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霍桑笔下的《红字》(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19)在《霍桑小说的空间叙事与人物身份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霍桑的大部分小说都以新英格兰作为故事发生地,他根据新英格兰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在书中建构了小镇-森林、老宅-城镇、城市-农场等二元对立的空间,这些空间在小说中不仅是承载故事的舞台,空间本身就可以进行动态言说。虽然空间理论多被应用于对现代和后现代作品的分析中,但当我们面对霍桑这样在作品中注重空间因素对叙事的影响的经典作家时,难免会思考其作品是否会拓宽空间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空间理论能否对经典作品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对人物如何融入社会这一问题的关注几乎贯穿了霍桑以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的创作,霍桑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物如何融入社会这一问题的思考都与特定的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在霍桑的作品中空间叙事与人物身份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关系。鉴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在解析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意象分析方法在分析人物心理上的重要效用,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借助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意象分析方法,试图对霍桑的“新英格兰三部曲”中,不同人物在不同“空间表征”中的生活状况,以及人物如何通过“空间实践”达到对自身身份的重构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证,力求揭示霍桑作品中空间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以及对人物身份呈现和建构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红字》、《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和《福谷传奇》这三部作品都以新英格兰地区为故事发生地,在故事发生时间上是相承接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这三部作品中具体空间对人物身份的影响进行分析,集中探讨了霍桑小说中空间与人物身份建构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以《红字》作为分析对象,从小说中的叙事空间出发,探讨了十七世纪新英格兰殖民小镇中居民身份的变化,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在不同“空间表征”中的不同状态,以及个人如何才能通过善行再次融入社会。其次以《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作为分析对象,从小说中叙事空间与人物的互相映衬中,探讨了在十九世纪的新英格兰,老宅做为历史标识物对书中主要人物赫普兹芭和克利福德所产生的束缚,分析了两人在火车旅程中实现的身份建构。最后以《福谷传奇》作为分析对象,在不同空间的互动中,探讨了十九世纪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时期,以卡佛台尔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农场中进行的乌托邦社会试验,以及其中的权力争夺,并分析了卡佛台尔在城乡中的身份寻求。
吕美嘉[2](2019)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它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独立战争之后,没有历史沉重包袱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生活等方面迅速发展,同时也亟需独立的文学想象来表达这个国家和人民独特的社会现实和心理特征。哥特传统正是十八世末从欧洲传入美国,在极具创作才华的美国作家的笔下,哥特传统经历了本土化过程,民主制度的确立、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家庭生活和结构的变迁为哥特传统提供了新的、更具美国特色的养料,令哥特传统成为了作家们剖析美国社会问题和心理恐惧的一把利器。论文从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民主制度、城市化进程和家庭生活三方面入手,分别阐述了布朗、爱伦·坡和霍桑三位代表作家笔下心理哥特传统的恐惧来源及其艺术特色,结合经典文本细读,展示了作家如何通过复杂文本剖析美国社会问题和人们心理危机,达到针砭时弊、扞卫正义的目的。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哥特小说以及哥特传统的发展历程。十八世纪后半叶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创作的《奥特兰托城堡》出版,作者在第二版的序言中为小说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哥特小说由此得名。此后哥特小说便在欧洲盛行起来,并于十八世纪末传入美国。哥特小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虽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哥特小说已经开始消亡,但是小说中的哥特传统流传至今。美国作家们将本土特色融入其中,着重刻画人类内心世界,心理哥特传统便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探索人性、批判社会的强有力手段在美国小说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延续下去,显现出了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第二章论述了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及其哥特传统的创作。他的哥特传统带有美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主题,为美国哥特传统的创作定下了基调。