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之网论文-吴小曼

意义之网论文-吴小曼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义之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学视野,超验,文学化,精神倾向

意义之网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曼[1](2017)在《丁来先:人类意义之网需要故事来编织》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简史》是近年来人类学历史畅销书,尤瓦尔首先打破了人类行为叙事,而从人类精神的历史变迁来考察人类行为,丁来先的《故事人类学》更是从“故事叙事”来考察人类行为变迁,可以说是在此基础上的诗意化、文学化演绎,并用于人类行为的社会化成因研究,为此,《华夏时报(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7-05-01)

李一尘[2](2013)在《意义网中的资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营企业家们为何参与慈善捐款、如何捐款,推动他们投资慈善的结构和文化性力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慈善捐赠不仅仅是单纯的利他行为,而且蕴含着丰富驱动因素以及意义建构模式。本文运用Ann·Swidler的文化工具箱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重点考察温州民营企业主慈善捐赠的决策过程,在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的质性研究基础上,认为该捐赠决策过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捐与不捐”的决策;另一是“如何捐”的决策。两种决策依据不同的理论逻辑:如果说“捐与不捐”的决策更多受制于与利益相联系的工具理性的话,“如何捐”却是在价值理性逻辑下建构了慈善捐赠的意义模式。本文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叁种慈善驱动力将对企业家“捐与不捐”的决策产生影响。而在每一种驱动力所创造的场域当中,由企业家自主选择行动策略并制定的“如何捐”决策,是对慈善捐赠意义模式的建构。经济驱动力通过直接资本获益与间接资本转化的方式为企业家带来外部回报,同时企业家根据其共享的功利性群体文化和社会责任感来建构捐赠意义;政治驱动力则通过正面压力和塑造合法性的手段来引导捐赠,企业家相应地选择信任模式这一文化工具来建构慈善的意义;文化驱动力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一方面塑造了温州族群这一群体文化模式,另一方面又为个体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从而影响了企业家对慈善捐赠趋同和趋异的策略选择和意义建构模式。(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4-30)

王旭[3](2011)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被理解的意义之网》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着研讨《世界学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书的机缘,商丘师范学院经济法与法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问题的笔会。参与者有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俊、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首席教授龚汝富、商丘师范学院副院长程印学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经济法研究中心教授刘亚丛博士、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建鹏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吴佩林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白平则博士。诸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见仁见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唐红梅[4](2011)在《论隐喻在《柏油娃》中编织的意义之网》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油娃》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论文指出正是通过人物和环境的隐喻功能,小说编织起复杂而丰富的意义之网,为揭示黑人传统价值观与白人主流价值观、现代与传统、奴役与反抗等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深广的想象时空。(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欧阳利[5](2010)在《浅论生态德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网客时代的德育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客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改变了德育模式。生态德育具有实践性、情感性的特点,它一改防御型、任务式德育升级为开放型、发展式德育,同时生态德育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生态德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它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近发展区。(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学术版)》期刊2010年08期)

石竹青[6](2010)在《《2046》:意义之城 记忆之网》一文中研究指出《2046》以魔幻现实的手法完成了王家卫自1990年《阿飞正传》后十余年来作品的一次总结。王家卫所钟爱的过往作品中的人物在光影的世界里,在一辆开往未来2046的魔幻列车上,出演了一场光阴里的关于爱情、关于生命的故事。解读《2046》的关键在于对导演前后作品之间的人物与意义进行对位与衔接,才能全面地感受影片所编织的情感表达背后的意义之城与记忆之网。(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0年03期)

