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急单白血病和急性粒-单白血病患者共49例,诊断为急粒白血病患者58例,诊断为急淋白血病患者53例,分别将其列为观察组A组,B组和C组,然后抽取同期在我院的健康体检人员50人,列为对照组,按照临床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要求,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于普通促凝管中,经离心制得血清,利用光电比浊法测出各自的溶菌酶水平。结果A和B两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同时A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水平。结论血清溶菌酶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溶菌酶水平;白血病分类;临床价值
在当今社会,急性白血病患者正在不断增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能在早期确诊白血病类型显得更为关键,下面就研究血清溶菌酶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重要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1.2方法
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单白血病患者共49例,男性27人,女性22人,年龄在32-76岁,平均年龄59岁,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8例,男性32人,女性26人,年龄在35-78岁,平均年龄60岁,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3例,男性27人,女性26人,年龄在36-75岁,平均年龄58岁,以上患者除患有白血病之外均无其它疾病,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差异,然后分别将其列为观察组A组、B组和C组,然后再抽取同期在我院的健康体检人员50人,并将其列为对照组,按照临床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要求,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于普通促凝管中,待凝固后经4000r/min离心5min制得备用血清,把对溶菌酶敏感的微球菌悬液作为底物,利用光电比浊法通过721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出各自的血清溶菌酶水平。
1.3数据处理
利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水平。
2结果
A组(均值200mg/L,标准差50mg/L)和B组(均值105mg/L,标准差26mg/L)两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均值12mg/L,标准差3mg/L),C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均值3mg/L,标准差2mg/L)普遍低于对照组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同时A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水平(P均小于0.05)。
3结论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能导致很多并发症.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疾病,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有时候发病突然极其容易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患者丧命,由此看来尽早发现和确诊白血病是非常重要的,白血病血清溶菌酶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分类诊断中就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血液科医生借鉴和参考。人体血清中的溶菌酶,主要来自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其中以单核细胞含量最多。在中性粒细胞中,从中幼粒到成熟粒细胞可随细胞的成熟程度而增高。嗜酸性粒细胞除中幼阶段外,均无此酶活性。淋巴细胞中则含量极低,白血病患者血清内的溶菌酶水平有显著差别【1】,故测定溶菌酶活性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也充分表明急、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溶菌酶水平显著增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溶菌酶水平中度升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溶菌酶水平常减低,少数患者在正常水平。同时也有相关文献表明:经化疗奏效病情缓解后,溶菌酶水平可得到恢复,复发时再次增高或减低。因此血清溶菌酶水平测定对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变化,疗效观察,判断预后及复发是一项非常好的客观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2】。
总而言之,血清溶菌酶水平和白血病类型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测定血清溶菌酶活性水平对鉴别诊断各型急性白血病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严重程度,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和提示复发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55例白血病的血清溶菌酶水平及其与白细胞数的关系刘琏,汪美初,张宝霆,荣桂芳-《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
[2]急性白血病患者溶菌酶变化与病情转归预后的关系沈建箴,郭瑞官-《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