布朗关注年轻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敏锐地洞察了美国建国后由于政治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民族身份、法律公正和女性权利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恐慌。布朗在继承欧洲哥特传统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哥特传统描写人们在各种幻想下的心理活动,他的创作更具人类灵魂的深度、心理的复杂和理性的思考,奠定了美国心理哥特传统的创作模式。第三章对埃德加·爱伦·坡的哥特创作进行分析。坡在布朗的创作基础上,将哥特小说中世纪的古堡迁移到了美国城市生活中,揭示出美国十九世纪上半叶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所遭遇的精神危机。工业革命也使美国传统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美国传统的小农场生产方式被大机械化生产取代,东部的大城市也变得拥挤不堪,由此引发了生存空间拥挤、阶级矛盾激化等社会问题。面对这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固有的生存方式带来的强烈冲击,爱伦·坡通过刻画黑暗、颓废和死亡等哥特主题,书写了现代人的精神实质,向世人展示了扭曲异化的心理空间,试图以此抵制生存危机,实现对人类心灵的救赎。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位大师级作家。第四章从霍桑的“哥特心理罗曼司”入手,阐释了他以新英格兰为创作背景的哥特书写。霍桑对家族历史尤为关注,认为祖辈所犯下的罪恶行径会令后代子孙时刻背负着愧疚之情,成为他们终生的心理负担,这正是哥特传统最擅长表达的文学想象。霍桑通过细腻神秘的哥特描写,捕捉家庭成员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私和微妙的家庭关系,在家庭舞台上上演一个个带有明显美国历史阴暗和罪恶哥特故事。通过对三位代表作家的哥特传统创作的各自梳理,可以得出浪漫主义时期哥特传统的共同特征:从表现内容上看,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哥特传统在小说中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是美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生活现实在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哥特传统将外在现实和内在心理联系起来,成为作家们揭露社会弊端、释放心理恐惧、警醒麻木世人的强有力的武器。从叙事方式上看,作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物理哥特空间外化心理哥特空间的叙事方式,散发着荒凉颓败气息的物理空间正是人类内心极度恐惧的外化。三位作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建构了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心理哥特传统以及创作模式,对美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作家心理哥特传统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孙刚[3](2018)在《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文中认为在21世纪美国非裔戏剧界,苏珊·洛里·帕克斯是一个不能被忽略、非常重要的剧作家,她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非裔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黑人女剧作家,在威尔逊去世之后她已经成为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戏剧作品荣膺美国戏剧界诸多重要奖项,获得多项基金项目支持,赢得戏剧评论家的赞誉,获得学术研究者的重视。帕克斯的戏剧作品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内涵深刻、创作手法独特是其获得美国戏剧界多项大奖的根本原因。国外对帕克斯作品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简介评论、博士论文到研究专着每年都有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对其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6年开始才陆续有学术论文的出现,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且丰富起来。可是纵观己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研究成果中还是存在单个主题研究居多,综合研究较少;获奖作品研究居多,全面、系统研究较少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将帕克斯与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较少对帕克斯及其戏剧做专门的研究,总之,现有研究对帕克斯戏剧内容与艺术形式缺乏立体、全方位的观照,更是未见从陌生化角度对其作品研究的成果。本文选取帕克斯的《强者/弱者》、《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爱情花园里的信徒》、《红字戏剧》、《第三王国的渐变》、《父亲从战场归来》、《维纳斯》、《美国戏剧》和《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这9部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为指导,从戏剧场景、戏剧情节和观演关系三个方面切入,全面探讨了帕克斯是如何在戏剧创作中把握了陌生化的理论精髓、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的。本文的第一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场景的陌生化:在《强者/弱者》中,帕克斯通过全明的灯光、简单的道具将舞台与现实关联;在《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中,帕克斯通过舞台空间的重塑和历史场景的重构来呈现历史;在《爱情花园里的信徒》中,帕克斯通过信使和电视为媒介让戏剧有了层次分明的空间视域,虚实相融的戏剧场景阻碍了幻觉舞台效果的生成。