黄娟[7](2005)在《意义之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一个村庄的“七月半”节日的民族志。田野点选在作者的家乡--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双柳镇柳湾。这是对家乡人类学理论方法的一个尝试。作者在掌握人类学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试图在超越本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化,通过调查研究,反思本土文化。同时运用解释学的方法描述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意义。研究方法上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主,结合文献研究。作者于2004年暑假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当地做调查,参与“七月半”节日的活动,如上坟、放河灯、泼水饭等,并对村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节日的感受。同时作者也参阅了相关文献,如地方志、族谱等,以求对当地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笔者在文中描述了当地人在“七月半”期间的主要活动,从农事、祭祖、祭鬼到娱乐,分析这些活动背后的过渡与转化意义。“七月半”意味着土地转入新一轮的生长周期。人们的节日生活围绕土地生产力的释放与重新开始的主题来安排。在收获的季节,人们积极与祖先进行沟通,将祖先的力量与土地的生产力、社会的再生与更新联系起来。同时人们积极与所谓的孤魂野鬼进行沟通,给他们以施舍,希望将它们的危险性转化为相对安全的因素。“七月半”也是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她们从婆家到娘家,实现了从主人到客人的转变,同时以“亲近的外人”的身份促使家庭矛盾的释放和调解,重新调整家庭关系。在此基础上,她们使小家庭的界限被打破,组成临时的大家庭,强调理想的家庭伦理秩序。在对节日活动的意义进行分析之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节日与日常的区别和联系,展示人们是怎样扩展日常的某些方面,创造出一种新的时空制度,以区别于日常,强化节日的感受。人们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对节日意义的不断阐释。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不断赋予“七月半”新的意义,并将它整合进原来的形式中。作者以藤与竹竿组成的豆架来象征人们对内外的区分。人们生活中的祖先与鬼的关系、男女分工模式及村内村外关系的处理都可以整合进“内与外”的关系模式中,在这种基本的象征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意义之网的构建。“七月半”因此呈现不同的形态,但基本的意义是固定的。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首先作者认为在一个家族或宗族认同己经消失的地方,人们以小家庭与临时的大家庭的认同来沟通内与外的关系。其次女性在“七月半”节日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她们的活动阐述了节日的再生与更新的主题。男性与女性的活动可以从家庭的层面来理解。最后,节日的意义是被人们不断建构的,因此节日的意义是多层次的。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境创造相应的认同,应对内外的变化。他们以变化来实现不变,即传统的再生产。 关键词:七月半,过渡,转化,意义之网,情境(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5-05-01)

意义之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营企业家们为何参与慈善捐款、如何捐款,推动他们投资慈善的结构和文化性力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慈善捐赠不仅仅是单纯的利他行为,而且蕴含着丰富驱动因素以及意义建构模式。本文运用Ann·Swidler的文化工具箱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重点考察温州民营企业主慈善捐赠的决策过程,在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的质性研究基础上,认为该捐赠决策过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捐与不捐”的决策;另一是“如何捐”的决策。两种决策依据不同的理论逻辑:如果说“捐与不捐”的决策更多受制于与利益相联系的工具理性的话,“如何捐”却是在价值理性逻辑下建构了慈善捐赠的意义模式。本文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叁种慈善驱动力将对企业家“捐与不捐”的决策产生影响。而在每一种驱动力所创造的场域当中,由企业家自主选择行动策略并制定的“如何捐”决策,是对慈善捐赠意义模式的建构。经济驱动力通过直接资本获益与间接资本转化的方式为企业家带来外部回报,同时企业家根据其共享的功利性群体文化和社会责任感来建构捐赠意义;政治驱动力则通过正面压力和塑造合法性的手段来引导捐赠,企业家相应地选择信任模式这一文化工具来建构慈善的意义;文化驱动力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一方面塑造了温州族群这一群体文化模式,另一方面又为个体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从而影响了企业家对慈善捐赠趋同和趋异的策略选择和意义建构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义之网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小曼.丁来先:人类意义之网需要故事来编织[N].华夏时报.2017

[2].李一尘.意义网中的资本[D].复旦大学.2013

[3].王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被理解的意义之网[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

[4].唐红梅.论隐喻在《柏油娃》中编织的意义之网[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

[5].欧阳利.浅论生态德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网客时代的德育模式初探[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

[6].石竹青.《2046》:意义之城记忆之网[J].电影文学.2010

[7].黄娟.意义之网[D].中央民族大学.2005

标签:;  ;  ;  ;  

意义之网论文-吴小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