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斯泰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视角,身份建构,元功能互动
斯泰伦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月[1](2019)在《个体化视角下威廉·斯泰伦回忆录中的身份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即体现化和实例化。然而,鲜少有研究关注语言使用者方面,即个体化。此外,韩礼德提出的语篇叁个元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基于个体化视角,通过分析实现概念、人际及语篇元功能的概念、评价以及识别系统,本文尝试探究斯泰伦在回忆录中建构了哪些身份以及他是如何建构这些身份的。本研究的第一个发现是作者主要建构了叁种身份,即抑郁症受害者身份、抑郁症对抗者身份及辩论者身份。具体来说,作者将自己建构成抑郁症和医疗事故的受害者身份。此外,作者将自己建构成为受抑郁症折磨者、自杀者亲友及其他健康的人发声的辩论者身份。其次,斯泰伦将自己建构成受害者身份时,根据典型性、类型和严重程度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分类。人际意义上,回忆录中采取了丰富的消极态度和判断资源。语篇意义上,作者使用人称代词以说明人们或多或少都与抑郁证有关。在建构对抗者身份时,斯泰隆将抑郁症患者分为意志强的患者和意志弱的患者。人际意义上,作者对医院进行负面鉴赏并对自己做出积极的判断。语篇意义上,作者采用人称代词来证明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抑郁症患者都希望康复。至于论证者身份,作者将人们分为健康的人和抑郁症患者,接着两者被进一步划分。人际意义上,当他为受害者辩护时,所采用的评价资源最为丰富。语篇意义上,斯泰隆采用了丰富的代词和定冠词。总之,这叁种意义协同促进了作者构建这些多元和动态的身份。(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沈一琼[2](2016)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威廉·斯泰伦的《纳特·特纳的自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特·特纳的自白》是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的第叁部长篇小说。小说问世以来,一直遭受“歪曲历史”的苛评,饱受争议。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指导,把威廉·斯泰伦及《纳特·特纳的自白》这部小说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进行解读,旨在研究斯泰伦的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文本与其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运用路易斯·蒙特洛斯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理论,论述威廉·斯泰伦在这本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倾向。首先就“历史的文本性”而言,威廉·斯泰伦在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和非线性的叙述顺序,通过多层面的结构设计暗示1831年格雷关于特纳的证词记录的“真实性”,并通过对有关特纳的历史记载进行了创造性的更改,力图使之适应他所要讲述的有关纳特·特纳的故事。这种情节构思源于并体现新历史主义在“历史的文本性”观点,即人们根据自己的立场重构历史。同时,通过剖析不同读者对《纳特·特纳的自白》褒贬不一的解读差异,指出这些差异源于并体现了新历史主义“历史的文本性”中所强调的批评者无法摆脱的主观性。其次,在“文本的历史性”上,分析《自白》中对蓄奴制的描写如何受制于并影响了当时的白人霸权话语和黑人民权运动,同时《自白》决定论意味极强的象征及其对社会主流话语并无实质性的挑战,体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塑型极为有限,这与新历史主义关于文学文本在塑型历史方面的悲观看法不谋而合。当然,斯泰伦的《纳特·特纳的自白》对美国历史仍有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它巩固了白人的统治地位,并且似乎为种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性模式。(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6-05-24)
朱丹[3](2016)在《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中的空间与政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出版于1979年,被誉为“20世纪最佳小说之一”和“20世纪100部经典英语小说”。作品在1982年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得五项奥斯卡奖。小说对苏菲、内森以及斯汀哥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探讨了死亡、邪恶、种族、爱以及人性等主题。综观前期研究,学术界从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原型批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至今尚无对作品中空间和政治关系的研究。在《苏菲的选择》,空间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苏菲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以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福柯、爱德华·索亚等人的空间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探讨了小说中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及其深层含义,进而阐释空间与政治的关系。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包括小说的简介、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分析小说中的物理空间:集中营是使人失去自由的空间,无论是成人集中营还是儿童集中营都充满了残酷;布鲁克林城中的黑暗的地铁和嘈杂的街道是使人焦虑的空间;酒吧和沙滩则是人们逃离焦虑的空间。