第二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情节的陌生化:在《红字戏剧》中,帕克斯使用互文架构情节,让它同霍桑的小说《红字》形成文本互文关系,让它与非裔女性的现实处境形成映射关系;在《第三王国的渐变》中,帕克斯将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与现状融入到戏剧碎片化的情节架构中,同时将散落的碎片重新整合,打破情节线性发展的传统模式;在《父亲从战场归来》中,帕克斯改变了古希腊时期歌队的基本构成形式和成员组成数量,让歌队介入戏剧情节结构,对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施加影响。第三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观演关系的陌生化:在《维纳斯》中,帕克斯让演员化身为戏剧的剧中人和局外人,让演员保持与角色本身和剧场观众的距离感;在《美国戏剧》中,帕克斯将家庭故事和民族历史进行结合,试图通过该剧中的“历史的巨大洞穴”来改变观众在传统观演过程中的被动状态;在《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中,帕克斯让角色通过“重复与修改”的语言策略体现剧作家的意图、保持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思考,从而制造出陌生化效果。帕克斯的戏剧作品主题宽泛多样,既包括非裔族群的历史境遇,也涵盖非裔个体的现实状况,她的戏剧就是要向观众传达非裔族群被篡改和遗忘了的历史,要向观众呈现非裔个体卑微和窘迫的现状。在传递剧作家主旨意图的过程中,帕克斯试图通过使用多重戏剧创作手法对戏剧进行陌生化处理,让戏剧在发挥娱乐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让观众能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的桎格中解脱出来,像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那样主动联系历史过往和社会现实,进行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思考。
苏加宁[4](2017)在《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美国哥特小说研究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虽然美国哥特文学的诞生晚于英国数十年,但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以华盛顿·欧文,埃德加·爱伦·坡,纳萨内尔·霍桑和赫尔曼·梅尔维尔等为代表的经典美国作家创作出大量哥特式(或具有一定哥特文学元素)的叙事作品,构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他们不仅被视为讲述神秘、恐怖及荒诞故事的怪才,同时也是美国文学、文化传统的源流之一,亦被认为是塑造了“美国性”(Americanness)的重要基础。对于哥特小说这一文类来说,城堡、密室、荒原、森林等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是叙事与构成意义的核心所在。根据列斐伏尔的观点,空间并非是抽象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社会生产的产物或复杂的社会建构,最终又会对社会实践及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因此,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便不仅仅起到背景交代及铺陈叙述的作用,而是能够从中发掘出文学活动与社会生产机制间的复杂联系。就美国历史而言,特别是其19世纪上半叶至内战前,这一段被史学家称为“大转变”的特殊社会时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文化模式、信仰体系、国家形态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矛盾与问题,而这些亦深刻影响了美国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与叙事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区分了“哥特小说”与“哥特式小说”的概念,前者指文学史严格意义上的英国哥特小说,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已经消亡;后者则泛指受到欧洲哥特小说传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哥特元素或哥特主题的小说,并能够结合其他类型小说的特点,达到更为丰富的表现范围与更强烈的叙事效果。荒原与古堡这一对哥特小说最典型的空间叙事为欧文、霍桑和坡等作家所沿袭,但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和发挥。对于美国哥特式小说而言,“荒野”的地位相比于英国哥特小说大大提升,扮演了更加复杂的叙事功能;既是对殖民地时期拓荒探险经验的真实再现,也将荒野作为与城市及城市所代表的文明、法律与虚伪的对立面予以书写。对于欧文来说,荒野和古堡是美国建国历史的遗忘机制的空间表征;对爱伦·坡与霍桑而言,荒野和古堡则被视作心理空间的外化,投射出这一时期人们普遍的焦虑心态。城市和乡村虽然在传统哥特小说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在美国作家笔下,近代资本主义所规划和组织起来的城市以其远超中世纪城市的复杂性与对传统伦理及社会规范的冲击性,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古堡在哥特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成为这一时期最具表现力的空间叙事,甚至催生了侦探小说这一新的文类;另一方面,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在日益加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差距下日渐沦为城市的附庸,这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障碍与主体危机。爱伦·坡的侦探小说、霍桑的《我的亲戚,莫利纳少校》等作品,均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美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着反工业化、崇尚田园牧歌的浪漫化怀旧倾向,试图建设所谓“中间景观社会”,而这种怀旧的传统与美国19世纪的激进主义思潮和宗教狂热裹挟在一起,从而诞生了《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和《福谷传奇》等杰作,既完成了对工业化与商业社会的批判,亦构成了美国社会重要的乌托邦想象。霍桑试图通过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抵御资本主义对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冲击,进而改造人性。但是,它既想通过隔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抵御现代生活对人性的侵蚀,又试图以封闭和低效的中世纪生产模式来维持现代人的需要,其结果必然失败。海洋在传统上并非典型的哥特式空间叙事,但在爱伦·坡的《亚瑟·高登·皮姆》和梅尔维尔的《白鲸记》中,海洋的辽阔、神秘与危险,航船的复杂、机械化与国家隐喻,都带有哥特式的雄浑与神秘之美,并且与作家本人的死亡冲动、种族意识与帝国想象之间产生了互动关系。相比于荒野,海洋的非理性与极致性导致它成为无文明甚至无语言的绝对空间,而主人公向着海洋深处的逃遁,则意味着对文明彻底弃绝的态度——由此,海洋作为哥特空间展现出美国19世纪发展的黑暗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寓言。
