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书画 汇展京城(论文文献综述)
陆学松[1](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熊有强[2](2013)在《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的转型必然带来现代文明的转型,而实现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发展问题,尤其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苏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在近几年屡创新高,先后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传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基础,苏州大力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苏绣是苏州传统手工艺中的佼佼者,历经千年不衰,在苏州手工艺产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市刺绣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平台弱、载体少、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刺绣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苏州市刺绣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苏州市刺绣产业进一步发展对策,并以此为其他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在企业访谈、实地调研获取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归纳了各自特征,找出了苏州市产业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然后对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刺绣产业链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的五大战略:双轮驱动战略、专注重心战略、平台支撑战略、借船出海战略以及空间整合战略。分析了苏州市未来刺绣产业的发展重点,从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价值链和优化产业链环节方面入手,并提出了刺绣产业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根据目前刺绣产业的发展不足,通过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相应支撑体系,构建了苏州市刺绣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两个方面的支撑体系,以此解决目前刺绣产业的发展瓶颈。最后深入分析了苏州市刺绣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苏州市刺绣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以及优化方案,形成“一轴两片区三中心四点”的产业空间结构。通过对苏州市传统手工艺产业中刺绣产业的研究,力图为苏州市刺绣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并且对苏州市其他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起到参考或指导作用。
肖勇[3](2011)在《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邵阳市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文中指出保护历史城市,尤其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保护历史街区,保存城市的肌理,这已经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建筑、规划专业的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但在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历史街区保护观念和方法以及保护更新模式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观念和方法,并以笔者亲自主持设计的邵阳市历史街区保护为例,探讨在当今迅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使历史街区既不成为经济建设城市更新的“绊脚石”,又能对其进行一种可持续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需求,进行有机更新的问题。在研究历史街区整体保护观念和方法以及保护更新模式问题之前,本文首先阐述了历史街区的概念和特征,让人们对历史街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让人们大概了解历史街区的保护,为下面对历史街区保护观念和方法的论述做铺垫。在上述基础上,笔者进而论述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和方法,并且分为六个小项分别详细研究具体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包括保护街道格局、保护街区建筑、控制街区内建筑高度与尺度、改造基础设施、调整居民人口及居住方式,以及调整街区功能和性质;然后对与历史街区保护有关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运用到文化生态学、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理论、能量理论以及有机更新理论五个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理论,为下一步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论述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模式进行探索后,提出了原真型保护、风貌型保护、再现型保护、创新型保护四种不同的保护模式,针对不同特点和类型的历史街区采用不同的保护更新模式。最后以笔者亲自主持设计的邵阳市历史街区保护为例,论述了邵阳市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所采取的保护观念和方法以及保护更新模式,以实例来论证前面所论述的理论研究,理论结合实际以充分说明笔者所提出的观点。