第叁章分析了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心理空间,探讨了小说中主人公苏菲、斯汀哥、内森的心理空间,以及心理空间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第四章小说中的空间与政治的关系主要探讨了在集中营这一特殊的空间里,身体和灵魂是如何被惩罚的:城市中的空间与身体政治包含被规训了的身体和被异化了的身体;空间与边缘化中探讨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最后一个部分是总结。本文以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小说中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分析,阐释了空间与政治的关系,得出了空间具有政治性、生产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19)
[4](2015)在《南非的波尔多 斯泰伦博斯》一文中研究指出橡树参天的Stellenbosch(斯泰伦博斯)又被称为"橡树之城"。早期的移民——法国胡格诺派(Huguenots)教徒不仅带来了葡萄种植及酿酒技术,也带来了橡树。橡树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也是这座城市天然的纪念碑。这里不仅有秀美的景色,而且还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美酒等着人们前来品尝!(本文来源于《旅游》期刊2015年10期)
Antoni,Associates,Mark,Rielly,Adam,Letch[5](2015)在《天然材料打造现代农场式住宅——斯泰伦博斯Winelands 190别墅》一文中研究指出客户在珍珠谷高尔夫庄园为他们的孩子建造了两栋独立别墅,他们打算从比勒陀利亚搬到开普敦,并邀请Antoni Associates为他们位于the De Zalze Winelands的新家做设计。新家位于博斯山脉东部的边缘,坐落于博斯历史城镇的郊外,在果园和葡萄园之间,是南非首屈一指的高尔夫住宅开发区。父母喜欢原来由Antoni Associates为他们儿子的住宅做的设计,因此,他们希望设计一个可以让全部家庭成员居住在一起的(本文来源于《设计家》期刊2015年01期)
彭天扬[6](2014)在《用原型理论解读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中生,死以及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斯泰伦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并且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很多国内外读者。1980年,《苏菲的选择》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并且连续47周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单。斯泰伦的作品风格多样化,它有着浓厚的南方色彩,却又不仅仅局限于南方思想主题。作为一名南方作家,通过其敏锐的直觉以及特有的悲剧意识,探讨和揭示了许多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例如,《苏菲的选择》通过纳粹集中营来揭示人类受伤的心灵,《在黑暗中躺下》以南方心态探索美国南方人的创伤。斯泰伦在作品中的独特人生经历以及价值观给予读者深刻的反思与启迪。本文以原型和原型批评理论为支撑,作者希望通过解读小说中所体现的原型来解读人类共同经历的生,死以及再生。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是收集了数百万年的人类经验。它们通过文学作品带给读者人类的喜悦与痛苦。20世纪60年代,原型批评达到高潮,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代表认为是弗莱和荣格。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文学的原型是神话,而荣格则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它代表数千年人类的身体和精神经验的积累。原型是普遍的,是人类共享的,无论性别、种族、文化、教育、经济和政治。它们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反映出人类的喜悦与痛苦。本文旨在探究《苏菲的选择》中生,死以及再生原型。探讨生对苏菲意味着什么,苏菲为什么选择死亡以及她怎样获得再生。《因为苏菲的选择》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更是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一面镜子。对于选择“死”的人来说,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新的生活的开始,一种再生的过程。世界是变化着的,世界上也没有永恒之物。在《苏菲的选择》中,斯泰伦颠覆了我们对生与死的认识,使我们重新回到人类心灵演化的源头,一切死亡都预示着另一种形式的重生。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简略介绍。主要是对作者,小说和原型理论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从原型的视角对《苏菲的选择》中“生”与“死”进行研究。第叁章是对《苏菲的选择》中“重生”的原型研究。最后一章为本文结论。(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姜清娇[7](2014)在《另类的“波尔多”浪漫风情——斯泰伦博斯》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南非开普敦以西的斯泰伦博斯。是南非第二古老的城镇,由荷兰移民建立的小镇,完整保留了荷兰建筑风格。如果想要到一个环境优美。既没有雾霾。又有美酒相伴的地方。南非的斯泰伦博斯可以说是极佳的选择。在这里,清爽的空气不是奢侈品,而是必备品,这得益于开普半岛从东南方吹来的清新强风,它会将清新的空气带到当地。并把空气中的污染物吹走。"天朗气清"是每一天的主题。在这样干净的环境下成长(本文来源于《酒世界》期刊2014年03期)