潘庆舲[5](2017)在《我与The Scarlet Letter的未了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初,天舒儿诚邀我一起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承东道主盛情款待,假座酒楼设宴为天舒饯行,不消说,我叨陪末座。中外教授荟萃一堂,正在觥筹交错之间,我身边手机突兀响了,原来夫人从泸寓打来长途电话,说:中南博集天卷编辑部薛婷电告,要出版由王蒙与国家教育部推荐成长必读、权威定本的中外文学经典丛书,拙译《瓦尔登湖》《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悲剧》五大部约三百万字一揽子被列入出书规划。接听后,说
陈雅思[6](2016)在《霍桑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13年《小说月报》刊发了孙毓修先生的介绍性文章——《欧美小说丛谈:霍桑》,这是我国霍桑接受的开始。中国的霍桑接受受社会历史环境、文学思潮等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特点,根据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后三十年间和新时期三个不同的阶段。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借小说之力来进行思想启蒙,霍桑受到知识分子的注意,译文出现,很多代表作在这一时期首译,关于霍桑的研究性文章开始出现但相对较少。霍桑在这一时期开始被接受的原因是浪漫主义被推崇,而霍桑是代表作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科学的反思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注意;知识分子学习霍桑的写作手法;霍桑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被知识分子关注。这一时期的霍桑接受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为后期的接受打下了基础,霍桑的写作手法被学习和应用,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对女性题材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建国后三十年间,我国的文学发展受阻,霍桑接受发展缓慢,关于霍桑的译本和研究均很少,有些研究甚至出现了偏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政治高压和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当时的文学史教材基本上不提霍桑,而那些出现偏差的霍桑研究还对新时期的研究造成了影响。新时期霍桑接受多元发展,有很多霍桑译文出版,也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性文章,这些文章从浪漫主义、象征手法、霍桑的宗教观等不同的角度,对霍桑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这一时期霍桑接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是因为译本丰富方便了阅读和研究,霍桑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被中国学者认可,文艺理论和教育得到发展。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阅读霍桑的作品,很多作家推崇和学习霍桑,霍桑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宋秀萍[7](2015)在《透过霍桑笔下的女性人物看霍桑的女性观》文中研究说明霍桑一生中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作品,也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心理的描述和命运的诠释,反映了自我对于女性的观念和对女权主义的看法。文章在分析了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赫普姿芭、帕多瓦·贝阿特丽丝、乔琪安娜四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霍桑的女性观。
诸葛晓初[8](2014)在《《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与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字》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作品因其深邃的主题和独特的写作方式而着称。小说中作者运用丰富的寓意象征与隐喻性语言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海丝特·白兰、阿瑟·丁梅斯代尔和罗杰·齐灵渥斯等三位主要人物形象,并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经历“犯罪——惩罚——救赎”的人生历程,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可见,对《红字》中隐喻内容的研究是对小说进行语言层面并超语言层面的深层次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翻译研究带来了新方向、新启示。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作品中概念隐喻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有待深入与扩展。鉴于此,本文以《红字》原文中的概念隐喻和韩侍桁、姚乃强、苏福忠等三个译本中对应的译文为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用概念隐喻相关理论并结合认知语境,对小说“罪”、“罚”、“赎”三大主题概念隐喻和隐喻意象进行逐一认知解读和翻译分析,探讨三位译者对这些概念隐喻的翻译处理情况。研究发现,1)三位译者的首选隐喻翻译策略是喻体直译/意象移植策略;2)三位译者对部分含有宗教文化信息的概念隐喻或隐喻意象的认知解读不够到位,译文未能充分传递原文的隐喻内涵。