王颖[4](2011)在《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它的发展成为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奖励旅游等,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当前,会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会展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着,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提升。伴随着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尽管武汉是历史上着名的“会展名城”,但当前与国内许多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武汉市会展业发展水平是比较滞后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武汉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显着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关于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武汉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府经济学的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势机遇、制约瓶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提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本文对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展经济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带来信息传播效应,有效拉动内需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美誉度。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立足于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本文介绍了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共分三个阶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情况。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并指出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未能依托优势产业、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研究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武汉应当充分发挥人文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并紧密结合优势产业驱动会展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措施有:第一,要培植知名品牌。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与经营;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会展名城。第二,要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互动机制。充分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武汉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第三,要加强区域合作。无论是企业间,还是区域间都要大力加强合作,从而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第四,要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充分发挥武汉教育资源优势,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当前,武汉正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各种现代化的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建成。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展览馆规模大并不等于会展业发展水平先进。因此,伴随会展场馆大规模建设的兴起,必须结合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借鉴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共同推动武汉会展业实现大跨度发展。
林煜峰[5](2009)在《中国绘画理论对日本南画的影响 ——以江户时代中后期南画家的着作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南画是日本江户时代出现的一个独特绘画形式。南画的传播不同于其它绘画形式,主要是依靠对中国绘画理论的理解和研究;画家再参照从中国请来的绘画、画谱,以及日本画家所画的汉画,从而得出与文人画和南宗画相近似的绘画样式。由于文人画和南宗画是文人、士大夫兼收并蓄、掇英集先贤之大成的产物,从晚明开始就出现了大综合主义的倾向,加之各人对绘画理论的理解及研究的深度不同、角度各异,所以,文人画和南宗画在绘画的形式上多彩多姿,风格上亦是个性纷呈。因此,要通过图式的研究和比对来论证南画是受到文人画和南宗的影响而形成的有一定的难度。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几位南画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着作的分析,来解读南画家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研究与理解。本论文着重分析了中山高阳《画谭鸡肋》,桑山玉洲《玉洲画趣》、《绘事鄙言》,中林竹洞《画道金刚杵》、《竹洞画论》,田能村竹田《山中人饶舌》,金井乌洲《无声诗话》,浦上春琴《论画诗》、《续论画诗》等论着,从分析这些论着中的观点及用典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江户时代中后期南画家对中国绘画理论的研究状况。从一个侧面来证实:中国文人画和南宗画对南画,不仅在图式风格、笔墨技法层面上而且还在精神层面上对南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南画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士大夫、文人的审美倾向和趣味。
司马周[6](2003)在《茶陵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成化、弘治年间的茶陵派为研究对象。台阁体文学发展到正统初年以后,开始渐趋式微。当时文坛不少作家对台阁体文风进行了批驳和纠正,而以李东阳为宗主的茶陵派就是在此文学思潮中脱颖而出的,茶陵派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逐步占领文坛的显着地位,引导文学时尚,盛行一时,凸现出他所在时代的精神内涵与文学魅力。茶陵派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衔接“台阁体”与“前七子”的过渡流派,它担纲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对台阁体纠编起衰的同时,又为“前七子”复古理论的张扬奠定了基础,它扮演了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对茶陵派进行研究,能够有助于加深对其认识,明确其应有的地位,从而揭示这一流派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茶陵派的形成。主要是从台阁体文学的刺激和诱发、当时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的回归、李东阳个人的领袖示范作用来探讨其流派形成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廓清了茶陵派名称的源流演绎过程;二、茶陵派成员考。主要通过茶陵派成员的界定宋研究其组成成员,并对组成成员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三、茶陵派与家族世系的关系。