牟爱珍[8](2013)在《论威廉·斯泰伦小说的哥特式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斯泰伦(1925—2006)是美国南方代表性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二战后文坛上的一颗耀眼之星。他创作的小说作品不多,大多涉及暴力主题。战争、凶杀、乱伦、仇恨、死亡、集体与个人暴力行为集结为一体,在他的小说中得到深刻而细腻的刻画。他的作品以悲剧性的情节着称,着力探索艰辛的历史旅程,从中对历史、社会的黑暗面进行批判,对人类心灵与道德复归进行探索,他的每部作品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性。斯泰伦在197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苏菲的选择》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斯泰伦冲破了南方地域的限制,以哥特式的恐怖与神秘描写了一个波兰的天主教徒苏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及战争的残酷,斯泰伦通过对小说人物的鲜明刻画,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斯泰伦用哥特手法一边讲故事一边发表议论,以时序颠倒的叙事,血腥暴力、神秘而恐怖的情节,宗教信仰危机、性格怪癖的人物展现了一个困顿而又野蛮的世界,一个触目惊心而又发人深省的世界。斯泰伦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中挖掘出陷入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并试图探索出一条精神上的新生之路。在斯泰伦的小说中充满了黑暗、阴郁、暴力、恐怖与神秘,这与哥特小说表现出的气氛与特性有着共通之处。本文试图从“哥特”一词入手,探讨并归纳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独特的哥特式书写和哥特艺术魅力。在论文的第一章中首先追溯了哥特小说的历史传统,从欧洲到美洲大陆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其次定位到斯泰伦所成长的美国南方,分析“南方哥特”的特点。总结出这是一个由外在力量干预下的恐惧转到心理意识上的恐惧,进而对人类心灵道德的探索与社会批判相结合的发展过程。论文的第二章通过斯泰伦的自身经历与生活体验论述他对哥特小说的继承,尤其是对“南方哥特”的忧郁、冷淡与家庭式的恐怖的继承与发展。他同福克纳等南方作家一样,看到了南方贵族阶级的落后与腐朽,意在通过南方哥特小说的表现手法揭示并且批判社会的黑暗,使得南方人在背负深深的负罪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斯泰伦以哥特式的故事情节叙述唤醒人们正视现实,将对社会黑暗腐朽的批判同人类的道德探索结合起来,这也正是南方哥特所致力表现的。但是斯泰伦以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南方哥特小说。斯泰伦在《苏菲的选择》中以半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波兰天主教徒苏菲的遭遇,小说中谈论了美国内战前后的南方社会和纳粹恶行下人们的悲惨境况。斯泰伦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将叙述视角放大到了整个人类社会,他试图在恐怖氛围的营造中,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对人性加以探索,这是一种感性背后哲学的、理性层面的探索。斯泰伦通过对暴力和死亡情结的细腻而又深刻的描写,试图探询人性的复杂,警示了处于混沌世界、精神堕落的人们重拾希望,走向一条“死而向生”的精神探索之路。在第叁章的论述中,主要从哥特式的恐怖、黑暗的场景布置,时空交错、神秘莫测的情节的安排,怪诞、乖戾的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对斯泰伦的长篇小说《苏菲的选择》加以具体阐述,并分析归纳这种哥特式恐怖背后所产生的深层原因,斯泰伦欲要读者认识到,人类的恶行并不是因为某场战争而引起的,而这种恶行时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我们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对人性恶的本质进行深层次探讨,思考现代社会中人性善恶问题并从中找到一条救赎之路,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巨大压力下,在人类普遍施恶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新生之路,一条道德的修复与发展之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并总结斯泰伦以哥特式特征的创作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他以个体人物的惨痛经历折射出整个民族的创伤记忆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斯泰伦以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而细致的洞察力将小说中的惨烈和恐怖描摹到极致,斯泰伦以哥特式书写反观现代人类的精神危机,唤醒世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使怀有负罪感的现代文明中的人们能够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重生。斯泰伦对人类恶行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与探寻,这同时也为哥特小说的持续发展投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方宸[9](2012)在《建构、挪用与审美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斯泰伦(1925—2006]是当代美国有重要影响的作家。20世纪50至70年代,斯泰伦共创作五部虚构作品,其中叁部主要长篇小说——《在黑暗中躺下》、《奈特·特纳的自白》、以及《苏菲的选择》——为其赢得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等在内的诸多奖项,从而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与此同时,斯泰伦也是最富争议的作家之一,《奈特·特纳的自白》和《苏菲的选择》问世后均引发激烈争议。斯泰伦出生于美国南方弗吉尼亚州。南方特殊的历史赋予他强烈的历史意识,使他能以独特的眼光审视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度、灾难性历史事件、以及当代美国社会的问题。斯泰伦数十年文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倾向是,通过各种复杂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追问历史,从而使其作品获得恒久的生命力。