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广西石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退耕还林,贫困,石漠化地区,东兰县
广西石山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温馨,王立安[1](2019)在《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东兰县长江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石漠化贫困地区内将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是有效实现乡村振兴和环境建设"双赢"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运用熵值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长江乡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资本水平和参与意愿进行定量化分析,探析影响该地区生态扶贫效果的内在因素,以期为退耕还林政策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4期)
吴泽锐,黄祖丹,王旦,王四春[2](2019)在《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实证研究——基于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调查为着手点,从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劳动状况、生存环境、社会状况5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标体系。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该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做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幸福感由高到低排序:家庭状况、生存环境、经济状况、劳动状况、社会状况。最后,通过调查以期呈现真实状况,予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市场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谢玲,邓晓军,卢月燕,严土强,李孝坤[3](2019)在《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广西轻度及以上石漠化的69个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揭示其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GIS支持,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土地转移流、土地生态风险指数(RSI)等对研究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异质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反映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频繁。(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类用地转移的数量与方向决定着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3)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各区/县土地生态风险程度略微增大,南部的贵港、南宁是生态重警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4)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8期)
黄燕玲,王春[4](2019)在《基于DEA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研究——以广西石漠化地区22个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2011年至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内22个县的旅游扶贫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并借助曼奎斯特指数对旅游扶贫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石漠化地区旅游扶贫效率总体较高;各县域历年旅游扶贫效率呈递减状态;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较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富集、经济带动效应显着的地域,纯技术效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各县域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没有明显的空间演化特征,但规模效率较好的县域在桂北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集聚,规模效率较差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桂西地区;根据各县域旅游扶贫效率值和各县域规模报酬情况,这些县域的旅游扶贫发展类型可分为"成熟型""成长型""潜力型""落后型"四个类型。(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罗炯成,马文富[5](2019)在《广西元宝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以罗城~融水一线的一条物探推测断裂带为界,南面为南华活动带,是广西重要的锡多金属矿成矿带,笔者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37处综合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及综合研究工作,圈定找矿远景区,为下步找矿提供地球化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马妍婷[6](2019)在《广西石漠化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初探——以《忻城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5)》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石漠化地区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广西忻城县实例,进行了研究。我国石漠化分布较为广泛,很多城市处于石漠化地区,做好城市规划,对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此课题,提出城市规划的策略,为其他处于石漠化地区的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有着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2期)
谢玲,严土强,高一薄[7](2018)在《基于PSR模型的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轻度及以上石漠化地区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为该区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PSR模型构建了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生态安全综合模型,对研究区2005,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计算。[结果]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主导因素为人口密度、单位GDP综合耗能、土地垦殖率、耕地粮食单产、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因素;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共同决定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从时间上看,2005—2015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经历了从临界安全等级向较安全等级的变化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主要因响应状态系统的提升,而使得综合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有所上升。从空间上看,2005年贵港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处于不安全级,2015年南宁、贵港、来宾等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处于较不安全级。[结论]广西石漠化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略有上升,但受压力和状态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限制,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仍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董译升,甘尔丹[8](2018)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研究——以广西石漠化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相对较为偏僻,所以形成了少数民族连片特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民族融合,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的经济水平。以广西石漠化地区为例,石漠化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适合通过发展旅游业的方式进行脱贫,所以该文笔者将主要对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旅游扶贫路径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度假旅游》期刊2018年12期)
李忠阳,党院,乐兴文[9](2018)在《广西大瑶山地区加里东期石英脉型金矿:上木水金矿白云母Ar-Ar年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英脉型金矿是广西大瑶山地区主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但一直没有高精度的年龄数据约束其成矿时代。论文首次对大瑶山南部广西苍梧县上木水石英脉型金矿中的热液白云母进行~(39)Ar/~(40)Ar年龄法测年,获得坪年龄为(432.6±3.2)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428.2±7.2)Ma,反等时线年龄为(425.3±6.6)Ma,表明其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大瑶山南部的古龙-夏郢环形成矿区主要以加里东期矿化为主,除了与加里东期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化外,还存在石英脉型金矿。同时,位于大瑶山中部沿区域性大黎断裂分布的六岑-桃花-古袍金矿田的石英脉型金矿时代仍然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高精度测年数据来约束。(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雨林,龙利,罗益周,刘七,彭陆军[10](2018)在《姑婆山地区风化型钾长石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以广西里松镇老屋冲钾长石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化型钾长石矿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兴矿产。通过总结广西里松镇老屋冲钾长石矿成矿地质特征,指出构造和气候对该类矿床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姑婆山地区该类矿床的找矿潜力,为该类矿产勘查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1期)
广西石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调查为着手点,从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劳动状况、生存环境、社会状况5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标体系。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该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做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幸福感由高到低排序:家庭状况、生存环境、经济状况、劳动状况、社会状况。最后,通过调查以期呈现真实状况,予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西石山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温馨,王立安.广西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东兰县长江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
[2].吴泽锐,黄祖丹,王旦,王四春.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实证研究——基于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调查[J].市场论坛.2019
[3].谢玲,邓晓军,卢月燕,严土强,李孝坤.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4].黄燕玲,王春.基于DEA的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研究——以广西石漠化地区22个县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罗炯成,马文富.广西元宝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J].中国金属通报.2019
[6].马妍婷.广西石漠化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初探——以《忻城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5)》为例[J].低碳世界.2019
[7].谢玲,严土强,高一薄.基于PSR模型的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8
[8].董译升,甘尔丹.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研究——以广西石漠化地区为例[J].度假旅游.2018
[9].李忠阳,党院,乐兴文.广西大瑶山地区加里东期石英脉型金矿:上木水金矿白云母Ar-Ar年龄约束[J].高校地质学报.2018
[10].陈雨林,龙利,罗益周,刘七,彭陆军.姑婆山地区风化型钾长石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以广西里松镇老屋冲钾长石矿为例[J].世界有色金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