以李东阳和谢迁两家族为例,探讨家族文学对茶陵派创作的影响和互动关系。四、交叉研究。重点关注茶陵派与当时政治、理学的关系:一是分析在刘瑾为首的阉党擅权时期,茶陵派在文学作品中对时局的反映以及各自的心态;二是论述茶陵派成员在抗击理学过程中,与理学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五、茶陵派文学创作的总体研究:一是研究主题取向;一是研究艺术风格。作为一个流派,他们的创作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群体性特征。六、茶陵派创作分论。探讨主要作家作品,展现派中作家独特的个性和才情。李东阳作为茶陵派的宗主,领袖群伦,其文学作品特立专章分析。他的《拟古乐府》、诗歌和散文创作无不表现出作为领袖人物的大家风范,尤其是他的杂文对现在的社会文明仍具有指导意义。七、茶陵派诗话理论研究。宗主李东阳的《麓堂诗话》不仅是个人的理论的集大成,也是该派理论的纲领性着作。对诗话的研究,有利于探讨茶陵派的理论基石,特别是茶陵派“格调”说的形成对整个明代诗话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何孟春的《余冬诗话》、杨慎的《升庵诗话》对李东阳诗话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体现出流派成员的互异性。八、流派创作与理论的传承。通过对茶陵派和台阁体、前七子等关系的研究,论述茶陵派文学创作与理论在文学史上的因袭和革新,对前辈的认定与叛逆使茶陵派不同于台阁体,对后代的开启与刺激使茶陵派有功于复古派。对茶陵派文学创作和理论在文学史上嬗变历程的研究,可以重新确立其在文学发展长河中的地位。
耿建国[7](2002)在《常州书画 汇展京城》文中认为 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文化局、常州书画院承办的《常州书画院作品展览》于2001年12月18日至23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有上百件中国画、书法作品参加展览。江苏常州有2500多年的历史,优越的地缘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这一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养育了一代代文化名人。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苏东坡,曾十一次莅临常州,选择定居常州并终老与此。苏轼钟情于常州,常州民风之淳,朋友之厚,文风之盛。清初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创立"常州画派",他的没骨花卉意趣高妙,清新冷艳,一破当时泥古
二、常州书画 汇展京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书画 汇展京城(论文提纲范文)
(1)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刺绣产业研究综述 |
2.1 刺绣产业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产业集群理论 |
2.1.2 产业链理论 |
2.1.3 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
2.2 国内对刺绣产业研究进展 |
2.2.1 刺绣历史变迁 |
2.2.2 刺绣传统技艺 |
2.2.3 传统工艺美术 |
2.2.4 刺绣行为主体 |
2.2.5 刺绣产业集群 |
2.2.6 刺绣产业规划 |
2.2.7 刺绣产业其他方面 |
2.3 国外对刺绣产业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苏州市刺绣产业演变历史与现状、趋势分析 |
3.1 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阶段 |
3.1.1 明清以前 |
(一) 苏绣在各朝各代稳步前进,在清朝进入全盛时期 |
(二) 刺绣生产以织造局和绣庄为主,产品以日用品居多 |
(三) 刺绣生产集中分布在古城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 |
3.1.2 清末到1949年 |
(一) 苏绣产业先盛后衰,绣庄和绣女数量剧减 |
(二) 产品仍以日用品为主,产品从内销逐步走向内外并重 |
(三) 布局仍以古城区为主,生产范围由周边地区向古城区缩进 |
3.1.3 1950年到1978年 |
(一) 国家实行生产合作化,传统手工艺重新恢复生机 |
(二) 刺绣产品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刺绣行业分工出现 |
(三) 刺绣企业由分到合,空间分布相对较为分散 |
3.1.4 1979年到1999年 |
(一) 行业分工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刺绣由副业向支柱业转变 |
(二) 手工绣产品从日用品走向欣赏品,企业内部分工细化 |
(三) 古城区企业分布逐渐稳定,空间分布上有向周边地区转移趋势 |
3.1.5 2000年到2012年 |
(一) 政府重视程度提高,苏绣产业快速发展 |
(二) 产业规模逐步增长,高附加值刺绣产品成为了市场主流 |
(三) 产业集聚显现,生产—销售开始分离 |
3.2 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1 发展现状 |
(一) 产业整体规模逐年增长 |
(二) 产业支撑平台逐步完善 |
(三) 产业空间既集中又分散 |
(四) 产业发展政策日益完善 |
(五) 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六) 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完善 |
(七) 中小企业数量发展较快 |
3.2.2 问题分析 |
(一) 企业数量质量不齐,缺乏资本的再投入 |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产业长期发展 |
(三) 产业链环节失衡,空间结构有待优化 |
(四) 政府抓大放小,协会发挥作用不大 |
(五) 产品缺乏创新,低端产品充斥市场 |
(六) 市场开拓较慢,平台等级难以满足需求 |
3.2.3 发展趋势 |
(一) 产业链部分环节空间分离,设计研发和销售环节重要性日益突出 |
(二) 产业空间分布朝“两核多点”发展,并呈现出带状发展趋势 |
(三) 刺绣产品越来越倾向于高端产品行列 |
第四章 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
4.1 发展机遇 |
4.1.1 各大城市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对传统手工艺产业的重视 |
4.1.2 苏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要求 |
4.1.3 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多 |
4.2 发展条件 |
4.2.1 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
4.2.2 庞大的刺绣产业群体,产业支撑能力较强 |
4.2.3 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市场广阔 |
4.2.4 政府、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4.3 发展战略 |
4.3.1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
(一) 指导思想 |
(二) 产业发展原则 |
4.3.2 产业发展定位 |
4.3.3 产业发展目标 |
4.3.4 产业发展战略 |
(一) 产业发展路径 |
(二) 产业发展思路 |
(三) 产业发展战略 |
4.4 发展重点 |
4.4.1 优化企业结构 |
4.4.2 升级产业价值链 |
4.4.3 优化产业链环节 |
4.4.4 重点领域选择 |
(一) 选择依据 |
(二) 重点领域 |