于是,本文以简单图示呈现了《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翻译模式,其中包括概念隐喻翻译的两大翻译原则(映射原则和适境原则)和三大翻译策略(喻体直译/意象移植策略,喻体直译+内涵“解”译/意象移植+寓意补偿策略,喻体意译/意象虚化)。这些翻译原则和策略不仅对《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翻译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其他英文小说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研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对《红字》的再次翻译实践以及其他小说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王丽丽[9](2012)在《《红字》象征意义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着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着重从红字"A"、人物及场景描述三个方面来解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深刻剖析了作者的清教观,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压抑与迫害。
杨金才,王育平[10](2011)在《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文中认为霍桑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批评始于20世纪早期,迄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本文拟梳理霍桑研究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史,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霍桑研究的特征、方法、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历史环境之间互动关系,评述我国学者在霍桑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领域存在的研究空间。
二、霍桑笔下的《红字》(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桑笔下的《红字》(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霍桑小说的空间叙事与人物身份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霍桑小说的研究空间 |
(三)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一、《红字》:小镇中的个人救赎 |
(一)宗教“空间表征”中的居民身份变化 |
(二)不同空间中的身份呈现 |
(三)个人救赎与自我身份重构 |
二、《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失落于商品经济“空间表征”中的老宅 |
(一)老宅作为历史标识物 |
(二)“商店”:特权身份在商品经济“空间表征”中的妥协 |
(三)空间旅程与身份重构 |
三、《福谷传奇》:城市与农场中的身份寻求 |
(一)乌托邦“空间表征”之解构 |
(二)乌托邦“空间表征”中的权力争夺 |
(三)福谷中的身份建构与寻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的哥特传统研究综述 |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视角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哥特传统的发展 |
第一节 哥特传统在欧洲文学领域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心理哥特传统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哥特传统与民主制度 |
第一节 布朗哥特传统的萌芽 |
一、布朗短暂充实的一生 |
二、布朗对欧洲哥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民主制度下的哥特传统 |
一、建国初期民族身份的哥特想象 |
二、法制缺陷引发的心理焦虑 |
三、共和国女性权利的诉求 |
第三节 “离题”叙事下哥特传统的凸显 |
一、“离题”叙事 |
二、哥特叙事空间的建构 |
第三章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传统与城市化 |
第一节 心理哥特大师的诞生 |
一、命运多舛的爱伦·坡 |
二、爱伦·坡与心理哥特传统 |
第二节 爱伦·坡的城市化哥特书写 |
一、市场影响下的种族哥特创作 |
二、工业迅猛发展下的道德恐慌 |
三、城市生活中的生存困境 |
第三节 现代性叙事技巧与哥特心理空间 |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与异化的心理空间 |
二、封闭空间探索与心理空间外化 |
三、坡叙述风格的深层动因 |
第四章 纳撒尼尔·霍桑:哥特传统与家庭生活 |
第一节 霍桑心理哥特传统的创作动机 |
一、霍桑漂泊的一生与“心理罗曼司”的创作 |
二、“心理罗曼司”的哥特传统: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历史阴霾笼罩下的哥特传统 |
一、哥特式的家族罪恶 |
二、错置与缺失的哥特式家庭关系 |
三、哥特式乱伦对家庭的反叛和解体 |
第三节 哥特空间叙事下的历史意识与家族罪恶 |
一、并置的哥特空间与“原罪”思想 |
二、霍桑哥特空间叙事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二节 论文的理论框架 |
(一) 陌生化理论的渊源 |
(二) 陌生化理论的内容 |
(三) 陌生化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帕克斯戏剧场景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展现现实的舞台场景 |
(一) 舞台上看得见的“家” |
(二) 舞台上看不见的“家” |
第二节 呈现历史的舞台场景 |
(一) 被重塑的舞台空间 |
(二) 被重构的历史场景 |
第三节 虚实相交的舞台场景 |
(一) 极简约的舞台实景 |
(二) 不简单的舞台虚景 |
第二章 帕克斯戏剧情节的陌生化 |
第一节 运用互文性的情节架构 |
(一) 情节对文学文本的互文 |
(二) 情节对社会历史的映射 |
第二节 采用碎片化的情节架构 |
(一) 整体情节架构的碎片化 |
(二) 碎片化情节的架构整合 |
第三节 启用歌队的情节架构 |
(一) 歌队介入整体的情节中 |
(二) 歌队融入局部的情节中 |
第三章 帕克斯戏剧观演的陌生化 |
