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地类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盆地,海拉尔,中非,油气,裂谷,地质,柴达木盆地。
盆地类比论文文献综述
孔凡顺[1](2018)在《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类比序列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海拉尔盆地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差异大、产能差异大,导致技术、经济采收率确定难度大,从而增加了储量提交、PUD储量更新等与采收率相关工作的难度。同时油价波动对经济采收率的影响也较大,并且目前尚无简单有效确定采收率的方法可借鉴。引入经济参数对储量评估的影响,采用容积法与递减法相结合的储量评估方法,综合确定油藏技术与经济采收率。并考虑储层物性参数与区块采收率的关系,研究流动系数与技术、经济采收率的关系,建立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类比序列,制定不同油价下经济采收率类比序列图版,有效解决了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的确定难问题。研究成果为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探明储量提交及SEC储量评估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8年06期)
史忠生,方乐华,薛罗,王国林,何巍巍[2](2019)在《中非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裂谷盆地的类比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Melut盆地为中非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裂谷盆地,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处于区域构造勘探向"叁新领域"勘探的转型阶段,油气富集规律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开展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主动裂谷盆地的类比分析,有助于深化盆地成藏认识,推进勘探转型.研究表明,Melut盆地北部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发育大型富油凹陷,形成以古近系跨时代成藏组合为主,近源白垩系成藏组合为辅的油气富集特点,古近系Yabus组上段跨时代岩性油藏与近源白垩系Galhak组断块油藏是北部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盆地中南部具被动裂谷与主动裂谷的迭加演化过程,与海拉尔盆地相似,具小型断陷沉积充填与成藏特征,近源成藏组合是有利的勘探对象,继承性洼槽内低凸起、凹陷间断裂隆起带及缓坡断层坡折带是有利的成藏构造带.该研究深化了Melut盆地成藏认识,明确了盆地南北具有不同的成盆机制与成藏特征,对推动北部成熟探区深化勘探与中南部低探区勘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贾怀存,康洪全,李明刚,程涛,孟金落[3](2018)在《大陆边缘叁角洲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类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边缘叁角洲盆地一直是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世界上很多大的油气区均是分布在叁角洲盆地,如西非尼日尔叁角洲盆地,东非鲁伍玛盆地叁角洲和印尼库泰盆地马哈坎叁角洲等。通过对不同类型大陆边缘叁角洲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明确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发育的叁角洲盆地的盆地结构、内部构造样式、烃源岩特征及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漂移期发育的尼日尔叁角洲和鲁伍玛盆地叁角洲重力滑脱推覆构造体系发育。在裂陷期拗陷阶段发育的库泰盆地马哈坎叁角洲重力滑脱推覆构造体系不发育。马哈坎叁角洲和尼日尔叁角洲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均来自叁角洲体系,以生油为主,具有自生自储,近源成藏的特点。东非鲁伍玛盆地烃源岩为下侏罗统海湾环境海相烃源岩,主要生裂解气,具有阶梯式长距离运移,远源成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露露,董治宝,李超,崔徐甲,肖巍强[4](2018)在《火星和地球雅丹形态学类比分析——以埃律西昂平原和柴达木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风蚀地貌,雅丹地貌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一种表现,其形态特征可以反映所受内外营力的作用。对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和地球柴达木盆地雅丹体的形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的长宽比(3.49)与柴达木盆地雅丹体的长宽比(3.57)较为接近,同时也与理想状态下的长宽比(4)接近,它们都具有流线型的形态,且处于雅丹体发育的成熟期。(2)柴达木盆地雅丹体是鲸背状,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是椭圆状,原因是柴达木盆地雅丹体常年受盛行风的影响,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受两种反向风的影响。柴达木盆地雅丹体表面崩裂的痕迹不明显,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表面崩裂的痕迹比较明显,原因是形成雅丹体的物质基础和温差环境不同:柴达木盆地雅丹体的物质基础是湖相沉积物,雅丹体表面有减弱风化的盐壳;埃律西昂平原雅丹体的物质基础是火山熔岩流,而且火星的昼夜温差大于地球。(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4期)
申文静[5](2016)在《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与外围凹陷烃源条件类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拉尔盆地存在叁种烃源岩发育环境咸水—半咸水、微咸水—淡水和淡水—沼泽相。发育多种生烃母质类型,中部断陷带以Ⅱ型为主,有利于生油,东部断陷带较差有利于生气,西部断陷带好,以Ⅰ型为主。主力烃源岩层为南屯组和铜钵庙组,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烃源岩生、排烃门限外围凹陷较中部凹陷浅。(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梁建设,朱学申,柳迎红,王存武,吕玉民[6](2016)在《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类比及勘探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的勘探潜力,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源储条件及成藏规律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共同经历了构造稳定期、构造分异期和构造定型期,二者在石炭—二迭纪具有相似的沉积演化过程,主要以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为主。(2)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层总厚度介于3~17 m,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当,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0%~4.5%,热演化程度高于鄂尔多斯盆地,生烃强度更大。(3)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主要目的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次为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沁水盆地103口井测井解释结果显示,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可疑致密气层较多,共计72层,占总数的64.9%,次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4)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具有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成藏两种模式,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因素,盆地中南部的向斜核部、断裂不发育的翼部是勘探的有利区。(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子顺,彭威,申文静,王江,张海桥[7](2014)在《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与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立足乌尔逊—贝尔凹陷与外围凹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认识,从石油地质特征人手剖析了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相似性为都经历了3期构造演化,凹陷内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南屯组及以下地层是主要烃源层,储集相带类型、有机质丰度、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凹陷结构、构造演化、构造带类型、油气性质、烃源岩及其热演化、沉积储层、成藏组合和成藏模式等8个方面。石油地质类比表明,外围凹陷的油气勘探需要利用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勘探成果与经验,结合自身石油地质特征,构建新的勘探思路。(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4年05期)