第五章 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研究 |
5.1 产业发展与支撑体系关系 |
5.1.1 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相关支撑体系的形成 |
5.1.2 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
5.2 平台建设 |
5.2.1 平台演进分析 |
5.2.2 公共服务平台规划 |
(一) 刺绣企业发展联盟 |
(二) 产品营销平台 |
(三) 人才培育平台 |
(四) 企业融资平台 |
5.2.3 科学技术创新平台规划 |
(一) 技术创新平台 |
(二) 刺绣创意产业基地 |
5.3 软环境建设 |
5.3.1 构建特色化的刺绣产业发展机制 |
5.3.2 逐步建立多渠道刺绣产业投融资体系 |
5.3.3 加大刺绣产业人才培育和扶持 |
5.3.4 逐步完善刺绣产业中介服务体系 |
第六章 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研究 |
6.1 空间分布现状 |
6.2 空间格局问题分析 |
6.2.1 产业发展空间分布失衡,各区产业定位差异较大 |
6.2.2 产业平台服务相对集中,整体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
6.2.3 企业呈现出“多乱恶”局面,现有空间优势难以发挥 |
6.3 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6.4 空间布局优化 |
6.4.1 优化原则 |
6.4.2 优化策略 |
(一) 集中布局策略 |
(二) 联动发展策略 |
6.4.3 优化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邵阳市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扩张与历史街区保护 |
1.1.2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 |
1.1.3 经济转型与效益压力 |
1.2 研究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历史街区保护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历史街区概述 |
2.1.1 历史街区概念 |
2.1.2 历史街区特征 |
2.2 历史街区保护概述 |
2.2.1 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 |
2.2.2 历史街区的持续整治 |
2.2.3 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理念与价值观念 |
2.3 历史街区保护内容及方法 |
2.3.1 历史街区保护内容 |
2.3.2 历史街区保护方法 |
2.3.3 历史街区保护的分项方法 |
2.4 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
2.4.1 文化生态学的意义 |
2.4.2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4 能量理论 |
2.4.5 有机更新理论 |
第三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索 |
3.1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困境 |
3.2 历史街区多元化保护模式探索 |
3.2.1 原真型保护 |
3.2.2 风貌型保护 |
3.2.3 再现型保护 |
3.2.4 创新型保护 |
第四章 邵阳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概况及设计原则 |
4.1 邵阳市历史街区现状概况 |
4.1.1 街区历史文化资源情况 |
4.1.2 街区建设情况 |
4.2 邵阳市历史街区现状分析 |
4.2.1 街区现状特征 |
4.2.2 现状存在问题 |
4.2.3 主要矛盾分析 |
4.3 规划定位与目标、原则 |
4.3.1 规划定位 |
4.3.2 规划目标 |
4.3.3 规划原则 |
4.4 保护模式及原则 |
4.4.1 保护模式 |
4.4.2 保护原则 |
第五章 邵阳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 |
5.1 保护体系 |
5.1.1 文保单位、文化古迹点保护 |
5.1.2 文化遗迹保护 |
5.1.3 历史街巷保护 |
5.1.4 历史风貌片区保护 |
5.1.5 历史遗迹标志体系 |
5.1.6 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 |
5.2 更新策略 |
5.3 更新体系 |
5.3.1 用地结构的调整 |
5.3.2 交通网络的整合 |
5.3.3 景观环境的改善 |
5.3.4 人口密度的疏解 |
5.3.5 商业服务功能的提升 |
5.3.6 历史文化旅游组织 |
5.3.7 建筑容量与高度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会展的形成与发展条件 |
一、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
二、会展产业形成的条件与特征 |
三、会展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
第二节 会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三、会展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
第三节 会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
一、会展经济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 |
二、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章 武汉会展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
二、计划经济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
三、市场经济改革阶段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一、会展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
二、展会专业化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
第三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一节 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一、竞争力理论回顾 |
二、会展目的地竞争力要素 |
第二节 武汉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
一、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条件 |
二、相关支持条件 |
三、会展市场需求条件和发展规模 |
四、政府支持政策和推广力度 |
五、发展机遇 |
第四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一、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
二、面临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 |
三、会展管理机制不健全 |
四、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
第二节 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原因 |
一、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 |