斯泰伦的作品通过对历史的表征和参与,将个体经验与核弹爆炸、奴隶暴动、种族灭绝等历史事件交织在一起,以直接与历史对话的方式宣示自己作为小说家的权力;这不仅体现在其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奈特·特纳的自白》和《苏菲的选择》中,就连其描写个体悲剧的《在黑暗中躺下》亦是如此。数十年来,有关斯泰伦的争论几乎从未间断,争论的焦点是其文学作品与历史的关系。有些论者出于政治目的指责斯泰伦歪曲历史,另外一些论者则将其备受争议的作品界定为历史小说,试图以此免除其忠实于历史的责任。争论双方都刻意将自己的论点建立在对历史及其表征简单化的理解上,导致了对斯泰伦作品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不利于对其文学实践的理解。当前斯泰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重新理解其作品中历史及其表征的意义,探讨其文学实践与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追寻他回应战后美国社会变迁复杂的文学创作历程,揭示其作品的恒久意义所在。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借助米歇尔·福柯有关理论理解历史及其表征的意义,同时运用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阐释斯泰伦叁部主要小说《在黑暗中躺下》、《奈特·特纳的自白》、以及《苏菲的选择》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论文主体部分共叁章,每章集中讨论一部小说,旨在从不同层面考察斯泰伦文学实践与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揭示其作品复杂的社会历史意义以及参与历史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一章将《在黑暗中躺下》置于战后美国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解读,以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斯泰伦参与历史建构的方式。作为来自南方的作家,斯泰伦深受南方文学传统影响,但却拒绝承认自己是这一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在其处女作中,他就开始试图从基本主题和关切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小说通过美国南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成员中交织着权力关系的她(或他)的故事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并置,超越了对个体悲剧性经验的描述,成为表征冷战初期和消费主义文化形成之时美国历史的载体。小说虽然没有正面触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但是其所描写的洛夫提斯家庭的悲剧却以象征手法呈现了核恐惧对战后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小说中个体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微观叙事,在构成现代美国社会历史的同时对其做出阐释,揭示了权力和知识如何以触及日常生活私密之处的方式在场于现代社会。小说的叙事表明,斯泰伦在书写个体命运的同时,无意识地参与了当代美国历史的建构。《在黑暗中躺下》既标志着斯泰伦艺术上的成熟,又展示了他具有南方特色的历史意识。第二章在20世纪60年代黑人权力运动风起云涌的语境中考察《奈特·特纳的自白》的创作与接受,将这部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小说视为一个文化场所,历史事实与想象性虚构之间的分野在此消失,有关斯泰伦歪曲历史事实的争议亦由此而生。在这里,斯泰伦的社会历史关切显然直指黑人权力运动。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是将目光投向过去寻求启迪。他不仅将格雷的历史话语整合到自己的文学话语之中,甚至将格雷也变成虚构作品中的人物。小说通过特纳讲述故事,一方面表明斯泰伦对自己特权地位的信心,另一方面则强化了其叙述的说服力。特纳的囚徒身份以及他最终被处以绞刑,象征着支配性权力实施规训和惩罚的有效性。作品通过虚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提供有意挪用历史服务于当下政治典型范例的同时,呈现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和权力形态的历史。尽管《奈特·特纳的自白》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但是并不能仅以此评判其存在价值。斯泰伦通过塑造奈特·特纳形象对复杂人性的探索,既是对历史的想象性阐释,亦是这部作品恒久魅力的源泉。第叁章将《苏菲的选择》读作纳粹大屠杀的一种文化表征。小说产生于美国大众文化热衷大屠杀题材的文化语境,以各种互相矛盾的资料为基础,讲述苏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在岁月尘埃逐渐淹没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悲剧的情形下,斯泰伦并没有试图提供一份有关这场悲剧的证词,而是创造出对大屠杀的一种“不可表征之表征”。苏菲的形象充满矛盾和困窘,其复杂的苦难经历和所面临的选择挑战了人生经验之极限,但是小说采取用多重过滤苏菲所述故事的策略,努力让故事叙述远离苦难悲剧的中心。这种通过了解过去以对其实施控制的手法,旨在将有关过去的知识整合到社会控制和再生产系统之中。《苏菲的选择》以独特的方式表征大屠杀,对大屠杀话语在美国消费社会的商品化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斯泰伦选择大屠杀题材虽然存在迎合大众文化以获取经济利益之目的,但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了其审美潜能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严肃的艺术和政治关切,其意义在于它“驯化”了有关大屠杀的知识,用刻意将历史审美化的方式生产出文化产品,以便大众通过消费历史的方式铭记历史。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斯泰伦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文学实践表明,他是一位积极参与历史的作家;在战后美国社会文化经历巨大变迁的语境中,他从无意识地建构历史,到有意识地为现实政治挪用历史,再到刻意地将历史审美化;这既是他强烈历史意识的体现,也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需要所使然。