赵汗青,李德勇,王海平,李春雷,纪中云[8](2014)在《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盆地原型及类比与油气勘探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同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盆地原型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对各阶段盆地原型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出研究区新生代以来主要受2期构造-热体制控制,具备典型断-坳原型迭合结构。通过与勘探程度较高的渤海湾复式盆地进行类比,认为区内东部坳陷带继承性断-坳迭合结构较西部坳陷带非继承性断-坳迭合结构更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史忠生,王天琦,方乐华,李娟,白洁[9](2014)在《从类比中探索Muglad与Melut两大盆地勘探潜力与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Muglad盆地和Melut盆地是中非裂谷系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两个盆地,中国石油自1995年介入苏丹地区的油气勘探以来,在两大盆地迅速发现了一批大油田,使苏丹地区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石油"海外大庆"的重要支柱。目前两大盆地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需要进行勘探上的转型,以实现油田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以Muglad和Melut两大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实践为基础,论述了两大盆地进行勘探转型的必然性;同时,通过与国内渤海湾、松辽等相似裂谷盆地的类比研究,明确了新层系、主力产层岩性油气藏、近岸水下扇、扇叁角洲及深层天然气是两大盆地重点潜力领域,可以从"叁个勘探转移"来实现两大盆地的勘探转型,即"从主力产层向非主力产层转移,实现多层系勘探,立体勘探;从构造油藏向岩性地层油藏转移,实现勘探目标多样化,充分挖潜地下资源;从单一油藏勘探转向深浅层整体部署,油、气藏统一评价"。通过类比研究,坚定了Muglad和Melut两大盆地勘探信心,同时也明确了未来勘探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4年02期)
何登发,李德生,何金有,吴晓智[10](2013)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目前已发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亚松迪、和田河、阿克莫木5个油气田和山1井、柯东1井2个油气藏。对于该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地区,如何深入认识其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获得更多的油气发现,始终是石油地质学家与油气勘探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天然气勘探近10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进行2个坳陷的石油地质类比研究是解剖与揭示西南坳陷油气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立足于库车与西南坳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现有认识,从比较大地构造学与石油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虽然在盆-山边界具有逆冲、走滑-逆冲性质,具有现今陆内前陆盆地结构,为不同性质的盆地转换、迭加形成,坳陷内部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更多地体现出彼此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大地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基底性质,构造演化,地质结构,构造变形,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油气分布规律等12个方面。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差异(库车坳陷与古亚洲洋相关,西南坳陷与特提斯体系相关)及地质结构特点的不同(库车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中生界迭加,西南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古生界迭加)是决定其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根本因素。石油地质类比表明,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需要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与新的勘探思维。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要明确阐述"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后期强烈构造活动中保存的部位、状态、类型与可能机制";新的勘探思维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叁维地质结构概念,整体、动态的勘探观与立体勘探思维,既重视山前带的复杂构造圈闭,也要重视斜坡带的隐蔽圈闭如奥陶系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岩性圈闭,同时要密切关注逼近寒武系烃源岩的白云岩圈闭。(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盆地类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elut盆地为中非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裂谷盆地,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处于区域构造勘探向"叁新领域"勘探的转型阶段,油气富集规律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开展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主动裂谷盆地的类比分析,有助于深化盆地成藏认识,推进勘探转型.研究表明,Melut盆地北部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发育大型富油凹陷,形成以古近系跨时代成藏组合为主,近源白垩系成藏组合为辅的油气富集特点,古近系Yabus组上段跨时代岩性油藏与近源白垩系Galhak组断块油藏是北部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盆地中南部具被动裂谷与主动裂谷的迭加演化过程,与海拉尔盆地相似,具小型断陷沉积充填与成藏特征,近源成藏组合是有利的勘探对象,继承性洼槽内低凸起、凹陷间断裂隆起带及缓坡断层坡折带是有利的成藏构造带.该研究深化了Melut盆地成藏认识,明确了盆地南北具有不同的成盆机制与成藏特征,对推动北部成熟探区深化勘探与中南部低探区勘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地类比论文参考文献
[1].孔凡顺.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类比序列的建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8
[2].史忠生,方乐华,薛罗,王国林,何巍巍.中非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裂谷盆地的类比及意义[J].地球科学.2019
[3].贾怀存,康洪全,李明刚,程涛,孟金落.大陆边缘叁角洲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类比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李露露,董治宝,李超,崔徐甲,肖巍强.火星和地球雅丹形态学类比分析——以埃律西昂平原和柴达木盆地为例[J].中国沙漠.2018
[5].申文静.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与外围凹陷烃源条件类比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6
[6].梁建设,朱学申,柳迎红,王存武,吕玉民.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类比及勘探潜力[J].煤炭学报.2016
[7].李子顺,彭威,申文静,王江,张海桥.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与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
[8].赵汗青,李德勇,王海平,李春雷,纪中云.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盆地原型及类比与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
[9].史忠生,王天琦,方乐华,李娟,白洁.从类比中探索Muglad与Melut两大盆地勘探潜力与转型[J].中国石油勘探.2014
[10].何登发,李德生,何金有,吴晓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J].石油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