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抗性物质论文_常雪花,王振菊,陈振涛,朱璇,李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诱导抗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性,诱导,水杨酸,酵母,抗病性,甜瓜,病菌。

诱导抗性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常雪花,王振菊,陈振涛,朱璇,李娜[1](2019)在《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甜瓜采后病害及抗性相关酶和防卫物质诱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0 mmol/L水杨酸溶液在甜瓜花后2周(幼果期)、花后3周(膨大期)、花后4周(网纹形成期)及采收前48 h(预采期)四个生长期分别进行喷施处理,对照用清水处理,采收预冷后果实于7℃下贮藏,分别对贮藏过程中甜瓜果实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木质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mmol/L水杨酸处理可以明显推迟甜瓜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贮藏后期,还可使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积累高于对照,并诱导甜瓜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升高。因此,在不同的生长期内可以用1.0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易于保存,可以减少甜瓜腐烂造成的损失,提高营养价值。(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19年01期)

孟丹娜[2](2018)在《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叶斑病诱导抗性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花生叶部病害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产上主要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花生叶斑病,但是化学防治会带来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大、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植物诱导抗性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在花生叶部斑病害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从6种不同诱导剂中筛选出对花生网斑病和褐斑病诱抗效果较好的诱导剂(氯化钙),并利用盆栽试验对其诱导花生抗网斑病的组织结构抗性机制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水杨酸、氯化钙、硅酸钠、抗坏血酸、磷酸二氢钾、0.136%赤·吲乙·芸苔6种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诱抗效果以及对植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6种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叶斑病均有一定的诱抗效果,氯化钙对花生网斑病的诱抗效果(53.01%)最好,硅酸钠对花生褐斑病的诱抗效果(42.28%)最好;两者均能延缓花生叶斑病的发生,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显着低于其他处理,氯化钙处理较对照处理网斑病的AUDPC值低28.87%,硅酸钠处理褐斑病的AUDPC值较对照低31.77%。此外,氯化钙处理能显着提高花生荚果产量,较对照增产17.81%。2.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氯化钙诱导对花生抗网斑病过程中叶片细胞膜透率及ROS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_2诱导处理均可提高花生对网斑病菌的抗性。其中叶面喷施30 mmol·L~(-1) CaCl_2处理的诱抗效果最佳,可达53.77%;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着低于单独接种网斑病菌处理组;在接种网斑病菌条件下,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能够快速积累更多的ROS;30 mmol·L~(-1) CaCl_2诱导并接种处理的SOD、CAT和APX活性较其他处理显着升高,并于24 h达到酶活高峰。这说明适宜浓度的CaCl_2处理能诱导花生植株叶片中ROS积累,但过量ROS可通过激活抗氧化酶来消除,从而降低了植物细胞膜损伤水平并诱导花生植株产生对网斑病菌侵染的防御响应。3.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花生幼苗受氯化钙诱导并接种网斑病菌后,花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次生代谢产物木质素、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次生代谢相关酶POD、PPO和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单独接种网斑病菌处理组;在接种网斑病菌条件下,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能够积累更多的木质素和总酚含量;CaCl_2诱导并接种处理的花生叶片中PAL、PPO以及POD活性均显着升高。这些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与花生植株组织结构抗性及生理生化抗病机制密切相关,提高了花生植株抵御病原菌侵染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杨帆,王苏,张君明,张帆,谭晓玲[3](2017)在《增殖植物和植物诱导抗性挥发物质对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影响及田间诱集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增殖植物与植物诱导抗性物质诱集天敌昆虫,实现对天敌昆虫种群的主动调控,已经成为现代保护型生物防治的热点。本研究针对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和寄生性天敌浅黄恩蚜小蜂,选择7种植物源诱集物质:玉米花粉、油菜花粉、琉璃苣花、金盏菊花、无味母菊花、苜蓿花、猫薄荷叶片,两种人工合成植物诱导抗性物质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作为气味源,分别在室内使用嗅觉仪检测以及在有机果园实际生产中使用天敌诱集装置,分析比较各自对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的诱集作用。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与玉米花粉对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吸引力最高,其次为茉莉酸甲酯。