第一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演员 |
(一) 作为戏剧局外人的演员 |
(二) 作为戏剧剧中人的演员 |
第二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观众 |
(一) 作为戏剧审视者的观众 |
(二) 作为戏剧思考者的观众 |
第三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角色 |
(一) 体现剧作家意图的角色 |
(二) 唤起观众们思考的角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
二、空间叙事学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荒野与古堡 |
第一节 分层叙事与民族意识 |
一、叙事结构的嵌套 |
二、鬼屋与遗产 |
第二节 时间缺席与建国神话 |
第三节 城堡与密林:心理空间的外化 |
一、密闭空间:被围困的现代人 |
二、美女之死与男性气质问题 |
三、欲与罚:传统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
第二章 美国哥特式小说中的城乡空间 |
第一节 魔鬼与宝藏 |
第二节 侦探小说与都市哥特 |
一、侦探小说与城市经验 |
二、媒介与三重空间 |
三、陌生人与“异托邦” |
第三节 空间与主体 |
一、寓言,还是写实? |
二、主体的崩溃与新主体的生成 |
第三章 花园与机器:哥特式与田园理想 |
第一节 中间景观社会 |
第二节 老宅新人:历史的重负与重生 |
一、老宅:历史的空间表征 |
二、人物与空间的对称并置 |
第三节 《福谷传奇》与美式乌托邦 |
一、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
二、《福谷传奇》中的城乡视域 |
第四章 黑暗之心:航海哥特式小说 |
第一节 哥特式的海洋 |
第二节 戛然而止的旅程与逃离的渴望 |
第三节 《白鲸记》:国家隐喻与新美国的期望 |
一、诗与史:《白鲸记》的哥特式风格 |
二、国家象征与帝国视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6)霍桑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民国时期霍桑接受开始出现 |
1.1 译文出现、研究较少 |
1.2 霍桑逐渐被接受的原因 |
1.3 霍桑接受的影响 |
第2章 建国后三十年间霍桑接受进展缓慢 |
2.1 译文匮乏、研究极少并出现偏差 |
2.2 霍桑接受进展缓慢的原因 |
2.3 霍桑接受的影响 |
第3章 新时期以来霍桑接受多元发展 |
3.1 译文丰富、研究角度多样 |
3.2 霍桑接受多元发展的原因 |
3.3 霍桑接受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透过霍桑笔下的女性人物看霍桑的女性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霍桑笔下的典型女性形象 |
1.《红字》—海斯特·白兰 |
2.《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赫普姿芭 |
3.《拉帕西尼医生的女儿》—帕多瓦·贝阿特丽丝 |
4.《胎记》—乔琪安娜 |
二、霍桑的女性观 |
(8)《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与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红字》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研究状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认知解读 |
第一节 《红字》的主题与概念隐喻 |
第二节 《红字》中概念隐喻的认知 |
第三节 《红字》的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 |
第四章 《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与翻译 |
第一节 《红字》罪主题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和翻译 |
第二节 《红字》罚主题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和翻译 |
第三节 《红字》赎主题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和翻译 |
第五章 《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
第一节 三位译者翻译策略运用情况 |
第二节 《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翻译原则 |
第三节 《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红字》象征意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字———“A” |
二人物的象征手法 |
三场景的象征手法 |
(10)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949-1978建国后三十年间的霍桑研究 |
1978年后的霍桑研究 |
四、霍桑笔下的《红字》(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霍桑小说的空间叙事与人物身份构建[D]. 刘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D]. 吕美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D]. 孙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4]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D]. 苏加宁. 吉林大学, 2017(09)
- [5]我与The Scarlet Letter的未了情[J]. 潘庆舲. 上海文学, 2017(06)
- [6]霍桑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陈雅思. 河北大学, 2016(03)
- [7]透过霍桑笔下的女性人物看霍桑的女性观[J]. 宋秀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8)
- [8]《红字》中主题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与翻译研究[D]. 诸葛晓初.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9]《红字》象征意义解读[J]. 王丽丽. 作家, 2012(02)
- [10]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J]. 杨金才,王育平. 学海,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