尽管其文学实践中始终存在艺术追求与政治参与的矛盾,但斯泰伦总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回应时代需求的同时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斯泰伦作为小说家的魅力在于,他在用文学表征历史的同时,彰显了文学在历史中的作用。本文的创造性成果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在批判性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斯泰伦与南方文学传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他在模仿南方文学传统典型代表福克纳等作家创作风格的同时,力求在主题上实现了对南方文学传统的超越。这一界定拓宽了斯泰伦研究的视域,有助于对其人其作复杂性的理解。(二)通过广泛运用当代文学理论对斯泰伦小说中历史及其文化表征的探讨,重新考察了斯泰伦文学实践与其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其作品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回应,以及其作品在当代政治、文化生活中引起的反响。这不同于前人对斯泰伦文学实践与其社会历史语境之间关系的认定,特别是跳出了以往关于其作品是否忠实于历史的争论。(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将斯泰伦叁十余年的文学实践阐释为一个由无意识参与建构历史,到为现实政治有意挪用历史,再到迎合大众文化需求刻意将历史审美化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阐释超越了斯泰伦研究的原有认识,有助于对斯泰伦及其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方宸[10](2012)在《文学虚构中的“历史沉思”——评斯泰伦的《奈特·特纳的自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的《奈特.特纳的自白》因"歪曲历史"而饱受争议。作为一部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虚构作品,它在为作者提供自由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予了他阐释历史并让历史服务于现实的机会,而其在文学虚构中进行"历史沉思"的过程则表明,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是他无论如何都难以摆脱的困厄。(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斯泰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特·特纳的自白》是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的第叁部长篇小说。小说问世以来,一直遭受“歪曲历史”的苛评,饱受争议。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指导,把威廉·斯泰伦及《纳特·特纳的自白》这部小说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进行解读,旨在研究斯泰伦的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文本与其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运用路易斯·蒙特洛斯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理论,论述威廉·斯泰伦在这本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倾向。首先就“历史的文本性”而言,威廉·斯泰伦在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和非线性的叙述顺序,通过多层面的结构设计暗示1831年格雷关于特纳的证词记录的“真实性”,并通过对有关特纳的历史记载进行了创造性的更改,力图使之适应他所要讲述的有关纳特·特纳的故事。这种情节构思源于并体现新历史主义在“历史的文本性”观点,即人们根据自己的立场重构历史。同时,通过剖析不同读者对《纳特·特纳的自白》褒贬不一的解读差异,指出这些差异源于并体现了新历史主义“历史的文本性”中所强调的批评者无法摆脱的主观性。其次,在“文本的历史性”上,分析《自白》中对蓄奴制的描写如何受制于并影响了当时的白人霸权话语和黑人民权运动,同时《自白》决定论意味极强的象征及其对社会主流话语并无实质性的挑战,体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塑型极为有限,这与新历史主义关于文学文本在塑型历史方面的悲观看法不谋而合。当然,斯泰伦的《纳特·特纳的自白》对美国历史仍有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它巩固了白人的统治地位,并且似乎为种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性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斯泰伦论文参考文献
[1].马红月.个体化视角下威廉·斯泰伦回忆录中的身份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沈一琼.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威廉·斯泰伦的《纳特·特纳的自白》[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朱丹.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中的空间与政治研究[D].延边大学.2016
[4]..南非的波尔多斯泰伦博斯[J].旅游.2015
[5].Antoni,Associates,Mark,Rielly,Adam,Letch.天然材料打造现代农场式住宅——斯泰伦博斯Winelands190别墅[J].设计家.2015
[6].彭天扬.用原型理论解读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中生,死以及再生[D].沈阳师范大学.2014
[7].姜清娇.另类的“波尔多”浪漫风情——斯泰伦博斯[J].酒世界.2014
[8].牟爱珍.论威廉·斯泰伦小说的哥特式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3
[9].方宸.建构、挪用与审美化[D].南京大学.2012
[10].方宸.文学虚构中的“历史沉思”——评斯泰伦的《奈特·特纳的自白》[J].外语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