开花植物中,金盏菊花的诱集作用最佳。浅黄恩蚜小蜂趋向于选择两种人工合成挥发物,且对玉米花粉的选择高于其它植物源。有机苹果园内,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对东亚小花蝽的诱集作用十分显着。玉米花粉和金盏菊对东亚小花蝽诱集作用高于其它植物材料。浅黄恩蚜小蜂倾向选择水杨酸甲酯与茉莉酸甲酯,而植物源材料间的吸引力无显着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诱导抗性物质与增殖植物物质均可以有效诱集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加以应用。(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孙洪欢[4](2017)在《西芹六次醇层物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室已经进行了西芹鲜根、根际土和种子乙醇浸提液的1-4次层析,每次层析利用化感抑制效果筛选出最佳流分。为纯化西芹鲜根、根际土和种子中化感物质成分,利用柱层析法对西芹鲜根乙醇浸提液进行第5、6次层析分离,每次层析流分在培养基条件下与黄瓜枯萎病菌共培养,通过化感作用检测计算化感效果并筛选最佳流分。随后通过GC-MS对6次醇层物的12个最佳流分进行化感物质鉴定,从而确定各最佳流分中化感物质成分、名称以及分子结构。最后利用灌根法在田间进行最佳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本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西芹鲜根、根际土和种子3个乙醇浸提材料,经过第5、6次柱层析分离,每个材料分别获得4个最佳流分,共12个最佳流分。每个最佳流分均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化感效果与乙醇及空白对照差异显着。西芹鲜根第6次层析最佳流分为RE2110186、RE295548、RE623597和 RE686568,化感效果 1 较 RCK5-8 分别提高了 78.14%、78.83%、73.37%和 71.34%,化感效果 2 较 RECK5-8 分别提高了 70.14%、71.38%、64.84%和 60.64%。西芹根际土第6次层析最佳流分为RSE222296、RSE233667、RSE459638和RSE499152,化感效果 1 较 RSCK5-8 分别提高了 73.90%、77.59%、77.05%和 73.65%,化感效果 2 较 RSECK5-8 分别提高了 64.50%、68.70%、68.34%和 64.24%。西芹种子第6次最佳流分为SE138648、SE189357、SE819257和SE8411085化感效果1较SCK5-8分别提高了 70.53%、74.58%、69.70%和70.11%,化感效果2较 SECK5-8 分别提高了 61.71%、65.31%、61.88%和59.27%。2.经过对西芹鲜根、根际土和种子第6次醇层物最佳流分进行GC-MS检测,在12个最佳流分中均发现了化感物质。西芹鲜根第6次醇层物的最佳流分中含有酚类、酯类、胺类和烷烃类共4类11种化感物质,分别为2,4-二叔丁基苯酚、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芥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酯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酯2-戊基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Z)-9-十八烯酸酰胺、二十七烷和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西芹根际土第6次醇层物的最佳流分中含有酚类、酯类、酸类和胺类共4类6种化感物质,分别为2,5-二叔丁基酚、邻苯二甲酸丁基辛基酯、顺-13-二十二烯酸-2,3-二羟丙基酯、酞酸丁酯异己酯、芥酸和油酸酰胺。西芹种子第6次醇层物的最佳流分中含有有酯类和烷烃类共2类7种化感物质,分别为反油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芥酸甲酯、邻苯二甲酸6-乙基-3-辛基丁基酯、十八烷、二十烷和9-己基十七烷。从各流分中的化感物质成分来看,酯类为主要的化感物质。3.用西芹鲜根和根际土第6次醇层物的最佳流分RE2110186、RE295548、RSE233667、RSE459638对黄瓜幼苗进行灌根诱导处理,结果显示这4个最佳流分均可诱导黄瓜幼苗对黄瓜枯萎病产生抗性,其中西芹鲜根的最佳流分RE295548和西芹根际土的最佳流分RSE459738的诱导抗性效果最为显着,RE295548的诱导抗性效果1和诱导抗性效果2分别达到61.53%和55.33%,RSE459738的诱导抗性效果1和诱导抗性效果2分别达到58.17%和51.43%。(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苏荣[5](2017)在《西芹根物质及种子六次酮层物化感物质分离鉴定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西芹根物质(即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西芹种子为材料,利用柱层析法研究了六次酮层物流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并且通过GC-MS对第六次层析得到的化感作用最佳的流分进行物质鉴定。结果表明:1.西芹鲜根第五次层析化感效果最佳的四个流分分别是RA32462,RA33444,RA98898和RA910664,其抑制率与CK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38.74%、38.91%、44.31%、38.17%;第六次层析化感效果最佳的四个流分分别是RA324625,RA334448,RA988981和RA9106645,其抑制率与CK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43.06%、38.56%、45.24%、46.60%。2.西芹根际区物第五次层析化感效果最佳的四个流分分别是RSA14734,RSA16248,RSA71298和RSA75356,其抑制率与CK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36.35%、30.31%,28.35%、36.12%;第六次层析化感效果最佳的四个流分分别是RSA147341,RSA162489,RSA712982和RSA75356,其抑制率与CK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1.00%、38.41%、42.02%、36.38%。3.西芹种子第五次层析化感效果最佳的四个流分分别是SA54838、SA55884、SA714105、SA72263,其抑制率与 CK 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35.18%、48.85%、36.00%、24.96%;第六次层析化感效果最佳的四个流分分别是SA548388、SA558845、SA71410510、SA722635,其抑制率与CK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44.48%、46.58%、36.53%、36.46%。4.第六次层析得到的十二个最佳流分均能诱导黄瓜幼苗对黄瓜枯萎病产生抗性,其中西芹鲜根浸提液四个最佳流分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达到82.92%、82.26%、83.53%、80.24%;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四个最佳流分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达到81.92%、84.61%、84.24%、79.32%;西芹种子浸提液四个最佳流分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达到77.58%、80.21%、77.55%、78.29%。