动的、嬗变的、超越的、却又彼此复杂纠缠的“时间”轨迹。顺着这条“时间”轨迹向四周扩散的,是高长虹在北京、上海、海外、重庆、延安等地理“空间”的漂泊和他在每个人生阶段自我精神“空间”的构建。这一时空轨迹投射在高长虹的创作世界中,形成了一条“狂人”“超人”“强人”“个人”“病人”的意志弧线。因此,本文从时空中意志演化的角度,对高长虹“意志书写”的逻辑结构和精神特质进行阐析,以期为高长虹研究提供别一种思路。高长虹“意志书写”首先是从“狂人”开始的。“狂人”具有“外在癫狂”与“内在痛苦”两种共存的特征,并通过“漂泊”和“疯言”完成了自我构建,却又被“民间”和“权力”的共谋所瓦解,最终难逃“被豢养或被烹食”的命运。在高长虹的“超人”意志书写中,“超人”作为未来“黄金时代”的创造者,具有强力、乐观的战斗情绪和激进、残酷的狂飙姿态。“超人”意志书写的最终落脚点是“民族生命”的多重探索,这与高长虹的启蒙、救亡理想是紧密相关的。高长虹的“强人”意志书写旨在“反抗一切权威”。在借助、质疑、打倒“权威”的过程中,“强人”实现了从“弱者”到拥有强大生命力和意志力的“强者”的转变。高长虹的“个人”意志书写从反抗“束缚”、反抗“庸众”、反抗“合群”叁个层面展开,属于“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对个人价值探索的范畴,具有启蒙性和现代性的特质。在高长虹的“病人”意志书写中,“穷与路”“病与梦”“死与鬼”叁个主题循序渐进、复杂纠缠,展现了主人公执着地追寻光明,却最终彷徨于无处的结局。高长虹的“意志书写”,通过“狂人”“超人”“强人”“个人”“病人”五个书写模块,在“时间”的动态演变和“空间”的立体构建中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意志弧线,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完整的“意志书写”系统。总而言之,本文以高长虹作品为考察对象,以“意志书写”为核心,在对文本解读与史料论证的基础上,运用哲学、史学、心理学、文化学、文艺学等多学科理论资源展开研究,并探索“动态型、立体化”的高长虹作品研究模式,形成“狂人”“超人”“强人”“个人”“病人”五大研究模块,既能在“时间”上总览高长虹文学创作的动态演变,又能在“空间”上探寻其精神世界的立体构建。同时,本论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一是资料梳理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在搜集整理高长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种理论方法予以逻辑归纳;二是比较研究,通过中西方文学作品比较,高长虹与同时代作家、作品比较等展开论述;叁是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引入高长虹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文学论争、文学社团活动等资料来剖析高长虹的作品,探寻高长虹“意志书写”的艺术构建和价值蕴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5-24)

董怀庆[9](2016)在《高长虹的两个朋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2016年4月23日,我随同友人参观高长虹纪念馆时意外发现,我的大学时代的两位老师都是高长虹的朋友。两位先生一个是姚青苗,一个是阎宗临(展览馆把"临"误写成林了)。墙上挂着他们的照片,下面有简短的文字介绍。对于高长虹和姚青苗的关系有这样的介绍:"1941年秋天,高长虹来到宜川秋林镇(在陕北),和姚青苗住在一个窑洞,朝(本文来源于《娘子关》期刊2016年06期)

朱昕华[10](2016)在《许维泽会见杭州高新橡塑公司董事长高长虹一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29日,代市长许维泽在延会见了杭州高新橡塑公司董事长高长虹一行。市领导梁廉荣会见时在座。许维泽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市委书记袁毅,对高长虹一行到南平投资兴业表示欢迎。他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南平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我们将(本文来源于《闽北日报》期刊2016-11-30)

高长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29年底,"狂飙运动"解体,高长虹在失意之余,决定放弃文学,另寻新路。1930年2月东渡日本,1931年11月转赴欧洲,目的地德国。此后6年多时间,在德、法、荷兰、瑞士等国来去,1938年3月归国。高长虹到欧洲,很自然让人想起阎宗临,两人在北平时曾经亲如兄弟,现在同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长虹论文参考文献

[1].邱焕星.两种思想革命:鲁迅与高长虹之争[J].励耘学刊.2019

[2].刘志侠.高长虹的欧洲岁月[J].新文学史料.2019

[3].张清祥.女性的独立与自由——高长虹小说《红心》女性主义视角解读[J].南都学坛.2019

[4].朱鸿召.高长虹:疯狂却是清醒时[J].名作欣赏.2019

[5].倪章荣.从轰轰烈烈到不知所踪——高长虹的悲情人生[J].同舟共进.2018

[6].陈漱渝.“怪人”“狂人”“疯子”——我与高长虹研究[J].名作欣赏.2017

[7].林曙朝.曾在国外漂泊八年的着名文学家高长虹[J].文史月刊.2017

[8].张书娟.高长虹“意志书写”研究[D].浙江大学.2017

[9].董怀庆.高长虹的两个朋友[J].娘子关.2016

[10].朱昕华.许维泽会见杭州高新橡塑公司董事长高长虹一行[N].闽北日报.2016

论文知识图

高长虹--图1高长虹--图2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7)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2)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6)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8)

标签:;  ;  ;  ;  ;  ;  ;  

高长虹论文_邱焕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