二、会展业关联性强的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
三、会展业发展未能紧密依托优势产业 |
四、缺乏有效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
五、城市文化形象的美誉度不高 |
第五章 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 |
二、国际会展业发展模式 |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
二、我国会展业成功发展模式 |
三、我国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六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培植知名会展品牌 |
一、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 |
二、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和经营 |
三、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 |
四、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 |
五、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
六、打造中国会展名城 |
第二节 构建三方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
二、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 |
三、强化会展企业的规模与实力 |
四、实现政府、协会和企业的互动 |
第三节 加强会展在区域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
一、加强企业间合作 |
二、加强中部地区重要会展城市间合作 |
三、加强跨区域合作 |
四、加强专业会展人才的培训合作 |
第四节 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 |
一、武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
二、发展武汉会展教育的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中国绘画理论对日本南画的影响 ——以江户时代中后期南画家的着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输文要旨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中国绘画理论与南画关系的缘起 |
二 关于文人画、南宗画、南画称谓的复杂性 |
三 探讨南画家对中国绘画理论研究的方法、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中山高阳《画谭鸡肋》 |
一 《画谭鸡肋》概述 |
二 《画谭鸡肋》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梳理及条辨 |
三 结论 |
第三章 桑山玉洲《玉洲画趣》、《绘事鄙言》 |
一 《玉洲画趣》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条辨 |
二 《绘事鄙言》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条辨 |
三 结论 |
第四章 中林竹洞《画道金刚杵》、《竹洞画论》 |
一 《画道金刚杵》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条辨 |
二 《画道金刚杵》中的附表《古今画人评》分析 |
三 《竹洞画论》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条辨 |
第五章 田能村竹田《山中人饶舌》 |
一 概述 |
二 《山中人饶舌》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梳理及分析 |
三 结论 |
第六章 金井乌洲《无声诗话》 |
一 概述 |
二 书中有关中国绘画理论的条辨 |
三 结论 |
第七章 南画家对《芥子园画传》中的绘画理论的研究 |
一 概述 |
二 浦上春琴对《芥子园画传》中的绘画理论的理解和研究 |
三 《芥子园画传》中的绘画理论对日本南画家的影响举例 |
第八章 结论 |
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茶陵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茶陵派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茶陵派的形成* |
第一节 台阁体文学的刺激和诱发* |
第二节 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回归* |
第三节 李东阳个人领袖示范作用* |
第四节 “茶陵派”名称的源与流* |
第二章 茶陵派成员考* |
第一节 茶陵派成员构成论* |
第二节 茶陵派成员考* |
第三节 李东阳交游考 |
第三章 茶陵派与家族世系 |
第四章 茶陵派与阉党擅权 |
第五章 茶陵派与宋明理学 |
第六章 茶陵派的主题取向* |
第一节 闲适之趣* |
第二节 治国之怀* |
第三节 真挚之情* |
第七章 茶陵派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儒雅清新之味 |
第二节 韵律严整之美 |
第三节 诙谐幽默之趣 |
第八章 李东阳的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拟古乐府》研究* |
第二节 李东阳的诗歌研究* |
第三节 论李东阳的文* |
第九章 茶陵派创作分论 |
第一节 杨一清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程敏政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吴宽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杨慎的文学创作 |
第十章 茶陵派诗话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茶陵派文学理论纲领——《麓堂诗话》* |
第二节 何孟春与《余冬诗话》 |
第三节 杨慎与《升庵诗话》 |
第十一章 茶陵派创作与理论的传承 |
第一节 茶陵派与台阁体 |
第二节 茶陵派与前七子 |
第三节 茶陵派嬗变历程 |
第四节 茶陵派历史定位 |
附录一 茶陵派主要作家简谱 |
附录二 茶陵派主要作家创作年表 |
附录三 茶陵派主要作家唱和集会考 |
附录四 李东阳诗文辑佚汇编*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常州书画 汇展京城(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2]苏州市刺绣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熊有强. 苏州科技学院, 2013(05)
- [3]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邵阳市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D]. 肖勇. 中南大学, 2011(01)
- [4]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 王颖. 武汉大学, 2011(07)
- [5]中国绘画理论对日本南画的影响 ——以江户时代中后期南画家的着作为中心[D]. 林煜峰. 中国美术学院, 2009(11)
- [6]茶陵派研究[D]. 司马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7]常州书画 汇展京城[J]. 耿建国. 中国经济信息, 2002(01)