诱导试验表明:西芹鲜根与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优于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效果。5.试验共鉴定出四类十九种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其中,烷烃类七种:二十四烷、二十七烷、十八烷、二十八烷、二十一烷、二十叁烷、四十四烷;酸类叁种:棕榈酸、十八烷酸、(Z)-9-十八(碳)烯酸;酚类四种:对叔戊基苯酚、对特辛基苯酚、3,5-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脂类五种:油酸十八烷醇酯、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棕榈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十七酸十六甲基甲基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梁巧兰,魏列新,张娜,徐秉良[6](2017)在《叁种化学物质诱导白叁叶草叶斑病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硅酸钾、硅酸钠、水杨酸对白叁叶草(Trifolium repens)抗叶斑病的诱导效果,采用离体、活体试验及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3种化学物质对白叁叶草叶斑病的室内抑菌活性、诱导抗病效果、防御酶活性及田间诱导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25μg·mL~(-1)时3种化学物质的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4.59%,但诱导抗病效果较高,均在45.00%以上;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明显增加,除硅酸钾、硅酸钠诱导处理的PPO在第3d达到峰值外,其他化学物质诱导处理的酶活性均在第5d达到最大值;田间处理7d后3种化学物质诱导防病效果均达到了72.00%以上;处理14d后有所降低,最低为23.08%。综上所述,浓度为25μg·mL~(-1)的3种化学物质能够激发白叁叶草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PPO,POD和PAL活性,对白叁叶草抗叶斑病均有较好的诱导防病作用。(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傅达[7](2017)在《生防酵母细胞壁物质在诱导果实抗性中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性病害是导致果实采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生防酵母作为重要的采后生物防治拮抗菌,其拮抗机理主要包括营养和空间竞争、分泌胞外活性物质、重寄生作用和诱导寄主产生抗性这四个方面,但目前尚未报道其诱导果实抗性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本论文以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和海洋红冬也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这两种生防酵母为目标酵母,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对照酵母,研究了灭活酵母菌体和酵母细胞壁对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酵母菌体和细胞壁对病原菌、对果实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等,探讨了酵母菌体和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的相关机理,同时通过比较酵母细胞壁物质对诱导抗性效果的影响,初步揭示了生防酵母诱导果实抗性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S.cerevisiae、C.laurentii R.paludigenum 在活体条件下能直接抑制梨果实的青霉病(Penicillumexpansum)。灭活之后的酵母菌体不能直接抑病,但湿热灭活的菌体能诱导梨果实产生对青霉病的抗性,其中R.paludigenum灭活菌体的效果最好,其诱导抗性的效果与灭活菌体的浓度、诱导时间和病原菌孢子浓度有关。此外,一定浓度(1×106-1×1O7cells/mL)的R.paludigenum灭活菌体能诱导樱桃番茄果实产生对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抗性。抑菌试验表明,1×105-1×108cells/mL的兄paludigenum灭活菌体在梨果实体外不能抑制P.expansum的生长和孢子萌发;而在果实体内,当1×107cells/mL的R.paludigenum菌体处理24h后再接入病原菌P.expansum,能显着抑制伤口处P.expansum孢子的萌发。(2)梨果实抗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R.paludigenum灭活菌体处理能显着刺激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升高,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说明灭活酵母菌体诱导果实抗性的生理机制与清除果实组织细胞内过量活性氧(ROS)积累,缓解细胞内氧化损伤以及苯丙烷代谢通路有关。另一方面,R.paludigenu灭活菌体处理对梨果实β-1,3-葡聚糖酶(GLU)和几丁质酶(CHI)活性的激发作用不明显。(3)酵母细胞壁能显着诱导梨果实产生对青霉病的抗性,不同酵母细胞壁之间的诱导效果差异不大,C.laurentii细胞壁和R.paludigenR.细胞壁的效果最好。细胞壁蛋白对诱导梨果实抗性没有显着影响,细胞壁多糖起主要作用。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R.paludigenum细胞壁诱导处理后再接入病原菌P.expansum,梨果实的GLU和CHI活性均快速升高,显着高于对照组、细胞壁单独处理组和P.expansum单独处理组,说明酵母细胞壁诱导梨果实的抗性存在Priming机制。果实PR基因的表达情况表明,R.paludigenum细胞壁处理能刺激梨果实PR1基因上调表达,在接入病原菌后上调表达更为显着,说明细胞壁处理能诱导梨果实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并且在受到病原菌攻击时表现出更强的抗性反应;梨果实的GLU基因和CHI4基因也参与抗性反应,并且在基因水平上也表现出Priming效应,而CHI3基因可能不参与抗性反应。(4)S.cerevisiae、C.laurentii和R.paludigenum的细胞表面特性和细胞壁结构差异明显,生防酵母细胞表面的褶皱和纤维状延伸可能与其拮抗活性有关。湿热灭活对酵母细胞内部有破坏作用但对细胞整体结构没有显着影响,细胞壁基本保持完整。不同种属酵母之间的细胞壁组成有差异,细胞壁几丁质可能在果实抗性的诱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不单单是物质的效应,可能还与多糖的结构以及连接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05)

