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硫霉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霉素,卡特,霉菌,亚胺,抗生素,基因,阿霉素。
硫霉素论文文献综述
赵碧玉[1](2011)在《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及其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apenems)是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较强而得到广泛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以通过孔道结合所有种类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并具有持续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与其它内酰胺类抗生素相比,临床主要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明显低于其他抗生素。因此,耐受性好,副作用小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成为当前治疗院内严重感染等疾病的首选药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由青霉素结构改造而成的,它的结构特征是β-内酰胺环与另一个二氢吡咯环并在一起,这种结构综合了青霉素的青霉烷环和头孢菌素的共轭双键活化的双重作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亚甲基取代了硫原子,由于亚甲基的夹角比硫原子小,加之C-2与C-3间的双键存在使二氢毗咯环成一个平面结构,从而导致了硫霉素不太稳定,也给分离纯化带来了困难。由于种种原因,硫霉素未能在临床中应用。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沙纳霉素(thienamycin)又称硫霉素,是由美国默克公司从淡紫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tleya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1985年,亚胺培南作为第一个碳青霉烯抗生素在日本得到使用,其商品名为泰能(Tienam)。因其极强的抗菌活性在治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场前景良好。重组工程(Red/ET, recombination mediated genetic engineering)是指在重组酶的催化下进行的DNA片段之间的同源重组并藉此达到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基因克隆或改造的一种技术。重组工程的优点在于可以不受酶切位点的限制在基因片段的任意位点进行准确的敲入、敲除、置换,现已逐渐成为取代常规方法的一种新型克隆手段。重组工程中的重组酶主要是来源自噬菌体叁个基因,其中red(exo)基因编码外切酶,具有5'端的外切酶活性并能作用于双链DNA分子使其产生3'端突出的分子;red(bet)基因可以编码单链结合蛋白,同时还具有重组酶活性;red(gam)基因则能抑制大肠杆菌RecBCD对外源DNA的降解,维持重组系统的稳定性。本课题旨在通过ET同源重组对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改造,将强启动子序歹刂ermEp*整合到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期望能高效启动硫霉素的生物合成,并能在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K4中异源表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癌症的发病人数成上升趋势,世界抗癌药物市场迅速成长,其销售增额迅速超过了其他类药物。仅国内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就160万人,而接受治疗的人数达200万左右。阿霉素和柔红霉素为蒽环类抗生素,同时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治疗肿瘤化疗的基本药物。该课题将构建阿霉素表达质粒异源表达阿霉素,希望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阿霉素,这样就可以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1-04-21)
黄娟娟,李继安,付骋宇,邵雷[2](2011)在《3-羧酸碳青霉烯和硫霉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3-羧酸碳青霉烯和硫霉素均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3-羧酸碳青霉烯和硫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影响因素,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新化合物,旨在为改进该类抗生素的发酵条件及利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创制新药提供参考和思路。(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1年01期)
唐跃华,黄淑君[3](2010)在《铜绿假单胞菌亚胺硫霉素耐药及泛耐药趋势的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动态监测铜绿假单胞菌亚胺硫霉素耐药及泛耐药的变迁,分析探讨耐药性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6~2008年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布、标本分布及耐药率等。结果 2006~2008年亚胺硫霉素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是6.3%、20.93%和38.04%,泛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是0.45%、0.46%和4.35%。2006~2008年亚胺硫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14种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明显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除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21.43%)外,其余药物的耐药率都高达60%以上。亚胺硫霉素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重症和老年慢性病区。结论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亚胺硫霉素耐药率和泛耐药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泛耐药菌株的快速增加是临床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亚胺硫霉素耐药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0年20期)
崔大鹏,王丽非,石莲英[4](2003)在《因素重构分析法在硫霉素发酵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因素重构分析法来改良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 PRu- 336 (Streptomyces cattleya PRu-336 )发酵培养基 ,将初步积累的实验数据输入一般化重构分析程序 (Genrecx) ,根据计算的结果 ,设计了 F5 A和 F5 B培养基 ,F5 A效价比对照培养基 F5提高 5 2 .6 % ,F5 B效价比对照培养基 F5提高 36 .8%。(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03年09期)
王以光[5](2002)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环内酯抗生素及硫霉素改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成果涉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新抗生素-丙酰螺旋霉素及对其他抗生素结构改造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通讯》期刊2002年02期)
杨银梅,熊剑辉,叶惠芬,陈惠玲,张惠连[6](1999)在《亚胺硫霉素等12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Etest法对15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它们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 150株革兰阴性杆菌取自本院1997年6月~1998年4月院内感染病人的送检标本。12 药敏培养基和Etest纸(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1999年05期)