刘璐,孙蕾,张志鹏,安美忱,陈克农[8](2016)在《外源物质诱导对甜瓜枯萎病抗性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甜瓜抗病品系MR-1、感病品系M1-15为试材,以甜瓜枯萎菌为供试菌,采用营养钵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Ca~(2+)诱导对甜瓜幼苗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物质对甜瓜苗期枯萎病抗性的诱导效果不同,其中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效果最好。1.0mmol·L~(-1)水杨酸诱导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可达50.7%和45.7%;1.2mmol·L~(-1)茉莉酸甲酯诱导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6.7%和40.3%,显着高于对照和Ca~(2+)处理;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甜瓜植株叶片相关防御酶系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6年14期)

敬媛媛,李娜,李丽花,朱璇[9](2016)在《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甜瓜采后病害的控制及抗性相关酶和防卫物质诱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采前水杨酸处理诱导甜瓜果实采后抗病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金甜蜜"甜瓜果实为试材,采用1.0mmol/L的水杨酸溶液分别在甜瓜幼果期(花后2周)、膨大期(花后3周)、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及采收前48 h的四个生长期进行喷施处理,采摘后置于7℃贮藏。定期对甜瓜果实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木质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0 mmol/L水杨酸处理能够推迟甜瓜果实的发病时间,降低果实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诱导甜瓜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升高;较好地维持果实总酚、类黄酮、木质素的含量。说明采前水杨酸处理诱导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升高与提高果实采后抗病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Engineering (ICFSNE2016)》期刊2016-07-26)