崔大鹏,石莲英[7](1999)在《原生质体再生与诱变在硫霉素产生菌选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358(Streptomycescatleya358)为原始菌株,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结合物理、化学诱变的方法进行菌种选育。在最适条件下原生质体释放浓度和再生率分别为1.6×109/ml和29.5%。原生质体再生处理后,硫霉素产量变异向正方向移动,筛选到1株PR-117,相对效价提高60%。分别以菌株PR-117的孢子和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及亚硫酸氢钠诱变,原生质体对诱变剂的敏感性强于孢子,致死率增加,效价分布更分散。原生质体与孢子紫外线诱变正变率分别为16.5%和9%,亚硫酸氢钠诱变的正变率都为4%。从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株中筛选到1株PRu-336,相对效价比原始菌株提高90%。(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1999年04期)
向隆宽,王以光,戴剑漉[8](1998)在《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A520基因文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柯斯质粒pKC505为载体,构建了卡特利链霉菌(Streptomycescatleya)A520在大肠杆菌DH1的基因文库,重组质粒插入外源片段的概率在95%以上,插入外源片段的大小为20~30kb。以链霉菌染色体分子量为104kb计算,由4000个转化子构成的基因文库可以概括卡特利链霉菌A520约99%的基因组。用已经克隆的硫霉素环化酶基因上游的1.5kbDNA片段作为探针杂交,从基因文库得到32个阳性克隆。用利波曼链霉菌(S.lipmani)中的IPNS基因作为探针杂交,从基因文库得到1个阳性克隆pKW201/DH1,并为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杂交片段在BamHⅠ2.7kb片段上。用来自带小棒链霉菌(S.clavuligerus)的克拉维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环化酶基因cs2作为探针杂交进行筛选,得到1个阳性克隆pKW301/DH1,说明所构建的基因文库比较完整,并为进一步研究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A520中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1998年03期)
向隆宽[9](1998)在《卡特利链霉菌A520基因文库的构建以及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载体pKC505在大肠杆菌DH1中构建了卡特利链霉菌A520的基因文库,基因文库由4000个转化子组成,插入的外~1源DNA片段的大小为20—30kb,所含重组质粒的频率很高,基因组的覆盖率在99%以上,基因文库中的重组质粒在—70℃保存两年后检测重组,酶切带型没有变化,重组质粒DNA没有发生重排,基因文库稳定。 根据基因同源性不同杂交严谨度要求不同的条件,应用叁个来源的DNA探针杂交筛选基因文库,筛选进行了在不同的严谨度下首在不同的严谨度下先进行了预实验,用卡特利链霉菌A520硫霉素环化酶基因tcs上游1.5kb片段杂交筛选基因文库,得到32个阳性克隆(pKW101—pKW132),用利波曼链霉菌的IPNS基因杂交筛选得到一个阳性克隆pKW201,用带小棒链霉菌的cs2基因为探针杂交筛选得到一个阳性克隆pKW301。 转化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到变铅青链霉菌TK24中,转化子在不同的培养基发酵,以对青霉素G不敏感的沙雷氏菌AG4410为指示菌,进行了活性物质的检测,从4000个转化子中得到变铅青链霉菌转化子(pKW102)和(pKW105)产生对指示菌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重组质粒pKW102和pKW105中插入的外源DNA片段为25.3kb和29kb,提示该外源DNA片段可能成在编码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 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质粒pKW201含有与利波曼链霉菌的IPNS基因、与卡特利链霉菌A520硫霉素tcs基因和与带小棒链霉菌中克拉维酸中cs2基因同源的DNA片段,它们分别位于pKW201/BamHI 2.7kb,4.3kb,和1.9kb的DNA片段上。因此,对pKW201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绘制了pKW201限制性酶切图谱并将其BamHI酶切后的外源DNA片段亚克隆到pUC18中,得到pKWG1,pKWG2,pKWG3,pKWG4,pKWG5,pKWG6,pKWG7,pKWG8重组质粒,pKW201含有22.9kb的DNA片段,与IPNS基因同源的DNA片段位于pKWG4上,与tcs基因同源的DNA片段位于pKWG3上,与:cs2基因同源的DNA片段位于pKWG6上。tcs基因紧位于IPNS基因上游,与带小棒链霉菌cs2同源的DNA片段位于IPNS基因下游的2.0kb处。 测序分析结果证实,与利波曼链霉菌IPNS基因同源片段为IPNS基因,其转录方向也与其它β—内酰胺产生菌中的IPNS的转录方向和终止位置一致。 用染色体步移法,以IPNS基因为中心,对位于其上游的tcs基因上游的1.5kb的DNA片段进行了测序,序列测得1097bp个核苷酸,DNA序列分析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G+C%为75.3,符合链霉菌GC含量高的特点,由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tcs编码的一起与点黄青霉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1998-05-01)
刘浚,屈传星,王燕云,金洁,安明[10](1997)在《亚胺硫霉素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胺硫霉素的合成刘浚屈传星王燕云金洁安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亚胺硫霉素(imipenem)是第一个应用到临床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重症感染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但面临天然碳青霉烯发酵...(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1997年06期)
硫霉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羧酸碳青霉烯和硫霉素均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3-羧酸碳青霉烯和硫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影响因素,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新化合物,旨在为改进该类抗生素的发酵条件及利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创制新药提供参考和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霉素论文参考文献
[1].赵碧玉.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及其改造[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黄娟娟,李继安,付骋宇,邵雷.3-羧酸碳青霉烯和硫霉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1
[3].唐跃华,黄淑君.铜绿假单胞菌亚胺硫霉素耐药及泛耐药趋势的监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
[4].崔大鹏,王丽非,石莲英.因素重构分析法在硫霉素发酵中的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
[5].王以光.基因工程技术在大环内酯抗生素及硫霉素改造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通讯.2002
[6].杨银梅,熊剑辉,叶惠芬,陈惠玲,张惠连.亚胺硫霉素等12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1999
[7].崔大鹏,石莲英.原生质体再生与诱变在硫霉素产生菌选育中的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
[8].向隆宽,王以光,戴剑漉.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A520基因文库的构建[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
[9].向隆宽.卡特利链霉菌A520基因文库的构建以及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
[10].刘浚,屈传星,王燕云,金洁,安明.亚胺硫霉素的合成[J].中国新药杂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