陈玉环,彭旋,陈楚英,万春鹏,陈金印[10](2016)在《桂枝主要活性物质对新余蜜橘青霉病抗性和防御体系的诱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桂枝主要活性物质肉桂醛和肉桂酸对新余蜜橘青霉病的抗性及其机理,以500倍和1 000倍咪鲜胺稀释液为阳性对照,蜜橘损伤接种后,测定了防护效果最佳时肉桂醛、肉桂酸的抑菌浓度,分析了对果实活体防效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8 mg/m L肉桂醛以及30、15mg/m L肉桂酸是最佳抑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显着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贮藏第6天,25、8 mg/m L肉桂醛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4%和66.4%,30、15 mg/m L肉桂酸处理组分别为49.6%和63.2%;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降低新余蜜橘的MDA和H_2O_2含量,显着提高并维持SOD、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以25 mg/m L肉桂醛和30 mg/m L肉桂酸处理效果最佳。研究表明,肉桂醛和肉桂酸能有效增强果实活体防护效果以及诱导果实的抗病性,且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果实内相关防御酶活性提高有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诱导抗性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花生叶部病害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产上主要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花生叶斑病,但是化学防治会带来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大、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植物诱导抗性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在花生叶部斑病害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通过田间试验从6种不同诱导剂中筛选出对花生网斑病和褐斑病诱抗效果较好的诱导剂(氯化钙),并利用盆栽试验对其诱导花生抗网斑病的组织结构抗性机制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水杨酸、氯化钙、硅酸钠、抗坏血酸、磷酸二氢钾、0.136%赤·吲乙·芸苔6种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诱抗效果以及对植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6种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叶斑病均有一定的诱抗效果,氯化钙对花生网斑病的诱抗效果(53.01%)最好,硅酸钠对花生褐斑病的诱抗效果(42.28%)最好;两者均能延缓花生叶斑病的发生,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显着低于其他处理,氯化钙处理较对照处理网斑病的AUDPC值低28.87%,硅酸钠处理褐斑病的AUDPC值较对照低31.77%。此外,氯化钙处理能显着提高花生荚果产量,较对照增产17.81%。2.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氯化钙诱导对花生抗网斑病过程中叶片细胞膜透率及ROS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_2诱导处理均可提高花生对网斑病菌的抗性。其中叶面喷施30 mmol·L~(-1) CaCl_2处理的诱抗效果最佳,可达53.77%;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着低于单独接种网斑病菌处理组;在接种网斑病菌条件下,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能够快速积累更多的ROS;30 mmol·L~(-1) CaCl_2诱导并接种处理的SOD、CAT和APX活性较其他处理显着升高,并于24 h达到酶活高峰。这说明适宜浓度的CaCl_2处理能诱导花生植株叶片中ROS积累,但过量ROS可通过激活抗氧化酶来消除,从而降低了植物细胞膜损伤水平并诱导花生植株产生对网斑病菌侵染的防御响应。3.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花生幼苗受氯化钙诱导并接种网斑病菌后,花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次生代谢产物木质素、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次生代谢相关酶POD、PPO和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单独接种网斑病菌处理组;在接种网斑病菌条件下,CaCl_2诱导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能够积累更多的木质素和总酚含量;CaCl_2诱导并接种处理的花生叶片中PAL、PPO以及POD活性均显着升高。这些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与花生植株组织结构抗性及生理生化抗病机制密切相关,提高了花生植株抵御病原菌侵染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诱导抗性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常雪花,王振菊,陈振涛,朱璇,李娜.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甜瓜采后病害及抗性相关酶和防卫物质诱导的研究[J].保鲜与加工.2019

[2].孟丹娜.外源化学物质对花生叶斑病诱导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3].杨帆,王苏,张君明,张帆,谭晓玲.增殖植物和植物诱导抗性挥发物质对东亚小花蝽和浅黄恩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影响及田间诱集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7

[4].孙洪欢.西芹六次醇层物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5].苏荣.西芹根物质及种子六次酮层物化感物质分离鉴定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6].梁巧兰,魏列新,张娜,徐秉良.叁种化学物质诱导白叁叶草叶斑病抗性的研究[J].草地学报.2017

[7].傅达.生防酵母细胞壁物质在诱导果实抗性中的作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7

[8].刘璐,孙蕾,张志鹏,安美忱,陈克农.外源物质诱导对甜瓜枯萎病抗性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

[9].敬媛媛,李娜,李丽花,朱璇.采前水杨酸处理对甜瓜采后病害的控制及抗性相关酶和防卫物质诱导的研究[C].Proceedingsof2016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oodScienceandNutritionEngineering(ICFSNE2016).2016

[10].陈玉环,彭旋,陈楚英,万春鹏,陈金印.桂枝主要活性物质对新余蜜橘青霉病抗性和防御体系的诱导[J].植物保护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西芹鲜根浸提液每代处理后不同处理...各处理对烟草叶片内POD活性的影响不同肥料处理对烟叶面积的影响不同肥料处理对烟叶面积的影响不同肥料处理对烟株株高的影响菌株Hy11-gfp的菌落(a)和菌体(b)所发荧...

标签:;  ;  ;  ;  ;  ;  ;  

诱导抗性物质论文_常雪花,王振菊,陈振涛,朱璇,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